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淩雲重塑記:從廢徒到仙途 > 第107章 七日築基(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淩雲重塑記:從廢徒到仙途 第107章 七日築基(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石屋的窗欞外,第一縷晨光刺破西荒的黑暗,將淡金色的光芒灑在青石板上。淩雲盤膝靜坐了一夜,周身縈繞的灰褐色“塵霧”靈氣已從昨夜的紊亂恢複平穩,隻是眉宇間還殘留著一絲疲憊——第一次衝擊築擊築基的反噬,雖經固元丹與靈草緩解,卻仍讓他的經脈帶著隱隱的酸脹,如同被無形的砂礫反複磨礪過,每一次靈力流轉都牽扯著細微的不適。

他緩緩睜開眼,指尖輕輕拂過身前染血的青石板。那灘血跡已乾涸發黑,如同他昨日失敗的印記,深深烙印在冰冷石麵,卻未在他眼底激起半分沮喪。西荒的風沙與生死早已教會他:失敗絕非終點,而是尋找正確路徑的路標,每一次跌倒都是對前路的丈量。

“蠻力行不通……”淩雲低聲自語,聲音在寂靜的石屋中顯得格外清晰,掌心下意識地按在丹田處。那裡的隱痛已減輕許多,卻仍能感覺到舊傷如同頑固的細絲線般,深深纏繞在丹田內壁,與自身靈力糾纏不清。昨夜靈氣失控暴走時,他清晰地“看”到那道舊傷在狂暴靈力下幾乎撕裂,脆弱的裂痕在九竅玲瓏心的映照下觸目驚心,若不是他當機立斷泄去大半靈氣,強行中止衝擊,後果不堪設想,此刻怕是連坐在這裡反思的機會都沒有了。

九竅玲瓏心無聲運轉,將丹田與經脈的細微狀況映照得如同掌上觀紋,纖毫畢現。經脈內壁殘留著昨夜蠻橫衝撞留下的細微劃痕,如同乾涸河床上的龜裂;靈氣流轉時雖已恢複基本順暢,卻在經過舊傷處時,仍有一絲難以察覺的滯澀,如同溪流中暗藏的頑石。這種滯澀,在平日修煉吐納中或許無傷大雅,可在築基時靈氣極致壓縮、狂猛運轉的生死關頭,便是足以致命的破綻,足以讓一切努力功虧一簣。

“該試試《塵心訣》了。”

這個念頭如同黑暗中劃過的星火,驟然在識海點亮,驅散了片刻的猶疑。

自葬仙淵底九死一生得到這部殘缺功法,他便將其視作重修的根基,深信其中蘊藏著通往更高境界的秘密。《塵心訣》不追求靈氣的狂暴與速度,反而講究“以塵為基,以心為火”,主張在凡俗磨礪中讓靈氣沾染上“塵”的厚重、包容與那份曆經滄桑的韌性——這種如同大地般承載萬物的韌性,不正是此刻他這具傷痕累累的身體最需要的嗎?

淩雲深吸一口氣,徹底摒棄了《九轉涅盤功》那霸道剛猛的運轉之法,轉而將全部心神沉入《塵心訣》那古樸晦澀的口訣之中。

“塵者,萬物之本也;心者,萬力之樞也……靈氣隨塵動,心定則氣穩……”

口訣在識海深處流轉,如清泉滌蕩,他周身彌漫的灰褐色“塵霧”靈氣隨之悄然發生變化。若是昨日,這“塵霧”還帶著幾分涅盤功殘留的剛猛銳氣,此刻卻如同被西荒那無休無止的風沙反複打磨、浸潤過,變得愈發柔和內斂,卻也愈發深沉厚重,觸感如同浸透了山泉水的棉絮,溫涼細膩,卻帶著一種不容撼動的沉穩與包容。

他沒有急於引動外界駁雜的天地靈氣,而是謹慎地將這股新生的、帶著“塵”之特性的靈氣,如同涓涓細流般,緩緩注入自身的經脈。

靈氣流轉的速度,比平日運轉《九轉涅盤功》時慢了足足三倍有餘。

不再是奔騰咆哮的溪流,而是如同春日裡積雪初融的細流,沿著經脈的溝壑,以一種近乎溫柔的節奏緩緩淌過。每流經一處昨夜被狂暴靈力衝撞撕裂的傷痕,“塵霧”靈氣便會自然而然地微微散開,如同覆蓋上一層溫潤的濕毛巾,輕柔地包裹住受損的經脈內壁,帶來一陣舒緩的暖意,滋養著裂痕。

“嗯……”淩雲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明悟的光彩。

這便是《塵心訣》的玄妙之處。它不似霸道功法那般強行催動生機去修複傷痕,而是用“塵”特有的包容性與浸潤性,在受損處與流轉的靈氣之間形成一層柔和的緩衝隔膜,同時以這種緩慢而持續的靈力滋養,讓經脈依靠自身的恢複力緩緩癒合——這種方式雖耗時漫長,見效不快,卻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二次損傷,恰好完美契合他當前這具布滿了舊痕新傷的脆弱身軀。

當“塵霧”靈氣最終流經丹田核心那道頑固舊傷處時,淩雲更是全神貫注,特意將靈氣的流速放緩到了極致。

他能無比清晰地“感覺到”,那道如同深入骨髓的細刺般的舊傷,在厚重“塵霧”的包裹浸潤下,不再發出尖銳的刺痛,反而傳來一陣細微卻清晰的酥麻癢意——那是受損的經脈組織在緩慢汲取靈力、開始癒合的可靠征兆。九竅玲瓏心將這細微的生命律動無限放大,他甚至能“看”到舊傷處那細微裂痕的邊緣,正有一絲絲淡金色的生機微光在頑強滋生、蔓延——那是涅盤泉殘留的、此前難以調動的寶貴力量,在《塵心訣》這溫和引子的引導下,終於開始作用於這道最深的暗傷,帶來久違的修複跡象。

這溫養與修複的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漫長而專注。

石屋外,西荒凜冽的風漸漸變得柔和,陽光透過窗欞的縫隙,在冰冷的地麵上投下緩慢移動的光斑。淩雲始終保持著盤膝端坐的姿勢,如同一尊石雕,唯有周身的“塵霧”靈氣時而散開如薄紗,時而凝聚如實質,如同擁有生命般,隨著他的呼吸節奏有韻律地起伏波動。

當他再次睜開眼時,眼底因衝擊失敗和徹夜療傷積累的疲憊已徹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雨後初霽般的澄澈清明。他活動了一下略微僵硬的手指,靈力在經脈中流轉一週,再無半分滯澀之感,丹田處那如影隨形的隱痛也幾乎消失不見,隻剩下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如同冰雪消融後的最後一點寒氣,微弱地提醒著他舊傷尚未完全根除,但威脅已大大降低。

“該準備第二次衝擊了。”

淩雲伸手拿起石台上僅剩的那枚聚氣丹,指尖能感受到丹藥圓潤的觸感和內蘊的清涼靈氣。這一次,他沒有立刻將其吞服,而是先將《塵心訣》那溫潤如水的運轉路線,與《九轉涅盤功》那剛猛如火的路線在識海**存、推演——前者主穩,主守,如同大地般承載;後者主力,主攻,如同烈火般煆燒。兩者若能相輔相成,或許能形成一股既沉穩厚重又不失爆發衝擊力的全新靈氣形態。

反複推演,確認這融合的路徑在理論上可行、不會引發衝突後,他才將聚氣丹鄭重放入口中。

丹藥入口即化,化作一股熟悉的清涼靈氣洪流。但這股洪流沒有像昨日那樣瞬間湧入丹田,而是被早有準備的《塵心訣》力量引導著,與周身那灰褐色的“塵霧”靈氣緩緩相融。淡青色的丹藥靈氣如同墨汁滴入硯台,起初涇渭分明,漸漸被灰褐色的“塵霧”暈染、包裹,最終徹底融為一體,形成一股比昨日更加厚重凝練、卻也更加溫順可控的深褐色靈力,其中蘊含著丹藥的純淨能量與塵霧的沉穩韌性。

“引氣。”

淩雲低喝一聲,雙手在胸前穩穩結出引氣訣。這一次,他沒有再全力牽引天地靈氣造成漩渦,而是如同經驗豐富的漁夫垂釣巨物般,以極緩、極穩的速度,將石屋外駁雜的天地靈氣一絲絲、一縷縷地引入體內。

西荒那飽含著風沙氣息、暴戾又混亂的駁雜靈氣,在進入他體內的瞬間,便被九竅玲瓏心這精密的“分流器”精準地分導至九處關鍵竅穴,再經《塵心訣》那“塵霧”的層層過濾、反複淬煉,如同渾濁的泥水經過沙石過濾變得清澈,最終才彙入丹田氣海。整個過程如同山澗細水長流,沒有半分急躁與狂暴,丹田內的靈力如同湖泊積蓄雨水般,以一種肉眼可見的平穩節奏,緩緩上漲,水麵始終保持著近乎完美的平靜。

一個時辰後,丹田內的靈力再次達到飽和充盈的狀態。

但與昨日那狂暴不安、時刻欲要掙脫束縛的能量球截然不同,此刻的靈力被厚重粘稠的“塵霧”緊緊包裹束縛著,如同無數層棉絮緊緊裹住了一柄沉重的鐵錘,既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又被賦予了絕佳的緩衝與保護。淩雲能無比清晰地“感覺到”,丹田深處那道頑固的舊傷,被這層堅韌的“塵霧”護得嚴嚴實實,如同置於最柔軟的襯墊之中,哪怕內部靈力洶湧澎湃,也未引發半分刺痛,隻有一種被穩固承托的安心感。

“就是現在!”

淩雲眼中精光如電般一閃,雙手在胸前快速變幻,結出築基衝擊的繁複法訣。

這一次,他沒有將所有靈力孤注一擲地集中於一點,試圖以蠻力強行撞擊那堅不可摧的築基壁壘。而是心念電轉,將丹田內那被“塵霧”包裹的磅礴靈力,瞬間分化、塑造成無數道細密綿長的靈力細流。每一道細流都緊緊裹挾著“塵霧”的精華,如同無數根浸透了油脂、裹了厚厚棉絮的堅韌鋼針,帶著無與倫比的滲透力,朝著那光滑堅固的無形壁壘不同區域,尤其是昨日衝擊留下的薄弱點,緩緩地、持續地刺探、滲透而去。

“嗡——”

靈力細流的前端與壁壘接觸的瞬間,沒有傳來昨日那般震耳欲聾、彷彿要撕裂神魂的劇烈碰撞聲,隻有一聲低沉綿長、幾近微不可聞的輕顫,如同琴絃被最輕柔地撥動了一下。

淩雲的身體僅僅是微微一僵,便迅速穩住,完全沒有像昨日那樣劇痛難忍、幾欲崩潰。裹著“塵霧”的靈力細流,如同滾燙卻柔和的溫水,一滴一滴、持續不斷地滴落在萬年寒冰般的壁壘表麵,沒有瞬間的猛烈碎裂,而是憑借著塵霧的浸潤特性和持續的溫熱,緊貼著壁壘的分子結構,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緩緩滲透、侵蝕著壁壘的堅韌本質。

在九竅玲瓏心的極致映照下,他能“看”到,那道光滑如玉、彷彿渾然天成的無形壁壘,在無數道靈力細流持續不斷的滲透下,其表麵漸漸泛起一層層細微卻連綿不絕的漣漪。更令人振奮的是,昨日被《九轉涅盤功》蠻力撞擊後留下的那些細微痕跡和應力集中點,此刻在“塵霧”靈力這種緩慢而堅定的滲透侵蝕中,竟開始朝著四周悄然蔓延、擴充套件,如同冰麵上被熱源持續加熱,形成一道道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長的細微紋路,如同即將碎裂的瓷器表麵。

“再加把勁!”

淩雲咬緊牙關,額角青筋微微跳動,將丹田內不斷湧出的後續靈力,持續不斷地化作新的細流,補充到那滲透的前線。九竅玲瓏心被催動到極致,如同最精密的超級算力核心,精準地控製著每一道細流的衝擊力度、滲透角度與持續時長,極力避開壁壘最堅韌、反震最強的核心區域,專挑昨日蠻力衝擊留下的痕跡、以及新生的紋路末端這些最薄弱的環節,持續發力,重點突破。

時間在極度專注中一點點流逝,無聲無息。

石屋內,隻剩下淩雲那刻意壓至最低、如同龜息般綿長的呼吸聲,以及靈力細流與無形壁壘持續接觸、滲透時發出的細微嗡鳴共振,如同無數隻微小的蜜蜂在振翅。角落裡的火摺子光芒早已徹底熄滅,窗外的陽光由熾白轉為金黃,又漸漸西斜,將淩雲盤坐的身影拉得細長,投射在冰冷的石壁上。

他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彙聚成流,沿著臉頰滑落;結印的雙手手臂也因長時間維持法訣灌注心神而開始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體內的靈力在持續不斷的消耗中漸漸變得稀薄,如同水位不斷下降的湖泊。可他的眼神,卻因為識海中那壁壘上不斷加深、蔓延的紋路網路而愈發明亮銳利——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壁壘的防禦正在被持續瓦解,那蛛網般的裂痕便是希望的曙光!

“哢嚓!”

一聲輕微得如同冰晶碎裂、又如同枯枝折斷的脆響,毫無預兆地直接在識海深處響起!

淩雲心中猛地一震,幾乎要停止呼吸,連忙集中全部心神向內“看去”——隻見那道無形的築基壁壘上,一道細微卻真實無比的裂痕,正從那無數紋路最密集、最脆弱的交彙點,如同冰麵承受不住重壓般,緩緩地、清晰地裂開!

裂痕初時極細,如同發絲,但它的出現,卻如同在銅牆鐵壁上鑿開了第一個缺口,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這是昨日蠻力衝擊時,無論多麼猛烈都從未出現過的景象!

“成了!”一股難以言喻的狂喜瞬間湧上心頭,幾乎要衝垮他緊繃的神經,險些讓他對靈力的精微控製出現紊亂。

可就在這心神激蕩的刹那,丹田深處那道被“塵霧”嚴密保護的舊傷,毫無征兆地傳來一絲極其微弱卻無比清晰的刺痛感——並非昨日那般撕裂般的劇痛,而更像是長時間高強度繃緊後,肌肉傳來的那種酸脹和疲勞預警。他立刻明白,這是靈力持續消耗過大,維持“塵霧”保護層的力量隨之減弱,舊傷失去了部分屏障,開始發出不堪重負的警告訊號。

與此同時,體內的靈力儲備也已消耗過半,後續化作滲透細流的靈力變得越來越稀薄、後繼乏力,對壁壘的滲透侵蝕力度也隨之顯著減弱。那道剛剛裂開的、象征著突破希望的細微裂痕,如同被瞬間凍結,停止了蔓延的勢頭,孤零零地停留在原地,彷彿在嘲笑著後繼無力。

“不能急……穩住……”淩雲猛地一個激靈,強行壓下心中那幾乎要噴薄而出的狂喜與急切,如同用冰水澆滅了躁動的火焰。

他清楚地知道,此刻若是被喜悅衝昏頭腦,強行催動所剩無幾的靈力,試圖孤注一擲地擴大那道裂痕,很可能會再次引發舊傷的連鎖爆發,重蹈昨日功敗垂成、甚至傷上加傷的覆轍。而且,靈力消耗過大,根基已顯虛浮,繼續強行衝擊也難以取得更大的實質性進展,反而可能因透支而損傷好不容易穩住的根基,得不償失。

“撤!”

淩雲當機立斷,強忍著巨大的誘惑,雙手迅速而穩定地結出收勢法訣,如同最老練的獵手在關鍵時刻選擇放棄追擊,緩緩地、有條不紊地收回那正在滲透壁壘的無數靈力細流。

裹著殘餘“塵霧”的靈力細流如同漲潮後有序退卻的海水,沒有引發任何靈力反噬或紊亂,平穩有序地沿著經脈退回丹田深處。雖然丹田內靈力已所剩無幾,顯得空虛,卻依舊保持著“塵霧”的凝聚形態,如同忠誠的衛士,將丹田核心區域,尤其是那道舊傷,依舊護得嚴嚴實實,隔絕著外界的擾動。

“呼……呼……”淩雲徹底放鬆下來,整個人如同虛脫般癱坐在地上,背靠著冰冷的石壁,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胸口劇烈地起伏著,每一次呼吸都牽扯著疲憊的肌肉。他的臉色因靈力消耗過度而顯得有些蒼白,嘴唇也微微發乾,然而那雙眼睛深處,卻難掩一種近乎燃燒的興奮光芒——第二次衝擊築基壁壘,雖然依舊沒有成功,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實質性的、關鍵性的進展:那堅不可摧的壁壘上,終於出現了第一道真正意義上的裂痕!這證明瞭他的方向是對的!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突破方式。

不再是單純依賴《九轉涅盤功》那摧枯拉朽的霸道蠻力,而是巧妙地藉助了《塵心訣》那“塵”所特有的浸潤、包容與堅韌特性,以一種緩慢滲透、持續侵蝕、溫水煮茶般的方式,避開了舊傷的致命弱點,一點點瓦解著壁壘那看似無懈可擊的堅韌防禦。這種方式,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更將他九竅玲瓏心那精準入微、掌控全域性的天賦優勢發揮得淋漓儘致!

“這纔是‘塵心’所蘊含的真正力量啊……”淩雲低聲呢喃,聲音帶著疲憊卻充滿領悟的沙啞,伸手用衣袖擦去額頭上冰冷的汗珠。

《塵心訣》開篇便言“以塵為基”,他過去隻將“塵”片麵地理解為凡俗紅塵的磨礪與經曆,卻忽略了“塵”在修真大道上更深層的象征——那份如同沙礫般渺小卻能在漫長歲月中磨平巨岩的堅韌不拔,那份如同溪流般柔弱卻能在持之以恒下穿透磐石的耐心毅力,那份如同大地般默默承載、厚德載物的包容與沉穩。

他從行囊裡摸索出最後一枚備用的聚氣丹,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用唾液緩緩化開。丹藥釋放出的清涼靈氣如同甘泉,緩緩流淌,滋養著空虛的丹田。那包裹著丹田的灰褐色“塵霧”靈氣,如同乾涸的土地得到滋潤,開始緩慢地、但堅定地恢複著活力。他又取出幾株療傷的靈草,放在口中嚼碎,將苦澀卻充滿生機的草汁敷在因長時間高強度結印而痠痛僵硬的手腕和指關節上。靈草的溫和生機之力緩緩滲入肌膚,如同暖流,緩解著身體積累的疲憊與勞損。

石屋外,西荒特有的乾燥冷風吹過堡壘的斷壁殘垣,發出嗚嗚的聲響,如同遠古的號角。這風聲,卻不再像昨日那般帶著刺骨的蕭瑟與絕望,反而像是有節奏的戰鼓,在為他這微小的進步而鼓勁。地板上佈下的豹筋預警陣紋絲不動,幽光穩定,百丈範圍內依舊安全無虞——這為他接下來至關重要的第三次衝擊,提供了最安穩、最可靠的庇護環境。

淩雲將頭後仰,完全靠在冰冷粗糙的石壁上,閉上雙眼,任由疲憊席捲全身,但識海卻異常活躍,開始細致入微地梳理第二次衝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靈力波動、每一絲感受。

如何讓“塵霧”的保護層在長時間高消耗下更持久、更堅韌?如何在靈力總量消耗時,維持對壁壘關鍵點的滲透力度不減?如何利用九竅玲瓏心那無與倫比的洞察力,更精準地找到壁壘上最細微的薄弱點和應力集中處?如何優化兩種功法的融合節奏,在穩與力之間找到更完美的平衡點?

一個個問題如同溪流般在識海中流轉、碰撞,又被他結合剛才的實戰經驗,一一推演、嘗試,最終找到可能的答案或改進方向。

他知道,第三次衝擊,不會太遠了。也許就在下一次靈力恢複圓滿之時。

淩雲與自己七日築基的誓約,如今已悄然過去兩日。雖然距離最終的成功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那道裂痕也僅僅是個開始,但他心中已不再像最初那般充滿了對未知的迷茫與焦慮。那道裂開的細微裂痕,如同無邊黑暗的囚籠中透射進來的第一縷真實光芒,無比清晰地照亮了他通往築基的道路,讓他看清了腳下的路該如何去走。

石屋角落,火摺子殘留的餘溫早已散儘,隻剩下冰冷的灰燼。窗外的夕陽徹底沉入地平線,隻留下漫天溫暖的橙紅色霞光,透過窗欞,將整個簡陋的石屋內部染成一片溫暖而充滿希望的色調。淩雲盤坐的身影在這片暖光中顯得格外挺拔而堅定,周身緩慢恢複、起伏的“塵霧”靈氣,如同擁有了呼吸的生命,與窗外西荒那蒼茫遼闊的天地韻律,漸漸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他的築基之路,不再是充滿魯莽與不確定性的蠻力衝撞,而是帶著“塵心”所賦予的、如同大地和溪流般的韌性、耐心與智慧,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那道已然裂開的壁壘缺口,沉穩而堅定地緩緩前行。

七日築基的第二夜,才剛剛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