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帶著後世記憶重生趙構 第一章
-
蜀漢末年·秋風殘照落帝王
公元
263
年,秋日的黃昏如同一幅沉重的畫卷,緩緩鋪展在古老的洛陽城上空。夕陽那微弱的餘暉,無力地灑在頹敗的城牆和街邊枯黃的落葉上。秋風瑟瑟,似幽靈的歎息,卷著飄零的樹葉在空中打著旋兒,發出沙沙的聲響。
劉禪虛弱地躺在榻上,形容枯槁,氣息微弱得如同遊絲。他呆呆地望著屋頂,眼神空洞而迷茫,腦海中卻如翻江倒海一般,各種思緒糾纏在一起。他想起了小時候,在父親劉備的庇護下,雖然戰火紛飛,但總有一種安全感;又想起了相父諸葛亮,那羽扇綸巾的身影,那一次次為蜀漢鞠躬儘瘁的操勞。如今,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即將消散。
冇想到,朕這一輩子就要這樣結束了……
他嘴唇微微顫動,聲音輕得彷彿被秋風瞬間吹散。回憶如洶湧的潮水般湧上心頭,他的眼前彷彿又浮現出蜀漢那壯麗的山川,巍峨的劍閣,奔騰的江水;耳畔迴盪著相父諸葛亮那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而當年無奈投降的場景,更是如同一把利刃,刺痛著他的心。那一刻,他辜負了相父的期望,也親手斷送了蜀漢的基業。
相父,對不起……
一滴清淚從他眼角緩緩滑落,帶著無儘的悔恨和不甘。漸漸地,他的意識開始模糊,周圍的一切變得虛幻縹緲,彷彿隔著一層薄紗。他感覺自己的靈魂輕飄飄地離開了軀體,在這蕭瑟的世間漫無目的地飄蕩。
千年浮沉·見證華夏興衰
劉禪的靈魂飄蕩在曆史的長河中,如同一葉孤舟,隨著時間的洪流起伏。他看到了西晉末年,五胡亂華的慘狀。中原大地一片狼藉,烽火連天,生靈塗炭。百姓們拖家帶口,流離失所,哭聲、喊聲、廝殺聲交織在一起,那是人間煉獄的景象。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的鐵騎肆意踐踏,曾經繁華的城市化為廢墟,文明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時光流轉,他又目睹了安史之亂的爆發。曾經輝煌無比的大唐盛世,猶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在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亂中轟然倒塌。繁華的長安和洛陽,煙火繚繞的街道,轉眼間變成了血腥的戰場。叛軍的燒殺搶掠,讓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唐從此由盛轉衰,陷入了長期的動盪和分裂。
晚清時期,國家的命運更是急轉直下。朝廷**無能,官員們貪汙受賄,不顧百姓死活。列強的堅船利炮無情地轟開了國門,簽訂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國家主權喪失殆儘。百姓們在沉重的賦稅和壓迫下,苦不堪言。中華大地陷入了無儘的苦難深淵,黑暗籠罩著每一個角落。
千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劉禪見證了無數朝代的興衰更替,彷彿觀看了一場漫長而悲壯的舞台劇。每個朝代都有它的輝煌與榮耀,也有它的衰落與悲哀。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和無奈,卻又無能為力。
直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一股蓬勃的生機與希望如溫暖的陽光,穿透層層陰霾,照進了他的心裡。他看到了人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看到了國家的蒸蒸日上,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然而,他依舊孤獨地飄蕩著,像一棵無根的浮萍,在茫茫宇宙中找不到歸宿。
神秘詔令·重生南宋成趙構
某一天,一道神秘而耀眼的光芒突然籠罩了他。那光芒如同白晝,照亮了他周圍黑暗的世界。一個宏大而莊嚴的聲音在他耳邊轟然響起:劉禪,今賜你重生之機,穿越成南宋趙構。你的任務是改變南宋忠臣的結局,收複燕雲十六州。
還冇等他反應過來,便被那光芒緊緊裹挾著,如流星般急速墜落。風聲在耳邊呼嘯,他的身體不受控製地向下墜去,心中充滿了恐懼和迷茫。
紹興初期,晨光熹微,臨安城在薄霧中漸漸甦醒。街道上瀰漫著淡淡的霧氣,房屋和樹木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畫。劉禪猛地睜開雙眼,發現自己身處一座華麗的宮殿之中。四周的金碧輝煌讓他有些眩暈,他的目光下意識地掃過四周精美的裝飾和佈置,心中猛地一驚。
朕竟真的成了趙構!
他慌忙從床上坐起,雙手緊緊抓住床單,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慌亂的心神鎮定下來。這時,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走進來,撲通一聲跪地,說道:陛下,嶽飛將軍求見。
劉禪心中一動,嶽飛那個彷彿有著二叔關羽、三叔張飛的勇猛影子,又有著相父般忠誠的人。他坐直了身子,整理了一下衣衫,竭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威嚴有力:宣!
初會嶽飛·君臣相惜寄厚望
不多時,嶽飛邁著大步走進殿內,步伐堅定而有力。他單膝跪地,朗聲道:臣嶽飛,參見陛下!劉禪仔細打量著嶽飛,隻見他身姿挺拔如鬆,麵容剛毅冷峻,眼神中透著一股英氣和忠誠,彷彿藏著無儘的熱血與壯誌。他的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手中的長槍散發著一種無形的威嚴。
平身。
劉禪說道,聲音不自覺地溫和了許多。嶽飛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身姿筆直,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嶽將軍,如今局勢如何
劉禪關切地問道,身體微微前傾,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期待。嶽飛抱拳答道:陛下,如今金兵虎視眈眈,邊境時常有戰事爆發。不過我軍將士皆奮勇殺敵,士氣十分高昂。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劉禪點了點頭:有嶽將軍這樣的忠臣良將,朕心裡就踏實了。嶽飛忙道:陛下謬讚,保家衛國,本就是臣的分內之事。他謙遜地低下了頭,但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劉禪看著嶽飛,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他站起身來,走到嶽飛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嶽將軍,朕相信你一定能收複失地,迎回二聖。嶽飛眼中閃過一絲激動的光芒,他單膝跪地,大聲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絕不辱冇使命!
談話間,劉禪越發覺得嶽飛就是他記憶中熟悉的忠義之士。他看著嶽飛,真誠地說道:嶽將軍,日後若有難處,儘管向朕直言。嶽飛再次抱拳:謝陛下信任,臣必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待嶽飛退下後,劉禪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他皺著眉頭,雙手托著下巴,心中想著:這南宋朝堂,朕得儘快適應才行。改變忠臣的結局,收複燕雲十六州,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啊……
朝堂紛爭·力排眾議主抗金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劉禪每天都認真學習南宋的政務和軍事情況。他坐在書房裡,桌上堆滿了各種文書和奏摺,他時而皺眉深思,時而奮筆疾書,彷彿一塊乾涸的海綿,拚命吸收著知識。
朝堂之上,大臣們圍坐在一起,議論紛紛。有的主張議和,認為可以換取一時的和平;有的則堅決主張抗金,認為隻有抗金才能保衛大宋的尊嚴。劉禪靜靜地坐在龍椅上,雙手扶著扶手,認真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他的眼神銳利而深邃,彷彿能看透每個人的心思。
陛下,如今金兵勢力強大,議和纔是上策。
一名大臣小心翼翼地說道,聲音有些顫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恐懼。不可!議和隻會讓金兵得寸進尺,唯有堅決抗金,才能保我大宋江山永固。
另一位大臣情緒激動地反駁道,他揮舞著手臂,滿臉通紅。
劉禪皺了皺眉頭,心中有些不悅。他猛地一拍桌子,聲音威嚴而洪亮:都給朕安靜!大臣們頓時安靜下來,紛紛低下頭,不敢再出聲。他們的身體微微顫抖,害怕觸怒了這位新皇帝。
朕意已決,抗金之事,不容置疑。
劉禪斬釘截鐵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這時,宗澤老丞相站起身來,拱手說道:陛下聖明,老臣願全力支援抗金大業。劉禪看著宗澤,心中一動。他總覺得宗澤身上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彷彿是故交重逢。
有老丞相支援,朕心裡寬慰多了。
劉禪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散朝後,宗澤留了下來。他走到劉禪麵前,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老臣近日觀察陛下的言行,感覺與往日似乎有所不同。
劉禪心中一驚,但很快鎮定下來,他反問道:老丞相何出此言宗澤看著劉禪,誠懇地說:陛下決策果斷,對抗金之事更是堅定不移,與以往大不一樣。劉禪微微一笑:或許是朕經曆了一些事,明白了許多道理。宗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願如此,陛下英明決策,定能帶領我大宋走向昌盛。
送走宗澤後,劉禪有些擔憂,他小聲喃喃自語道:宗澤老丞相已察覺到朕的異樣,日後得更加小心才行。
禦園沉思·心懷蒼生盼太平
夜晚,明月高懸,銀白的月光灑在禦花園的小徑上。劉禪獨自在禦花園中緩緩散步,腳步沉重而緩慢。他雙手背在身後,低頭沉思,眉頭緊鎖。
這南宋的局勢,就像一團亂麻,朕該從何處下手呢
他望著夜空,心中充滿了困惑和迷茫。夜空中繁星閃爍,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突然,一陣清脆的笑聲打破了夜的寂靜。
劉禪循聲望去,隻見幾個宮女在花叢中嬉笑玩耍,如同歡快的小鳥。她們的笑聲清脆悅耳,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看著她們無憂無慮的樣子,劉禪心中一陣感慨。他停下腳步,靜靜地看著她們,心中想著:若能早日收複失地,讓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該多好啊。
秦檜作祟·洞察奸佞謀應對
第二天,朝堂上又有了新的情況。秦檜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陰陽怪氣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陛下,議和之事,還需從長計議。劉禪看著秦檜,心中滿是厭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冰冷和憤怒,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對付秦檜的時候。
此事以後再議。
劉禪冷冷地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威嚴。秦檜微微一怔,但很快恢複了常態,恭敬地說:是,陛下。
下朝後,嶽飛急忙找到劉禪。他快步走到劉禪麵前,抱拳說道:陛下,秦檜此人,居心叵測,恐怕會對抗金大業不利。劉禪點了點頭:朕心中有數,嶽將軍不必擔憂,且看他日後的表現。嶽飛抱拳:是,陛下。但臣還是建議陛下多加防範。劉禪拍了拍嶽飛的肩膀:嶽將軍忠心可鑒,朕自會留意。
忠良遇險·智保賢臣除奸計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宋朝堂的局勢愈發覆雜,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壓抑而緊張。支援抗金和主張議和的兩派鬥爭日益激烈,雙方互不相讓,氣氛劍拔弩張。劉禪在中間艱難地左右周旋,努力平衡各方勢力,就像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掌舵的船長。
這一日,劉禪收到了北方義軍將領幸鬱的戰報。他坐在書房裡,仔細閱讀著戰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幸鬱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實乃我大宋之福。
他看完戰報後,欣慰地說道。他開始關注幸鬱,也期待著幸家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大宋效力。
然而,就在此時,趙鼎、李綱、張俊等大臣卻因秦檜的讒言,麵臨被貶的風險。劉禪得知後,十分憤怒,他握緊拳頭,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在書房裡來回踱步,心中怒火中燒。
秦檜竟敢如此陷害忠良!
一位大臣提醒道:陛下,當務之急,是想辦法保住幾位大臣。劉禪沉思片刻,堅定地說:朕定會出手相助,絕不能讓忠良蒙冤。
於是,劉禪開始謀劃如何力保趙鼎、李綱、張俊等人。他找來幾位心腹大臣商議對策。一位大臣建議道:陛下,可下旨斥責秦檜,以正視聽。劉禪搖了搖頭:此舉太過直接,恐會引起朝堂動盪。
那陛下可有其他良策
大臣們急切地問道。劉禪思索了一會兒,說道:朕可借巡查之名,前往幾位大臣府邸,以示恩寵,讓秦檜不敢輕舉妄動。大臣們紛紛點頭:陛下英明。
幾天後,天色微明,劉禪微服出巡,來到了趙鼎的府邸。趙鼎見到劉禪,又驚又喜,撲通一聲跪地迎接。他的身體微微顫抖,眼中充滿了感激和敬畏。
陛下親臨,臣惶恐。
趙鼎說道。劉禪連忙扶起趙鼎:愛卿不必多禮,朕此次前來,是想看看愛卿的近況。趙鼎感激涕零:多謝陛下關懷,臣定當竭儘所能,為陛下效力。
離開趙鼎府邸後,劉禪又前往了李綱和張俊的府邸。他的這一舉動,讓秦檜有所忌憚。秦檜躲在暗處,咬著牙,心中暗自盤算:陛下如此維護他們,看來我得小心行事了。
但劉禪知道,這隻是暫時的,要徹底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根本上剷除秦檜這個禍根。他握緊拳頭,心中暗暗發誓:秦檜,朕遲早會讓你原形畢露。
邂逅朱熹·賞識後生寄期許
與此同時,朱熹也漸漸嶄露頭角。有一次,劉禪與朱熹在禦花園中鬥蛐蛐。禦花園裡,花香四溢,綠草如茵。兩人蹲在地上,專注地看著蛐蛐爭鬥。朱熹年輕氣盛,不小心引發了一場小火。火勢雖不大,但也驚動了眾人。
劉禪並冇有怪罪朱熹,反而覺得他天真可愛。他站起身來,拍了拍朱熹的肩膀,笑著說道:無妨,小小意外而已。朱熹滿臉愧疚,他低下頭,紅著臉說道:陛下恕罪,臣一時失手。
劉禪看著朱熹,彷彿看到了董允的影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賞識和期待,說道:你以後可得小心些,不過,朕看你聰慧過人,日後必成大器。朱熹聽了,心中充滿了感激和鬥誌,他抬起頭,堅定地說:謝陛下誇獎,臣定不負陛下期望。
前路漫漫·堅守使命向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宋的局勢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但依舊危機四伏。劉禪深知,前方的路還很漫長,要改變南宋忠臣的結局,收複燕雲十六州,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他站在宮殿的高處,望著遠方,眼神堅定而執著。風拂過他的臉龐,吹動著他的衣袂。他心中暗暗發誓:朕定要帶領大宋走向繁榮昌盛,完成天道賦予朕的使命。
而此刻,他並未注意到,秦檜正躲在暗處,眼神陰鷙地盯著他,一場新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南宋抗金風雲起》
暮靄沉沉,厚重的烏雲如墨汁般潑灑在皇宮的上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劉禪在空蕩蕩的宮殿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在他焦慮的心上。嶽飛剛剛帶來的軍情,如同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他的心頭,令他眉頭緊鎖,額頭上的皺紋愈發深邃。
陛下,張浚求見。尖細的太監通報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劉禪深吸一口氣,緩緩挺直了脊背,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知道,作為一國之君,此刻絕不能慌亂。
張浚邁著大步,帶著一股風衝進殿內。他身形高大,腳步鏗鏘有力,剛一進門便雙手抱拳,行了一個大禮,朗聲道:陛下,臣有要事相奏。
劉禪緩緩抬眼,目光銳利地看向他,沉聲道:張愛卿,有話直說便是。
張浚微微猶豫了一下,隨即咬緊牙關,彷彿下定了某種決心,說道:陛下,臣之前一直主張求和,實乃大錯特錯。如今金國背信棄義,再度南侵,臣願棄暗投明,支援抗金!
劉禪微微一怔,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驚訝,追問道:張愛卿,你這話可是當真
張浚單膝跪地,神情無比懇切,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陛下,千真萬確。臣近日日夜反思,深感求和之舉隻會讓我大宋淪為金國砧板上的魚肉,唯有抗金纔是正道!
劉禪心中一動,這轉變來得太過突然,但或許這是上天賜予大宋的一個轉機。他沉吟片刻,問道:張愛卿既有此覺悟,朕自然是求之不得。隻是不知你為何突然有此轉變
張浚低下頭,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彷彿在回憶著什麼,輕聲說道:陛下,臣近日夢中常有季漢之事浮現,似有先賢點化,讓臣明白忠義之道。
劉禪心中暗暗稱奇,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輕輕點頭,說道:如此甚好。張愛卿,你且說說,對於抗金之事,你有何見解
張浚站起身來,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謀略。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談:陛下,如今我軍士氣正盛,又有嶽飛等良將。可分兵多路,一路由嶽飛正麵迎敵,牽製金兵主力;另一路由韓世忠從側翼包抄,斷其退路。再輔以各地義軍騷擾,定能讓金兵首尾難顧。
劉禪微微點頭,摸著下巴思考著,說道:張愛卿所言有理。隻是這分兵之策,需謹慎行事,不可大意。
就在這時,黃潛善腳步匆匆地趕了進來,他氣喘籲籲,臉上滿是焦急之色。陛下,臣有罪!黃潛善一進來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身體也微微顫抖著。
劉禪皺了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問道:黃愛卿,何事讓你如此
黃潛善抬起頭,眼中滿是悔恨的淚水,說道:陛下,臣一直鼠目寸光,阻撓抗金。近日如夢初醒,願追隨陛下,為抗金大業儘一份力。
劉禪看著他,心中的疑惑更甚,追問道:哦你這轉變倒是突然。說說看,是何緣由
黃潛善咬了咬嘴唇,彷彿鼓足了勇氣,說道:陛下,臣與張大人一般,夢中常有季漢忠臣教誨,方知自己之前所作所為是何等愚蠢。
劉禪心中已有了猜測,但並未點破,隻是淡淡地問道:既然如此,你可有抗金之策獻上
黃潛善思索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說道:陛下,如今金國大軍雖來勢洶洶,但長途跋涉,糧草供應必是難題。我軍可派精銳部隊,偷襲其糧道,讓其不戰自亂。
劉禪摸著下巴,仔細思量著,說道:此計可行。隻是偷襲糧道需選派得力之人,不可有失。
緊接著,汪伯彥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他頭髮淩亂,腳步踉蹌,彷彿受到了極大的驚嚇。陛下,臣知錯了!汪伯彥撲通一聲跪下,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身體不停地顫抖著。
劉禪無奈地搖搖頭,略帶調侃地問道:汪愛卿,你這又是為何莫非也和他們一樣,夢中有所感悟
汪伯彥連連點頭,帶著哭腔說道:陛下英明。臣夢裡見到季漢董允大人,斥責臣的懦弱與短視。臣如今悔悟,願以死報效國家,支援抗金。
劉禪心中已經確定,這三人怕是被季漢忠臣穿越附身了。他神色平靜地說道:汪愛卿,既已悔悟,那就說說你的抗金想法。
汪伯彥挺直身子,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說道:陛下,我軍可在險要之地設伏,待金兵進入包圍圈,一舉殲滅。同時,加強城防,囤積糧草,以備長期作戰。
劉禪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道:三位愛卿能有此轉變,實乃我大宋之幸。如今朝堂之上,支援抗金之聲漸起,朕相信,隻要我大宋君臣一心,定能擊退金兵。
張浚、黃潛善和汪伯彥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眼中都透露出堅定的決心,齊聲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定當竭儘全力,助陛下完成抗金大業!
劉禪擺擺手,溫和地說道:好了,你們下去吧,好好謀劃一番,爭取早日擊退金兵。
三人退下後,劉禪陷入了沉思。窗外,狂風呼嘯,吹得樹枝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風雨。這季漢忠臣穿越之事太過離奇,但無疑是上天賜給大宋的轉機。他暗自祈禱,希望這是抗金勝利的開端。
朝堂之上,氣氛漸漸發生了變化。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大臣們的身上,形成一片片明暗交錯的光影。那些原本反對抗金的守舊勢力,看到張浚、黃潛善和汪伯彥三人的轉變,也開始有所動搖。
陛下,臣認為如今抗金之勢已成,我等不應再退縮。一位大臣站出來,聲音洪亮,擲地有聲。
陛下,張大人他們都已悔悟,我們也不能落後,應全力支援抗金。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
劉禪看著朝堂上逐漸傾向抗金的大臣們,心中大喜,他站起身來,大聲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如今金國犯我大宋,我等豈能坐以待斃。從今日起,全力籌備抗金事宜。
陛下聖明!大臣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整個朝堂,彷彿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凝聚。
嶽飛在軍中得到訊息後,也是又驚又喜。營帳外,士兵們正在緊張地訓練,喊殺聲此起彼伏。想不到張浚、黃潛善和汪伯彥他們竟然會轉變立場,支援抗金。嶽飛對身旁的部將說道,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部將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說道:元帥,這對我們抗金來說,可是大大的好事。如今朝堂支援,我們更要奮勇殺敵。
嶽飛握緊拳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說道:不錯。此次金國南侵,我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傳令下去,全軍加緊訓練,隨時準備迎戰。
與此同時,李清照在自己的閨房中得知了朝堂上的變化。陽光灑在她的書桌上,案上的筆墨紙硯散發著淡淡的墨香。想不到短短幾日,朝堂風氣便有如此大的轉變。看來陛下和諸位大臣都已覺醒。李清照對身邊的侍女說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侍女笑著說:小姐,這都是好事。如今大家都支援抗金,咱們大宋肯定能勝利。
李清照點點頭,眼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說道:嗯,我這就再寫些詩詞,鼓舞百姓的抗金鬥誌。
劉禪回到後宮,坐在龍椅上,思緒萬千。宮殿中,燭火搖曳,光影斑駁。這季漢忠臣穿越之事,不知還會帶來怎樣的變化。但如今朝堂齊心,抗金有望,朕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劉禪自言自語道,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
突然,太監匆匆跑來,急促地說道:陛下,秦檜求見。
劉禪微微一愣,隨即說道:讓他進來。
秦檜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來,恭敬地行禮,說道:陛下,臣聽聞朝堂之上支援抗金之聲漸濃,臣願為抗金之事出一份力。
劉禪看著他,想起之前他被薑維附身,行事已有轉變,便說道:秦愛卿,你既有此心,朕自然歡迎。說說你的想法。
秦檜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說道:陛下,如今我軍可利用金國不熟悉南方地形的弱點,采用遊擊戰術,騷擾金兵,使其疲憊不堪。再尋機發動總攻。
劉禪眼睛一亮,讚賞地說道:秦愛卿此計甚妙。就按你說的辦。你協助嶽飛將軍,共同謀劃抗金之策。
秦檜領命而去。
劉禪走出宮殿,望著天空,此時天色已漸漸暗下來,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輪廓。大宋的抗金大業,終於要迎來曙光了。劉禪喃喃自語,心中充滿了希望。
此時,金國大營中,金兀朮正在大發雷霆。營帳內,桌椅被掀翻在地,杯盤狼藉。這些南宋臣子,怎麼突然都支援抗金了!金兀朮一腳踢翻了旁邊的桌子,怒吼聲震得營帳都在顫抖。
謀士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說道:大帥息怒。如今南宋朝堂轉變,我們需重新謀劃戰略。
金兀朮瞪了他一眼,憤怒地說道:那你說說,該如何是好
謀士思索片刻,恭敬地說道:大帥,如今南宋有嶽飛等良將,我們不可輕敵。可先按兵不動,觀察其動向,再尋找破綻。
金兀朮冷哼一聲,說道:也罷。先看看他們能耍出什麼花樣。
而在南宋這邊,嶽飛已經開始調兵遣將。軍營中,軍旗飄揚,士兵們精神抖擻地聽著嶽飛的指令。嶽雲,你帶領一隊人馬,前往側翼埋伏,等待時機出擊。嶽飛對兒子說道,眼神中充滿了信任。
嶽雲抱拳,堅定地說道:父親放心,兒定不負所托。
牛皋,你帶領騎兵,負責騷擾金兵糧道。嶽飛又對牛皋說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牛皋咧嘴一笑,拍著胸脯說道:元帥放心,俺一定把金兵的糧草攪個天翻地覆。
嶽飛看著眾將士,大聲說道:此次抗金之戰,關乎我大宋存亡。大家務必奮勇殺敵,保家衛國!
保家衛國!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彷彿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天地間迴盪。
劉禪得知嶽飛的部署後,心中更加有底。他站在城樓上,微風拂過他的衣角,望著遠方的軍營,對身旁的趙鼎說道:有嶽飛將軍如此安排,加上朝堂上下一心,這抗金之戰,勝算大增。
趙鼎點頭,眼中透露出敬佩之色,說道:陛下聖明。如今萬事俱備,隻待與金兵一戰。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匆匆來報,神色慌張地說道:陛下,金國派使者前來求和。
劉禪皺了皺眉,心中警惕起來,說道:求和這金國怕是有什麼陰謀。宣使者進來。
金國使者走進來,恭敬地行禮,說道:陛下,我家大帥金兀朮願與貴國罷兵言和,歸還部分侵占之地。
劉禪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說道:之前你們背信棄義,如今又想來求和,以為我大宋會輕易答應嗎
使者賠笑著說:陛下,此次是我家大帥誠意求和。還望陛下三思。
劉禪看向大臣們,問道: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張浚站出來,堅定地說道:陛下,不可輕信金國求和之言。如今我軍士氣正盛,應一鼓作氣,將金兵擊退。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聲音響亮而整齊:陛下,張大人所言極是,不可中了金國的奸計。
劉禪看著使者,嚴肅地說道:回去告訴金兀朮,我大宋如今眾誌成城,定要與你們一戰。求和之事,免談!
使者臉色一變,急忙說道:陛下,還望再考慮考慮。
劉禪一拍桌子,憤怒地說道:無需再言,你速速回去吧。
使者無奈,隻好退下。
陛下英明,就該如此強硬。大臣們齊聲稱讚,聲音中充滿了對劉禪的敬佩。
劉禪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說道:如今金國求和不成,定會惱羞成怒,加緊進攻。諸位愛卿,務必做好準備。
臣等遵旨!大臣們異口同聲道,聲音堅定而有力。
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而南宋在劉禪的帶領下,朝堂齊心,將士用命,能否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一切還是未知數。但此刻,所有人都充滿了信心,期待著抗金的勝利。在那遙遠的天際,一抹曙光正緩緩升起,彷彿預示著這場戰爭終將迎來勝利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