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劉禪穿越大宋,嶽飛笑麻了 > 25章,來,吃蜜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劉禪穿越大宋,嶽飛笑麻了 25章,來,吃蜜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好!很好!”

劉禪連連點頭,笑意更濃。

“朕看了你們的奏章,寫得……嗯,你們是好樣的!比朝堂上那些整天吵嚷的老頭子明白事理多了!”

這毫無帝王架子的言語,讓陳東等人先是愕然,隨即心頭湧上親近感。

陛下……竟與傳聞中陰鬱猜忌的形象截然不同?

劉禪越看這些年輕人越喜歡。

他們身上未經世俗打磨的銳氣與理想主義,讓他想起很久以前在成都皇宮,那些圍繞相父、滿懷激情討論北伐方略的年輕屬官。

一股懷念之情湧上,他脫口而出,帶著川音的語氣:

“看到你們,朕就想起當年在成……

“呃,是朕讀史書時看到的漢武帝身邊的羽林郎!年紀輕輕,意氣風發,忠心為國!你們,就是朕的羽林郎啊!”

朕之羽林郎!?

五字如魔力,瞬間擊中陳東等太學生的心!

羽林郎是天子近衛,是榮耀與信任的象征!

陛下竟將他們這些白衣學子比作羽林郎!這是何等褒獎與期許!

刹那間,幾名太學生激動得熱血上湧,臉色漲紅,幾欲落淚!

他們再次跪倒,聲音哽咽卻無比堅定:

“陛下!學生等必不負陛下羽林郎之譽!願為陛下,為北伐,為大宋,效死力!”

劉禪見他們激動模樣,心中亦喜,感覺找到了自己人。

想賞賜些什麼,金銀太俗,官職他們尚未考取。

眼珠一轉,想起屢試不爽的法寶。

“藍珪,”

他回頭吩咐。

“去把宮裡新做的蜜餞拿幾盒好的,賜給朕的這些小……羽林郎嚐嚐!”

藍珪領命而去,很快便捧來了幾個精緻的描金漆盒。

劉禪親自接過,興致勃勃地打開盒蓋,頓時一股果香和蜜糖的甜膩氣息迎麵撲來。

“來來來,都彆拘著了,快嚐嚐!”

劉禪熱情地招呼著,彷彿在招待自家子侄。

他先拈起一塊表麵帶著糖霜的蜜餞,遞給離他最近的陳東。

“陳東是吧?先嚐嘗這個梅子脯,用的是江南熟透的黃梅,酸中帶甜,生津止渴,

“朕看書……呃,批閱奏章累了,就愛吃兩塊提神!”

陳東受寵若驚,雙手顫抖地接過帶著禦手餘溫的蜜餞,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

“學……學生謝陛下隆恩!”

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果然酸甜可口,精神為之一振。

“陛下,此物……此物果然奇妙,令人神清氣爽!”

“哈哈,不錯吧!”

劉禪見他能欣賞,更高興了,又拿起一塊嵌著蜜絲的糕點,推薦給另一位身材稍胖、看著就喜氣的太學生。

“你試試這個,金絲棗泥糕!用的是上好的金絲小棗,又香又甜又糯,最是頂餓!你們年輕人讀書耗神,餓得快,這個正好!”

那胖乎乎的太學生名叫李邈。

他憨厚地笑著,連忙接過,也顧不得禮儀了,大大地咬了一口,頓時幸福得眯起了眼睛:

“陛下……真!真好吃!甜到心裡去了!比學生在家鄉吃的任何點心都好吃!”

劉禪看得眉開眼笑,連連擺手:

“好吃就多吃點!都彆愣著,自己拿,自己拿!就當在自家一樣!”

他索性將幾個食盒都推到太學生們麵前。

見陛下如此隨和親切,毫無架子,剩下的幾名太學生也終於放下了拘謹。

帶著好奇與興奮,各自挑選了心儀的蜜餞品嚐起來。

一時間,這群年輕的學子竟忘了身處皇宮大內,彷彿隻是在一位親和的長輩麵前分享著美味的零食。

陳東看著同伴們滿足的樣子,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他再次深深一揖,聲音帶著無比的真誠:

“陛下不以我等學子卑微,待之以誠,賜之以食,更以羽林郎相期許……

“此恩此德,學生等冇齒難忘!今日之蜜餞,不僅甜在口中,更暖在心間!

“學生等必當發奮苦讀,他日若能位列朝班,定效仿陛下推心置腹、信任賢能之風,為我大宋中興,竭儘綿薄!”

其他太學生也紛紛停下咀嚼,肅然附和:

“願為我大宋中興,竭儘綿薄!”

看著這群朝氣蓬勃、因幾塊蜜餞便對自己死心塌地的年輕人,劉禪心裡滿足極了。

他就像看到了季漢朝廷上那些年輕麵孔。

而一直侍立在旁,默默看著這一幕的藍珪,心中卻是另一番驚濤駭浪。

他伺候官家以來,何曾見過官家如此毫無防備、如此真誠開懷的笑容?

更彆提如此隨和地與臣子分享食物、談笑風生了。

以往的官家,便是賞賜,也帶著天威難測的疏離與考量。

“陛下的性情……當真是與以往判若兩人了。”

藍珪暗自思忖。

“雖說如今這般……這般隨和得有些過了頭,全無天子威嚴,若讓那些老翰林看見,怕是又要捶胸頓足了,但是……”

他看著劉禪那快樂的笑容,看著那些太學生們發自內心的崇敬。

藍珪那早已被宮廷生活磨礪得冰冷的心湖,竟也泛起了一絲微瀾。

接見結束後,陳東等人如踩著雲朵走出了皇宮。

懷中緊緊抱著那禦賜的蜜餞盒子,就像抱著無價的勳章。

接下來,皇帝親切地稱他們為朕之羽林郎,並賜予禦前蜜餞,甚至讓他們當場品嚐的訊息。

迅速傳遍了太學,傳遍了臨安城的每一個角落!

若說此前劉禪的舉動在民間譭譽參半、爭議頗多。

那他接見太學生的行為,便如一道信號,點燃了臨安的民心。

酒肆茶樓、市井街巷,民眾議論風嚮明顯轉變。

“聽說了嗎?陛下稱太學生為羽林郎呢!把讀書人當自己娃兒疼啊!”

“可不是!還賜了蜜餞!陛下雖是天子,卻冇架子,心裡裝著年輕人和前線將士!”

“陛下為嶽元帥,連私房錢和宮裡寶貝都拿出來了,是真心要打回老家去啊!”

“那些當官的整天說祖製、體統,攔著陛下打仗!還是陛下和太學生明白!

“咱們小老百姓誰不想安穩回老家?誰願意一輩子窩在江南看金人臉色?”

“嶽元帥是好人,陛下也是明君!咱們支援北伐!”

“對!支援陛下!支援嶽元帥!”

一種樸素而強大的認同感,在南宋民眾心中生根發芽。

民間支援北伐的聲浪陡然高漲。

商人受鼓舞,主動願借款給朝廷,不求高利,隻盼王師北定中原。

青壯年被羽林郎之稱激勵,萌生投軍報國之念。

而深宮中的劉禪對此並無太多深思。

他隻覺太學生可愛,支援自己的人多了是好事。

吃著蜜餞,看著北方傳來的最新戰報,心裡美滋滋的。

“看來送蜜餞這招果然好用,”

他得意想。

“下次給相父……呃,給嶽卿送信,再多塞幾盒好的!”

他不知。

朕之羽林郎這隨口稱呼與幾盒不起眼的蜜餞,已無形中為他凝聚起遠比朝堂爭鬥,更為深厚強大的力量。

那就是……民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