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初綻,情定修仙路 第113章 雪夜圍爐話舊年
-
雪片像揉碎的棉絮,從傍晚一直飄到深夜,把鬆河鎮裹成了個白團。藥鋪的窗欞上結了層薄冰,淩虛用指尖在冰上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兔子,惹得趴在窗邊的王小木直拍手。
“淩虛哥畫得像!你看這耳朵,跟我去年堆的雪兔子一模一樣!”小木嗬出一團白氣,在玻璃上熏出片霧,又趕緊用袖子擦掉,生怕把“兔子”糊了。
墨塵正蹲在灶前添柴,火光“劈啪”舔著鬆木,把他的側臉映得發紅。砂鍋裡燉著的羊肉湯咕嘟作響,混著當歸和生薑的暖香漫出來,在屋裡繞了個圈,又從門縫鑽出去,和雪夜的寒氣撞了個滿懷。
“湯快好了,”他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小木去把桌上的碗筷擺好,清鳶,你泡的陳皮酒呢?溫一壺來,天寒,喝點暖身子。”
蘇清鳶從櫃頂上取下個陶壇,壇口用紅布封著,解開時一股醇厚的酒香混著陳皮的微苦湧出來。“去年秋曬的陳皮,泡了足有三個月,”她往錫壺裡倒了小半壺,放進熱水盆裡溫著,“淩虛傷剛好,少喝點,嚐嚐味就行。”
淩虛正坐在桌邊擦弓,聞言笑了笑:“知道你疼我。”他把擦得發亮的牛角弓掛回牆上,弓梢還纏著圈紅繩——那是去年小木幫他纏的,說能“辟邪”。“下午去後山轉了圈,雪太深,套兔子的夾子怕是白費功夫了。”
“雪天本就不該去,”墨塵端著剛切好的蘿蔔絲過來,撒進砂鍋裡,“等雪化了再去也不遲,急什麼?倒是你腿上的傷,彆因為貪涼再犯了。”
小木擺完碗筷,湊到灶台邊盯著砂鍋,鼻尖幾乎要碰到鍋蓋:“墨塵哥,羊肉爛了冇?我聞著都要流口水了。”
“快了,”蘇清鳶笑著把他拉到一邊,“再燉一刻鐘,讓當歸的藥性滲進肉裡,吃了纔不冷。”她往爐子裡添了塊炭,火苗躥得更高,把掛在爐邊的臘肉熏得滋滋冒油,油珠滴在火裡,濺起細小的火星。
窗外的雪越下越緊,簷下的冰棱結得老長,像串透明的玉墜。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狗吠,很快又被風雪吞冇,倒顯得這屋裡的煙火氣愈發踏實。墨塵掀開鍋蓋,撒了把翠綠的蒜苗,羊肉的醇香混著蒜苗的清辣瞬間炸開,小木“哇”地叫了一聲,眼睛瞪得溜圓。
“盛出來吧,”墨塵把砂鍋端到桌上,“小心燙。”
淩虛已經溫好了酒,給每人倒了小半碗,酒液呈琥珀色,杯壁上掛著細密的水珠。“先喝口酒暖暖,”他舉杯示意,“這雪天,就該這樣圍爐喝酒吃肉。”
小木捧著自己的小瓷碗,裡麵隻倒了點甜酒,他學著大人的樣子抿了一口,辣得直伸舌頭,卻又捨不得放下:“甜的!比鎮上賣的米酒還好喝!”
羊肉燉得酥爛,輕輕一抿就脫骨,當歸的藥香融進肉裡,一點不腥,反而添了層溫潤的底味。蘿蔔吸足了湯汁,咬一口汁水四濺,燙得人直呼氣,卻越吃越想吃。蘇清鳶夾了塊帶筋的羊肉放進墨塵碗裡:“你胃寒,多吃點筋,補補。”
墨塵剛要道謝,淩虛已經夾了塊更大的放進蘇清鳶碗裡:“你也多吃,這陣子熬藥辛苦。”
小木看著他們互相夾菜,忽然埋頭扒拉自己碗裡的飯,含糊著說:“我也要多吃,吃胖了好跟淩虛哥去套兔子。”
眾人都笑了起來,笑聲撞在結了冰的窗上,彷彿能震落幾片雪。墨塵喝了口酒,暖意從喉嚨一直淌到小腹,他看著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忽然想起去年的雪夜——那時他剛接手藥鋪,手忙腳亂地熬藥,淩虛冒雪送來急需的藥材,蘇清鳶連夜幫他整理藥櫃,小木則蹲在灶邊,給他們烤紅薯。
“去年這時候,”墨塵放下酒杯,“咱們還在為霧隱村的瘴氣發愁呢,誰能想到今年能安安穩穩坐在這兒吃羊肉湯。”
淩虛往火裡添了塊柴:“誰說不是呢。那時候在祭壇,你搗藥的石杵都結了冰,我還以為這趟差事要栽在那兒。”
“多虧了清鳶姐的羅盤,”小木搶著說,“還有周爺爺留下的草藥方子!不然咱們哪能找到那三具骨頭,哪能讓瘴氣散了?”
蘇清鳶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其實啊,是那些守壇人的執念該散了。他們等了十年,就等有人記得他們,等有人把他們葬在向陽的地方。咱們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她看向墨塵,“你還記得嗎?當時你說,有些執念散去,不是消失,是變成了能捧在手裡的溫度。”
墨塵點頭,夾起一塊羊肉放進嘴裡,慢慢嚼著:“記得。就像現在這爐火,這羊肉湯,還有咱們手裡的酒——都是暖的,都是那些安穩日子留下的溫度。”
雪敲在窗上,發出“簌簌”的輕響,像誰在外麵輕輕拍著。淩虛忽然起身,走到門邊,拉開一條縫——雪地裡,幾盞燈籠正從遠處慢慢飄來,是村裡的人,提著年貨,要去給獨居的老人送點溫暖。
“張爺爺他們來了,”淩虛笑著回頭,“肯定是聞著香味來的。”
話音剛落,就聽見張爺爺的大嗓門:“小墨大夫!開門!我帶了新釀的米酒,跟你換碗羊肉湯喝!”
墨塵趕緊起身去開門,寒風夾著雪片湧進來,卻被屋裡的熱氣擋在門口。張爺爺帶著幾個村民走進來,手裡捧著醃好的臘肉、剛蒸的年糕,還有給小木的糖人。
“就知道你們在開小灶,”張爺爺搓著凍紅的手,往爐邊湊,“這雪下得邪乎,我估摸著你們也冇備多少年貨,給你們送點來。”
蘇清鳶趕緊添碗筷,墨塵往砂鍋裡加了水,又切了些蘿蔔進去:“大家一起吃!這鍋湯夠咱們喝到半夜!”
小木興奮地舉著糖人,給大家講去年在霧隱村的經曆,講那些會跳舞的黑影,講祭壇下的黑泥,講那三團淺藍色的光如何跟著馬車飄了半裡地。村民們聽得入神,張爺爺捋著鬍子說:“那些守壇人啊,都是好人,當年為了護著村子,才守在那破祭壇……如今總算能安息了。”
爐火越燒越旺,酒罈空了又添,砂鍋裡的湯燉了又燉,加了無數次蘿蔔和蒜苗。窗外的雪不知何時停了,月亮從雲裡鑽出來,把雪地照得亮堂堂的,像鋪了層碎銀。
淩虛抱著吉他——那是他從城裡帶來的舊物,此刻撥弄著簡單的調子,張爺爺跟著哼起了幾十年前的老歌,蘇清鳶和墨塵收拾著碗筷,偶爾相視一笑,小木則趴在張爺爺腿上,聽他講年輕時的故事,糖人在手裡化了,沾得滿手黏糊糊的。
夜漸漸深了,村民們帶著暖意離去,腳印在雪地裡踩出串串深痕,很快又被新雪填上。墨塵關上門,把最後一塊炭放進爐裡,火星子在灰燼裡明明滅滅,像藏著星星。
“雪停了,”蘇清鳶望著窗外,“明天肯定是大晴天。”
“嗯,”墨塵點頭,“正好去給周先生送點羊肉湯,他一個人在山洞裡,怕是冷得慌。”
淩虛把吉他放回角落:“我去備車,雪天路滑,早點出發。”
小木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嘴角還沾著糖漬,手裡攥著塊冇吃完的年糕。蘇清鳶輕輕給他蓋上棉襖,動作溫柔得像怕驚醒了夢裡的甜。
爐火映著三人的影子,在牆上拉得很長。墨塵忽然覺得,這雪夜真好——有暖爐,有熱湯,有惦記的人,有說不完的話。那些走過的險路,遇到的風雨,到最後都變成了圍爐時的談資,變成了碗裡的暖意,變成了彼此眼裡藏不住的溫柔。
就像這雪,看著冷,卻能蓋住所有塵埃,等天一亮,太陽出來,雪化了,就會滋潤出滿坡的新綠,長出又一季的希望。而他們,就守著這藥鋪,守著這爐火,守著身邊的人,把每個平凡的日子,都過成值得回味的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