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米四猛漢入校,全城化身嚶嚶怪 第1187章 這功能他還真沒料到
“佘總,這麼乾……會不會太狠了?萬一上麵怪罪下來怎麼辦?”周部長還是有點打鼓。
“怕什麼?”佘遵冷笑一聲,“商場本來就是你吃掉我、我吞掉你的地方。
國家管的是大方向,防止坑害百姓的事發生。
至於企業之間怎麼鬥,人家才懶得管。
咱們隻要不越界,怎麼做都是合規的。
你就大膽去乾,出了事我扛著。”
這話一出,周部長心裡頓時踏實了。
周部長一走,訊息立馬傳到了高經理那兒。
做個跟滴滴差不多的軟體?對他們來說小菜一碟。
人馬立刻拉起來,專案小組當天就掛牌成立,加班加點開始研發。
而佘遵這邊呢,轉頭就回歸日常,剛才那股指點江山、生殺予奪的氣勢全收了起來。
外人看起來,就是個普普通通坐在工位上的上班族。
但經他批過的檔案,每一份都能掀起行業風暴。
……
兩個月眨眼就過去了。
這期間,軍方對“偵察一號”的使用反饋全都回來了。
一句話總結:這玩意兒太好使了!簡直就是為戰場量身定做的利器。
畫麵清晰得連敵方士兵臉上的汗毛都能看清,偵查範圍廣得離譜,再加上一次性隱形材料加持,飛過去跟空氣一樣,敵人壓根發現不了。
這些都不是吹的,全是在實戰演習裡驗證過的。
價格嘛,自然掰扯了好幾天,最後定在五百五十萬軟妹幣一台。
比預想的低了些,但走量一上來,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公司財務看了報表,直接預設通過。
這一天,升華軟體子公司辦公室裡,高經理接到通知,知道佘總要來視察。
他連忙準備好演示內容,等佘遵一進門,立馬迎上去。
“這就是你們搞出來的東西?”
佘遵拿起手機,翻來覆去地看那個剛裝上的軟體,邊看邊問。
高經理點點頭,馬上開始講解:
“佘總,我們這軟體是在滴滴的基礎上做了全麵優化,規則條例一條不落,全都配上。
最關鍵的是,為了避免重演滴滴那種安全事件,所有司機要想註冊‘出行通’接單,必須先裝我們公司的車載安全係統。”
“這套係統主要是三個部分:車內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攝像頭,全程錄音裝置,還有一個自動觸發機製。”
高經理接著說:“不是司機自己開關,而是隻要接了單,係統立馬自動啟動。”
“這樣一來,沒單子的時候保護司機隱私,一接人就自動記錄車內情況。
乘客有沒有鬨事,司機有沒有違規,全部有據可查。
出了事,視訊作證,誰也賴不掉,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另外我們在車型分類上也做了調整,分成四種:專車、快車、拚車、順風車,跟滴滴那邊基本對應。
前三類必須裝裝置才能接單,順風車考慮到很多人隻是順路帶人,不算主業,可以不裝。”
“但哪怕不裝裝置,隻要一接單,軟體就會自動錄音,留下證據鏈。
總之,一切操作都要透明,不能留黑箱。”
所有想當網約車司機的人,都得把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這些材料交上來,還得完成實名認證。
這部分流程太常見了,就不多說了。
我們這個app最不一樣的地方是,現在裡麵不光能叫車,還加了地鐵和公交兩個選項。
以後大家出門坐地鐵、搭公交,直接開啟我們的軟體掃碼就行,票錢自動扣,特彆方便。
這樣一來,使用者黏性肯定就上去了,咱們也能留住更多人。”
“你說的地鐵和公交掃碼功能,你們跟國家相關部門對接過了嗎?”
佘遵看著高經理問了一句,語氣裡帶著點意外。
這功能他還真沒料到。
“已經搞定了,國家批文也拿到了,隨時可以上線。”
“那我最後問一個問題——平台和司機之間,車費怎麼分?”
“你該不會打算兩邊通吃吧?靠壓榨司機和乘客賺錢?”
該瞭解的情況都問得差不多了,現在輪到最關鍵的環節了。
車費分配!
這纔是整個模式的核心!
“我們的規則很簡單:十五塊以內的單子,平台隻收五毛;超過十五但不超過五十的,收一塊;五十到一百的,收兩塊;超過一百的,統一三塊封頂。
而且這筆費用是由乘客和司機共同承擔的,下單和接單時係統都會提前彈窗提示。
這些收入主要用於維護平台運轉,不是為了賺大錢。
我們真正的盈利方式是廣告業務,不會靠剝削司機和使用者來牟利。”
高經理回答得很清楚。
所有計價標準也都參考當地計程車的正規收費標準來定,每個城市不一樣,一線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明顯,這塊我們也不會一刀切。
“行,那就上線吧,先看看市場反應怎麼樣。”
“明白,佘總。”
這話剛落不到半天,上架工作就已經安排妥當。
靠著升華集團強大的資源和影響力,這款app一上線就炸了鍋,直接火出天際。
當天註冊的司機突破十萬,使用者註冊量更是衝上了百萬級。
網上立馬炸開了鍋——
【出行通這軟體真是絕了!比那個爛到家的滴滴強百倍!抽成又低,服務又全。
我以前在滴滴被坑慘了,動不動就被扣錢,現在我直接轉行跑出行通了!】
【我也一樣!終於有個敢替司機說話的平台了!】
【我是普通使用者,用了一次就愛上了。
這軟體等於把打車、公交、地鐵全包了,還能全國掃二維碼進站,出差再也不用手忙腳亂買票了,省心太多了!】
網路上的評價一邊倒地好評如潮,而曾經的老大滴滴,則被噴成了過街老鼠。
尤其是那個車內安全監控裝置,出行通強製配備,資料全程儲存。
反觀滴滴,出了事永遠第一反應是甩鍋給司機,不管有沒有證據,先把責任推出去再說。
很多時候連錄影都沒有,查都查不了。
結果就是,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對滴滴的信心徹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