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歲月:帶娃漁獵長白山 第四百六十九章 文藝兵節目
弄個電視,平時看看節目也確實是也行,他看不上,但對沒見過的張家堂社員們應該會感覺蠻新鮮的。
熱哄的張家堂讓剛剛登島的一群人都很震撼,特彆是看到一大盆一大盆的硬菜準備著,要知道平時這些東西他們連一口都吃不到的!
舞台搭好了,文藝兵們也在準備著,平日裡的節目對他們而言已經瞭然於胸,自然不需要演練,隻需要熟悉一下舞台就好。
“竇叔,晚上文藝兵們有什麼節目啊?”張花城好奇。
他接觸文藝兵的時候是七十年代,和現在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竇本立一聽取來一個紅本道:“你看看,都在上麵,你可以挑選一些。”
還能點?
張花城接過來,上麵都是文藝兵的才藝,歌舞表演:民族舞蹈:如《水之靈》《有美人兮》《紡織女工》……。
革命歌曲:《精忠報國》《祖國不會忘記》《我為戰友唱首歌》……。
京劇:演出《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
快板與相聲:《天安門上看升旗》《連隊八大員》……
樂器演奏:《青春紅似火》《戰鬥精神之歌》……
舞蹈類:《喜曬戰備糧》《大紅棗兒送親人》……
歌曲類:《小白菜》、《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快板《鐵打的骨頭,舉紅旗的人》……
相聲《退伍那些事兒》……
有京劇有響聲,舞蹈歌曲也有,張花城沒想到這麼全麵,也可以看得出六十年代的文藝部多纔多藝,但節目都是政治宣傳和娛樂性結合的。
有相聲,沒小品,六十年代中國確實是沒有娛樂性的戲劇小品節目,都是一些小品的雛形,小品是等到八十年代以後電視普及和春晚結合創新的產物,好像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隨著人進來的越來越多,這裡也越來越熱哄了,熙熙攘攘。
“花城,你姥姥姥爺他們坐哪裡啊?”
“那邊,我們一大家子坐一起!”
不到半小時,差不多都來了,不管是黑山大隊的,還是才來島上不久的,都被分配了位置。
準備了六百個座位幾乎坐滿,秦曉東他們一群人也坐了一桌。
唐明山他們也來了,他們一大桌,雪姨她們一大桌,陸陸續續地還有人來。
每一個桌上的瓜子花生鬆子和糖也讓孩子們高興得不行,大人們則都盯著煙和酒,一個個也是滿臉的笑容。
“幸好加了一百個位置,不然可真不夠啊。”三爺爺轉悠了一圈,等人坐得差不多時已經不剩多少位置了。
“可惜沒煙花,不然晚上看看煙花也是不錯的。”
張花城看著已經暗淡的天,隨著燈光亮起,火盆燃燒,這裡就如白晝一般明亮。
“煙花?這東西隻有大城市纔有的。”三爺爺也是見多識廣。
六十年代的煙花屬於計劃分配的商品,春節的時候還需要春節特供票纔能夠購買的,而且主要是簡單的小鞭炮,二腳踢那種,隻有北京那些大城市在國慶期間可以供應少量的大型煙花,普通地區能買到小型的手持小煙花就不錯了。
“上菜咯!”
隨著一聲吼,鑼一響,開始上菜了。
準備倉促,沒有雞,但其他的該有的都有了,一盤盤的菜上桌了。
喜歡鎏金歲月:帶娃漁獵長白山請大家收藏:()鎏金歲月:帶娃漁獵長白山書海閣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