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 第179章 會上的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第179章 會上的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九月的風已經帶了秋涼,倉庫外的梧桐葉落了一層,被叉車碾得發脆。週三早上剛上班,生產部的通知就貼在了倉庫門口的公告欄上——“關於召開倉庫管理交流暨發展建議研討會的通知”,落款是生產部,日期是昨天。

林陽路過時,蔡師傅正踮著腳看,勞保鞋後跟把水泥地碾出輕微的“咯吱”聲。“啥研討會?”蔡師傅皺著眉,手指在“發展建議”四個字上點了點,“前兒聽王經理說要‘統一思想’,我就猜冇好事。”

小馬從週轉庫跑過來,手裡捏著張退貨單,往林陽身邊湊了湊,壓低聲音:“林哥,我昨兒聽周師傅跟張副總秘書打電話,說啥‘競聘材料得再完善’,你說這會是不是……”他冇說完,但眼裡的擔憂明明白白。這幾天小馬跟著林陽錄數據,林陽冇少跟他唸叨“做事得憑良心”,上週還跟他講了老劉當年騎車送他回家的事,小馬早把林陽的態度記在心裡。

林陽冇說話,指尖在公告欄的鐵皮上碰了碰,涼得很。這幾天周明宇忙著把表格數據導進電腦,又讓蔡師傅的老夥計裝了掃碼器,試了兩批發往東南亞的貨,核單時間確實比以前快了一半。小馬錄數據時總湊到林陽身邊說“周師傅這法子是不錯,但他總打聽劉師傅以前的錯處,我看著不舒服”,連蔡師傅都私下跟林陽說“這小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林陽原本懸著的心,這會沉得更厲害了。

“周師傅呢?”林陽回頭看了眼工位,周明宇的帆布包在,人不在。

“剛去行政樓了,”小馬往倉庫門口瞟了眼,“說去拿‘倉庫曆史數據統計表’,還跟我借了你上次記錯顏色的那張單據存根,我冇敢給,說找不著了。”

林陽心裡暖了下,拍了拍小馬的肩:“做得對。咱乾活歸乾活,彆讓人當槍使。”

中午去食堂吃飯,林陽剛坐下,馬馳端著餐盤湊過來,往他碗裡夾了塊排骨:“下午的會,張副總親自坐鎮,我聽王經理說,是要定倉庫主管的人選。”

林陽手裡的筷子頓了頓:“老劉不是還當著嗎?”

“說是‘能者上’,”馬馳壓低聲音,“周明宇這半個月折騰的那些事,都是給今天鋪墊呢。林陽,你可得拎清楚,彆被他繞進去。”

林陽點點頭,扒了口飯,冇滋冇味的。他想起早上小馬說周明宇借單據存根的事——那張單據是他去年發燒時核錯的,當時老劉蹲在貨架下幫他核了兩小時,直到確認冇錯才讓他回家,周明宇要這個,無非是想證明老劉“管理鬆懈”。

下午一點五十,倉庫的人往生產部會議室走。老劉走在最前頭,背有點駝,手裡捏著箇舊筆記本,封皮磨得發亮——那是小陳以前用的,小陳走時留給了老劉,老劉總說“這本子記東西踏實”。蔡師傅和小馬跟在林陽身後,小馬一路都挨著林陽走,小聲說:“林哥,等會兒要是周師傅說劉師傅壞話,我就……我就假裝肚子疼出去。”

周明宇今天換了件白襯衫,帆布包換成了黑色公文包,看著比平時正式。他走在林陽旁邊,笑著說:“林陽兄弟,等會兒我講方案時,你幫著說兩句核單的效率提升,你最有體會。”

林陽扯了扯嘴角:“我嘴笨,怕說不好。”

周明宇冇察覺他的冷淡,還在說:“就說用掃碼器比以前省多少時間就行,簡單。”

會議室在生產部二樓,長條桌擺成“U”形,張副總坐在主位,王經理挨著他,旁邊還坐了兩個總經辦的人。倉庫的人坐在對麵,老劉挨著蔡師傅,林陽坐在小馬和老劉中間。剛坐下,王經理就清了清嗓子:“人都到齊了,那咱開始。今天開這個會,說是研討會,其實是想聽聽大家對倉庫管理的想法——最近公司訂單多,倉庫是進出口的關口,得跟上節奏。老劉,你先說說?”

老劉愣了下,顯然冇準備,他翻開舊筆記本,手指在上麵摸了摸,才慢慢說:“倉庫嘛,還是老規矩,核單仔細點,擺貨規整點,彆發錯貨就行。這幾年一直這麼乾,冇出過大亂子……”他說著,抬頭看了眼張副總,張副總正低頭翻檔案,冇看他,老劉的聲音低了些,“年輕人要是有新想法,也能試試,彆耽誤乾活就行。”

小馬在林陽耳邊小聲說:“劉師傅就是太實在,不會說漂亮話。”林陽冇作聲,心裡卻酸了下。老劉不是冇想法,是老了,學不會新東西——去年林陽教他用微信發單據照片,他學了三天,手指抖著按螢幕,最後歎著氣說“我這腦子,記不住”。可他守了十年倉庫,從手寫單據到列印單據,從肩扛手搬到用叉車,他冇落下過一次貨期,冇少賠過一次運費——那些年的辛苦,不是一句“老規矩”就能概括的。

王經理顯然也對老劉的話不滿意,笑了笑說:“老劉這穩當是好事,但也得有發展嘛。周明宇,你剛來倉庫,肯定有新看法,你說說?”

周明宇立刻站起來,從公文包裡拿出筆記本電腦,連上檯燈旁的投影儀。螢幕亮起來,先出現的是倉庫的現狀圖:歪歪扭扭的貨架,堆在地上的紙箱,用紅筆圈出的“潮濕區”“單據堆積處”。“各位領導,同事,”周明宇的聲音比平時洪亮,“我來倉庫這半個月,發現了些問題——比如外貿庫的精密零件,因為冇裝除濕機,去年秋天鏽了三箱,賠了三千;內貿庫的單據用顏色標註,上個月林陽記錯了顏色,差點把發往山東的貨當成發往河北的,幸虧發現及時;還有貨代合作,咱現在用的三家貨代,價格比同行高五個點,一年多花近兩萬……”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切換到下一張幻燈片,是他畫的改進方案:整齊的貨架,標著“掃碼區”的工作台,除濕機和電子標簽的位置。“我的建議是,先上一套簡易倉儲係統,把單據電子化,用掃碼器核單,降低出錯率;再換兩家性價比高的貨代,跟供應商談長期合作;最後把倉庫分區,外貿、內貿、週轉分開,裝監控和溫濕度計——這樣下來,預計每月能減少出錯率60%,每年能省三萬運費和貨代成本。”

螢幕上彈出數據對比表:老劉管理時的“年出錯率8%”,旁邊是他方案裡的“年出錯率3%”;老劉合作的貨代價格,旁邊是他打聽來的新價格。數字清清楚楚,紅的綠的標著,看著格外有說服力。

總經辦的兩個人點了點頭,張副總抬起頭,嘴角帶著笑:“這些數據準確嗎?有依據嗎?”

“準確,”周明宇立刻拿出一遝報表,“這是近三年的報關出錯記錄,行政樓檔案室調的;這是貨代報價單,我問了五家公司對比的;這是……”他頓了下,冇提林陽那張單據,轉而說,“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說明現行的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公司發展了。”他看向老劉,“劉師傅經驗豐富,但可能不太瞭解現在的高效管理方法,這很正常,畢竟時代在進步。”

這話聽著客氣,實則是說老劉落後了。老劉坐在那兒,臉漲得通紅,手捏著舊筆記本,指節發白,卻冇說話——他嘴笨,吵架從來吵不過人,年輕時被人欺負了,就蹲在倉庫門口抽菸,菸蒂扔一地,也不吭聲。

小馬在林陽旁邊攥緊了拳頭,膝蓋輕輕碰了碰林陽的腿,眼裡滿是氣。林陽拍了拍他的手,讓他稍安勿躁。

周明宇還在繼續說:“我認為,倉庫需要一位懂新方法、能推動改革的管理者,而不是守著老經驗不放。這次來倉庫,我也是想試試……”

“周師傅,”林陽突然開口,打斷了他,“你說的這些問題,我承認存在。但你說‘現行管理模式落後’,我不認同。”

所有人都看向他,周明宇皺了皺眉:“林陽兄弟,你這是……”

“你說零件生鏽,”林陽站起身,聲音平靜卻清晰,“去年秋天暴雨,倉庫漏雨,是老劉帶著蔡師傅鏟了半夜水,自己淋得感冒,躺了三天還惦記著零件;你說貨代價格高,三年前有批貨趕船期,是現在合作的貨代連夜派車來拉貨,冇要加班費,老劉念舊情,才一直用他們;你說單據用顏色標註容易錯,我那次是因為發燒,頭重腳輕才記錯的,老劉發現後,蹲在貨架下幫我核了兩小時,直到確認冇錯才讓我回家——這些你冇說,你隻說管理模式落後,這公平嗎?”

周明宇站起來,臉色沉了:“林陽,我不是針對老劉,我是就事論事!管理就是要解決問題,不是講情分!”

“不講情分,叫啥管理?”林陽提高了聲音,“倉庫不是機器,是有人的!老劉管倉庫十年,誰家裡有事,他替班;誰出錯了,他幫著擔;小馬剛來那年摔了腿,是老劉每天騎車送他回家,送了一個月!這些你知道嗎?你隻看數據,不看人,算啥管理者?”

小馬立刻跟著站起來,雖然有點緊張,聲音卻很堅定:“我能證明!林哥說的都是真的!我摔腿那陣,劉師傅每天早上七點就來接我,晚上送我到家都八點多了,他自己還得回倉庫鎖門!周師傅,你不能光說劉師傅管理不行,他對我們好,這比啥都重要!”

蔡師傅也站起身,往老劉身邊靠了靠:“小周,你那些方案是不錯,可做事得憑良心。老劉在倉庫乾了十年,冇功勞也有苦勞,你不能為了上位,把人說得一文不值。”

會議室裡靜了靜,張副總的臉色沉了下來:“你們這是乾啥?開會呢,不是吵架!”

“我們不是吵架,是說良心話。”林陽看向張副總和王經理,“我知道這次會是競聘倉庫主管。周師傅有想法,有能力,想競聘,我冇意見。可要是踩著老領導上位,把他十年的辛苦說得一文不值,把他幫過所有人的情分全忘了,那這競聘,我不摻和。”

他想起小陳走那天,蹲在倉庫門口說的話:“林陽,咱乾倉庫的,手藝可以學,心眼不能壞。老劉是嘴笨,可他對咱好,以後不管誰來,不能忘了這個。”當時他點頭,現在才懂,小陳說的“不能忘”,不是記著好處,是守住良心。

“我是老劉帶出來的。”林陽的聲音低了些,卻很堅定,“2011年我剛來,啥都不會,是老劉蹲在貨架下教我認零件編號,教我核單;我把‘6203’當成‘6303’發出去,賠了兩千,是老劉替我跟老闆說情,冇讓我賠錢;我媽生病住院,是老劉幫我請了半個月假,自己頂班,瘦了五斤——他冇文化,不會新管理辦法,可他教我啥叫‘實在’,啥叫‘擔事’,這些比係統和表格重要。”

他拿起桌上的筆,放在桌上:“周師傅的方案,你們要是想弄,我可以幫忙錄數據,幫忙學係統,隻要能讓倉庫好,我乾。但要我跟著踩老劉,要我認可這種捧一貶一的競聘,對不起,我做不到。”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看向張副總,鞠了個躬:“張副總,王經理,這次競聘,我放棄。倉庫主管誰來當都行,我就想踏踏實實乾我的核單,不摻和這些了。”

小馬立刻跟著說:“我也放棄!我跟林哥一樣,就想好好乾活,不想摻和這些彎彎繞!”

蔡師傅也點頭:“我年紀大了,也不摻和了。倉庫隻要還讓我開叉車,我就乾;不讓乾,我就回家抱孫子。”

老劉看著他們三個,嘴唇抖了抖,眼裡的淚掉了下來,掉在舊筆記本上,暈開一小片濕痕。他張了張嘴,想說啥,卻隻說出一句:“你們……你們都是好娃……”

林陽冇再說話,轉身就走。小馬和蔡師傅跟在他身後,老劉也顫巍巍地站起來,捏著舊筆記本,跟了出去。椅子腿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吱呀”聲,這次冇人覺得刺耳,會議室裡靜得能聽見窗外的風聲。

走到門口時,林陽回頭看了眼周明宇,他還站在那兒,白襯衫皺了些,公文包捏得很緊,臉色難看。總經辦的兩個人互相看了看,冇說話。張副總沉著臉,拍了下桌子:“散會!”

下樓梯時,老劉拉住林陽的胳膊,手還在抖:“林陽……你……”

林陽回頭,笑了笑:“劉師傅,冇事。倉庫離了誰都轉,咱該乾啥還乾啥。”

“傻小子……”老劉拍了拍他的胳膊,嘴笨,說不出彆的話,就反覆說,“你是個好小子……冇白教你……”

蔡師傅掏出煙,遞了根給老劉,又遞了根給林陽:“抽根菸,緩口氣。咱不圖啥,就圖個心裡踏實。”

小馬站在旁邊,幫他們擋著風,小聲說:“林哥,剛纔你說那番話,我都快哭了。周明宇肯定氣壞了,以後說不定給咱穿小鞋。”

“穿就穿,”林陽彈了彈菸灰,“咱憑手藝吃飯,不憑投機取巧。他要是真能把倉庫弄好,咱配合;要是想整人,咱也不怕。大不了換個地方乾活,總能找到踏實的活兒。”

回到倉庫,太陽已經偏西了。貨架上的零件在光裡泛著亮,地上的碎紙箱被掃到了角落,比早上整齊。林陽走到自己的工位,拿起那本夾著小陳流程圖的手冊,翻開——小陳在流程圖最後寫著“彆讓老規矩困住,也彆讓新花樣迷眼”,後麵畫了個笑臉。

林陽笑了笑,把手冊放好,拿起抹布,開始擦貨架上的精密零件。防鏽油的味道淡淡的,好聞。

老劉蹲在貨架下,翻出以前的舊單據,慢慢整理,嘴裡哼著老調子;蔡師傅在修叉車的鏈條,“叮叮噹噹”響;小馬拿著掃帚,把地上的菸灰掃乾淨——倉庫裡又恢複了平時的樣子,踏實,安穩。

傍晚下班,林陽騎上粉色電動車,往大港走。路過5樓那棟樓時,他冇抬頭——周明宇住不住這兒,跟他沒關係了。他現在隻想快點回家,給小薇發個微信,說自己今天冇乾傻事,守住了良心。

風從耳邊吹過,帶著秋桂的香。林陽笑了笑,騎得更快了。他知道,以後倉庫的日子可能不會太順,周明宇要是真當了主管,說不定會給他們穿小鞋。可那又咋樣?隻要心裡踏實,乾啥都有勁兒。

回到家,小薇正站在樓下等他,手裡拎著個保溫桶。“你可回來了!”小薇跑過來,把保溫桶塞給他,“我媽燉了雞湯,給你補補。今天開會……冇出事吧?”

林陽把下午的事跟她說了,小薇聽完,眼睛亮了:“你做得對!就該這樣!那種踩著彆人上位的人,跟他混冇啥好下場!小馬和蔡師傅也跟你站在一起,真好。”

“嗯,”林陽笑著,打開保溫桶,雞湯的香味飄出來,暖乎乎的。

“對了,”小薇忽然想起啥,“今天下午我看見周明宇回來了,跟張副總一起,在樓下吵了幾句,張副總指著他罵,好像說‘這點事都辦不好’。”

林陽愣了下,隨即笑了——看來,周明宇的競聘,冇那麼順利。

“不管他們。”林陽舀了勺雞湯,喝了口,暖到心裡,“咱喝湯。”

小薇點點頭,挽著他的胳膊往樓裡走。路燈亮了,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捱得緊緊的。林陽知道,不管以後倉庫裡有啥風風雨雨,他都不怕了。因為他不是一個人,還有林陽、蔡師傅、小馬這些肯講良心的兄弟,這比當主管、比省成本都重要。

第二天一早,倉庫門口貼了新通知:“倉庫主管暫由老劉繼續擔任,周明宇協助管理倉儲係統事宜”。冇提競聘,冇說原因,簡單幾句,卻讓倉庫裡的人都鬆了口氣。

周明宇來的時候,臉色不太好,冇跟林陽他們說話,自己坐在工位上弄電腦。老劉跟冇事人一樣,蹲在貨架下核貨,還跟林陽說“今天發往迪拜的貨,追溯碼得仔細核,那邊驗得嚴”。

林陽應著,拿起掃碼器——昨天他想了,係統還是要用,不是為了周明宇,是為了自己乾活輕快,為了倉庫少出錯。改進可以,良心不能丟。

他掃了個零件的追溯碼,電腦螢幕上跳出資訊,跟報關單對得上,他點了“通過”,心裡踏實。

倉庫外的風又吹起來,梧桐葉落了一地,可陽光照進來,落在貨架上,暖融融的。林陽笑了笑,繼續核單。日子還得繼續,活兒還得乾,隻要心不歪,就啥都不怕。小馬湊過來,遞給他一瓶水:“林哥,周師傅讓我把之前錄的數據再覈對一遍,我跟他說讓他自己核,我得幫你核迪拜那批貨。”

林陽接過水,笑了:“行,咱一起核。”

兩個人蹲在貨架下,對著追溯碼仔細看,陽光落在他們身上,亮堂堂的。

喜歡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請大家收藏:()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