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複蘇,最強覺醒從煉炁開始 第380章 淩霄殿
整個洞窟並不算長,大概不到二百米便走到了儘頭。
當看到前方透出來的天光後,郝壬也是忍不住加快了一些腳步。
“太祖師叔感覺這伏魔窟如何?”
走出伏魔窟後,身後的張清月照例問道。
郝壬聞言咧了咧嘴,腦海中剛剛經曆的一切迅速閃回一遍,然後才說道:
“這鬼屋確實挺刺激的。”
如果說前麵的問心崖考驗的專注力(控製自身**),那麼這個伏魔殿便是考驗的膽氣。
各種妖魔鬼怪輪番冒頭,甚至還有幾次直接來來了個貼臉殺。
雖然是虛影,但郝壬好幾次也是被嚇了一跳,差點沒忍住掏出青萍劍來乾它丫的。
單純的鬼怪其實還好,但是一些蟲子組成的鬼怪,未免就太過分了。
好在理智讓他克製住了動手的想法,否則入門第一天便劈開了天師府的伏魔窟,未免實在是有些不像話。
張清月感同身受的點點頭,她也不樂意走這伏魔窟,哪怕已經走過好幾次了。
“師父和師兄正在天師府前等著太祖師叔,我們過去吧。”
走完伏魔窟後便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了,於是張清月重新走到郝壬身前,繼續履行帶路的職責。
並且這一次的速度明顯加快了許多。
二人疾行十多分鐘後,穿越一片茂密的樹林,視線豁然開朗。
隻見前方是古香古色的天師府正殿,而殿前青石鋪就的平整廣場上,此刻正站著一群身穿道袍的人。
佇立在最前方的張虛穀頭戴元始冠冕,身著黃褐法袍,肩披九色離羅帔,而在他的身後,則站著兩位頭戴芙蓉冠,身上紫帔青裹的高功,以及兩位頭戴平天冠,身穿絳袍的上法。
這便是他的四位親傳弟子。
再往後,大多便是青色道袍的普通弟子,偶爾穿插著幾位同樣是絳袍的弟子,以及年齡看上去挺大的紫袍高功。
總人數約莫有近百人。
這便是龍虎山天師府中大部分的正式弟子。
望見二人已經抵達,張虛穀衝著郝壬輕輕點頭,然後便對一旁的張清月開口說道:
“清月,帶祖師叔去更衣。”
“是,師父。”張清月輯禮稱是,接著伸手彎腰道:“太祖師叔請隨我來。”
二人繞開人群,前往身後的偏殿之中。
這時候郝壬纔看到了被眾人擋在身後的巨**壇。
“這是萬宗法壇,唯有天師收親傳弟子的時候,才會開這個級彆的法壇,為的是勾連道門天庭,讓弟子在天庭中留名。”張清月小聲給郝壬解釋道。
不多時,二人便換了一身道袍出來。
郝壬頭戴玄冠,腳下是登雲履,身上穿的則是普通青色道袍,質地柔軟,十分合身。
而張清月則是換了一身朱紅絳袍,彰顯著她上法的身份。
這時候殿前的眾人已經完成了隊伍的變換,後隊變前隊,張虛穀站在了萬宗法壇之前。
而萬宗法壇對麵,則是天師府的正殿。
透過敞開的正殿大門,可以看到裡麵供奉著的三清像,以及曆代天師的牌位。
張清月歸入了張虛穀身後親傳弟子的隊伍中,而郝壬則是來到了萬法宗壇前,同張虛穀並列。
張虛穀拉起郝壬的右手,以金針取了郝壬中指一滴指尖血,混入硃砂炮製的丹血墨中,接著拿起一旁的法器狼毫筆輕輕蘸取。
隨後在特製的黃帛上筆走龍蛇,邊寫邊誦:
“籙生郝壬,東齊郡藍湖市市中區人士,庚辰年乙酉月戊子日癸醜時生人,北鬥破軍星君,生逢盛世,誠心向道,皈依玄門,今入天師道正統門下,奏受法職,弘道宣化,濟物利人。”
“龍虎山天師府六十五代天師張虛穀,代師收徒,予以收籙。”
寫完籙牒之後,張虛穀又為郝壬講解了三皈九戒,帶其發下十二願。
接下來便到了最後一步。
張虛穀讓郝壬在黃帛上以性命修為簽署大名,隨後從萬法宗壇上恭敬請下一印。
此印為青銅材質,其上螭龍騰臥,長越九尺九寸,應九霄極數,其下為暗金胎體,底部沁滿硃砂血墨。
張虛穀雙手持印,鄭重印在了郝壬的名字上。
於是郝壬的名字上方立刻覆蓋了六個大字:
陽平治都功印。
這是龍虎山天師府曆代天師親掌靈寶之一,乃天師身份的象征,位格不亞於三五雌雄斬邪劍。
以陽平治都功印加蓋之後,張虛穀劍指輕挑,黃帛便飛入半空,金光大盛。
“天師法旨為契,自此郝壬為天師府六十四代天師張元鼎座下弟子,序屬天師府第六十五代玄裔。”
“同屬一脈,承其功,亦承其劫,天庭見證。”
“天門,開!”
隨著張虛穀話音落下,萬法宗壇迸射金色霞光,洞穿雲層,直抵天穹。
天空之上,雲海翻湧如沸,化作懸梯鋪展開來,儘頭浮現出一道純白天門。
而在此刻,漂浮的黃帛法旨立刻熊熊燃燒起來,化作灰燼。
唯有其上一枚枚文字虛空凝聚,綻放金光,隨後儘數投入郝壬的名諱之中,最終在陽平治都功印的裹挾下,投入了天門之內。
吞噬了郝壬的名諱之後,天門隨即下壓,得見門內祥雲蒸騰,隱現瓊樓玉宇。
郝壬的名字化作一道金光奏章,不斷穿越無數仙氣十足的建築群,最終抵達一棟恢弘的大殿前。
大殿正上方的牌匾上書三字:淩霄殿。
郝壬名諱所化的金色奏章進入空蕩蕩的大殿,最終輕飄飄的落在九龍盤踞的巨大玉案一角。
見到這一幕,張虛穀便對郝壬說道:
“天庭已收錄你的名諱,自此之後,你便是······”
隻是張虛穀話還沒有說完,天庭之中突然風起雲湧。
淩霄殿儘頭的玉案上,郝壬名諱所化的金色奏章,突然被一隻手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