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現代日常 第十三章
-
和鄉下不同,城市的年味更淡一些,何況在京城,還有禁燃禁放的約束。
金明溪百無聊賴地擺弄著手上新作的美甲,半躺在貴妃榻樣式的沙發上看電視。
她們金家人都是大忙人,縱然過年,也都談生意的談生意,走親戚的走親戚額不,打著走親戚的名義談生意。
家裡隻剩她這個冇有正經職業的人和一個還在上高中的半大孩子。
而這個小孩,她的外甥宋錦此時卻對她這個小姨和電視的聲響置若罔聞,專心致誌地看麵前一本書,不用問也不用仔細瞧,這書也不是她感興趣的內容。
金明溪歎了口氣,她這個外甥,除了長相像她們金家人,小小年紀不茍言笑的性格可真是一點也不討喜,像他們宋家人,被帶偏了呀帶偏了。
忽然,電視裡響起了梅子的廣告“你這會子也該吃一顆了!”
金明溪瞬間來了精神,雖然這則廣告她看了好幾遍,金明溪還是被清甜的聲音吸引了注意。
不得不說,這條廣告極為成功,既洗腦,又不落俗套。
兩個小姑娘又甜美又清新,甜而不膩,真是剛剛好。
看到廣告快結束,金明溪餘光瞄到宋錦也擡起了頭,她暫停了電視,“哦喲”一聲:“打擾你看書了,我聲音調小一點吧?”
“不用。”宋錦又垂下了眼簾。
“這個廣告拍的如何?”金明溪語氣一轉,一副考問功課的模樣。
許是這個現場出題的場麵過於常見,宋錦略一思忖,答道:“總體來看比較成功,記憶點強、互動性好,有利於提升產品關聯度和品牌國民度。本來這類廣告容易走偏,匹配不到高階客群,但古裝的姑娘氣質親和但清貴,便不會讓品牌真的落到地麵上。”
宋錦看著電視裡被小姨停留的畫麵,那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姑娘,但光說漂亮不足以形容。
那種氣質既淡雅又有靈氣,彷彿他小時學畫,臨摹的古卷中的人,從時光的另一頭走來。
金明溪心裡好笑:擡了兩秒鐘頭,這不是都看進去了?
麵上卻讚一聲,“不愧是我親外甥,對娛樂圈還是很瞭解的嘛。”
話鋒一轉,金明溪又笑道:“這個小姑娘我也覺得她好,咱們的眼光也一樣,她叫林岱瑜,比你小兩三歲,不過她家不在哎你怎麼走了?”
宋錦微微一笑,清澈慵懶的眉眼瞬間彎如月牙:“小姨,習字時間到了,我去樓上書房。”
金明溪剛起來的聊天興致又被澆滅了,她一向拿自律又話不多的外甥冇辦法,隻得揮揮手讓他快走,廣告時間結束,又繼續看冇滋冇味的電視劇了。
往書房走去的宋錦腳步不停,唇齒間卻不知不覺暗暗唸了兩遍“l
dai
yu”這個名字,不知道是哪幾個字?和人一樣,名字也很好聽。
遙遠的臨江市,岱瑜驀地打了兩個噴嚏,她正倚著門邊看兩個表哥放煙花,不等戴雨燕出聲便退回了火爐邊,順手把門虛虛掩上。
她這身子,現在很健康,但岱瑜總是想起曾經每日每日喝藥湯的時候,她不喜歡那時候,喜歡現在的康健,因此日常也很注意。
老家現在還燒著木炭,傍晚奶奶往爐子裡埋了兩把栗子和幾個紅薯,幾個小時過去,現在香味才被激發出來,讓本就溫暖的火爐變得更加誘人。
“女兒好啊,多乖多聽話!你看我那兩個傻兒子,穿的又少,一會回來,衣服上指不定又多幾個洞。洞也無所謂,彆讓那煙花炮竹濺到眼睛,就謝天謝地了!”蘇紅見到岱瑜乖巧地坐過來,又狠狠誇了兩句,誇獎裡倒真摻和了多一半的真心。
戴雨燕笑:“孩子都是人家的好,我看彥俊和彥傑就很好。”
蘇紅一邊用爐鉤子勾出兩塊紅薯,一邊不耽誤說話:“彥俊學習還行,雖然比起岱瑜來差老遠,以後闆闆正正考個大學也冇問題。彥傑就不是那塊料子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高中?要是考不上,就回來接著我倆的活乾,總歸少不了吃喝。不過咱們家,學習好的都是閨女,岱瑜自然好,岱瑾也很不錯。聽說這回期末考試,也考了年級前幾呢。”
姑姑家的女兒熊岱瑾,已經早岱瑜一年上了初中,學習也蠻爭氣。
表姐表妹都像小山包矗立在那裡,林彥俊多少有些壓力,林彥傑麼,壓力過頭,乾脆就放飛自己,愛咋咋地了。
看著林彥傑冇心冇肺地瘋玩,蘇紅歎了口氣:“話說回來,家裡要就一個兒子,高低要想想辦法。現在兩個大胖小子,供得上吃穿上學就算不錯了。”
戴雨燕隨口搭話:“能有什麼辦法?”
“辦法可多了。”蘇紅認識的人多,也不乏家裡有錢的。
有錢,門路便多一些。
“一是讀什麼外籍還是國際學校,不參加國內高考,直接出去讀大學,讀完再回來找工作,留學背景也有、學曆也有。隻不過,要花這個數。”蘇紅顫巍巍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十萬?”戴雨燕驚訝。
“哪能啊。”蘇紅笑了起來,她這個妯娌,眼界還是冇那麼寬。
“上下來得三百萬,所以咱們這種小康家庭,聽聽就罷了。”
“這可真是”戴雨燕愣了愣,一時間冇說出話來。現在孩子上學花銷不算多,一路公立學校下來就行了。
而且有些成績好的孩子,不同地市的高中為了搶奪好苗子,還會給獎學金。
“伯母剛說一是出國讀書,那還有第二種?”岱瑜也聽著,見媽媽愣神,不由好奇地問出聲。
“第二嘛,便是去那些人少或者教育資源好的地方,躲一躲咱們這樣競爭壓力大的地方。要去人少地地方,就往西往北走。要去教育資源好地地方,京城或者滬市,哪怕津市,總比咱們這好。”蘇紅聞言答道。
戴雨燕和岱瑜頓了一下,娘倆相互看了一眼,雖不知好壞,這倒也是個主意。
那邊蘇紅還在唸叨:“這也不簡單呐,拋開家裡去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班咋上,生意咋做?更何況,京城那種地方,哪怕柴米油鹽咱們能負擔得起,但房子可怎麼買得起喲?”
戴雨燕有些心虛,冇應聲。
她們家不僅買了,還買了兩套!
戴雨燕隻裝作不經意站起身,喊了喊外麵的兄弟倆:“栗子和紅薯都好啦,回來吃點喝點再出去玩吧!”
等回了家,一家三口真的一起商量了下讓岱瑜去京城上學的可能性。
林湖生特意找人打聽了不少訊息。
京城的高考壓力確實小一些,且重視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考頂尖大學的機率也大很多。
但光有房不行,有房可以上學,但不能高考,得有京城的戶籍才行。
落戶嘛,又是另一塊未知領域。
父母為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林湖生夫妻倆既然知道了這個渠道,起了一點心思,便努力深度瞭解了一下。
可以先靠房子回京城上初中,在中考之前,不拘通過開公司、投資、人才引進哪種方式落戶,就不耽誤孩子高考。
而戴雨燕的花間記,恰好在招商引資的範圍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