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烈士遺孀重生了 > 第649章 姐,咱不能冒進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烈士遺孀重生了 第649章 姐,咱不能冒進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好歹沈穗也算自己人吧。

“就談著談著就談下來了。”沈穗用功在事前,這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

倪東江拿來圖紙,讓她選。

其實備選的就那幾個。

至於原本的店鋪怎麼辦……

能合並就跟人合並去,合並不了就不開了,或者去彆處。

誰讓你乾不好呢。

沈穗很快就做好了選擇。

不算最核心的地段,但有一個好處。

在這裡,沈穗可以拿下三家店麵。

新店麵需要重新收拾,這個收拾跟過去還不一樣,不是粉刷外牆,弄上整塊的鋼化玻璃就好了。

是拆了重建。

好在倪東江給一路綠燈,等到週三上午,沈穗已經拿到了需要的全部手續。

可以推倒重建了!

律師驚呆了。

貝爾曼安慰夥伴,“行了,這下你可以放心了。”

新店麵的設計方案,是公司這邊提供的。

畢竟要儘可能的把“柯達”這個品牌,根植於中國人的腦海中。

那就需要從好些方麵下手,這其中就包括店麵外觀。

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沈穗對此亦表示讚同,隻不過在其給的方案上略微提了一點意見。

在說服了律師先生後,很快就動工了。

而在週四,前往上海考察的田中一行人,給沈穗打來了電話。

他們已經看好了店址。

需要沈穗去談。

沒問題。

剛送走貝爾曼,沈穗就馬不停蹄的飛去上海。

不出意外的,富士選擇的店麵在南京路步行街。

首都王府井,上海南京路。

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外灘?

那邊是真的插不進去。

隨行來到上海的小林等著瞧沈穗的熱哄。

這個女人打包票說,她能夠搞定店麵問題。

真是會說大話。

政府憑什麼要賣你這個麵子?

他承認,沈穗在首都那邊混得相當不錯,可這裡是上海。

她、她的丈夫,她的朋友的胳膊能伸過來?

對於沈穗忽然間到來,還要約區政府的人吃飯。

杜小風雖然有點奇怪,但沒多問。

立馬約了時間地點。

“姐,沒啥事吧?”

製衣廠這邊沒什麼事啊。

還是說跟高瑾有關啊?

“沒什麼,彆的事情。”沈穗笑了笑,“你最近怎麼還瘦了?”

“沒有吧,何揚還說我身上肉多了呢,比之前摸著舒服。”她說完又有點不好意思,“估計全瘦在臉上了,專門瘦給你看的。”

沈穗被這話逗樂,“這肉還挺會轉移的。”

胡說了一通,沈穗這才說道:“晚上要是沒事的話,跟我一塊去吃個飯。”

“行。”杜小風利落應下,也沒問到底什麼事。

沈穗去車間裡溜達了一圈。

製衣廠這邊有訂單,車間裡頗是忙碌。

一開始還有耿為光安排過來的人前來支援,後麵新招的工人逐漸上手。

車間裡就少了很多“又錯了”的聲音。

沈穗看到了在那裡研究刺繡設計的鄭阿婆,還有她的幾個“學生”。

她們很專注,沈穗就沒過去打攪。

從車間出來,又溜達到了那邊的宿舍區。

宿舍區蓋的都是樓房,一道圍牆將家屬院區和回遷區隔開。

“等著咱們賬麵資金寬綽了,到時候再起幾棟樓,用區裡的說法是,打造民營企業模範……”

杜小風說著也笑了起來。

“照這麼說,咱們這廠子還得再往外擴建。”

“那就擴,錢的話彆擔心。”

沈穗馬上就有錢了。

雖然這筆錢還不足以償還那筆將近四百萬的貸款。

但有著強有力的償還能力,那沈穗就可以再貸款。

再說,有政府背書,銀行也樂意借錢給她。

錢的話還真不是問題。

杜小風倒是冷靜的多,“那也得看把訂單穩下來再說,姐,咱不能冒進。”

雖然這個製衣廠有點像是沈穗一拍腦瓜子決定下來的。

但一步步建設起來,那凝聚著杜小風他們一幫人的心血。

肯定是要經營好的。

可以跨步向前,但也不能太著急扯著蛋啊。

沈穗被她一臉凝重逗樂,“對,我們杜經理說得對,聽你的。”

杜小風微微鬆了口氣,又嗔道:“你怎麼還跟我開玩笑啊。”

“是我的錯,這是何揚同誌的特權。”

杜小風:“……”越說越沒譜了。

她趕緊說起了正事。

正事就是朱琳去了香港那邊,跟英國人談訂單。

“陳樹榮幫忙介紹的客戶,不過好像事情比較多,有一些要求。”

“有要求不要緊,但得加錢。”

杜小風也是這麼想的,“朱琳姐說她之前好歹跟你一塊學過英語,如今有機會那也過去試試看。”

再加上有陳樹榮幫襯著,倒也不怕。

隻不過得過些天才能回來。

至於能不能談下來,那還得再等訊息。

不然今晚的飯局,少不了要朱琳過去的。

本來嘛,跟政府打交道的事情,一直以來都是朱琳出麵。

沈穗這才說起了自己今天要談的事。

杜小風驚呆了,“那隻要把店麵弄到手,就能簽合同?”

“弄不到手也能簽,隻不過到時候小日本肯定要跟我討價還價就是了。”

不過沈穗也不怕,畢竟她已經一鳥在手了。

“那這相機,好賣嗎?”

“有市場,但不算特彆大。不過嘛他們也沒說一開始就要我賣出十萬台什麼的。”

雖然沈穗拿著巨額的薪酬,但柯達也好,富士也罷,對其業務的要求並不算特彆高。

雙方的目標一致,都是要搶占市場。

富士是想借著奧運會的餘熱,進一步擴大市場。

而柯達則是想要一雪前恥,證明錯失奧運會讚助不過是一個小失誤。

搶占市場是戰略。

至於能有多少營收,那就上帝(天照大神)保佑了。

“照相機貴,買的人不多,可國內攝影市場是存在的,那就需要膠卷,這纔是賺錢的大戶,可以走量的,知道嗎?”

國產相機質量不是那麼好,但還可以用。

用一二百塊錢的國產相機代替小幾千塊的外國貨,沒問題。

但膠卷還有洗照片的藥水,可沒低配版的替代品。

杜小風明白了,賣的不是昂貴的相機,而是消耗品的膠卷。

“可過去不也在賣嗎?他們怎麼忽然間就……”

“改變商業模式是嗎?”沈穗笑了笑,“其實尋找代理商纔是最常見的商業模式,隻不過過去國內條件不允許罷了。”

杜小風恍然,但還有一個問題不懂,“可是姐,過去這些外國貨,一般都要用僑彙券,你現在做代理應該不用的吧?那豈不是造成了外彙損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