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 第26章 李傕之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 第26章 李傕之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協目光微凝,順著賈詡的說法,問道:“賈廷尉正,既言李傕有致命之弊,可否詳陳?”

賈詡微微躬身,聲音依舊平穩:“陛下明鑒。李傕此番挾怒而來,看似勢大,實則已陷入與陛下月前東歸時相似的困境——軍中缺糧,難以久持。”

他稍作停頓,繼而清晰分析道:“陛下當時毅然棄輜重、簡行裝,疾馳東進,所為何來?正是為速抵華陰,依托段將軍多年積蓄之糧草,以圖站穩腳跟,再謀後動。弘農郡雖經動蕩,然張濟將軍此前治理尚可,未遭李、郭大軍徹底蹂躪,倉廩猶有存糧,可供我軍周轉支撐。”

“反觀李傕,”賈詡話鋒一轉,語氣中帶上一絲銳利,“其根基在長安,然長安屢經戰亂,早已殘破,府庫空虛。更因其貪婪短視,縱兵劫掠,致使民心儘失,生產凋敝,根本無力支撐三萬大軍長久在外征戰。此為其一弊。”

“其二,”他繼續道,“自長安至華陰,路途二百餘裡。大軍遠征,糧秣轉運何其艱難?途中民夫消耗、沿途損耗,皆是不小數目。李傕傾力而來,必是打著速戰速決、一戰而定乾坤的主意,指望憑借其軍鋒之銳,一舉擊潰我軍,重新奪回陛下與朝廷。其意在速勝,而非久圍。”

“故而,”賈詡總結道,目光掃過帳內諸將,“李傕大軍雖眾,卻如無根之木,其勢難久。其軍心之維係,全係於一鼓作氣之上。一旦攻勢受挫,久攻不下,糧草不繼之憂必現,軍心浮動之患必生。屆時,便是我軍反擊之良機。”

帳內一片寂靜,眾人皆在消化賈詡這番鞭辟入裡的分析。他將敵我雙方的優劣、尤其是李傕那龐大兵力背後隱藏的致命弱點,剖析得清清楚楚。

有那麼一瞬間,楊奉段煨等西涼諸將都看見了哪位西涼軍事集團第一智謀人士的影子。哪怕現在說話的是一個廷尉正,但上到天子下到張濟全都側耳傾聽,毫無不忿之意。

劉協微微頷首,並未打斷賈詡的陳述,示意他繼續深入。

賈詡略一沉吟,接著剖析道:“誠然,李傕糧道漫長,本就脆弱。若我軍能遣一支精銳輕騎,繞至其大軍側後,持續襲擾其糧道,焚其輜重,劫其輸隊,則其軍心必亂,士氣受挫更甚。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一旁的楊奉聞言,臉上不禁露出幾分得意之色,忍不住插話道:“賈廷尉正此計甚妙!不過,陛下早已慮及於此!討逆將軍徐晃早已奉密旨,率精銳騎卒潛行北岸,如利刃懸於李傕腦後,隻待其師老兵疲,糧道空虛,便可給予致命一擊!”

賈詡眼中閃過一絲真正的訝異,他看向禦座上的少年天子,隨即迅速收斂情緒,微微躬身道:“陛下聖慮深遠,臣不及也。徐將軍勇略兼備,執行此策,確是最佳人選。”

這並非全然恭維,他確實沒想到天子佈局如此之早,且用人如此精準。徐晃的厲害他是聽說過的,陣斬郭汜的猛將,劉協居然捨得把他派出去,沒有用來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對徐晃的品格和能力都是十分信任,本人也估計是個冷靜之人。

所以他稍作停頓,將話題引向更深遠的層麵:“然,李傕之後顧之憂,遠不止於糧道與徐將軍。其根本之地——長安,如今正空虛異常!”

賈詡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西涼故地,尚有馬騰、韓遂二人,擁兵自重,虎視眈眈。彼等昔日便與李傕、郭汜兵戎相見,積怨甚深。如今李傕儘起精銳東來,長安守備必然薄弱,此乃天賜良機於馬、韓二人,他們豈會不動心?豈會不垂涎長安富庶與關中霸主的地位?”

帳內眾人神色一凜,皆意識到此點。

“然,馬騰、韓遂雖各懷野心,卻彼此猜忌,互不信任。此二人絕難同心協力。若隻一方出兵,另一方恐會趁其後方空虛而襲之。故,欲使其二人真正出兵共圖長安,關鍵在於——必一能言善辯之士到時斡旋,須設法說服他們同時出兵,且確保彼此皆信對方不會偷襲。此非易事,需小心抉擇。”

“若能解決此難題,促成馬、韓聯軍兵臨長安城下,則李傕後院起火,根基動搖,必軍心大亂!屆時,我軍在東正麵固守疲敵,徐將軍在北斷其糧道,馬韓在西威逼其巢穴……三麵夾擊之下,李傕三萬大軍雖眾,亦成甕中之鱉,進退失據。我軍再趁勢反擊,東西夾攻,死死黏住其潰退之軍,一路追殺……”

賈詡最後斬釘截鐵道:“必能大破李傕,斬獲極豐!”

劉協聽罷,眼中精光閃動,忍不住擊節讚道:“好!文和此論,當真是撥雲見日,令朕茅塞頓開!”

他心中亦是感慨,這賈詡的眼光與謀略,確實遠超常人,將敵我優劣、天下大勢剖析得如此透徹,更提出了聯馬韓、斷糧道、三麵合圍的宏大戰略。

雖然具體如何說服馬騰韓遂這等難題尚未有解法,但思路已然清晰明確,遠比他自己原先那種走一步看一步、更多依賴戰場隨機應變的思維要縝密深遠得多。

這讓他不禁想起自己當年在沛縣起兵時,更多是憑著一股豪氣和運氣,哪有這般運籌帷幄的格局。

賈詡微微躬身,並未因天子的稱讚而自得,神色反而愈發凝重。他話鋒一轉,指向了最緊迫、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陛下,諸公。然則,欲行此長遠之策,有一先決要件,至關重要——必須將李傕大軍死死拖在華陰城下,耗其銳氣,損其兵力,待其糧草漸竭,待其後方生變!”

他目光掃過帳內所有將領,聲音沉肅無比:“這意味著,自李傕前鋒抵達之日起,我軍便不能再一味固守營壘,消極避戰。必須主動出擊,尋機與其前鋒接戰!”

“而且,”賈詡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道,“不僅要打,還必須力求——必勝!”

帳內眾將,尤其是楊奉、楊定等人,聞言皆是一怔,麵露疑色。與李傕的西涼精銳野戰?還要必勝?這談何容易!

賈詡看出他們的疑慮,解釋道:“非是讓諸位與李傕全軍硬拚。其大軍三萬,行進必有先後。我軍所要打擊的,是其先鋒部隊!”

“須以雷霆之勢,挫其先鋒,殲其一部!所為其一,大漲我軍士氣,震懾敵軍;其二,向李傕表明,我軍絕非怯戰,亦有野戰爭勝之力與決心,迫其不敢過於輕視,行事更趨謹慎,使其進退猶疑;其三,震懾馬騰、韓遂,顯我軍威,堅其趁火打劫之心!”

他稍作停頓,語氣轉而冷峻:“當然,此戰風險極大。若我軍出擊失利,或是雖勝卻未能及時脫離,被李傕後續主力大軍纏上、乃至合圍——”

賈詡沒有再說下去,但帳中所有人都明白那後果——一旦野戰主力被李傕的優勢兵力擊潰,那麼華陰營壘再堅固,也難逃陷落的命運,所有的長遠謀劃都將成為泡影。

“故而,”賈詡最終總結道,“此戰,時機、目標、兵力、打法,皆需精妙計算,務求一擊即中,遠揚千裡。勝,則全域性皆活;敗,則萬劫不複。此乃行險之策,卻也是破局之關鍵第一步,不得不為。”

他將目光投向禦座上的劉協,以及兩側的楊奉、楊定、段煨等統兵大將。這決斷,最終需由他們來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