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47章 陛下,此地是鴻門
數日後,劉協在霸陵大營中,收到了由馬騰軍使送來的正式書信。
信中,馬騰與韓遂聯名,言辭恭敬卻暗含機鋒,言明已合兵一處,欲在霸上會獵,展示涼州軍威,並“懇請”陛下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前來觀禮,共商歸順細節及日後涼州安定大計。
劉協覽信完畢,冷笑一聲,將帛書隨手擲於案上,聲音帶著一絲不屑與怒意:
“他馬騰、韓遂是什麼東西?兩個積年的邊地軍閥,反複無常的逆臣!如今見李傕將敗,便想來討價還價?還敢在霸上會獵,點名要朕派重臣前去?這是要挾朕嗎?!”
侍立一旁的張繡聞言,立刻出列抱拳,聲音洪亮請戰:
“陛下!此二賊狂妄至極,竟敢如此無禮!末將請命,率本部萬餘精兵,疾馳霸上,定可將此二賊一戰而滅,擒其首級來獻陛下!”
張繡心中確實憋著一股勁,如今諸將各有重任,或圍城,或督造器械,唯獨他麾下兩千西涼鐵騎暫時無用武之地,隻能與徐晃一同護衛禦營,早就渴望建功立業。
大臣趙溫也出言附和:“陛下明鑒!馬騰、韓遂,豺狼本性,絕非誠心歸順。此番舉動,名為會獵,實為示威,甚至包藏禍心!陛下萬不可遣重臣前往,以免墮其圈套,有損天威!”
劉協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詡身上:“文和,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賈詡微微躬身,語氣平淡無波:
“陛下,馬、韓二人,其心難測。然其既以‘歸順’為名相邀,若全然拒絕,恐寒涼州觀望者之心,亦顯得朝廷缺乏氣度。臣以為,可遣一使者前往,以示朝廷恩典招撫之意,但人選……不必是公卿重臣。”
“派一郎官、或一能言善辯之令史即可,賜其節杖,以表重視,足矣。如此,既全了禮數,朝廷亦不失體麵,更可藉此窺其虛實。”
劉協聽罷,沉吟片刻,覺得賈詡此言老成謀國,既不失威嚴,又留有迴旋餘地,便點了點頭:“文和此言甚善。”他抬頭看向帳內文官佇列,“那麼,何人願往?”
話音剛落,新任侍中楊修便整了整衣冠,越眾而出,躬身道:“陛下,臣楊修,願往霸上,宣示天威,探察二賊虛實!”
劉協看著楊修,見他年紀雖輕,但儀表堂堂,言辭清晰,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不至於墮了朝廷顏麵,便頷首道:
“你就是楊司空的兒子楊德祖吧,好!楊侍中勇氣可嘉,便命你為謁者,持節,前往霸上,會見馬騰、韓遂!”
“臣領旨!”楊修肅然應道。
眾臣領命散去後,劉協獨自站在帳外,望著遠處營中工匠們熱火朝天打造攻城器械的場景,心中卻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他記得清楚,在馬騰軍中,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其長子馬超,勇冠三軍,號稱“錦馬超”,在另一段記憶中,此人後來曾投奔劉備,成為大將,若能趁此機會,將馬超這等猛將收服,豈非大妙?
想到這裡,劉協心中一動,立刻轉身回到帳中,派人喚來正準備出發事宜的楊修。
楊修匆匆趕來:“陛下還有何吩咐?”
劉協屏退左右,壓低聲音對楊修道:“德祖,明日之行,朕與你同去。”
楊修聞言大驚失色:“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霸上乃險地,馬韓二人居心叵測,陛下萬金之軀,豈可親涉險境?若有不測,臣萬死難贖!”
劉協擺了擺手,笑道:“無妨!朕微服而行,不顯身份,隻作你隨從文書。有徐晃率兩千虎賁精銳隨行護衛,能有什麼險情?“
“況且鐘大夫此刻在馬騰軍中,有什麼險情不早就來信說明瞭?朕信得過他!”
“朕意已決,你不必再勸,此事機密,切勿聲張,尤其不可讓你父親他們知道,免得那群老臣又來囉嗦。”
楊修見天子意誌堅決,且安排看似周密,隻得忐忑應下:“臣……遵旨。”
劉協隨即又秘密召來虎賁中郎將徐晃。徐晃聽聞天子要親赴霸上,更是駭然,跪地苦諫:
“陛下!霸上之會,吉凶難料!馬騰韓遂皆梟雄之輩,豈可以常理度之?陛下乃社稷根本,豈可輕身犯險?末將懇請陛下三思!”
劉協扶起徐晃,自通道:
“公明何必過慮?朕非魯莽之人。有你兩千虎賁銳士扈從,皆是百戰精銳,朕有何懼?況且,朕此行,亦有深意,欲親眼看一看那馬超是否真如傳聞般英雄了得!”
“何況我大軍在此,到時候亮出身份,他們安敢謀害我不成?此事就這麼定了,明日一早,你整軍隨朕出發便是!”
劉協還有一句話沒有明說,當初他滅秦後屯軍霸上多時,這關中對於他來說更是來去自如,他自認為必誰都熟悉此處,要想走,兩千精兵足矣護他安全。
徐晃見天子心意已決,深知再勸無用,隻得重重叩首:“末將……遵命!必誓死護衛陛下週全!”
徐晃心中始終縈繞著一股強烈的不安。
天子親赴霸上,雖有兩千虎賁護衛,但麵對馬騰、韓遂這等擁兵自重、反複無常的梟雄,以及那未知的“會獵”之局,他實在難以安心。
思慮再三,他於當夜秘密找到了張繡。
“張將軍,”徐晃屏退左右,壓低聲音道,“懇請將軍,明日午時,務必親率一支精銳騎兵,悄然移師至霸上左近,以為策應。若見禦營訊號,或覺事有不對,即刻揮軍接應!萬望將軍相助!”
張繡聞言,麵露驚詫。他雖不知為何,但見徐晃神色凝重,言辭懇切,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他素知徐晃沉穩持重,若非情勢危急,絕不會出此下策。
略一沉吟,張繡便重重點頭:“公明兄放心!明日午時,我必親率三千精騎,潛行至霸上外圍埋伏。!”
“多謝張將軍!”徐晃重重一抱拳,心中稍安。
翌日清晨,一支兩千人的隊伍悄然離開霸陵大營,打著謁者楊修的旗號,向著西麵的霸上迤邐而行。
隊伍中軍容整肅,甲冑鮮明,正是徐晃統領的虎賁精銳。劉協換上了一身普通的文吏服飾,混在楊修的隨從隊伍中,騎著一匹溫順的馱馬,看似毫不起眼。
隊伍行至霸上之地,但見前方早已紮下連綿營壘,旌旗招展,正是馬騰、韓遂聯軍所在。
時值秋日,天高雲淡,灞水蜿蜒,原野開闊。劉協勒住馬韁,放眼望去,隻見此處地勢起伏,林木稀疏,視野極為開闊,確是一處適合騎兵馳騁、展示軍威的好地方。
然而,不知為何,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緊張氣息。
劉協指著前方那片開闊的塬地,裝作不經意地問身旁的楊修:“楊侍中,此地是何名稱?看起來倒是頗為雄闊。”
楊修騎在馬上,聞言微微躬身,低聲恭敬答道:
“回稟公子,”他及時改口,“此地名為鴻門。相傳昔日高祖皇帝與西楚霸王項羽相會,便是在此附近。”
“鴻門?”劉協心中猛地一跳!這個名字如同驚雷般在他腦海中炸響!鴻門宴!那個充滿了殺機、詭詐與轉折的宴會!
他下意識地環顧四周,灞水、黃土塬、秋日荒草雖然景物已非,但地名猶存,那股肅殺之氣彷彿瞬間撲麵而來!讓他冷不住一驚。
他強壓下心中的波瀾,麵上不動聲色,隻是淡淡“哦”了一聲,彷彿隻是隨口一問。
就在他心念電轉之際,前方聯軍大營轅門大開,一隊騎兵簇擁著數名將領疾馳而出,前來迎接“天子使者”。為首一員小將,銀甲白袍,英氣逼人,正是馬騰長子——馬超!
劉協的目光,瞬間被這道矯健的身影牢牢吸引,剛剛的冷意也被衝散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