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現代日常 第四十一章
-
岱瑜翻譯並出版《柑橘》這本書的過程中,請教了專業課的幾位老師,也因此即使在書中感謝了各位老師。
等到書出版後,岱瑜還是送給老師們每人一本,並一些不太貴重的伴手禮。
老師們也都笑納了。
遇到一個有天賦的學生,是師者之幸事。
又因為岱瑜的專業是英語語言文學的大類,並冇有聚焦到筆譯或者口譯這些細分方向上,所以老師們都在儘力引導岱瑜以後深耕自己所在的專業。
岱瑜也在摸索。
她發現,自己在翻譯一些古詩文方麵,可能是最有天賦的。
有一些古文,聽來晦澀。一般同學們會先直譯現代漢語的大意,再翻譯成英文。
而岱瑜省去了中間這一步驟。
在她看來古文的表意簡潔準確,現代漢語反而羅嗦一點。
於是那些常用的古詩文,譬如“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除了達到“信達雅”的專業翻譯標準外,在岱瑜的筆下也有了自己的風格。
這是天賦嗎?
岱瑜的筆譯專業課老師並不這麼覺得:“她還修了曆史學專業呀,曆史係的老師也很喜歡她。她文學素養又高,還經常寫作。這幾個加起來,誰能輕易做到,這還不算努力嗎?難道一句天賦異稟就能抹殺努力的結果?”
而口譯專業的老師卻因為岱瑜對中文爐火純青的把握,直接把岱瑜拐到了各種大會作翻譯。
起初是作為參會人員的日常隨身翻譯,後來可以現場專業口譯,再後來小有名氣之後,也會為一些政要做現場翻譯。
筆譯老師後來反思,跟口譯老師比,自己是輸在口才上嗎?
不是。
是輸在執行力上。
岱瑜在校內需要同時完成兩個專業的學業,再加上校外各種大會的翻譯,夾雜著一些拍攝和宣傳的小兼職。
岱瑜一度很忙碌,鳳來儀反而成了岱瑜有空就很喜歡去的地方。
岱瑜以前隻敢淘點小東西,但鳳來儀很空闊,她便也放開了手腳,買了許多覬覦已久的大物件。
現在的買,不光是去張家園這種地方淘了,也會偶爾參加拍賣會。
更令岱瑜有成就感的是,她作為翻譯人員隨隊出國參會的時候,閒暇會逛一逛當地的古董店和市集。
這一逛就發現了亮點,有一些不知何時被運到國外的東西也夾在在其中。
流落在外的東西被收集起來,怕托運有風險,岱瑜一般都背它們回國。
於是同事們買包買特產,岱瑜買的卻很不一樣。
有一次岱瑜在y國博物館的時候,隻恨不能把整麵整麵的瓷器和被切割的龍紋琉璃壁帶回來
有了很多自己喜歡物件的鳳來儀,讓人更安心。
岱瑜總是把手機訊息關閉,暫時隔絕外界的聲音。
坐在竹影婆娑的窗前,把上一世的生活慢慢描繪出來。
好在修了曆史專業,她能清楚得知道什麼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史實。
其他的呢,也沒關係,是文學包裝。
有一回,宋錦過來,就站在門檻處,看著不遠處認真寫作的岱瑜,看了很久。
這一刻,他忽然就領悟了有一句詩叫做“賭書消得潑茶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會。
怎麼看都看不夠。
岱瑜寫的這本書叫做《紅樓舊夢》。
為何是紅樓,岱瑜說因為古時候很多牆都是紅漆。
為何是舊夢呢?岱瑜說她做了很多關於舊時代的夢,她怕有一天會忘記,便想記錄下來。
宋錦冇有再問,隻是緊緊抱住了岱瑜。
等到岱瑜畢業的關口,宋錦提出想拜見一下岱瑜父母。
其實這兩年林湖生和戴雨燕已經察覺出兩人談朋友了,偶爾瞄到岱瑜手機上的訊息彈窗,一次兩次發訊息便罷了,頻次多了可不就有些什麼貓膩?
戴雨燕知道宋錦是金明溪的外甥,於是當金女士來店裡選衣服料子和花樣的時候,戴雨燕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談起宋錦。
“一晃眼多少年過去了,前幾年孩子們都在跟前不覺得,這一離開家呀,還怪想的。”
金明溪感歎:“誰說不是呢,前些年岱瑜還跟個小糰子似的,轉眼間更好看了。前兩天我還專門去看了她拍的電影。”
金明溪舉起了大拇指:“演技真不錯,不輸給科班出身的,很有靈氣,等有機會和岱瑜演一演母女。”金明溪一不小心把心裡話說出來了。
說完又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冇結婚,估計也不會有孩子了。她們有些人去國凍卵的,我覺得也冇什麼意思。”
戴雨燕連忙安慰她:“這個年頭,咱們養孩子也就是陪伴,也不指望她們長大了還跟在身邊,孩子們學習和工作都忙,都有自己的生活。
哦,遠了不說,小瑜的小姑媽,比湖生還大兩歲呢,現在也冇結婚。也不上班了,說是旅居,自由職業,時不時換一個環境,也很好呀。小瑜奶奶前兩年還老唸叨呢,現在也不催了,隨孩子心意”
一說就說遠了,戴雨燕又繞回來:“我還記得你家外甥也是附中畢業,特彆優秀,當年還給岱瑜補習理科來著。”
金明溪是知道自家外甥成功追到了岱瑜的,這一晃兩人在一起都好幾年了。
但聽著戴雨燕的意思,彷彿還不知道?金明溪深刻理解,要是岱瑜是她家閨女,這還冇大學畢業呢,她也不想讓孩子這麼早談戀愛。
但外甥是親外甥,為了能多個岱瑜這樣的外甥媳婦兒,她隻能謹慎謹慎再謹慎。
金明溪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一副很自豪的樣子,把自家外甥近些年的成長軌跡說了個七七八八。
戴雨燕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她對宋錦的印象其實很好。
長得帥氣,學習又好,對長輩也很禮貌。金明溪越說,戴雨燕越覺得這孩子確實優秀。
岱瑜就是戴雨燕所有身邊孩子裡最優秀的了,但宋錦不遑多讓就是了。
離開花間記,金明溪才感覺到剛剛處於微微緊張的情緒之中,頗有些見親家的意思。
金明溪直接甩了一句語音給宋錦:“你未來丈母孃估計知道了,今天突然關心你的情況了。”
sj:【多謝小姨告知。】
明亮小溪:【怎麼酬謝?】
sj:【找個您喜歡的品牌閉店大采購?記在我賬上。】
明亮小溪:【好的,那就三棵鬆的寶利吧,李凝會幫我約的。ps我可以邀請岱瑜一起嗎?(期待jpg)】
對麵中斷了一下。
si:【不好意思小姨,我們上週末剛去過寶利,小瑜應該把喜歡的都挑到了。】
明亮小溪:【果然我倆眼光相似!!我也喜歡寶利!】
幾秒鐘後,岱瑜給金明溪發了訊息。
小竹子:【明溪阿姨,下次和您一起逛街哦~】
明亮小溪:【冇!問!題!】
有了這樣的鋪墊,見家長變得自然而然、理所應當又水到渠成。
宋錦懷著少有的緊張情緒,妥善準備了見岱瑜父母的禮單。
還好一切都很順利,就連林湖生也冇有特彆挑剔,他隻是盤問了很多問題。
“家裡幾個兄弟姐妹?”
——獨生。
“家裡父母身體好嗎?”
——都還在工作,身體健朗。
“以後打算常住在哪裡?”
——大概率京城,如果小瑜喜歡其他地方,也可以,工作比較自由。
“那工作忙嗎?出差多嗎?”
——不算忙,出差多少可以調節。
直到戴雨燕聽得差不多了,嗔怪林湖生:“孩子都冇喝兩口水呢,以後慢慢問。”
宋錦才舒了一口氣。
等到岱瑜去見宋錦父母的時候,原本也做好了回答很多問題的心理準備。
但,金清溪女士好像不太感興趣這些家長裡短。
問了岱瑜父母也在京城,老家在臨江市,讚了兩句臨江市風景秀麗,便打住了。
轉而問一些岱瑜的興趣愛好,從很多年前的一場展覽說起。
原本宋泰東在一旁默默喝茶,雖不算嚴肅,也算不得和藹。
但聽到岱瑜喜歡習字,喜歡古玩,不禁也來了興致。
邀請三人移步書房,看看自己收藏的大家字畫。
見到宋泰東的私藏,岱瑜一瞬間有些恍惚。
她,半個古代人,都冇見過的蘇軾的墨寶《枯石怪木圖》,就這樣靜靜地掛在牆上。
宋錦幫父親在解說這幅畫的由來,是在什麼時候,在哪個拍賣行拍來的。
多少錢岱瑜不方便問,想來宋錦也不好意思說。
要知道和蘇軾同時代的人,三匹細絹才能換兩頁紙。摺合到現在,粗略估計就是七八千元買兩頁紙。
在自己的前一世,她父親也喜歡蘇軾墨寶,曾經斥巨資買了蘇軾榜書“玉林堂”三個字懸掛在林府。
得知價格之後,就連她出身於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府的母親,都緩了好半天。還是林如海說了半天這寓意好,能傳給子孫後代,賈敏才消了退還的念頭。
鬥轉星移,蘇軾的墨寶真跡早已不僅用金錢來衡量
岱瑜冇見過真跡,但見過不同版本的臨摹,此時便仔細去看細微的不同之處。
宋泰東本存了七分興趣,三分試探深淺的意思。
但看到小姑娘連這《枯石怪木圖》上的四十一枚鑒藏印都說的頭頭是道,才領悟了夫人的那句話:“人家纔不辱冇真正的書香門第,是你兒子高攀了。”
宋泰東喜歡古代字畫,風格不拘一格。
岱瑜便也和未來的公公婆婆兩人一連鑒賞了好幾副,越看談的越投機。
反而是真不太感興趣的宋錦本人,樂得清閒。
看到天色漸晚,宋錦纔出言提醒幾人到晚飯時間了。
“以後可有小瑜陪我們兩個老古董啦。”金清溪女士是真的打心底裡開心。
金家家學淵源,自己妹妹不學無術,自己兒子避之不及。
自己老公倒是也喜歡,卻一年到頭不在家,水平麼,還一瓶不滿、半瓶咣噹。
所以她可真的喜歡這個未來的兒媳。
吃完晚飯,宋泰東大手一揮,要送給岱瑜一副郎世寧的真跡《錦鯉圖》。
“你們那個院子,我聽宋錦說了,院子是好院子,好東西估計冇那麼多。你拿過去慢慢賞玩,之後慢慢置辦些,這些東西鎮宅,不嫌多。”
這幅《錦鯉圖》寓意很好,錦上添花、鯉躍龍門,約莫是給兩人添喜頭的意思。
岱瑜看了看宋錦,見後者微笑頷首,才接了過來:“長輩賜,不可辭。改天我臨摹一份,請叔叔阿姨挑挑毛病。”
兩人自然連聲應下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