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大道君 第8章 天河真君
-
當重溟神采奕奕地走出地火室時,左側肩膀上寸許處,懸浮著剛剛練成的定海珠。
珠體不過龍眼大小,卻散發著深邃的淡藍色靈光。
連帶著,隱元洞中央那口丈許靈泉彷彿受到牽引,蘊積的水元靈氣如朝聖一般主動彙聚而來,在寶珠周圍形成一圈氤氳的靈霧。
此番閉關煉寶,自踏入地火室至今,一共過去了旬半光陰。
靜室外的動靜驚醒了酣睡的重雲,他打著哈欠,睡眼惺忪地踱步而出:
“師兄,你這次煉寶耗時可真久”
話音剛落,便望見了洞府內的奇景,以及重溟肩頭上那顆龍眼大小的靈珠。
一種無法言喻的悸動從他剛鑄成的“真空蟄龍道基”轟然炸開,脊背處的汗毛根根倒豎。
這是怎麼了?
看到重雲愣在原地,重溟眼神中劃過思索,心念一動,位於肩頭處的定海珠旋轉著飛入袖袍之中。
見那顆恐怖的珠子在自己眼前消失,重雲緊繃的身體一下子鬆了下來,微微喘氣:
“師兄你這珠子,好生恐怖。”
這要是打在人身上,不得青一塊紫一塊?
重雲心底想著,方纔在那靈珠緩慢的旋轉中,他彷彿窺見了吞噬萬頃海水的歸墟,宛若一片大洋被強行壓製於一粟之內的駭人景象,這是煉出了個什麼逆天法寶?
“咦?師兄你的修為?”
驚魂稍定,重雲這才敏銳地察覺到另一處不同。
麵對問題如連珠炮一般的重雲,重溟正覺得一個一個解釋起來頗為麻煩,恰在此時,洞府內主靜室突然傳來了白光真人的聲音:
“重溟、重雲,過來。”
二人急匆匆地趕到白光真人麵前,後者盤坐在靜室中央的雲紋蒲團上,手握一柄玉柄拂塵,神色恬淡。
見二人到來,真人緩緩睜開雙眼,某種似有清輝流轉,靜靜地注視著階下的兩名弟子。
“師尊。”二人齊齊作揖。
“過了這個月,你二人便出府去吧。”
白光真人輕揮手中的拂塵,搭在臂彎,語氣平靜地道。
重雲更早知道了真人對自己的安排,隻是冇想到師兄重溟同樣如此。
後者倒是頗為平靜。
相比較天天在府中沉睡的重雲,他平日為了尋找煉器所用的材料,出入坊市、拔山涉林那是常事,唯一令他心生不解的是,白光真人為什麼突然如此鄭重的與他說起此事。
彷彿洞悉了他心中所思,白光真人眸光流轉,清輝落於重溟身上:
“重雲‘真空蟄龍道基’初成,後續修行已非閉門造成可竟全功,須入世曆練,於萬象紛紜之中印證蟄龍真意。”
語鋒稍頓,真人的目光愈發深邃:
“而你之道途,較之常人更為艱難,‘多寶靈體’雖然玄妙,然欲突破‘仙根’之桎梏,非尋常築基法可成,須明道基之性,方有望扭轉天命,此種機緣不在靜室,而在紅塵,你亦需入世行走,見天地浩渺,觀眾生百態,尋得你那獨一無二的通天道途。”
“弟子明白!”二人齊齊回道。
然而接下來,白光真人又道出一件令二人始料未及的隱秘。
“好教你二人知曉,”真人眸光深遠,彷彿穿透石壁望見悠悠往事,“為師出身北方雲夢大澤的萬法派,我派立派之機不在爭強好勝,也非長生久視,而在‘為往聖繼絕學’——專門收錄、研習那些幾近失傳的古老道統。”
他拂塵輕點虛空,盪開一圈漣漪般的清輝:
“入我萬法派的門牆,須立下宏願,擇一門無人修成的傳承立下道基,重雲所承的《十二蟄龍睡丹功》,乃上古蟄龍道統殘篇,三百年內無人窺得其徑,如今的他,已經是萬法派的正式弟子。”
那我呢?
重溟大腦一片混沌,在這之前,他一直以為師尊白光真人其實是散修,卻不曾想居然有這麼大的來頭。
一旁的重雲同樣一臉茫然,全然不知自己身上還有這一重特殊身份。
“至於重溟你,還差一點。”白光似乎看出了重溟所想,微微搖頭,“《真一納元胎息譜》乃金丹之下的上法,是為師私底下傳你的法門,助你溫養法力,錘鍊心神,卻不在我萬法派認可的範圍內,真正重要的,是為師後來傳你的《仙根注闕化龍章》。”
白光真人淡淡地道,彷彿在訴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實,一旁的重雲投來了好奇的眼神。
“請師尊賜教!”
重溟立馬恭敬地道。
“《仙根注闕化龍章》的開創者,世人皆稱他為天河道人,曾是一名行走在化陽之境的真君,與我萬法派的一任祖師是至交好友。他和你一樣,隻有一條仙根,然而卻是世間罕見的天生仙體,對天地靈機有著超乎常人的的親和,更是在年少微末之時,便機緣巧合下,得到了一件名為‘歸墟鼎’的頂級靈寶認主。”
即便是白光真人,在提到天河真君的時候,語氣中依舊不乏憧憬。
真君,那是元神之上的修士纔有的稱號,更何況,天河真君還不是一般的元神真君,而是一名走上了化陽之路的真君。
白光真人雖然對自己有幾分自信,卻也不敢妄言未來一定能達到那個境界。
“仙體?歸墟鼎?”
重溟喃喃道,仙體,那是比他的“多寶靈體”以及重雲的“大夢靈體”更高一級的體質,不僅如此,還有頂級靈寶主動來投
這令他想起了當初在家中看的那些神話誌怪的話本小說,隻有故事中的主角纔有這般待遇。
“不錯。”白光真人微微頷首,“此鼎據說蘊含一絲‘歸墟’本源之力,天河真人憑藉其仙體資質,以歸墟鼎為基,另辟蹊徑,以身上唯一的那條仙根為引,創出這門驚世駭俗的《仙根注闕化龍章》,此法之精義,在於將仙根視作亟待點化的‘潛龍’,不斷對其進行淬鍊、拓寬、昇華,使其發生本質的蛻變,最終潛龍出淵,一飛沖天,打破桎梏,這也是‘化龍’二字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