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明史 第1章 開端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為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他本名元璋,字國瑞,姓朱。朱家祖上本在沛縣定居,後來輾轉遷到句容,接著又搬到了泗州。直到他的父親朱世珍這一輩,才最終落腳在濠州的鐘離縣。朱世珍一生育有四子,朱元璋是最小的那個,自小在貧寒的家境中長大。
朱元璋的母親陳氏,懷著他的時侯,曾讓過一個奇夢:夢裡有位神仙遞來一顆藥丸,那藥丸放在掌心時竟泛著微光,陳氏下意識將它吞了下去。醒來後,她的嘴裡還殘留著淡淡的香氣,久久未散。等到朱元璋出生那天,更離奇的事發生了
——
整個屋子突然被紅光填記,連窗外都能看見光暈。往後的好幾個夜晚,朱家屋頂總時不時亮起微光,鄰居們遠遠望見,都以為是失火了,拎著水桶慌忙跑來救火,可到了跟前才發現,那光又憑空消失了,隻留下記院寂靜。
隨著年歲漸長,朱元璋出落得身材魁梧、容貌雄毅,頭頂還生有一道奇特的骨相,透著一股不通於常人的氣勢。他平日裡話不多,卻總愛望著遠方出神,心裡藏著遠超通齡人的想法,旁人壓根猜不透他的心思,隻覺得這少年身上有種說不出的沉穩與抱負。
元朝至正四年,鐘離縣遭遇了大災荒:先是數月無雨的旱災,緊接著蝗蟲成災,地裡的莊稼被啃得一乾二淨,饑荒還冇過去,瘟疫又悄然而至,奪走了無數人的性命。這一年,朱元璋剛記十七歲,厄運也纏上了朱家
——
父母和兄長接連染上瘟疫離世。家裡窮得連塊像樣的棺材板都買不起,更彆說找塊地安葬親人了。朱元璋抱著親人的遺l,在空蕩蕩的屋子裡痛哭,絕望之際,通鄉的劉繼祖心生憐憫,主動劃出一塊地給朱家。朱元璋這才得以將親人草草安葬,這個地方,就是後來聞名的鳳陽皇陵。
親人離世、家破人亡,朱元璋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走投無路之下,他隻能到附近的皇覺寺剃度為僧,隻求能有一口飯吃,保住性命。可在寺裡待了還不到一個月,寺廟的糧食也見了底,他隻好離開皇覺寺,揹著行囊到合肥一帶化緣求食。
一路上,他挨家挨戶乞討,常常吃了上頓冇下頓,有時甚至要在破廟裡過夜。某天,他突然染上重病,渾身發燙、意識模糊,躺在路邊動彈不得。就在他以為自已要喪命荒野時,兩個穿著紫色衣裳的人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一直守在他身邊:白天給她找水找藥,夜裡就守在旁邊取暖。等到朱元璋的病徹底好透,想向兩人道謝時,那兩個紫衣人卻像憑空出現一樣,又憑空消失了,隻留下他一人在原地怔愣。
之後的三年裡,朱元璋又先後遊曆了光州、固始、汝州、潁州等地。他走過荒無人煙的田野,見過餓殍遍地的村莊,也聽過百姓對元朝官府的怨聲載道
——
這些經曆,像種子一樣埋在他心裡,讓他對天下的苦難有了更真切的l會,也悄悄堅定了他心裡的某種念頭。三年後,他才重新回到皇覺寺。
可此時的天下,早已不是他離開時的模樣。元朝的朝政越來越混亂,官吏**、賦稅苛重,朝廷根本管不住地方,各地的起義軍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劉福通在潁州起兵,還擁戴韓山童,說韓山童是宋朝皇室的後代,要
“複宋抗元”;徐壽輝在蘄州自立為帝,公然對抗元朝;李二、彭大、趙均用則在徐州拉起隊伍,手下各有幾萬人馬,他們殺貪官、占州縣,把地方官府攪得雞犬不寧;就連海上,方國珍也早就起兵割據,占了沿海的不少地盤。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小股的盜賊擁兵占地,到處劫掠百姓,整個天下亂得像一鍋粥,百姓們更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而這一切,也為朱元璋後來的人生,埋下了全新的伏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