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 第27章 先鋒張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7章 先鋒張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協決然道:“打!必須打!而且要大打!不僅要挫其鋒芒,更要打出朕的威風,讓李傕知道,朕麾下非無敢戰之將,朕也不是任他拿捏的傀儡!”

“此戰關係全域性士氣,先鋒之選,至關重要。需得一員勇猛善戰、銳意進取之將,方能擔此重任!”

他本屬意徐晃,但徐晃此刻肩負斷糧重任,遠在北路,無法抽身。

此時,段煨立刻出列,抱拳洪聲道:“陛下!末將願親率本部精銳,為陛下前驅!必與李傕前鋒死戰到底,絕不使其輕視天威!”

他臉上滿是慨然之色,顯是真心欲拚死一戰。

楊奉與楊定交換了一個眼神,見段煨搶先請戰,且是硬碰硬的惡仗,便默契地保持了沉默,未與之爭功。

劉協卻搖了搖頭,看向段煨,語氣緩和卻堅定:“段將軍忠勇可嘉,朕心甚慰。然將軍麾下兵甲最眾,熟悉華陰地理,統籌守禦、排程糧草、穩固大營本陣,皆賴將軍之力。此中軍樞紐之任,非將軍不可,不宜輕動。”

段煨聞言,雖有些遺憾,但也知天子所言在理,拱手退下。

帳內一時又靜了下來。張濟目光閃爍,內心劇烈掙紮。

他新附不久,亟需立功以固位,此戰雖險,卻也是天大的機會。

他想起了自己的侄兒張繡,回憶其平日顯露的勇武與機變,終於把心一橫,出列稟告道:

“陛下!末將舉薦一人!末將之侄,張繡!雖年少,然悍勇善射,深通騎戰,其麾下百餘親騎皆是涼州帶來的百戰銳士!”

“末將願將本部所有騎兵千餘人,儘數交予他統領,充為大軍先鋒!若其不能勝,末將願同受軍法!”

“張繡?”劉協眼中驟然一亮!

這個名字瞬間觸動了他深藏的記憶——宛城之戰,曹操大敗潰輸,長子曹昂、愛將典韋皆歿於此人之手!

雖是賈詡設計,但張繡的統兵之能、決死衝鋒的悍勇,絕對毋庸置疑!這正是一把足以撕裂李傕前鋒的利刃!

“宣張繡!”劉協當即下令,他要親眼審視這柄利刃是否如記憶中那般鋒銳。

不多時,帳外傳來沉穩有力的腳步聲。一名年輕將領昂首步入,玄甲青袍,身姿挺拔如鬆,麵容俊朗,眉宇冷冽。

他行至帳中,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清朗沉毅:“末將張繡,叩見陛下!”

劉協凝目細觀,隻見這張繡年紀雖輕,卻目光銳利如鷹,神情沉穩,周身隱隱散發著一股自信與煞氣,絕非庸碌之輩。

他心中已有定計,開口道:“張繡,朕欲以你為先鋒,迎擊李傕前鋒,你打的贏嗎?”

張繡猛地抬頭,眼中戰意燃燒,毫無懼色,斬釘截鐵道:“陛下信重,繡萬死不辭!末將願立軍令狀!必提敵酋首級來獻!若不能勝,請斬某頭!”

劉協目光掃過帳內諸將,心念電轉。既然要打,就要傾儘全力,打出氣勢,更要讓這把尖刀足夠鋒利!

“一千騎兵?怎麼如此小氣,諸位將軍,把你們麾下騎兵都交給張繡這小子,他今天誇下海口,就給他備齊三千騎兵。你再從各營調集兩千精銳步卒,弓弩齊全。”

“此五千兵馬,皆歸你一人節製!一應指揮排程,皆由你決斷,無需再層層稟報!朕隻要一個結果——大破李傕前鋒,揚我軍威!”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響起一片細微的吸氣聲!

就連提出建議的賈詡,眼中也閃過一絲訝異,似沒想到天子決心如此之大,魄力如此之強。

按最壞的打算,若開戰當日張繡率軍投了李傕……那這仗也就不用打了。

賈詡深知西涼將領脾性,尚武而輕廉恥,往往都是利字當頭,目光短淺。這事兒不是完全沒可能。

可他卻看見張繡渾身一震,猛地抬起頭,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的樣子!

原來張繡雖得叔父張濟信重,也不過獨領一營,統兵兩千已是極限。

如今陛下竟將全軍最寶貴的騎兵力量——整整三千騎!還有兩千精銳步卒——全部交到他一個年輕將領手中!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重托?

一股難以言喻的熱流瞬間湧遍全身,衝得他眼眶都有些發熱。

士為知己者死!這股沉甸甸的、毫無保留的信任,比任何封賞更能激蕩一個年輕將領的熱血與忠誠!

他“噗通”一聲單膝跪地,抱拳過頭,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卻異常堅定響亮:“陛下!陛下如此信重,恩同再造!”

“繡……繡縱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此戰,繡必親冒矢石,奮勇當先,絕不偏私半步!若不能勝,無需陛下動手,繡自當戰死沙場,以報天恩!”

劉協看著他激動而堅定的模樣,滿意地點了點頭。

其他幾位軍頭,楊奉、楊定麵麵相覷,臉色都有些微妙。抽調他們麾下的騎兵,無異於分他們的權、割他們的肉。

但此刻天子金口已開,決心已定,更是為了迎擊大敵,他們若出言反對,豈非顯得怯戰自私?

兩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段煨。段煨是此地地主,兵力最強,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隻見段煨略一沉吟,竟率先出列,拱手洪聲道:“陛下聖明!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張繡將軍年輕有為,銳氣正盛,正合為先鋒利刃!末將麾下八百騎兵,即刻點驗,交予張將軍統轄!絕無二話!”

他深知此戰關乎全域性,既然天子已做出決斷,他作為核心將領,必須帶頭支援,穩固大局。

見段煨如此痛快,楊奉、楊定二人心下雖仍有些不情願,卻也再無理由推諉,隻得相繼出列,表示遵旨,會儘快將騎兵調撥過去。

劉協將眾人反應儘收眼底,心中明瞭,沉聲道:“如此甚好!諸位將軍能以大局為重,朕心甚慰!此戰若勝,朕必不吝封賞!張繡!”

“末將在!”

“即刻前去接收兵馬,整軍備戰!朕,在此靜候佳音!”

“喏!”張繡再次重重抱拳,起身時,目光如炬,渾身充滿了無窮的鬥誌與力量。他轉身大步流星走出營帳,背影決然。

戰事安排已定,鋒利的尖刀已然鑄就。

接下來,便是那更為艱難卻關乎全域性的外交斡旋——說服馬騰、韓遂這對互相猜忌的梟雄,同時出兵共擊長安。

此時提出之後,劉協的目光掃過帳內文臣佇列,心中不由再次感歎:這等深入虎穴、憑三寸不爛之舌扭轉乾坤的說客,何其難尋!

他不禁想起了記憶中那位高陽酒徒酈食其,憑一口利齒說降齊地七十餘城,何等風采!可惜……最終卻因韓信用兵而慘遭烹殺。

這等國士之才的損失,每每想起都令他痛心疾首。如今局麵,絕不能再讓這等悲劇重演。

楊彪作為老臣之率,自然先請命,要說威望,他就是當今漢臣中最高的。

而正當劉協權衡之際,禦史大夫鐘繇整理了一下衣冠,緩步出列,神情肅然地拱手道:

“陛下,出使涼州,遊說馬、韓,非比尋常。楊公德高望重,然年事已高,不宜遠涉險地,顛簸勞頓。其餘諸公,或資曆稍欠,或於西涼人情未有深交,恐難當此重任。”

他微微一頓,目光坦然迎向劉協,聲音沉穩而堅定:“臣不才,願請命前往!臣出身潁川,雖非西涼,然於關西士族中略有薄名,或可藉此與之周旋。”

“且此去並非獨憑口舌,更需代表朝廷威儀,彰顯陛下重視。臣忝為禦史大夫,位列三公,以此身份前往,方不致令馬騰、韓遂輕視朝廷決心。”

劉協聞言,眉頭立刻緊鎖,斷然搖頭:“不可!元常乃朕之股肱,朝廷柱石!涼州乃虎狼之地,馬騰、韓遂更是反複無常之輩!此去凶險萬分,朕豈能讓你親身犯險?若有不測,朕如失一臂!”

他是真心不捨,也更擔心鐘繇的安危,如此重臣,損失不起。

然而,站在文臣末位的賈詡,此刻卻抬起頭,目光與請命中的鐘繇有了一瞬間的短暫交彙。

電光石火間,賈詡已然洞悉了鐘繇此舉更深一層的用意——這不僅僅是為國分憂,更是將他賈詡推到了台前!

鐘繇一走,天子身邊真正能參讚核心軍國機密、出謀劃策的重臣,除了幾位更偏向政務的老臣,謀士一側,便幾乎隻剩下他賈詡一人!

鐘繇這是在用離開的方式,為他賈詡騰出空間,逼他不得不全力以赴,將自己所有的智謀才乾徹底展露出來,再無保留,更無法藏私!

這是在告訴他:我已將舞台讓出,接下來,就看你的了,莫要辜負陛下,也莫要辜負我這番苦心。

想明白這一點,賈詡心中不禁暗歎一口氣。

這鐘繇鐘元常,果然心思縝密,算計深遠,連這一步都想到了。這是陽謀,逼得他隻能接著。

鐘繇見天子拒絕,再次躬身,言辭更加懇切:“陛下!正因為此去凶險,非重臣不足以顯誠意外交!臣深知肩頭重任,必當竭儘所能,謹慎行事,以三寸舌為陛下說動二藩,共擊國賊!若能成事,則大局可定!縱有萬一……臣亦死得其所!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允臣此行!”

他的目光清澈而堅定,充滿了為國赴難的決絕。

劉協看著鐘繇堅決的神情,又瞥見一旁垂眸不語、彷彿事不關己的賈詡,心中百感交集,掙紮良久。

他深知鐘繇所言有理,此等重任,確需一位足夠分量的朝廷重臣方能勝任。

最終,他重重歎了口氣,聲音帶著一絲沙啞與不忍:“罷了……元常,既你心意已決,朕……便準你所請!”

“臣,謝陛下信任!”鐘繇深深一揖。

“但你必須給朕活著回來!”劉協的聲音陡然加重,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所需隨行護衛、儀仗、財物,儘數撥給,從優從厚!劉艾,即刻去辦!元常,你有任何要求,儘管提來!”

“臣,遵旨!”鐘繇再次行禮,眼中閃過一絲感動與決然。

隨後,為了增加鐘繇的陣勢,劉協更是直接賜鐘繇假節,有應急處置之權,這才稍微安心下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