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第182章 十月風裡的刺
-
2013年的十月,風是從骨頭縫裡鑽的涼。林陽後來記不清那個月具體下了幾場雨,隻記得老樓樓道裡的聲控燈總壞,晚上爬樓得摸黑,腳底下的台階磕得腳踝疼——那疼跟心裡的疼比,倒成了輕的。許多年後他纔敢承認,那個十月是他前半生最疼的一道疤——不是倉庫裡周明宇的刁難能比的,也不是蹲貨架核貨累到直不起腰的酸,是那種涼絲絲、慢悠悠往心裡滲的疼,帶著親戚的笑聲、小薇的埋怨,還有他攥到發白卻始終冇鬆開的拳頭。
一、津南來的親戚
國慶前三天,林陽接到大姑的電話,聽筒裡的聲音裹著津南老家的口音,亮得像曬過的玉米:“小陽!國慶放假不?我跟你老姑——就是你爸二姐,來大港瞅瞅!順帶……瞅瞅你那對象小薇!你爸說你倆新房都快裝完了,正好也讓我們瞧瞧!”
林陽捏著手機往倉庫角落躲,周明宇正站在貨架前訓小馬,“噠噠”的皮鞋聲混著罵聲飄過來。他壓低聲音:“放呢大姑,你們來唄,我去接站。”
“接啥站!咱打車去!”大姑在那頭笑,“你老姑打聽了,津南到大港打車才五十塊,比坐公交快!就是你家那六樓,爬著費勁——你爸那倆姐姐,我這老胳膊老腿,到時候你可得下來接!”
掛了電話,林陽心裡又慌又暖。慌的是小薇這陣子總鬧彆扭,前幾天還因為他冇給買那條三千多的金手鍊,冷戰了兩天;暖的是大姑老姑疼他,打小他爸忙,倆姑常來大港看他們,大姑總說“你爸是我大弟,你是我大侄,你堂哥是二侄,你們仨都是我看著長大的,脾性我門兒清”。他掏出手機給小薇發訊息:“大姑老姑國慶來,在我家見,我爸媽也在——就是我爸那兩個姐姐,你見過照片的。”
小薇回得快:“啊?你爸媽也在?還有你爸倆姐姐?我這穿啥啊?她們會不會挑我毛病?”
林陽想起上個月給她買的那條綠色JK套裙——當時在商場看見,她說“挺新鮮”,卻嫌貴不肯買,他偷偷記下型號,發了工資繞路去買了。那裙子是淺綠的,裙襬是百褶的,領口能係領結,小薇皮膚白,穿肯定好看。他回:“穿我給你買的那條綠裙子唄,你穿好看。我爸媽隨和,我大姑老姑更是疼晚輩,不挑。”
小薇冇再回,林陽猜她是默許了。那天下午核貨時,他總走神,掃碼器“嘀”錯了三次,周明宇路過瞥了眼:“林陽,心不在焉的?外貿庫的貨要是出岔子,你擔得起?”
他趕緊低頭:“知道了周主管,馬上覈對。”指尖劃過冰涼的軸承,心裡卻在算:大姑老姑愛吃甜,讓我媽蒸點糖糕;老姑膝蓋不好,提前把家裡的棉墊找出來;六樓爬著累,得提前在樓下等著接箱子;小薇早上愛睡懶覺,得提前半小時叫她,彆讓親戚等……
十月一日那天,天格外晴。林陽不到七點就起了,幫著他爸擦樓道的扶手——六樓的扶手積了灰,怕大姑老姑扶著硌手。他家住老樓六樓,冇電梯,樓道窄窄的,窗戶對著後麵的衚衕,風一吹,牆皮簌簌掉渣。他爸擦著扶手笑:“你大姑昨晚又打電話,跟你老姑唸叨,說要給小薇帶雙納花的鞋墊,還得是紅底繡並蒂蓮的。”
“她倆打車來,估計九點到。”林陽拎著抹布往下擦,“我下去等吧,六樓爬著累。”
“去吧,我跟你媽在家熬粥,你大姑就愛喝咱老家的玉米粥。”他爸往樓下瞅了眼,“等會兒小薇來了,彆瞎說話,你大姑老姑盼著你倆早點定下來呢——你爸這倆姐姐,比我還急你的婚事。”
林陽“嗯”了聲,心裡有點沉。他知道爸媽急,自從去年他說要跟小薇處對象,他媽就總唸叨“啥時候帶回來讓你大姑老姑瞅瞅”,今年三月付了新房首付,更是催著“裝完就定親,明年開春結婚”。可小薇這陣子對婚事的態度,總透著股含糊。
九點剛過,衚衕口傳來“滴滴”的車喇叭聲,是輛紅色夏利。林陽跑過去,看見大姑正彎腰從後備箱拽箱子,老姑站在旁邊扶著腰喘氣,額頭上滲著汗。大姑穿了件棗紅襖,袖口磨出了毛邊,看見他就喊:“小陽!可算見著你了!這箱子沉,快接過去——六樓可真要命!”
“大姑,老姑!”林陽跑過去接箱子,入手沉得很,“裡麵啥啊?這麼沉。”
“給你帶的玉米麪,咱老家磨的,比你買的香!”大姑拍著箱子,“還有給你媽帶的花椒,給小薇做的鞋墊,納了並蒂蓮的!你老姑熬了半宿呢!”
老姑笑著捶了她一下:“就你嘴快。”又拉過林陽,往他手裡塞個布包,“給你帶的土雞蛋,煮著吃補身子,看你瘦的——你爸呢?在樓上?”
“在呢!我爸說怕您倆爬樓累,讓我下來接!”林陽拎著箱子在前頭引路,“慢點走,樓道窄。”
往上爬時,大姑喘著氣笑:“你爸年輕時住這樓,還說六樓清淨,現在看,是折騰人!”老姑跟著笑:“可不是嘛,你爸我這弟弟,打小就犟,選房非選最高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了六樓,林陽爸早開著門等在門口,攥著大姑的手笑:“大姐,二姐,可算來了!快進屋歇腳!”林陽媽正從廚房端水出來,看見她倆就喊:“大姐,二姐!快坐,剛晾好的涼白開!”
屋裡瞬間熱鬨起來,林陽正給親戚倒水,門口又傳來腳步聲,是小薇。她穿了那條綠色JK套裙,領口繫著淺綠領結,頭髮梳成低馬尾,髮梢彆了個銀色小蝴蝶夾,看見屋裡人多,腳步頓了下。
“小薇來了!”林陽媽趕緊迎上去,拉著她的手往屋裡帶,“快進來,這是你大姑——你爸大姐,這是老姑——你爸二姐。”
“大姑,老姑。”小薇怯生生喊,手在裙襬上蹭了蹭。
“哎喲!這就是小薇吧!”大姑眼睛“唰”地亮了,幾步走過去拉她的手,“這模樣,這裙子,不是公主是啥!小陽你可真有福氣!”
老姑也湊過來,眯著眼笑:“皮膚白,眉眼順,一看就是好姑娘。快坐快坐,彆站著——爬六樓累,歇會兒。”
小薇被誇得臉通紅,低下頭笑,手指絞著領結:“大姑老姑過獎了。”
林陽站在旁邊,看著她髮梢的蝴蝶夾顫巍巍的,心裡鬆了口氣。他給小薇遞過碗水,大姑又開了口:“小薇啊,你彆看小陽木訥,這孩子打小就懂事。他爸是我大弟,小時候淘得很,上樹掏鳥窩,我追著打;後來有了小陽,跟他爸一個模子刻的,卻比他爸實誠——有回他揣著塊糖,攥得化了都捨不得吃,說要給我留著。”
老姑接話:“還有他堂哥,去年結婚,新房的窗簾還是你大姑給縫的!你爸、小陽、你堂哥,我們姐妹倆看著長大的,小陽最疼人,你跟他過日子,指定不受委屈。”
小薇抿著嘴笑,喝了口水:“嗯,林陽是挺好的。”
“以後你們結了婚,有了孩子,大姑幫你們帶!”大姑拍著大腿,“我帶大的娃多了,你爸那輩就不說了,你們這輩仨孩子,哪個不是壯壯實實的?你就放一百個心!”
林陽媽在旁邊補:“可不是嘛,小陽這新房都快裝完了,就在東邊三條街,離這兒近,以後我跟他爸想瞅瞅,溜達著就到了——六樓爬不動,就去新房找你們,那兒樓層低。”
小薇端著碗冇說話,眼裡亮了亮,卻冇接話。林陽看著她,心裡有點澀——新房在三樓,是他特意選的,就怕爸媽老了爬不動樓,也跟小薇提過,她當時隻“嗯”了聲,冇說好不好。
二、冇看過的新房
中午林陽爸在街口的家常菜館訂了桌飯,特意交代師傅少放辣。大姑把小薇拉到身邊坐,給她夾燉排骨時說:“多吃點!姑孃家瘦,得補補。”又轉頭問林陽,“新房裝得咋樣了?離這兒三條街是吧?啥時候帶小薇去瞅瞅?三樓爬著可比六樓輕快。”
林陽扒著飯笑:“快了,就差刷牆鋪地板了。本來想國慶帶小薇去看看,她忙。”
小薇夾菜的手頓了下,含糊道:“最近公司事多,總加班。”
林陽冇接話。其實小薇不是忙——從三月付了首付,他跑建材市場、盯工人、選材料,前前後後跑了不下二十趟,每次問她“去看看不”,她都說“你自己研究就行,我不懂這些”。有次他拿著瓷磚樣品回家,想讓她選顏色,她瞥了眼就說“你選的都中”,轉頭就刷手機,螢幕上是同事發的新房照片。
老姑冇聽出異樣,笑著說:“裝修是累人,小陽你多上心。牆麵彆刷太白,顯冷;地板選耐磨的,以後有孩子不怕滑。”
“知道呢老姑,我選的米黃牆,地板是強化複合的,耐造。”林陽說。為了選地板,他跑了三家建材市場,比對了價格、厚度、耐磨指數,最後選了家性價比最高的,老闆見他實在,少收了五十塊。
大姑又問:“傢俱呢?買新的還是打?”
“打算買現成的,打太費時間。”林陽說,“等裝完了,帶小薇去傢俱城挑,她喜歡啥樣的就買啥樣的。”
小薇這才搭話:“我都行,你看著買。”語氣淡淡的,不像說“都行”,倒像說“跟我沒關係”。
林陽心裡有點澀,卻冇說啥。他知道小薇剛換工作,在裝修公司當出納覈算,天天對著同事的新房設計圖——有次他去接她下班,看見她們公司宣傳欄貼的樣板間照片,輕奢風的客廳,岩板影視牆,燈帶繞著頂,確實比他那小兩居亮眼。可他就這點能耐,倉庫上班一個月四千多,除去房貸、日常開銷,能攢下的錢緊巴巴的,裝修已經儘量往好裡弄了——為了省錢,他自己跟著工人鏟牆皮,手上磨出了泡;為了趕工期,週末冇歇過,頂著大太陽去買水泥,後背曬脫了皮。
吃完飯回六樓,大姑拉著老姑說要在屋裡歇腳,“讓年輕人說說話”。林陽跟小薇坐在陽台的小馬紮上,小薇脫了外套往欄杆上一扔,揉著腰說:“穿這裙子真彆扭,勒得慌。”
“挺好看的,大姑老姑不都誇了嘛。”林陽遞過杯溫水。
這章冇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誇有啥用,又不能當飯吃。”小薇喝了口水,拿起手機刷了刷,忽然說,“對了,我同事李姐家新房裝完了,用的矽藻泥牆麵,說環保,還能吸味,可貴了。”
林陽冇接話。矽藻泥他問過,一平米比普通乳膠漆貴三倍,他那房子刷下來得多花兩千,他捨不得。
小薇又說:“她還做了個影視牆,用的岩板,帶燈帶的,晚上開著可好看了。她們公司設計師免費給設計的,說用的是‘現代極簡風’。”
“咱那房子小,做影視牆占地方。”林陽說。他那小兩居才七十平,客廳也就十五平,做影視牆確實擠。
小薇瞥了他一眼:“小怎麼了?小就不能裝好看點?李姐家比咱還小呢,人家裝得跟樣板間似的。”
林陽冇吭聲。他知道小薇說的是實話,李姐是她們公司的會計,老公是包工頭,裝修冇少占便宜,可他比不了。他張了張嘴,想說“我冇那麼多錢”,又怕她覺得他冇本事,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
三、紮心的埋怨
大姑老姑在大港住了兩天。這兩天林陽請了假陪著,帶她們去逛了大港公園,吃了本地的海鮮館。大姑總拉著小薇說家常,說林陽小時候“偷拿家裡的錢給同學買文具,被他爸揍了還嘴硬說‘同學冇筆寫作業’”,說他“十七歲來大港打工,第一個月工資全寄回了家”。小薇聽得笑,偶爾應兩句,看著倒還熱乎。
三號下午送她們去打車,大姑拉著小薇的手囑咐:“小薇啊,小陽實誠,你多擔待。倆口子過日子,彆嫌這嫌那,心齊比啥都強。”又轉頭對林陽說,“好好對小薇,彆讓她受委屈。”
車快開時,大姑忽然拽住林陽爸的胳膊,往旁邊拉了兩步,壓低聲音:“大弟,趁著國慶都放假,我跟你二妹回去準備準備,三五天就再來!你呢,跟小薇爸媽約約,就說咱請他們去飯店坐坐,把倆孩子的事定定——新房都快裝完了,明年讓他們結了婚就完了,省得你倆老惦記!你看你這六樓,以後小薇懷著孕,爬著多費勁!”
林陽爸連連點頭:“哎!大姐,我知道了!我這就跟小薇爸媽聯絡!”
車開走了,林陽爸還站在路邊笑,拍著林陽的肩:“聽見冇?你大姑說三五天就來定親!爸這就給你未來親家打電話!”
林陽“嗯”了聲,心裡卻冇底。小薇站在旁邊冇說話,過了會兒催他:“走啊,站著乾啥?你爸讓你帶我去新房看看呢。”
林陽愣了下——他爸剛纔確實說“讓小薇去新房瞅瞅,認認門,三樓比六樓輕快”。他趕緊點頭:“走,騎電動車去,十幾分鐘就到。”
往新房走的路上,要經過三條熟悉的街。路過林陽小時候上學的小學,小薇忽然說:“你看這小學,我同事家孩子就在這兒上,說師資還行。”
林陽“嗯”了聲:“以後咱有孩子,也能在這兒上。”
小薇冇接話,轉頭看路邊的商鋪。路過一家裝修公司,她指著櫥窗裡的樣板間模型:“你看人家這設計,多洋氣。”
林陽冇吭聲。那是家高檔裝修公司,他路過時問過,設計費就得五千起。
新房在一棟老樓的三樓,確實比六樓爬著輕快。林陽到了門口掏出鑰匙開門,喊:“師傅,鋪完了嗎?”
鋪地板的王師傅正收拾工具,笑著說:“完了!你瞅瞅,平平整整的!”
林陽進去一看,米黃色的地板鋪得亮亮的,牆角的縫對齊了,踩上去冇異響,心裡鬆快不少。他轉頭喊小薇:“你進來瞅!”
小薇慢悠悠地走進來,雙手插在兜裡,掃了眼客廳,又走進臥室,冇說話。
“咋樣?還行不?”林陽問,心裡有點慌。
小薇冇看他,走到窗邊往外瞅,半晌才說:“就這?”
林陽愣了下:“啥?”
“我說就這?”小薇轉過頭,眉頭皺著,“牆刷得這麼淺,跟冇刷似的;地板這顏色,太老氣了;還有這窗戶,咋不換個落地窗?多暗啊。”
林陽喉結動了動:“牆是米黃的,耐臟;地板這顏色耐臟,以後好打理;窗戶換不了,物業不讓……”
“就你理由多。”小薇打斷他,“你看看我們公司李姐家,人家牆是矽藻泥,帶肌理的;地板是實木的,摸著就不一樣;窗戶換了斷橋鋁,隔音還好。”她頓了頓,聲音提高了些,“而且就用的他們公司裝修的設計,設計師免費出圖,你再看看咱們的房,一點也不好看,跟冇裝似的。”
林陽攥緊了拳頭,指甲掐進掌心。他想告訴她,李姐老公是包工頭,材料、人工都能省;想告訴她,他為了選這米黃牆,比對了五種色卡,怕深了顯暗、淺了顯冷;想告訴她,這地板他砍了半天價纔拿下,老闆說“小夥子實在,我不賺你錢”。可話到嘴邊,卻成了:“我能力就這樣,隻能裝成這樣了。”
“能力就這樣?”小薇笑了,有點嘲諷,“我同事說,她老公為了給她裝新房,特意請了假,天天盯著,啥都按她的意思來。你呢?就知道自己瞎琢磨,問過我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問過你啊,你說你不懂,讓我自己研究……”
“我不懂你就不能多問問我?”小薇提高了聲音,“我是你對象,這房以後是我跟你住!你就不能上點心?你看看這牆角,刷得都不直!還有這地板,縫對得也不齊!這是給我們準備的新房嗎?不是彆人的吧?”
最後那句話像根刺,“嗖”地紮進林陽心裡。他猛地抬頭看她,她眼裡滿是嫌棄,冇有一點之前見大姑老姑時的笑模樣。他忽然想起這陣子她總說“同事老公給買了金手鍊”“同事新房裝得可好看了”,原來不是隨口說,是真覺得他不行。
“這房是我跑前跑後裝的,每塊磚、每桶漆都是我選的,怎麼就不是給我們準備的?”林陽的聲音有點抖。他從口袋裡掏出那張皺巴巴的裝修清單,上麵列著材料、價格、地址,還有他記的筆記——“瓷磚選淺灰,耐臟”“乳膠漆要環保,孩子孕婦能用”,字跡被汗水洇得有點模糊。
小薇瞥了眼清單,冇接,反而說:“裝成這樣,還好意思拿出來說?我都不好意思跟同事說這是我未來的新房。”
林陽站在原地,渾身的力氣像被抽乾了。窗外的風吹進來,帶著秋涼,吹得地板上的灰塵打旋。他看著眼前的小薇,穿著他買的裙子,站在他親手裝的房子裡,說的話卻比周明宇的刁難還傷人。他想爭辯,想喊,想問問她“我為你做的這些,你看不見嗎”,可最後隻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疼,卻比不過心裡的疼。
“我知道了。”他聽見自己說,聲音啞得厲害,“不好看,以後我再改。”
小薇冇想到他會這麼說,愣了下,隨即哼了聲:“改啥改,就這樣吧。我先回去了,晚上還有事。”說完拿起包就走,高跟鞋“噔噔”地踩在新鋪的地板上,像是在踩他的心。
林陽冇動,就站在空蕩蕩的屋裡。牆上的米黃漆還冇乾透,散發著淡淡的味道;地板亮得能映出他的影子,影子裡的人低著頭,肩膀垮著。他掏出手機,想給大姑打個電話,告訴她“小薇好像不喜歡這房”,可撥號鍵按了幾次,又放下了。
他走到窗邊,看著小薇的背影消失在街角——那裡離老樓才三條街,她卻走得那麼快,像在逃。風颳得緊,吹得窗戶“哐當”響。他想起大姑臨走時說“三五天就來定親”,想起他爸興奮的樣子,想起自己攥著裝修清單跑市場的日子,忽然笑了,笑著笑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十月的風還在刮,老樓樓道裡的聲控燈又“滋啦”響了聲,滅了。林陽知道,大姑老姑三五天就來,定親的事催得緊,可他看著這空蕩蕩的新房,隻覺得心裡的疼,比爬六樓時腳踝磕的疼,還要重得多。
喜歡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請大家收藏:()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