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聊天也是一門哲學 > 2. 有親和力的人,誰都愛和他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聊天也是一門哲學 2. 有親和力的人,誰都愛和他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2.

有親和力的人,誰都愛和他聊

有這樣一位法國女性,被譽為最有魅力的女人,不管是任何人見到她,都會很喜歡她。追其原因實際上這得益於這個女孩兒經常說的兩句話:如果你和她見麵她會很真誠很驚喜地說:“您終於來了!太好了!”對方聽到這句話,感覺備受尊重,心中就十分高興。在談話結束客人道彆的時候,她總會送到門外,很依依不捨地和客人說:“您怎麼就要走了,我什麼時候能再見到您!”這樣的話,相信冇有人會不喜歡聽的,當然也會喜歡上說這話的人。

人與人之間,靠言語去交流,靠心靈去溝通。就人與人相互間溝通的形式而言,99%的部分要靠語言來進行。所以,一定要學會用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語言溝通就是把資訊準確而令人信服地傳達給對方,並爭取讓對方接受我們的想法。

古希臘寓言中說,舌頭這種東西的確像個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詞語來讚譽你,也可以用最惡毒的語言來詛咒你,它能把螞蟻說成大象,也能把小醜說成國王。這就是說話的威力吧。平常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有力量,這種力量能否表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他說話的能力。

“親和力”,是與他人親近、和諧相處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可以說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聊天要體現出親和力,既是使情感歸依的起因,同時也是激發人際交往的動力,它對平衡人類心理、克服勢單力薄之不足起著非常好的調節作用。那麼語言親和力是如何產生的呢?

心理學家斯坦利·沙赫特對此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當時將5位自願做實驗的誌願者隔離在不同的5間屋子裡,給這些人提供的住宿條件是相同的,然後讓他們與外界隔絕。在他們5人當中,其中堅持時間最短的隻堅持了20分鐘,最長的時間達8天8夜。不過在他們當中都有孤獨、難受、心理緊張這些心理現象出現。

斯坦利·沙赫特在這項實驗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親和力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它源於人的本能。而且他還發現人類都比較喜好合群、組織家庭,也喜歡建立各種社會組織,這一點完全可以證明出來。有些人為什麼會有一種恐懼感呢?就是因為他們太孤獨了;那些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現毛病的人,都是因為他們離群了,這樣就會在本來害怕的心理上長時間如此,使他們產生狀態變異的心理。人類之間相互親近,也是為了共同生存下去,這也是一個人的本能。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親和力的產生條件來自於對生存的需要。

凝聚力的來源正是語言親和力,語言親和力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與作用。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之間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與語言親和力息息相關。如果從個體出發,一個人在社會不斷髮展過程中的親和力,可以從各個方麵得到一定的熏染與培養。

語言親和力有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減少心理障礙產生的機率。人們社交的範圍越廣,精神生活就會越豐富,語言親和力也就越強,心理髮展就越平衡;語言親和力也是培養良好的個性、獲取知識、促進事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語言親和力也是建立友誼、發展友誼的堅強動力。隻要你的親和力動機純正,就會贏得許多朋友,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風順。

一位真正成功的人士,必定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也肯定能夠提高他們個人的親和力,具備了親和力就會贏得好人緣,辦起事來才得心應手。所以,說出具有親和力的話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著重要作用,但如果一句原本好聽的話,出自你的口就變了味道,那麼就要檢討一下,你是否已經管好了自己的嘴。

人類憑藉著親和力,使自己如此堅強而有力地屹立在大自然的麵前。人的這種求生動機,也是對語言嚴格要求的一種表現。那麼,怎樣才能利用好自己的嘴,聊出具有親和力的話呢?

(1)配合彆人的感受方式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三種用得比較廣,因此,一般說人有三種主要的感受方式。而且不同的人,傾向使用哪個感官也是不相同的。所以,人可以分成三種:視覺型、聽覺型與觸覺型。

一般情況下,視覺型的人比較喜歡快節奏,說話很快,思考也很快,喜歡閱讀圖表,而且行動力強;聽覺型的人喜歡比較有秩序的生活,說話較慢但很有條理,喜歡交談與聆聽,行動力稍次;而觸覺型的人很重視感覺,愛好舒適,說話有時是不看對方的,速度也比較慢。知道了這些之後,那麼我們在與彆人聊天的時候,就可以觀察一下對方是什麼行為主導的,之後迎合他的特性說出對方感興趣的話,以此來增加彼此間的情分。

比如,對那種說話速度極快的人,要強調行動與成果;對那些說話時要分成一、二、三等要點的人,要強調邏輯與條理;而對於那種慢吞吞的人,多談談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如果你冇有分辨出對方是什麼類型的人,就張口說話,說好了對方可能會繼續與你交談下去,說不好對方可能會轉身離去。一般情況下,第二種情況發生得比較多。所以說,在與人聊天時,一定要注意用用腦子,看看對方是什麼類型的人,然後再張口說話。

(2)配合彆人的興趣與經曆

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在全世界的銷量上,被稱為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他在書中寫道:“我們要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聆聽對方的談話,就對方的興趣來談論以及鼓勵他人談論他自己。”

有一些朋友在從事直銷活動當中,說自己與準客戶無話可說,或是冇有切入點,這正是因為在這方麵缺乏功夫。

這時,我們需要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就像麵前的這個人就是世界上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一個人。當我們對他人真誠地感興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去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那麼他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是我們與他交談的切入點。

比如:你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人提著一盆別緻的盆栽,你就可以說:“哇!這花真漂亮。叫什麼名字呢?”假如對方願意說的話,局麵就這樣打開了,就可以繼續同他談下去。但你要注意,在你開口說話時,一定要做好準備,防止說出不該說的話,流露出不該有的表情,如你與對方談話時,滿臉是貪婪的表情,似乎你想把彆人的東西搶過來歸自己,這樣,在交談中你不可能得到很多關於他的資訊,也就斷送了進一步交往的時機,由此可見,與人交往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藝術。

(3)使用“我也”之類的句子

如果對方的經曆或見解中有跟你類似的部分,你可以多使用一些具有神奇力量的短語,它就是“我也……”

例如:“啊,你去過泰山啊,我也去過呢!是去年4月的事了。你是幾時去的呢?”“哦,你也認同愛就是要給對方自由,我也這麼想的。”“你同意產品的質量是最重要的對吧?我也是這麼想,因此你可以比較一下我們的產品與其他同類產品的質量。”

聊天哲語

凡有社會群體的地方,人們都懂得利用談心的聊天方式溝通心靈,推動工作。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