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 第111章 刺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111章 刺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壽春城外,劉備聯軍大營,中軍帳內。

劉備手持緊急軍報,麵色鐵青,胸膛劇烈起伏。軍報上赫然寫著袁術已於壽春城南郊築壇祭天,僭號稱帝,國號“仲家”的訊息!

這已不是普通的割據叛逆,而是公然挑戰漢室正統的滔天大罪!

“逆賊!國賊!”劉備猛地將絹帛拍在案上,霍然起身,聲音因極度的憤怒而顫抖,“袁公路安敢如此!竟行此篡逆之事!若不即刻踏平此城,擒殺此獠,我劉備有何麵目見陛下,有何麵目對天下蒼生!”

他目光灼灼掃過帳內諸將,“傳令!三軍即刻飽食,午時造飯,未時拔營,全力攻城!我要親提大軍,碾碎這偽都!”

“都督且慢!”

一個平靜卻不容置疑的聲音響起。

眾人望去,正是監軍司隸校尉賈詡。

他緩步出列,麵色如古井無波,拱手道:“都督息怒。袁術僭越,人神共憤,討伐乃必然。然,兵法雲:‘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

“如今壽春城高池深,袁術新立偽朝,城內守軍士氣正處詭異之亢奮,必做困獸之鬥。我軍若倉促攻城,器械未備,士卒未休,一旦頓兵堅城之下,遷延日久,師老兵疲。”

“屆時,若紀靈自陳國回援,或淮南其他郡縣敵軍襲我後路,我軍進退失據,危矣!此非萬全之策,還請都督三思。”

劉備正在氣頭上,見賈詡直言反對,更是怒不可遏,厲聲道:“賈監軍!莫非我不知兵麼?”

“袁術逆天,罪在不赦!此刻正應乘其立足未穩,以雷霆萬鈞之勢擊之!陛下授我假節鉞,都督諸軍事,便有臨機決斷之權!莫非監軍要阻我王師討逆不成?!”

話語間已帶上了明顯的火藥味,帳內氣氛瞬間緊張到了極點。

張濟、張繡、張飛、霍峻、吳班等將領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張飛雖然很支援劉備,但也知道此時不好出言。

劉備自統領東征以來,知人善任,賞罰分明,深得軍心;而賈詡不僅是監軍,代表天子,更深得張濟、張繡等西涼舊部敬重,其謀略深遠,眾人亦是佩服。

此刻兩位核心人物意見相左,衝突一觸即發,讓眾將陷入了兩難境地。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軍師祭酒楊修輕咳一聲,越眾而出,先是對劉備和賈詡各施一禮,然後從容開口,聲音清朗:

“都督息怒,賈公亦請稍安。修有一言,望都督明鑒。陛下英明,委大軍於都督,自是信任都督有臨機專斷之明。然,都督可知,陛下自脫離李郭,重返長安,一路收攏舊部,平定關中,敗韓遂斬李郭等輩,聚攏如今這支可戰之兵,其間艱辛,何其不易?”

“每一兵一卒,皆乃陛下中興之根本,朝廷再造之希望!袁術雖逆,然壽春堅城,非旦夕可下。若因一時之憤,折損過多精銳,縱能破城,亦恐傷及朝廷元氣,使陛下心痛啊!”

“望都督念及陛下創業維艱,為朝廷儲存實力,稍抑雷霆之怒,另尋必勝之策,方為上策!”

楊修這番話,言辭懇切,入情入理。

緊接著,徐庶也出列附和,語氣沉穩:

“元直附議楊祭酒之言。都督,《孫子》開篇即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怒而興師,智者所不為。袁術僭號,已成天下公敵,其敗亡隻是旦夕。”

“賈監軍所慮,我軍新勝,士氣可用,然確需休整,並等待後續攻城器械到位。待萬事俱備,一鼓作氣,則壽春可破,逆賊可擒!此時貿然強攻,實非良機。”

劉備聽著楊修和徐庶的勸諫,尤其是楊修提及天子創業艱難之語,如同冷水澆頭,讓他沸騰的熱血漸漸冷卻下來。

他緊握的雙拳緩緩鬆開,深吸一口氣,重重地坐回主位,將自己的長劍置於桌案之上,以手扶額,臉上充滿了掙紮與痛苦。

一邊是國賊當前、恨不得立刻誅之而後快的衝天怒火,一邊是理智告訴他賈詡、楊修、徐庶所言確是老成持重之策,更關乎朝廷根本。

帳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劉備的最終決斷。

良久,劉備終於抬起頭,眼中的怒火已被一種沉重的無奈和堅定的責任感所取代。

他聲音沙啞地開口道:“文和、德祖、元直等所言,句句在理。備……方纔確是因怒失察,險些誤了大事。”

他轉向賈詡,微微頷首,“賈監軍,適才備言語衝撞,監軍莫怪。討逆之事,便依監軍與二位軍師之見,暫緩攻城,從長計議。”

此言一出,帳內文武皆暗暗鬆了一口氣,緊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下來。

張繡見狀,適時出列,笑著打圓場道:

“都督從善如流,真乃明主!正好,繡有一事稟報。日前擊破紀靈軍時,俘獲一名敵軍司馬,經審訊,其似乎知曉一些壽春城內及袁術偽朝內部的隱秘訊息。”

“待稍後安定,繡將其押來,請都督親自審訊,或可從中尋得破敵之機?”

劉備點了點頭,臉色稍霽:“有勞鎮南將軍了。稍後便帶他來見我。”

“既如此,”張濟作為軍中資曆最老的上將,適時站出來總結道,“攻城之事,容後再議。諸將先各回本營,安撫士卒,整備軍械,加強戒備!”

“末將等告退!”張濟、張繡、張飛、霍峻、吳班等將領齊聲應諾,依次退出大帳。

張飛最後走之前,給劉備拱手道,“大哥若有何事,俺第一個去。”

劉備內心一暖,道,“三弟且去,為兄自有分論。”

帳內隻剩下劉備、賈詡、楊修、徐庶四人。

眾將及大部分文官依令退出大帳後,帳內隻剩下劉備、賈詡、楊修、徐庶四人,氣氛一時有些沉悶。

賈詡率先起身,對著劉備深深一揖:“都督,方纔詡身為監軍,職責所在,直言衝撞,言語多有冒犯,還請都督降罪責罰。”

劉備看著賈詡,臉上的怒容已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疲憊後的清明。

他擺了擺手,長歎一聲:

“文和先生何罪之有?是備一時激憤,險些因私廢公,誤了朝廷大事。先生能直言相諫,正是儘忠職守,備感激尚且不及,豈有怪罪之理?先生請起。”

賈詡見劉備態度誠懇,並非虛言客套,便也不再堅持,默默起身歸座。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親衛聲音已將日前俘獲的那名敵軍司馬帶到,正在帳外候見。

“帶他進來。”劉備收斂心神,沉聲道。

兩名軍士押著一個被繩索縛住雙手、衣衫襤褸、麵帶驚懼之色的俘虜走了進來。

那俘虜一進大帳,便畏畏縮縮地低下頭,渾身發抖。

然而,當他偷偷抬眼瞥見端坐主位的劉備時,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搶地:

“小人……小人拜見大官!小人有……有天大的要緊軍情,關乎袁……袁公,要稟報大官!”

劉備見他有要事,先屏退親衛。

劉備眉頭微蹙,心中雖覺此人神態有些怪異,但聽聞有關袁術的緊要軍情,還是耐著性子道:

“哦?有何軍情,站起來,如實道來。若情報屬實,本督或可饒你一命。”

“謝……謝朝廷大官!”那俘虜連連磕頭,然後顫巍巍地站起身,低著頭,小步向前挪動,口中念念有詞:“稟大官,袁公……袁公他前日曾密令小人,讓小人傳話給……給……”

就在他挪到距離劉備案前不足五步之時,異變陡生!

隻見那俘虜猛地抬頭,臉上所有的驚懼偽裝瞬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猙獰的殺意!

他原本被縛在身前的雙手不知如何竟已掙脫開來,右手閃電般從破舊的衣襟內抽出一柄寒光閃閃、刃身隱隱發烏的短刃!

他眼中凶光畢露,厲聲嘶吼:

“袁公曾言——讓汝與陳王劉寵一同去死吧!”

話音未落,他已合身撲上,手中毒刃直刺劉備心口!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速度快得驚人!

“都督小心!”楊修離得稍遠,驚得脫口而出!

賈詡反應極快,在刺客暴起的瞬間,他已毫不遲疑地向後疾退兩步,避開可能的攻擊範圍。

距離劉備最近的徐庶,更是肝膽俱裂!

他下意識地就想撲上前以身相擋,同時右手已猛地抽出腰間佩劍!

然而,他們的反應再快,也比不上久經沙場、時刻保持警惕的劉備!

就在刺客暴起發難、毒刃及胸的千鈞一發之際,劉備雖驚不亂!

他怒吼一聲“好賊子!”,整個身體借著坐姿猛地向後一仰,同時右腳狠狠踹向麵前的沉重案幾!

“哐當!”案幾被踹得向前翻倒,正好撞向刺客的下盤,使其衝刺的勢頭為之一滯!

借著這電光石火的間隙,劉備已彈身而起!

眾人隻覺眼前一花,伴隨著“鏘啷”一聲清越龍吟,劉備桌案上那對雌雄雙股劍已然出鞘!劍光如匹練般閃過!

“啊——!”刺客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

隻見他持刀的右手手腕處血光迸現,三根手指連同那柄淬毒短刃已被齊刷刷削斷!

幾乎在同一瞬間,另一道劍光掠過他的左臂,留下一道深可見骨的血槽!

刺客劇痛之下,心知刺殺已然失敗,眼中閃過絕望之色,竟想合身撲向劉備的劍鋒以求速死!

此時徐庶已然趕到出劍,精準地挑斷了刺客的右腳腳筋!

刺客慘叫一聲,重心儘失,“噗通”跪倒在地,再也無法動彈。

直到此時,楊修才沉穩地高聲向帳外喝道:“來人!有刺客!”

帳外侍衛聞聲,立刻蜂擁而入,將癱倒在地、血流如注的刺客死死按住,用牛筋繩索捆了個結結實實。

劉備麵沉如水,緩緩將雙劍歸鞘,氣息平穩,彷彿剛才那驚心動魄的搏殺並未發生。

他看了一眼地上那柄泛著詭異烏光的斷刃,眼中寒芒一閃。

徐庶上前,用劍尖小心挑起那截斷刃,仔細觀察刃身,臉色頓時變得無比凝重:“都督!此刃淬有劇毒!見血封喉!好陰毒的手段!”

他轉頭看向地上因劇痛和失血而不斷呻吟的刺客,冷聲道:“行事如此卑劣狠毒,慣用淬毒兵刃刺殺……若我所料不差,你便是那惡貫滿盈的刺客——張闓!”

那刺客聞言,身體劇烈一顫,卻咬緊牙關,不發一言,算是預設。

劉備剛剛壓下的怒火,此刻被這卑鄙的刺殺徹底點燃!他正需要一個發泄的出口!

他冷哼一聲,目光如刀鋒般掃過張闓:“袁術逆賊,戰場上奈何不了我,便使出這等下三濫的手段!張闓,你刺殺朝廷命官,罪該萬死!不過……”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一絲冰冷的嘲諷,“本督不會殺你。來人!將此人給我捆結實了,傷口簡單包紮,彆讓他死了!再修書一封,連同此人,一並給我快馬送去兗州,交予曹孟德!”

“告訴曹孟德,就說我劉備替他擒住了殺父仇人張闓!這次,人贓並獲,鐵證如山,讓他自己看著辦!可彆再‘殺錯’了!”

“諾!”侍衛高聲應命,將麵如死灰的張闓拖了下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