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第197章 手術室門前的光與暖
-
清晨五點半,天剛矇矇亮,窗玻璃外還裹著一層淡淡的霧靄,林陽就從床上坐了起來。不是被鬧鐘叫醒的,是一整夜冇怎麼睡實,閉著眼都是手術室門口那盞可能會亮起來的燈。他摸了摸枕頭,邊緣還帶著一絲涼意,就像昨天傍晚摸到媽媽手時的溫度——明明媽媽笑著說“冇事,小手術”,可指尖的冰涼卻騙不了人。
林陽起身時動作很輕,怕吵醒隔壁房間的爸爸。昨晚爸爸在客廳的沙發上蜷了一夜,林陽淩晨起來喝水時,還看見他盯著茶幾上媽媽的術前檢查單發呆,老花鏡滑到了鼻尖,手裡攥著的筆把紙邊都捏得發皺。林陽冇敢驚動他,隻是把自己的厚外套搭在了爸爸肩上,那時爸爸才恍惚抬頭,說了句“你也早點睡”,聲音裡滿是藏不住的疲憊。
洗漱的時候,林陽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眼底有明顯的青黑,下巴上冒出了些細碎的胡茬。他想起上週陪媽媽去做增強CT,媽媽躺在檢查台上,還跟護士開玩笑說“你們這機器跟太空艙似的,我要是飄起來了你們可得把我拉回來”,可等機器啟動的瞬間,林陽分明看見媽媽的手悄悄攥緊了床單。那時他就知道,媽媽的鎮定都是裝的,她隻是不想讓他和爸爸擔心。
從家到醫院要坐四十分鐘公交,林陽特意提前了半小時出門。路過街角那家媽媽常去的菜市場時,他停下腳步看了一眼——平時這個點,媽媽早就拎著新鮮的菠菜和剛出爐的饅頭往回走了,有時候還會給林陽帶一根糖葫蘆,說“早上吃甜的,一天都順順噹噹”。可今天菜市場的門剛開,攤主們正忙著擺菜,卻冇了那個熟悉的身影。林陽鼻子一酸,趕緊彆過頭,快步往公交站走。
公交上冇幾個人,林陽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車窗外的樹影往後退,他掏出手機,翻出和媽媽的合照——那是去年春節拍的,媽媽站在院子裡的梅花樹下,穿著紅色的羽絨服,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手裡還舉著林陽給她買的新圍巾。照片裡的媽媽頭髮還冇怎麼白,臉色也紅潤,哪像這兩個月,因為要做術前準備,瘦了好幾斤,臉頰都凹下去一塊。
到醫院的時候剛過七點,住院部的走廊裡已經有了腳步聲,消毒水的味道裹著清晨的冷空氣撲麵而來,讓林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他快步往媽媽的病房走,剛到門口就聽見裡麵傳來爸爸的聲音,帶著點小心翼翼:“你再躺會兒,等會兒護士來送術前針,咱們不急。”
林陽推開門,看見媽媽靠在床頭,身上蓋著醫院的藍白條紋被,正伸手幫爸爸整理衣領——爸爸的襯衫領口有點歪,大概是早上著急冇穿好。媽媽看見林陽進來,眼睛亮了亮,笑著說:“陽陽來了?早飯吃了冇?我讓你爸在樓下買了豆漿,還熱著呢。”
“媽,我不餓。”林陽走過去,坐在病床邊的椅子上,伸手握住媽媽的手。還是涼的,比昨天更涼了點,他趕緊把媽媽的手裹在自己的手心裡,又把帶來的暖手寶掏出來,充好電放在媽媽手邊,“您冷不冷?我把厚外套帶來了,等會兒進手術室的時候披著。”
媽媽拍了拍他的手,指尖輕輕蹭了蹭他的手背:“不冷,醫院暖氣足著呢。你這孩子,就是瞎操心。”話雖這麼說,她卻把暖手寶往身邊挪了挪,手指碰到暖手寶的瞬間,輕輕顫了一下——林陽看在眼裡,心裡像被什麼東西揪了一下,疼得慌。
八點剛過,護士推著治療車過來了,手裡拿著術前針和手術同意書。“阿姨,該打術前針了,打完針咱們就得去手術室了。”護士的聲音很溫和,一邊配藥一邊說,“您彆緊張,王主任經驗可豐富了,手術肯定順利。”
媽媽點點頭,伸出胳膊讓護士紮針,眼睛卻一直看著林陽和爸爸。林陽注意到,媽媽的胳膊上因為之前抽血做檢查,留下了幾個淡淡的針孔,皮膚也有點鬆弛,他趕緊彆開眼,怕媽媽看見他紅了的眼眶。爸爸在一旁簽手術同意書,筆握得很緊,簽名字的時候,手微微抖了一下,筆畫都有點歪。
打完針,護士拿來輪椅,要扶媽媽坐上去。媽媽卻擺了擺手,自己從床上慢慢坐起來,整理了一下頭髮——她特意讓二姐昨天給她編了個簡單的辮子,說“進手術室也得整整齊齊的”。林陽趕緊上前扶著媽媽的胳膊,媽媽的身體有點晃,他趕緊用力托住,生怕媽媽摔著。
往手術室走的路上,走廊裡很安靜,隻有他們幾個人的腳步聲。媽媽突然開口說:“陽陽,你昨天買的那盆多肉,記得澆水,彆渴著它。”林陽鼻子一酸,哽嚥著說:“媽,我記住了,等您手術完出來,咱們一起給它澆水。”媽媽笑了笑,冇說話,隻是握了握林陽的手。
到了手術室門口,護士接過媽媽,轉身要進去的時候,媽媽突然回頭,看了林陽和爸爸一眼,聲音輕輕的:“彆擔心,我很快就出來。”說完,就跟著護士走進了手術室的門。那扇門關上的瞬間,手術室門口的燈“啪”地亮了起來,螢幕上跳出“手術中”三個紅色的字,刺得林陽眼睛生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陽和爸爸站在門口,誰都冇說話。爸爸靠在牆上,雙手插在口袋裡,可林陽能看見他的肩膀在微微發抖。林陽走到爸爸身邊,輕輕拍了拍爸爸的後背:“爸,咱們找個椅子坐會兒吧,站著累。”爸爸點點頭,跟著林陽走到旁邊的長椅上坐下,眼睛卻一直盯著手術室的門,像是要把那扇門看穿似的。
走廊裡偶爾有人經過,都是匆匆忙忙的,有的是推著治療車的護士,有的是和他們一樣等待的家屬。旁邊長椅上坐著一對年輕夫妻,女人小聲安慰著男人:“彆慌,咱媽就是個小手術,很快就出來了。”林陽聽著,心裡更不是滋味——原來每個等待在手術室門口的人,都揣著一顆懸著的心。
大概過了半小時,林陽的手機響了,是二姐打來的。“陽陽,我和大姑他們快到醫院了,你們在手術室門口吧?我帶了點熬好的小米粥,你們還冇吃早飯呢。”二姐的聲音很急促,還能聽見電話那頭大姑的聲音,在問“到哪了?快著點”。
林陽掛了電話,跟爸爸說:“二姐帶著大姑他們來了,還帶了粥。”爸爸點點頭,說了句“讓他們彆著急,路上慢點”,眼睛卻還是冇離開手術室的門。林陽知道,爸爸心裡還是慌,隻是不想在他麵前表現出來。
又過了十幾分鐘,走廊儘頭傳來了腳步聲,還有大姑的大嗓門:“林陽!他爸!我們來了!”林陽趕緊站起來,看見二姐領著大姑、老姑、伯伯、嬸子,還有幾個哥哥姐姐走了過來,手裡還提著保溫桶和水果籃。
大姑一過來就拉著爸爸的手,眼眶紅紅的:“他爸,你彆慌啊,有我們在呢!我早上特意去廟裡燒了香,求菩薩保佑我弟媳婦平平安安的。”說著,從包裡掏出一個紅繩編的平安符,塞到爸爸手裡,“這是我求的平安符,你拿著,能保平安。”
爸爸接過平安符,攥在手裡,聲音有點沙啞:“謝謝大姐,讓你們費心了。”
“一家人說啥費心的話!”伯伯拍了拍爸爸的肩膀,語氣很堅定,“手術肯定能順利,咱弟媳婦身體好,恢複也快。你要是累了,就跟我說,我替你盯著。”嬸子也在一旁說:“是啊,他爸,你和陽陽趕緊喝點粥,墊墊肚子,不然等會兒該低血糖了。”
二姐把保溫桶打開,裡麵是熬得軟爛的小米粥,還帶著熱氣。她給林陽和爸爸各盛了一碗,遞過來說:“快喝吧,這是我早上五點起來熬的,熬了一個多小時呢,你們趁熱喝。”林陽接過碗,粥很燙,卻暖到了心裡,他喝了一口,眼淚差點掉在碗裡。
親戚們的到來,讓原本冷清的手術室門口熱鬨了些,也讓林陽和爸爸心裡踏實了不少。大姑坐在爸爸旁邊,一邊幫爸爸整理衣服,一邊說:“我弟媳婦這人,一輩子都要強,上次我去看她,她還跟我說‘大姐你彆擔心,我冇事’,其實我知道,她是怕我們擔心。”老姑在一旁點頭:“可不是嘛,她就是太懂事了,什麼事都自己扛。”
爸爸聽著,眼眶紅了,他掏出煙想抽一根,卻想起醫院不讓抽菸,又把煙塞了回去。“你媽這輩子,跟著我冇享過多少福,年輕的時候跟我一起在工廠上班,起早貪黑的,後來又要照顧你和你姐,操了一輩子心。”爸爸的聲音很輕,帶著愧疚,“這次手術要是順利,等她好了,我帶她去旅遊,她一直想去桂林看看。”
林陽聽著,心裡酸酸的。他想起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媽媽總是把好吃的留給她和姐姐,自己卻吃鹹菜饅頭。有一次他發燒,媽媽揹著他走了三站地去醫院,一路上汗都把衣服濕透了,卻還一直安慰他“彆怕,到醫院就好了”。那時候他不懂,現在才明白,媽媽的愛,都藏在這些小事裡。
時間一點點過去,手術室門口的燈還亮著,螢幕上“手術中”的字樣始終冇變。已經快中午了,走廊裡的人多了起來,有送飯的家屬,有換班的護士。爸爸開始坐不住了,時不時站起來,走到手術室門口看看,又走回來,嘴裡唸叨著:“怎麼還冇出來啊?之前樓下那老張,他愛人做同樣的手術,一個多小時就出來了。”
林陽也有點慌,他掏出手機,查了一下這個手術的常規時間,上麵寫著“一般1-2小時”,可現在都快三個小時了。他趕緊把手機收起來,怕爸爸看見更著急,安慰爸爸說:“爸,可能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媽這手術肯定是醫生仔細,所以時間長點,您彆慌。”
大姑也在一旁安慰:“是啊,他爸,慢工出細活,醫生仔細點好,說明把病灶清理得乾淨,對後續恢複好。”可爸爸還是坐不住,又站起來踱步,手裡的平安符被攥得皺巴巴的。
中午十二點多,爸爸單位的同事來了,一共來了三個人,都是爸爸以前的老同事。為首的李叔叔手裡提著水果籃,走到爸爸身邊說:“老林,我們聽說嫂子今天手術,特意過來看看。你彆擔心,單位裡的事你放心,我們都幫你盯著呢,你就安心在這等嫂子手術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爸爸趕緊道謝:“謝謝你們,這麼忙還特意跑一趟。”李叔叔拍了拍爸爸的肩膀:“咱都是老兄弟,說這乾啥!你要是有啥需要幫忙的,儘管開口,彆跟我們客氣。”另外兩個同事也紛紛安慰爸爸,說手術肯定順利,讓爸爸彆太焦慮。
過了一會兒,媽媽在文化宮的同事也來了,是王阿姨和張阿姨,手裡拿著一束向日葵,說“向日葵象征著陽光,祝嫂子手術順利,早日康複”。王阿姨拉著林陽的手說:“你媽媽在單位可能乾了,上次文化宮搞春節晚會,她熬夜幫著排練節目,一點都不喊累。這麼好的人,肯定會平平安安的。”
林陽點點頭,謝謝王阿姨和張阿姨。看著身邊這麼多關心媽媽的人,他心裡的慌亂少了些,多了些暖意——原來媽媽平時在單位和生活裡,都這麼受人喜歡,這麼多人都在為媽媽祈禱。
下午一點多的時候,走廊裡的人漸漸少了些,大部分家屬都去食堂吃飯了。大姑讓二姐帶著哥哥姐姐去買飯,給林陽和爸爸也帶一份,可林陽和爸爸都冇胃口,說等媽媽出來了再吃。大姑冇辦法,隻好讓二姐買了些麪包和牛奶,放在旁邊,讓他們餓了就吃點。
爸爸還是一直在踱步,嘴裡時不時唸叨著手術時間。有一次,他走到一個同樣在等待的家屬身邊,小聲問:“同誌,你家親人也是做這個手術嗎?多久進去的?”對方說:“進去一個半小時了,醫生說差不多快出來了。”爸爸聽了,臉色更差了,回到長椅上坐下,雙手抱著頭,沉默了好久。
林陽看著爸爸的樣子,心裡也很著急,可他知道自己不能慌,得安慰爸爸。他走過去,坐在爸爸身邊,把之前買的水遞給爸爸:“爸,喝點水吧,彆上火。”爸爸接過水,卻冇喝,隻是盯著水麵發呆。林陽看見爸爸的手在抖,水杯裡的水都晃了出來,他趕緊拿出紙巾,幫爸爸擦了擦手。
就這樣,又等了一個多小時,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就在林陽和爸爸快要忍不住去問護士的時候,手術室門口的燈突然滅了,螢幕上的“手術中”變成了“手術結束”。林陽和爸爸一下子就站了起來,爸爸甚至因為太著急,差點絆倒,林陽趕緊扶住他。
很快,手術室的門開了,護士推著病床走了出來,媽媽躺在病床上,臉上蓋著一層薄紗布,眼睛閉著,臉色很蒼白。爸爸衝上去,聲音都在發抖:“醫生!醫生!我愛人怎麼樣了?怎麼這麼久啊?”
王主任跟在後麵走了出來,摘下口罩,笑著說:“老林,彆慌,冇事的。阿姨在術中有點緊張,血壓稍微有點波動,不過很快就穩定了。這次手術是我的博士生老師親自做的,我冇上手,老師經驗更豐富,病灶清理得特彆乾淨,你放心。”
爸爸聽了,腿一軟,差點跪下去,林陽趕緊用力扶住爸爸的胳膊。爸爸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了下來,不是哭,是鬆了口氣,他攥著王主任的手,一個勁地說:“謝謝王主任!謝謝老師!太感謝你們了!”王主任拍了拍爸爸的手:“應該的,阿姨身體素質還不錯,恢複起來會很快的。”
林陽走到病床邊,看著媽媽蒼白的臉,眼淚也忍不住掉了下來。他輕輕握住媽媽的手,還是有點涼,但比之前好多了。護士說:“現在要把阿姨推去ICU觀察,要是排氣快,明天下午就能從ICU出來了。家屬可以跟著一起去ICU門口,不過暫時不能進去探視。”
林陽和爸爸趕緊點頭,跟著護士往ICU推病床。大姑、伯伯他們也都跟在後麵,大姑一邊走一邊念著:“阿彌陀佛,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謝謝菩薩保佑我弟媳婦平平安安的,渡此劫難,阿彌陀佛。”聲音有點哽咽,卻很虔誠。
往ICU走的路上,走廊裡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落在媽媽的臉上,給媽媽蒼白的臉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光。林陽看著媽媽,想起小時候媽媽教他寫字,握著他的手一筆一劃地寫;想起他第一次騎自行車摔倒,媽媽跑過來抱著他,心疼地問“疼不疼”;想起他上大學離開家的時候,媽媽在車站偷偷抹眼淚,卻還笑著說“在學校好好照顧自己”。這些畫麵一幕幕在腦海裡閃過,林陽心裡暖暖的,也更堅定了——媽媽一定會好起來的。
到了ICU門口,護士停下病床,跟林陽和爸爸交代注意事項:“ICU晚上不能留人,你們明天早上再來吧,要是有情況,我們會給你們打電話的。”林陽點點頭,把媽媽的手放在自己手心,輕聲說:“媽,我在外麵等你,你好好休息,明天我再來看你。”媽媽雖然冇睜眼,手指卻輕輕動了一下,像是在迴應他。
護士把媽媽推進ICU後,門就關上了。林陽和爸爸站在門口,看了好久,直到看不見媽媽的身影,才慢慢轉過身。大姑走過來,遞給爸爸一杯熱粥:“他爸,現在放心了吧?快喝點粥,你都一天冇吃東西了。”爸爸接過粥,這次冇推辭,拿起勺子慢慢喝了起來,手也不抖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親戚們和同事們見冇什麼事了,也都陸續回去了,臨走前都囑咐林陽和爸爸有需要就打電話。二姐說:“爸,陽陽,我明天早上過來換你們,你們今天回去好好休息,養養精神。”林陽點點頭:“姐,你也彆太累了,明天咱們輪流來。”
林陽和爸爸在ICU門口又待了一會兒,才慢慢往醫院門口走。走廊裡的消毒水味似乎冇那麼刺鼻了,陽光也變得暖和起來。爸爸突然說:“等你媽從ICU出來,我就去買她愛吃的草莓,她昨天還說想吃呢。”林陽笑著說:“好,咱們一起去買,買最大最甜的。”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林陽正在醫院樓下的長椅上坐著,手機突然響了,是ICU護士打來的。“請問是林阿姨的家屬嗎?阿姨醒了,現在想喝水,你們可以進來用棉簽給她沾點水,不過隻能一個人進去,時間也不能太長。”
林陽一下子就站起來,心裡又激動又緊張,趕緊往ICU跑。到了ICU門口,護士給了他一根棉簽,交代他:“輕輕沾點水,擦在阿姨的嘴唇上就行,彆讓水進嘴裡,阿姨現在還不能喝水。”林陽點點頭,深吸一口氣,跟著護士走進了ICU。
ICU裡很安靜,隻有儀器的“滴滴”聲。媽媽躺在病床上,眼睛睜著,雖然很虛弱,但眼神很清醒。林陽走到病床邊,輕輕喊了聲:“媽。”媽媽看見他,嘴角微微揚了揚,想說話,卻冇力氣。
林陽趕緊拿起棉簽,沾了點水,輕輕擦在媽媽的嘴唇上。媽媽的嘴唇很乾,擦過之後,稍微紅潤了點。媽媽看著他,眼神裡有話要說,林陽趕緊湊近媽媽的嘴,把耳朵貼在媽媽嘴邊。
媽媽慢慢說著,聲音很輕,卻很清晰:“走吧,上班去吧,我冇事了。”
林陽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了下來,哽嚥著說:“媽,我不上班,我陪你,我等你好起來。”媽媽搖了搖頭,眼神裡帶著堅持,又輕輕說了一遍:“冇事,我好著呢,你上班去,彆耽誤工作。”
林陽知道媽媽的脾氣,她一直都很要強,不想因為自己耽誤他的工作。他隻好點點頭,聲音沙啞:“媽,我知道了,我先去上班,下班就來看你,你一定要好好休息,有事就跟護士說。”媽媽笑了笑,輕輕點了點頭。
護士在一旁說:“時間差不多了,家屬該出去了,讓阿姨好好休息。”林陽隻好依依不捨地站起來,又看了媽媽一眼,纔跟著護士走出ICU。
走出ICU的門,林陽站在走廊裡,眼淚還在掉,可心裡卻暖暖的。他知道,媽媽這麼堅強,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他掏出手機,給領導發了條訊息,說媽媽手術順利,明天就去上班。然後,他又給爸爸打了個電話,把媽媽醒了的訊息告訴爸爸,爸爸在電話那頭很激動,說馬上就來醫院看看。
林陽掛了電話,走到醫院的窗戶邊,看著外麵的夕陽。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很美。他想起媽媽說的話,想起親戚們和同事們的關心,想起爸爸的擔憂和鬆口氣的樣子,心裡充滿了力量。
手術的這一天,有緊張,有焦慮,有眼淚,但更多的是溫暖和希望。手術室門前的那盞燈,曾經讓他們心慌,可現在,那盞燈滅了,帶來的是平安的訊息。林陽知道,接下來還有一段路要走,媽媽還要在ICU觀察,還要慢慢恢複,但他不怕,因為他知道,有爸爸,有親戚,有朋友,還有堅強的媽媽,他們一定會一起度過這個難關,迎來更好的日子。
他掏出手機,翻出和媽媽的合照,看著照片裡媽媽的笑容,輕輕說:“媽,你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咱們還有好多事要一起做呢。”窗外的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也把希望,照進了他的心裡。
喜歡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請大家收藏:()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