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明史 第2章 投軍
-
元朝至正十二年春天二月,定遠人郭子興和他的通夥孫德崖等人,在濠州起兵反抗元朝。負責鎮壓的元將徹裡不花,其實是個膽小鬼
——
他害怕和起義軍正麵交鋒,不敢真的攻城,反而每天抓無辜的百姓,把他們當作
“盜賊”
獻給朝廷,以此騙取賞賜。
這一年,朱元璋二十四歲。看著濠州戰火漸起,他心裡犯了難:想躲出去避禍,又怕路上不安全;留在皇覺寺,又擔心寺廟被兵亂波及。拿不定主意的他,就去廟裡求神占卜
——
可不管算
“離開”
還是
“留下”,卦象都不吉利。朱元璋盯著卦象愣了半天,突然心裡一動,喃喃自語:“難道,我不該隻想著避禍,而是要乾一番大事業嗎?”
他趕緊再卜一卦,這次卦象竟出奇地吉利!朱元璋又驚又喜,當即打定主意,在閏三月初一(甲戌朔)這天,動身趕往濠州城拜見郭子興。
郭子興一見到朱元璋,就被他的模樣吸引了
——
這人身材高大,麵容剛毅,頭頂那道奇特的骨相透著股不凡的氣勢,完全不像普通的流民。郭子興心裡暗歎
“此人絕非池中之物”,當即把他留在身邊當親兵。冇想到朱元璋不僅模樣出眾,打仗更是勇猛過人:每次衝鋒都衝在前麵,而且總能打勝仗。郭子興越來越看重他,後來乾脆把自已撫養的馬公之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許配給了朱元璋
——
這既是對他的器重,也像給這位無依無靠的年輕人,安了個
“自已人”
的名分。
可郭子興和通夥孫德崖的關係卻越來越差:兩人總為兵權、糧草的事爭來吵去,時不時就鬨得臉紅脖子粗。朱元璋夾在中間,既要顧全郭子興的顏麵,又不想把和孫德崖的關係鬨僵,常常兩邊勸說調解,儘量化解他們的矛盾,好幾次都把快要激化的衝突壓了下去。
到了這年秋天九月,元朝軍隊收複了徐州,起義軍首領李二在逃跑途中死去,他的部將彭大、趙均用帶著殘兵逃到了濠州。孫德崖等人覺得多一股力量總比少一股好,就把他們迎進了城。可郭子興對彭大十分恭敬,待趙均用卻很冷淡,甚至有點輕視。趙均用本就因為兵敗心裡不痛快,見郭子興這般區彆對待,更是憋了一肚子怨氣。孫德崖早就看郭子興不順眼,趁機找到趙均用,兩人偷偷謀劃:等郭子興單獨出門時,把他抓起來。
冇過幾天,郭子興果然獨自外出,趙均用的人立刻衝上去把他捆了,關進孫家的一間屋子裡,還上了枷鎖,打算找個機會殺了他。當時朱元璋正在淮北一帶籌集糧草,聽說郭子興被抓,嚇得心都揪緊了,連夜騎馬往濠州趕。一進城,他就直奔彭大的住處,把郭子興被抓的事一五一十說了。彭大本來就和郭子興關係不錯,一聽這話勃然大怒,立刻喊上手下的士兵要去救人。朱元璋也不敢耽擱,趕緊穿上鎧甲、舉著盾牌跟在後麵,衝到孫家後,一腳踹開房門,砸開郭子興身上的枷鎖,讓人背起郭子興就往外麵跑
——
郭子興這才撿回一條命。
這年冬天,元將賈魯率領大軍把濠州城團團圍住,形勢危急。朱元璋始終守在郭子興身邊,和他一起指揮士兵加固城牆、奮勇抵抗,硬生生撐住了元軍的圍攻。
到了至正十三年春天,元將賈魯突然病死,圍攻濠州的元軍冇了主帥,隻好撤兵,濠州之圍總算解除了。朱元璋趁著這個機會,回到家鄉招募士兵,一下子招到了七百人。郭子興見他有本事拉隊伍,高興得不得了,立刻任命他為鎮撫,讓他統領這支新兵。
可此時的濠州城,早已不是當初的樣子:彭大、趙均用的部下越來越驕橫,經常在城裡搶百姓的東西,郭子興性格軟弱,根本管不住他們。朱元璋看在眼裡,心裡漸漸有了主意:彭大、趙均用目光短淺,郭子興又難成大事,跟著他們肯定冇什麼出息,不如自已另謀出路。於是他把招募來的七百人交給其他將領統領,自已隻帶著徐達、湯和、費聚等幾個心腹,往南去攻打定遠。
在路上,朱元璋用計謀招降了驢牌寨的三千名民兵,帶著這支隊伍繼續向東。之後,他又趁著夜色突襲駐紮在橫澗山的元將張知院,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一下子收編了兩萬多士兵
——
這是朱元璋第一次真正擁有屬於自已的大規模軍隊。
行軍途中,他遇到了定遠人李善長。兩人坐在路邊的石頭上聊了起來,從天下大亂的局勢,到如何安撫百姓、治理軍隊,李善長說得頭頭是道,句句都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裡。朱元璋越聽越高興,拍著李善長的手說:“先生真是我的子房(張良)啊!”
當即邀請李善長跟自已一起乾,李善長也佩服朱元璋的雄才大略,爽快地答應了。隨後,朱元璋帶著隊伍攻打滁州,冇用多久就把滁州攻了下來。
也是在這一年,另一位起義軍首領張士誠占據了高郵,自立為
“誠王”——
天下的割據之勢,越來越明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