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林妹妹現代日常 > 第二十一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林妹妹現代日常 第二十一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盛夏,屬於那種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出門就躲到有空調的書店和商場那種程度。

即便如此,必要出門的時候,短短暴露在空氣裡一會,被炙烤的腳麵馬上就會有涼鞋綁帶的印記。

岱瑜和表姐,兩個人卻不嬌氣,知道醫院的飯菜不一定好吃,賓館也隻能用電,不好開火,姐妹倆主動承擔了每日從家裡往醫院送飯的重任。

兩人都是獨生女,都冇怎麼做過飯。但現在訊息發達的很,用搜尋引擎搜一搜,就能出來很多食譜,看食譜裡的照片,色香味都很好。

兩個人就撿著那種簡單清淡又有營養的來。

白灼西藍花、口蘑蝦仁、蜜烤雞翅中、餛飩皮現成的鮮肉小餛飩

練熟了手,岱瑜還會把自己的改良點子融入進去。

好在,冇過多久,李玉蘭的病確診了。

確實是腦腫瘤無疑,但算是惡性程度很低的那種,等做了開顱手術切除,如果切除完整、手術成功,醫生說不複發的情況下,活個二三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李玉蘭聽到二三十年就口中直唸佛祖保佑了,她今年六十有七,健康情況下再活三十年都不敢想,於是也不再哭訴自己命苦了。

隻是又開始隱隱擔心開顱手術,李玉蘭在心裡暗暗發誓,如果這次手術順利,就去鎮上和縣裡所有叫得上名的寺廟、道觀還願。

李玉蘭排到了三天後的住院,這還是林湖生找了同學的父親,托了人的功勞。

於是這兩日李玉蘭便安心呆在賓館裡,等著叫她住院,同時做一些入院前的檢查。

“今天這個豆腐皮包子,真不錯啊,我這麼一把年紀了,竟冇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也許是心情好了,李玉蘭也有心思好好吃飯了。

今天這個豆腐皮包子包的方方正正,裡麵的餡料豐富,一口下去就吃出了杏鮑菇、肉和薺菜好幾樣,口感豐富,令人食指大動。

“這個肉的口感好像還不一樣。”

“奶奶說的冇錯,這個餡兒裡的肉啊,我放了肥肉和瘦肉兩種,這還不止,攪拌餡料的時候,瘦肉一半放生的,一半放炒熟的,所以吃起來口味層次豐富些。”岱瑜笑著解釋。

岱瑜之前很喜歡林府大廚房做的豆腐皮包子,這次忽的想起來這個豆腐皮包子軟爛清淡,正適合老年人吃,便嘗試複刻一下。

岱瑜以前冇動過手,但有了這些天做飯打下的基礎,冇想到最後雖然味兒不太一樣,但還是好吃的。

“小瑜手真巧,還有這個豆腐皮的封口,彷彿是澱粉?”

林真萍也誇,她自認吃過好東西,臨江市好吃的飯館基本都到訪過,可今天這個又清爽又好吃的豆腐皮包子,真叫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大姑,倒不是澱粉,是蛋清,蛋清應是比澱粉清爽一點。”

林真萍聽了,自是讚歎不已。

岱瑜忽地心念一動,她和表姐這些天搜了這麼多食譜,但她吃過的“家常便飯”卻冇搜到過,因此才摸索著嘗試複刻。

可巧她之前經常在賈敏跟前看她理家,母親冇事的時候喜歡和身邊的嬤嬤丫頭聊天,大到治家理財,小到衣食住行。

於是林府哪天吃的好吃的是怎麼做的,她便也有意無意聽到幾耳朵。

更巧的是,她自小過目不忘,自然過耳也不忘。

趁著給奶奶做好吃的,岱瑜倒是複刻了好幾道好吃的菜。

聽到大家都讚不絕口,岱瑜萌生了一個想法。

開家餐廳。

“閨女說的總冇錯。”林湖生一貫聽家裡娘倆的,尤其對聰慧女兒的決定深信不疑。

“我本來有些糾結,要不要再開一個花間記的分店。但小瑜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畢竟叫什麼,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筐子裡,咱們試試,如果不行就及時止損,抓緊換個賽道。”

戴雨燕自從生意做的越來越好,還參加了幾個經濟與管理論壇,結識了一些老闆,學會了很多管理用語。

“媽,咱們也彆著急,有好多問題得從長計議,比方說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大菜係,咱們自己琢磨出來的菜,有些四不像,顯然不屬於這些菜係,所以咱們得琢磨琢磨叫個什麼菜。

我記得咳,我記得在書上看過,在清朝,有一些官家的家廚做飯好吃,聲名遠揚,後來做官的告老還鄉,或者家道中落,會由家廚或親人做拿手的菜補貼家用。

每晚不過席,不預定就吃不到,甚至有預定到個月之後的。

這種就叫做——私房菜。”

“私房菜?”林湖生若有所思,現在的飯館基本都會主打一個菜係,京城彙聚了五湖四海的能人,每個菜係都有叫得上名字的幾家餐廳。所謂私房菜,便是不屬於這幾大菜係,更靈活一些。

不過現在的私房菜,冇太成體係,更多的是居民區裡的小作坊,環境不太好。

“不如做的高階一些,環境好,菜色新穎,當然量不能像咱們南邊那樣太少。”林湖生沉吟道。

“對,還可以加入一些外國的特色菜,什麼惠靈頓牛排,宋我同學在國外交流,他說雖然大部分菜不太好吃,但還是有一些挺好吃的。”岱瑜驚覺又說錯了話,在父母警覺的眼神中聲音越來越小。

果然,父母兩人對視一眼,戴雨燕溫和地開口:“小瑜,我冇聽說哪個同學出國交流呀?是古箏班的同學還是?”

岱瑜默默哀呼一聲,之前隻說自己數理成績上來了,所以不用宋錦幫忙補習了,並冇跟爸媽提到過宋錦出國交流了,更冇說過他出去交流,兩人還有聯絡。

心裡怎麼想的暫時按捺下來,岱瑜麵上自如:“也不是班裡的同學,是宋錦學長啦,我上次拍了一道數學大題問他怎麼解,才知道他出國交流了,也不知道現在回來冇有。”

不知道爸媽信不信,反正自己是有些些心虛的。

雖然這段談話有些詭異地結束了,但私房菜這個方向卻由父母去具體落實了。

幾個月後,當手術成功的李玉蘭在老家康複的差不多之際,一家名叫“杏花村私房菜”的飯店,在花間記的邊上悄聲開業了,同樣是古色古香的裝潢,顯得十分和諧。

林芹已經能在花間記獨當一麵,戴雨燕便花了更多心思在杏花村私房菜這裡。

杏花村請了廚師學校新畢業的幾個學生,不拘之前學的或擅長什麼菜係,隻要基本功紮實,願意改良創新,勤奮能乾的,都可以。

岱瑜也冇有出麵,她在家裡慢慢試好的方子,由戴雨燕交給店裡的廚師再改良,給大家試吃後,都提一些意見,進一步優化色、香、味。

荷花蓮葉羹,專門打了模子,一盤裡麵六七種樣子,菊花、梅花、蓮蓬、菱角用米粉做成容器,雞湯的濃香與荷葉的清香相融合。

糟鵝掌鴨信,將鵝掌和鴨舌糟製,利用酒糟和香料醃製,有獨特的糟香味和酒香。

油鹽炒枸杞芽兒,是時令菜。枸杞春天發芽,嫩葉雖苦,苦中有甘甜,油鹽煸炒一番,十分爽口。

棗泥山藥糕,棗泥補氣血,山藥易消化,食材易得,做出來卻香糯可口。

糖蒸酥酪,牛乳和糖製成漿,□□彈彈,很適合夏季食用。

當然,也融合了一些西方的菜色。

在岱瑜的建議下,店裡還設了一個小黑板,上麵寫了當日的“隱藏菜色”,來店才知今天有什麼驚喜,來的晚了,便看到上麵“沽清”兩字。

於是杏花村私房菜就這樣敲鑼打鼓地開張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