兩米四猛漢入校,全城化身嚶嚶怪 第1135章 這纔是真正的重頭戲
這位李乾事可是升華集團的老麵孔了,軍方的采購案十有**都是他來對接,熟得不能再熟。
李乾事笑了笑,擺出一副輕鬆模樣:“說實話,你們這款運輸機,真挑不出大毛病。
效能上已經跟國際頂尖標準接軌了,我們挑不出什麼硬傷。”
頓了頓,他話鋒一轉:“但咱們也彆繞彎子——價格這塊,能不能再鬆動鬆動?越先進的裝備,你們報價就越高,咱們軍費不是大風刮來的。”
這話一出口,屋裡的氣氛立馬就變了。
這纔是真正的重頭戲。
軍方采購,哪次不是斤斤計較?他們的目標很清楚:用最少的錢,把最先進的家夥全搬回家。
便宜一毛,就能多買一架;貴一塊,可能就得砍掉一單。
薛經理輕輕一笑:“李乾事,咱們都明白人,就不扯虛的了。
東西好,自然不便宜。
單架五億軟妹幣,聽起來不少,但你比一比,老鷹、冰熊那幫人賣的同級彆運輸機,哪個不是天價?咱們這價格,已經夠意思了。”
他語氣平和,卻字字有分量。
實話實說,擱在老鷹那邊,類似機型少說得一個億米金起步,甚至兩億都打不住。
那幫軍火商可是出了名的黑,開價從來不怕高。
“再降一點行不行?”李乾事臉一苦,瞬間換上一副無奈相,“你也知道,今年軍費緊,預算卡得死,能不能再讓一讓?”
這套說辭薛經理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
每次見麵必演“哭窮”戲碼,雷打不動。
但他也不惱,直接回敬:“李乾事,您體諒體諒我們吧。
咱們升華也不是鐵打的金山,光海軍那邊,就還欠著我們兩百多億米金的艦艇款沒結清,賬上快冒煙了。”
他嘴上說的是飛機公司,心裡想的卻是整個集團的盤子。
反正都是自家兄弟單位,借點賬出來叫叫苦,也不算騙人。
李乾事一聽這話,臉立馬拉得比長槍還長,心裡直嘀咕:海軍這是買多了吧?怎麼連累我們談個飛機都要被扯舊賬?
眼看哭窮戰術失效,他立刻換招:“這樣,二十架起訂,現成的大單,你們總得給點優惠吧?這可是實打實的訂單,不是畫餅。”
二十架?薛經理眼神一動,不再兜圈子:“既然是大單,咱們也實在點。
每架降兩千萬,一口價。
再多,公司也扛不住,總不能讓我們白送吧?”
“成!”李乾事立馬拍板,“就按你說的來。”
緊接著他又問:“對了,產能怎麼樣?彆訂單簽了,三年五年交不出來,我們可等不起。”
“這個您放心。”薛經理胸有成竹,“三年內準保交齊。
最近集團在佘總的新佈局下,把不少訂單分包出去了,像成飛、沈飛、西飛這些兄弟單位都在接手,我們這邊壓力小了,專注做鯤鵬運。”
他沒細說背後那層意思——佘遵這盤棋下得大,一方麵是減負,另一方麵也是拉一把同行。
這些年升華風頭太勁,搞得其他軍工兄弟日子難熬,現在輪到他們喘口氣了。
“行,那就沒彆的了。”李乾事點點頭,抬手點了點桌上的合同,“直接簽吧。”
薛經理伸手一請,雙方落筆,白紙黑字,一錘定音。
李乾事一行人簽完字,收拾東西就走,效率利落。
薛經理攥著合同,轉身直奔佘遵辦公室。
“佘總,軍方訂單簽了,鯤鵬運二十架,這是合同,您過目。”
他說著把檔案輕輕放桌上。
佘遵頭也沒抬,手底下還在處理檔案:“放那兒就行,我一會兒看。”
“好,佘總。”薛經理應了一聲,退出去。
佘遵忙完手頭事,正準備下班,門忽然被推開——
潘正成推門進來。
“有事?”佘遵抬頭,語氣平平。
瞅了眼快到下班點還跑進來的潘正成,心裡估摸著八成是出了要緊事——不然這家夥也不會這時候敲他辦公室的門。
於是乾脆先開口,省得兜圈子。
潘正成一聽,立馬回話:“佘總,航天局剛來訊息,點名請您過去一趟,說是有大事要跟您碰個麵,談個計劃。”
聽是航天局請人,佘遵眼皮都沒眨一下,直接收好手邊的東西,起身說道:“那彆耽誤,現在就走。
你要是沒彆的事,就早點回去歇著。”
“我沒事,跟您一塊去吧。”潘正成答得乾脆。
佘遵沒再推辭,兩人當即出門,直奔航天局。
好在那邊總部就在燕京,車程不算遠,沒多久就到了。
“佘總,您來了!”局長親自迎上來,滿臉笑容。
佘遵微微點頭,開門見山:“客套話少說,事兒要緊就趕緊開始,拖著反而費工夫。”
“正合我意!”局長一拍手,“走,會議室談。”
說完轉身帶路,領著佘遵進了會場。
會議室裡坐滿了人——全是龍之國頂尖的航天行家。
可這些人一看見佘遵進來,一個個神情肅然,該點頭的點頭,該起身的起身,態度恭敬得很。
科學圈講究能者為尊,誰本事大誰就站c位,跟年紀大小半點不沾邊。
局長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今天召集大家,就為一件事——載人登月。”
他頓了頓,繼續說:“咱們的技術已經站在世界前沿,但有些事,光靠資料不行。
登月不隻是揚國威,更是實打實地摸清月球底細。
而且——上麵有些資源,地球根本沒有。
真能用起來,意義不可估量。”
話音剛落,一個曾負責探月器專案的專家舉手提問:“局長,咱們不是早用探測器登過月了嗎?乾嘛還要搞一次?”
“不一樣。”局長擺擺手,“上次是機器上去,這次我們要派人上去——真真正正,讓中國人踩上月球表麵。
咱們要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
另一名專攻深空軌道的專家馬上接話:“這可不是改改圖紙就能搞定的事。
現在的飛船壓根沒這能力。
它們是跑近地軌道的,頂多飛到空間站,才三萬六千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