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 第93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93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壽春,袁術的“皇宮”,實為僭越改建的州牧府內,絲竹管絃之聲靡靡,酒宴正酣。

此處雖然並未正式稱帝,但是禮儀,車馬,裝扮已經奢華僭越。其中心思,有心人皆知。

袁術高踞主位,身著華服,誌得意滿地聽著各地傳來的戰報。

聞聽紀靈襲破陳國、刺殺劉寵,張勳擊潰曹豹,雷薄成功阻滯劉備大軍於汝南邊境,尤其是得知孫策應約猛攻江夏,連連得手時,他不禁撫掌大笑,將杯中美酒一飲而儘。

“好!好!好!”袁術滿麵紅光,驕矜之色溢於言表,“曹操?陳登?劉備?哼!不過皆是些跳梁小醜!曹操閹宦之後,陳登徐州小吏,劉備更是織席販履的破落戶!”

“焉能與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累世貴胄相比?朕……咳咳!”他險些又將那僭越的自稱脫口而出,連忙假咳兩聲掩飾,“本將軍略施小計,便叫他們焦頭爛額,首尾難顧!看來,天命果真在吾!”

讖語曾言,代漢者當塗高也,他字公路,既塗也,豈不是天命讓他做天子乎?

把玩著手裡的傳國玉璽,他得意洋洋地將目光投向席下一位座位靠後、麵容沉靜的年輕文士,舉杯示意道:

“子敬啊!此番諸路並進之策,皆賴你之奇謀!果然奏效!尤其是你說動那孫伯符出兵江夏,真是神來之筆!”

“那小子勇則勇矣,不過一介匹夫,正好為我所用,牽製劉表老兒!來,滿飲此杯!”

那被稱為“子敬”的身形高大,模樣周正的青年,正是魯肅。他聞言,臉上卻並無半分喜色,反而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憤與無奈。

他起身,恭敬卻疏離地舉杯回敬,語氣平淡:

“將軍謬讚了。此乃將軍洪福齊天,麾下將士用命,肅豈敢居功?”

“孫討逆出兵,乃為報父仇,順勢而為,肅不過順水推舟而已。”他刻意避開了“獻策”的說法,將功勞推得一乾二淨。

席間,主簿閻象冷眼看著這一幕,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臉上寫滿了不悅與憂慮。他乃袁術麾下老臣,雖忠心耿耿,卻一直反對袁術稱帝的妄念,主張謹守臣節。

如今見袁術不僅僭越日甚,更對一個來路不明的年輕人言聽計從,施行如此激進冒險、樹敵眾多的策略,心中更是焦慮萬分。

他對魯肅搶儘風頭感到不滿,更對袁術的驕狂昏聵深感失望,不由得重重哼了一聲,扭過頭去。

袁術正沉浸在“運籌帷幄”的自我陶醉中,並未留意到魯肅的異樣和閻象的不滿。

他之所以能留下魯肅並迫其獻策,全因月前的一樁巧合。原居巢令周瑜棄官投奔孫策,引起了袁術的警覺。

他派探子嚴密監視與周瑜交好的江淮士人,恰好截獲了準備舉家南遷避禍的魯肅。袁術以魯肅家族安危相脅,強逼其為自己效力。

魯肅為保族人,隻得虛與委蛇,獻上這“多方牽製”之策,本意或是希望袁術兵力分散,露出破綻,未曾想初期竟真的奏效,反而助長了袁術的氣焰。

此刻見計策成功,袁術越發得意,看著魯肅,彷彿看著一件珍貴的工具,忍不住許願道:

“子敬大才!且安心留在本將軍麾下!待日後平定天下,必封卿為九卿,不,三公!讓你魯家也光耀門楣!哈哈哈哈哈!”

魯肅垂下眼簾,掩去眸中複雜的情緒,隻是默默坐下,不再多言。

眾人散去後,魯肅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被袁術兵卒守衛的家中,白日裡在袁術宴席上的虛與委蛇早已褪去,隻剩下滿臉的疲憊與深深的屈辱。

他屏退左右,獨自坐在書房內,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第一次對自己的才智產生了強烈的悲哀。

“若我魯子敬隻是個目不識丁的庸碌之輩,袁術或許看都不會多看我們一家一眼。”

“即便最終難逃屠戮,待到朝廷王師平定淮南之日,我魯氏一門也可算作不屈殉國,保全清名,甚至……甚至暗中安排,未必不能存續一縷香火。可如今……”

“正是因為這幾分所謂的才智,竟被逆賊脅迫,為其出謀劃策,助紂為虐!雖為保全家小,不得已而為之,然此等行徑,與從逆何異?”

“將來史筆如鐵,我魯肅豈不成了袁術篡逆的幫凶?有何麵目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這種才華反成負累、陷自身與家族於不忠不義之境的痛苦,如同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內心。

就在這時,房門被輕輕推開。

魯母端著一碗羹湯走了進來,她目光依舊清澈而堅定。她看到兒子眉宇間化不開的愁緒和自責,心中已然明瞭。

她將羹湯輕輕放在案幾上,走到魯肅身邊,伸出手,溫柔地撫摸著兒子的後背,如同他幼時受了委屈一般。

她沒有立刻說話,隻是用無聲的陪伴給予安慰。

良久,魯肅終於無法再壓抑內心的煎熬,抬起頭,,聲音沙啞地說道:“母親……兒以為,我等如今助那袁術,形同從逆,恐汙了魯氏門庭,將來無顏見先人啊!”

魯母聞言,手上動作微微一頓,隨即更加輕柔地拍撫著他,語氣平靜卻帶著決然:

“我兒何必如此自責?袁術倒行逆施,篡逆之賊,天下共知。我兒今日所為,為保全闔族性命,不得已之權宜之計,豈是真心附逆?”

“老身雖居深宅,亦聞天子還於舊都,朝廷頗有中興之象。我兒胸有韜略,誌在匡扶社稷,豈能長久困於此地,為虎作倀?”

魯肅抬頭,看向母親。

魯母收回目光,凝視著兒子,一字一句,清晰地說道:“肅兒,聽為娘一言。若有機會,不必以家小為念,當設法逃離這壽春牢籠,前往長安,投效朝廷,堂堂正正為國效力,助天子掃平逆賊!”

“如此,方不負你平生所學,亦能洗刷今日之恥!我魯家滿門,自有天命,縱有萬一,能為國儘忠,死得其所,亦強過在此苟且偷生,背負叛逆之名!”

母親的話語,如同驚雷。

他萬萬沒想到,平日裡溫婉持家的母親,在關鍵時刻竟有如此剛烈決絕的見識和氣魄!

魯肅怔怔地望著母親,他深吸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

“母親教誨,兒……銘記於心!兒定會尋機脫身,絕不辜負母親期望,絕不辱沒魯氏門風!”

魯肅看著母親,心中除了悲涼也有一絲希冀。之前雖然和周瑜準備遷往江南時沒能料到被袁術扣押,但他認為周瑜的智謀應該能明白他的身不由己。

至於朝廷,他的戰略貌似沒有缺漏,卻有一處破綻,不知道討伐軍中是否有人能夠識破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