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 第72章 劉玄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72章 劉玄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數日後,徐州,下邳城外三十裡。

鴻臚丞楊修手持旌節,端坐於天使車駕之中,遠遠便望見前方旌旗招展,一隊人馬肅立道旁。

待車駕行近,隻見為首一人,身長七尺五寸,雙耳垂肩,麵如冠玉,雖衣著簡樸,僅著錦袍而未披甲,然氣度沉靜雍容,令人心折。

楊修心道,此人必是劉玄德,果然龍章鳳姿,天日之表。

其人見天使儀仗,立刻快步上前,身後文武緊隨。

楊修正欲下車,那人已至車駕前,躬身長揖,聲音溫厚而帶著由衷的喜悅:“漢室末胄、徐州牧劉備,恭迎天使!天使遠來辛苦!”

楊修不敢怠慢,連忙下車還禮:“鴻臚丞楊修,奉天子詔,特來宣慰劉使君。使君何必遠迎至此,折煞下官了。”

劉備執意道:“天使代表陛下,猶如陛下親臨。備雖不才,安敢失禮?”

言罷,竟親自上前,欲為楊修執轡駕車。

楊修大驚,連連推辭:“使君乃一方州牧,漢室宗親,修萬萬不敢當此大禮!”

劉備卻態度堅決,懇切言道:“備迎天子使者,自當儘臣子之儀。天使若再推辭,便是嫌備誠意不足了。”

其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楊修幾番推辭不過,見劉備確是出於至誠,而非虛偽客套,心中既感詫異又生敬佩,隻得無奈應允:

“既如此……便有勞使君了。”

他心中暗道:“這劉玄德,果然如傳聞般,禮賢下士,謙恭至斯,非同尋常諸侯。”

於是,由徐州牧劉備親自執轡,天使車駕在徐州文武簇擁下,緩緩向下邳城行去。

一路上,楊修留心觀察,但見道路兩旁,時有百姓駐足觀望,臉上並無懼色,反而多有好奇與欣喜,甚至有人向劉備隊伍揮手致意。

劉備亦不時放緩車速,溫和地與道旁老者、農人點頭招呼,詢問收成家常,宛如舊識。

此情此景,與長安乃至中原其他地區百姓見軍隊如見虎狼、避之唯恐不及的景象,截然不同,令楊修心中暗暗稱奇:“這劉備竟能得民心如此,實屬罕見。”

更引楊修注目的,是緊隨車駕左右的幾員將領。

車駕左側,一員虎將,其身長八尺,燕頷虎須,手中一杆丈八蛇矛,寒光閃閃,令人望而生畏。其目光銳利如鷹,掃視四周,凜然之氣迫人。

右側一人,騎乘駿馬,身長九尺,美須髯,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手提一柄青龍偃月刀,雖默然不語,然一股傲視天下的氣概自然流露。

車駕後方,另有兩位年輕將領騎馬相隨。

一人麵色微紅,眼神銳利,雖年輕卻透著一股剽悍勇決之氣。

另一人更是引人注目,白馬銀槍,麵容俊朗英挺,身姿挺拔如鬆,氣度非凡,其英武之姿,竟讓楊修瞬間聯想到了長安城中那位以英俊驍勇著稱的執金吾馬超,且覺此人之從容氣度,似乎猶有過之!

楊修忍不住由衷讚歎道:“劉使君麾下,真乃虎狼之將也!有關張之勇,兼得俊傑之才,難怪能使曹孟德亦忌憚三分,保得徐州一方安寧!”

劉備聞聽楊修稱其為“劉使君”,此稱呼已是對其徐州牧身份的預設,心中暗喜,知朝廷態度已趨明朗,但麵上依舊謙遜,回身介紹道:

“天使謬讚了。車前二人,乃備之愚弟,關羽雲長、張飛益德,現暫居彆部司馬、騎都尉等職,隨備左右,粗通武藝,不堪大用。”

“後方二位,乃是趙雲子龍,現任護軍校尉,魏延文長,現任軍侯。皆是為國效力的忠勇之士,賴他們捨生忘死,方能暫保徐州無虞。皆是微末之功,不敢當天使如此盛譽。”

楊修點頭,將這幾人的名字樣貌牢記於心,尤其是那白馬銀槍的趙雲,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他正色道:“劉使君過謙了。守衛疆土,撫恤百姓,便是大功。陛下於長安,亦聞使君之名。此番下官前來,正有天子旨意宣達,關乎使君及諸位功臣之前程。且到州府,再容下官細細宣示。”

“天使請!”劉備聞言,神情更為恭謹,穩穩駕著車,向下邳城中駛去。

車駕入城,但見市井井然,百姓安居,雖經戰亂,卻透著一股難得的安寧氣象。

楊修坐於車內,看著劉備寬厚的背影,心中思緒翻湧:此人謙恭下士,深得民心,麾下人才濟濟,卻是一方人傑。

車駕在劉備親自執轡下,緩緩駛入下邳城內。

街道兩旁,聞訊而來的百姓越聚越多,人們翹首以盼,臉上帶著好奇、欣喜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相較於中原諸多大城的宏偉,下邳城規模不算特彆宏大,但街道整潔,市井井然,店鋪開門營業,行人麵色也較他處紅潤幾分,顯出一派亂世中難得的安寧景象。

車駕最終在州牧府門前停下。

府邸雖不及曹操的兗州牧府那般奢華氣派,但青磚灰瓦,格局嚴謹,門前早有州府官員及仆從整齊列隊恭迎,態度恭謹熱情,絲毫不失禮數。

楊修在劉備的攙扶下下車,目光掃過府門內外,心中暗讚:

“這劉備,果然懂得分寸。府邸不事奢華,避免勞民傷財之譏;迎候禮儀周到,又不失朝廷體麵。內有乾坤,沉穩務實,確有其過人之處。”

劉備躬身道:“天使一路勞頓,請先入府歇息,略備薄酒,為天使接風洗塵。”

“有勞使君。”楊修含笑點頭,在劉備及眾官員的簇擁下步入州牧府。

就在府門緩緩關閉之際,外麵圍觀的百姓卻並未立刻散去,反而議論聲愈發大了起來。

“剛才那位被劉使君親自駕車迎進來的,是哪位大官啊?好生氣派!”一位老者拄著柺杖,眯著眼問道。

“沒看見那車上的旗節嗎?定是朝廷來的大人物!”旁邊一個商販模樣的人肯定地說。

一個膽大的年輕人乾脆湊到府門前值守的軍官身邊,低聲打聽:“軍爺,給透個信兒唄?這京城來的天使,是不是陛下要封賞咱劉使君了?要調劉使君去長安當大官了?”

那軍官其實所知有限,但被眾人圍著,也隻得根據聽到的隻言片語,板著臉低聲道:

“休得喧嘩!驚擾了天使,你們擔待得起嗎?”

說完,隨後低聲道。

“是從西邊長安京城來的大官,代表陛下的!具體何事,豈是我等能知曉的?都散了吧,散了吧!”

他這話雖未明說,但“京城”、“陛下”等字眼,更坐實了人們的猜測。人群頓時炸開了鍋。

“看看!我說什麼來著!定是陛下要重用劉使君了!”有人興奮地斷言。

“重用是好事……可萬一劉使君真要走了,那……那曹孟德再來打咱們徐州可怎麼辦啊?”,一位婦人臉上露出深深的憂慮,這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喜悅的氣氛中摻入了一絲不安。

“怕什麼!陛下既然召劉使君入朝,定然會派兵來保護咱們徐州!”有人試圖寬慰。

也有人對遠在長安的朝廷感到陌生和疑惑:“陛下?不是說陛下一直被李傕、郭汜那些奸臣挾持嗎?怎麼突然又從長安派使者來了?”

“你那是老黃曆了!”立刻有人反駁,“早前就有商隊傳來訊息,說陛下英明神武,早就打敗了郭汜,收複長安了!”

“不對不對!我聽隔壁王掌櫃說,是陛下親自騎著馬,拿著高祖皇帝的斬蛇劍,在萬軍之中把李傕、郭汜都給砍了!”更誇張的傳聞也冒了出來。

“真是瞎扯,明明是高祖皇帝顯靈,派神兵神將去把李傕郭汜大軍打敗了!”

一時間,關於天子近況的各種真假難辨的訊息在人群中傳播、碰撞,充滿了市井的想象與對未來的期盼與擔憂。

值守的軍官見人群越聚越多,議論聲也越來越響,生怕驚擾了府內的天使和州牧,隻得提高聲音勸道:

“諸位鄉親!天使與使君有要事相商,爾等在此聚眾喧嘩,成何體統?都且散去吧!有了確切訊息,州府自會曉諭百姓!快散了吧!”

在軍官的再三催促下,百姓們才帶著滿腹的猜測和期待,漸漸散去,但“朝廷天使到來,劉使君或將高升”的訊息,卻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整個下邳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