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 第151章 晚秋獨自照顧兩個孩子,管理作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51章 晚秋獨自照顧兩個孩子,管理作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初冬的風裹著碎雪沫子,在紅旗生產大隊的土坯牆上撞出簌簌聲響,院門口那棵老槐樹的枝椏光禿禿的,枝尖凝著層薄冰,像被凍住的銀簪子,斜斜插在鉛灰色的天幕上。沈廷舟離開的第十個清晨,林晚秋是被沈念溪的咿呀聲驚醒的,小家夥裹著繡著小老虎的厚棉被,小拳頭攥著被角,鼻尖凍得泛著粉,看見林晚秋睜眼,立刻伸著胳膊要抱,口水順著嘴角淌到棉布裡,洇出一小片濕痕。

林晚秋輕手輕腳地挪下炕,冰冷的地麵透過千層底布鞋滲進腳心,讓她瞬間清醒。她攏了攏洗得發藍的棉襖,先走到灶台邊,摸出灶膛裡殘留的火星,添上幾根乾玉米芯,火摺子“呼”地一下燃起來,橘紅色的火苗舔舐著黑黢黢的鍋底,漸漸把灶房裡的寒氣驅散了些。往鐵鍋裡舀水時,她瞥見水缸沿結著半指厚的冰,彎腰時腰間的玉佩輕輕硌了一下,指尖撫過那溫潤的玉麵,心裡踏實了幾分——這是沈廷舟走前親手幫她係上的,說玉能安神,可她知道,真正讓她定心的,是玉佩裡那方藏著糧食、藥品和現代農具的空間,是她在這缺衣少食的年代裡,最可靠的底氣。

“媽媽,我來添柴。”沈念安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小家夥穿著鼓鼓囊囊的棉褲,踩著趿拉板蹭到灶邊,凍得通紅的小手熟練地往灶膛裡塞玉米芯,“爸爸說燒火要留通風口,不然煙會嗆著媽媽。”他仰著小臉,睫毛上還沾著沒擦乾淨的眼屎,眼神卻透著超越年齡的認真。

林晚秋鼻頭一酸,伸手捂住兒子的小手嗬氣,溫熱的氣息在冷空氣中凝成白霧:“慢些添,彆燙著。”看著兒子懂事的模樣,她想起沈廷舟臨走前教念安喂雞、記賬的場景——那時沈廷舟蹲在雞圈旁,手把手教兒子分辨母雞是否要下蛋,陽光落在兩人身上,暖得像層薄紗。如今沈廷舟不在,念安倒真成了家裡的小男子漢,連給雞添食都記得把玉米粒篩得乾乾淨淨,生怕混進石子。

轉身從櫥櫃裡拿出兩個白麵饅頭,這是她從空間裡取出來的,尋常日子捨不得吃,卻要給孩子們補充營養。把饅頭放進籠屜後,她又從瓦罐裡舀出半勺白糖,用溫水調成甜水倒進奶瓶,才走到炕邊抱起沈念溪。小家夥立刻叼住奶嘴,小腦袋在她懷裡蹭了蹭,一雙圓溜溜的眼睛盯著灶房裡的火光,咿呀地哼著不成調的曲子。

早飯剛擺上桌,院門口就傳來劉大姐的聲音,裹著厚頭巾的身影撞開風雪闖進來,眉毛上沾著的雪沫子一進門就化成了水:“晚秋妹子,供銷社的李同誌差人捎信,說上次訂的五十斤米糊今天要取,還問咱們新研發的紅棗泥能不能先送十斤試試。”

林晚秋趕緊讓劉大姐進屋烤火,把沈念溪放進搖籃裡,又給劉大姐倒了杯熱水:“紅棗泥昨天剛做好,裝在陶罐裡封著呢,等會兒我跟周大哥一起送過去。對了,劉姐,作坊裡的婦女們手還僵嗎?要是冷,就多燒個煤爐,彆凍著了。”

“不僵不僵,你給咱們做的棉手套厚實著呢!”劉大姐搓著手笑,目光落在沈念溪身上,忍不住伸手逗了逗小家夥的臉蛋,“溪溪這模樣越來越俊了,瞧這大眼睛,跟廷舟兄弟一模一樣。”說著又看向沈念安,“念安昨天還幫我家丫頭補算術,那小賬本記得比我還清楚,真是隨了你,聰明!”

沈念安耳朵一紅,扒拉著饅頭小聲說:“李小花的乘法表總背錯,我教她用小石子擺,擺兩次就會了。”林晚秋看著兒子害羞的樣子,心裡暖融融的——以前念安剛被她接回來時,還是個怕生的瘦小子,連說話都不敢大聲,如今卻能主動幫彆人補習,這變化比什麼都讓她欣慰。

吃過早飯,沈念安背著洗得發白的書包去學堂,臨走前特意把自己的小賬本塞進林晚秋兜裡:“媽媽,這是上週幫王奶奶喂雞賺的五分錢,還有賣雞蛋的兩毛錢,我都記好了,等爸爸回來給他看。”林晚秋點點頭,看著兒子踩著積雪的小身影消失在巷口,才和周大哥一起往作坊去。

作坊就在院西頭的三間瓦房裡,剛推開門,一股混合著米香、紅棗甜和柴火暖的氣息就撲麵而來。幾個婦女圍在大木桌旁篩米粉,手裡的竹篩子搖得“沙沙”響,見林晚秋進來,都笑著打招呼:“林掌櫃的來啦!”

“大家手上的活還順嗎?”林晚秋走到原料堆前,抓起一把小米仔細檢視——顆粒飽滿,色澤金黃,是周大哥淩晨去公社糧站挑的好貨。她湊近聞了聞,沒有半點黴味,這才放下心來,“咱們做的是給娃吃的輔食,原料上半點不能馬虎,哪怕是一粒壞米都要挑出來,知道嗎?”

“知道!”婦女們齊聲應道,手裡的動作更認真了。林晚秋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心裡感激——沈廷舟走後,作坊全靠周大哥和劉大姐撐著,周大哥管著原料采購和運輸,每天天不亮就去公社糧站排隊;劉大姐帶著婦女們做輔食,從篩粉到蒸煮,每一步都盯得仔細,若不是他們忠心,這攤子早亂了。

正檢視著,周大哥突然湊過來,壓低聲音說:“晚秋妹子,昨天我去公社送米糊,聽說趙建軍最近總在作坊附近轉悠,還跟人打聽咱們的配方。”林晚秋的心猛地一沉——趙建軍的爹之前因為貪贓被抓了,沒了靠山的他本該老實些,沒想到還惦記著作坊。她不動聲色地說:“周大哥,以後他再問,你就說配方是我家祖傳的,不外傳。另外,你采購原料的時候多注意點,彆讓人在原料上動手腳。”

“我知道了。”周大哥點點頭,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條,“這是醫院王醫生訂的南瓜糊訂單,要三十斤,下月初取。王醫生還說,要是咱們有新的輔食品種,醫院也願意試試。”林晚秋接過紙條,心裡鬆了口氣——醫院和供銷社是作坊的兩大客戶,隻要這兩個渠道穩住,作坊的收入就不愁。

中午時分,林晚秋正在給沈念溪餵奶,院門口傳來沈老太的聲音,比平時溫和了不少:“晚秋,在家嗎?”林晚秋有些意外——自從沈老太和張蘭和好後,就沒怎麼來家裡鬨過,今天怎麼突然來了?她把沈念溪交給劉大姐抱著,起身迎出去。

隻見沈老太拄著柺杖站在院裡,張蘭跟在身後,手裡還提著一籃子紅薯:“媽,您怎麼來了?”林晚秋語氣平淡,沒有熱絡,也沒有冷淡。

“這不是看天氣冷了,給孩子們送點紅薯嗎?”沈老太的語氣緩和了許多,目光落在沈念溪身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家夥的頭,“溪溪都長這麼大了,上次見還是個小不點呢。”張蘭也跟著說:“晚秋,之前是我們不對,總跟你鬨矛盾,以後咱們都是一家人,互相幫襯著。”

林晚秋心裡清楚,她們態度轉變,一是因為趙建軍沒了靠山,她們沒了可倚仗的人;二是因為作坊生意越來越好,想從她這兒沾點好處。但她也沒戳破,隻是笑著說:“謝謝媽和大嫂,快進屋暖和暖和。”

進屋後,沈老太坐了一會兒,才吞吞吐吐地說:“晚秋,我聽說作坊最近挺忙的,你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也辛苦,不然讓張蘭來作坊幫忙吧?她在家也沒什麼事,還能給你搭把手。”林晚秋心裡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媽,作坊裡的人手夠了,而且做輔食需要細心,張蘭嫂子性子急,怕是不太合適。不過要是嫂子願意,以後可以幫著給作坊送送東西,我給嫂子算工錢。”

沈老太和張蘭對視一眼,張蘭立刻笑著說:“願意願意,送東西我能行!”沈老太也滿意地點點頭,又坐了會兒才離開。看著她們的背影,劉大姐忍不住說:“晚秋妹子,你怎麼還讓張蘭來幫忙?她以前可沒少欺負你。”

“放心吧,我有分寸。”林晚秋笑著說,“讓她送東西,既不讓她接觸配方,也能讓她有點事做,省得總琢磨著找事。而且沈老太現在態度緩和了,咱們也彆把關係鬨得太僵,畢竟是廷舟的家人。”

傍晚,沈念安放學回來,剛進門就遞上一張紙條:“媽媽,李小花說她媽媽看到趙建軍今天去了咱們作坊後麵的倉庫,好像在偷偷看什麼。”林晚秋接過紙條,指尖微微發涼——趙建軍果然沒放棄,竟然盯上了倉庫。她摸了摸沈念安的頭:“念安做得好,以後再有這種事,記得及時告訴媽媽。”

晚飯過後,林晚秋哄睡了兩個孩子,獨自坐在桌邊翻看賬本。煤油燈的火苗忽明忽暗,映著她疲憊卻堅定的臉龐。她開啟空間,看著裡麵堆放整齊的物資——大米、麵粉、奶粉、藥品,還有一些現代的農具和種子。這些都是她的底氣,可她也清楚,空間隻能救急,不能長久,真正能立足的,還是自己的本事和鄉親們的支援。

忽然,院門外傳來輕微的響動,林晚秋立刻警覺起來,抓起桌角的剪刀藏在身後。她走到門邊,透過門縫往外看,隻見一個黑影在倉庫門口徘徊,正是趙建軍。他手裡拿著一根鐵絲,正試圖撬倉庫的鎖,動作鬼鬼祟祟的。

林晚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倉庫裡放著剛磨好的米粉和做好的輔食,還有一些珍貴的原料,要是被趙建軍偷了或者毀了,損失就大了。她深吸一口氣,沒有立刻出聲,而是悄悄退回屋裡,點亮另一盞煤油燈,故意提高聲音喊:“周大哥,你怎麼又回來了?是不是落下什麼東西了?”

門外的黑影明顯頓了一下,緊接著就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顯然是逃走了。林晚秋這才鬆了口氣,手心已經沁出了冷汗。她知道,趙建軍不會就此罷休,他肯定還會想彆的辦法來打作坊的主意。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特意去了趟公社,找到供銷社的李同誌。李同誌正在整理貨架,見林晚秋來了,立刻笑著迎上來:“晚秋妹子,你來得正好,昨天送的紅棗泥很受歡迎,好多顧客都問什麼時候再進貨。”

“李同誌,我這次來,是想跟您商量件事。”林晚秋開門見山,“咱們之前的供貨合同快到期了,我想續簽,而且我這邊新研發了幾種輔食,比如核桃糊和小米糊,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吃,您看能不能在供銷社多給我們留個櫃台?”

李同誌眼睛一亮:“你說的是真的?要是有新品種,肯定受歡迎!續簽合同沒問題,櫃台也能給你留著,不過你得保證質量和供貨量。”

“您放心,質量絕對沒問題,供貨量也能跟上。”林晚秋鬆了口氣,有了供銷社這個靠山,趙建軍想動作坊就沒那麼容易了。她又順便去了趟醫院,跟兒科的王醫生聊了聊,王醫生之前就推薦過作坊的輔食,聽說有新品,當即定下了一批貨。

從公社回來,林晚秋路過村口,正好碰到林茉莉。林茉莉穿著一件新做的花棉襖,臉上塗著淡淡的胭脂,看見林晚秋就笑著迎上來:“表姐,聽說廷舟哥走了,你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怪辛苦的,要不我來幫你吧?我在家也沒什麼事,還能幫你帶帶念溪。”

林晚秋看著她虛偽的笑容,心裡冷笑。這個林茉莉,以前就總想著挑撥她和沈廷舟的關係,還覬覦沈廷舟,如今沈廷舟不在,她又想打作坊的主意。“不用了,我自己能應付,麻煩表妹惦記了。”林晚秋語氣疏離,說完就往前走。

林茉莉臉上的笑容僵住,看著林晚秋的背影,眼底閃過一絲陰狠。她轉頭看向不遠處的趙建軍,兩人交換了個眼神——趙建軍沒了靠山,林茉莉也沒了可倚仗的人,兩人都想從林晚秋的作坊裡撈點好處,如今沈廷舟不在,正是聯手的好時機。

回到家,林晚秋把從公社帶來的訊息告訴了周大哥和劉大姐,兩人都很高興。“這下咱們就不怕趙建軍了!”周大哥拍著大腿說。

“還不能掉以輕心。”林晚秋嚴肅地說,“趙建軍和林茉莉肯定不會甘心,說不定會搞出彆的名堂。周大哥,你以後晚上多去倉庫看看,彆讓人趁機偷東西;劉大姐,作坊裡的配方一定要保密,除了咱們幾個核心的人,不能讓彆人知道,尤其是張蘭,雖然讓她送東西,但也彆讓她進作坊的操作間。”

“我們知道了。”兩人齊聲應道。

接下來的幾天,林晚秋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打理作坊,還要提防著趙建軍和林茉莉的刁難,忙得腳不沾地。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給孩子們做早飯,送念安上學,然後去作坊安排生產,中午回來給念溪餵奶,下午又去公社送訂單,晚上還要哄孩子們睡覺,等孩子們睡熟了再翻看賬本,常常忙到深夜。眼角的細紋不知不覺多了些,手上也磨出了新的繭子,但她的眼神卻越發堅定——她要守住這個家,守住作坊,等沈廷舟平安回來。

沈念安也越來越懂事,每天放學回來就幫著喂雞、記賬,還會哄妹妹玩。有一次林晚秋忙得忘了吃飯,沈念安就把熱好的饅頭和鹹菜端到作坊,小聲說:“媽媽,你快吃吧,我已經喂過妹妹了,還幫周爺爺看了倉庫。”林晚秋看著兒子懂事的樣子,心裡滿是欣慰,所有的辛苦彷彿都煙消雲散了。

這天下午,林晚秋正在作坊裡檢查新做的核桃糊,忽然聽到外麵傳來爭吵聲。她出去一看,隻見趙建軍帶著兩個陌生男人堵在院門口,正和周大哥爭執。“趙建軍,你想乾什麼?”林晚秋走過去,冷冷地問。

趙建軍雙手抱胸,一副無賴的樣子:“林晚秋,我聽說你這作坊用的原料有問題,吃壞了人,今天我就是來討個說法的!”他身後的兩個男人也跟著起鬨:“對,我們家孩子吃了你家的米糊,上吐下瀉的,你必須賠償!”

林晚秋心裡清楚,這是趙建軍故意找人來鬨事。她不動聲色地說:“我家作坊的原料都是從公社糧站進的,有票據可查,而且每一批輔食都經過嚴格檢查,不可能有問題。你們說孩子吃壞了,有醫院的診斷證明嗎?要是拿不出來,就是故意造謠,我可以去公社告你們!”

趙建軍沒想到林晚秋這麼冷靜,頓時慌了神:“我……我不管,反正你得賠償!不然我就天天來這兒鬨,讓你做不成生意!”

就在這時,公社的李同誌和王醫生突然來了,身後還跟著兩個乾部。“趙建軍,你在乾什麼?”李同誌厲聲喝道,“晚秋的作坊是咱們公社重點扶持的個體戶,原料和質量都經過檢查,你憑什麼造謠鬨事?”

王醫生也跟著說:“我是醫院的兒科醫生,最近根本沒有孩子因為吃米糊上吐下瀉的病例,你這是故意誣陷!”

趙建軍嚇得臉色發白,趕緊帶著人灰溜溜地走了。林晚秋鬆了口氣,上前握住李同誌的手:“李同誌,王醫生,多虧你們來了,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用謝我們,我們也是聽說有人在這兒鬨事,特意過來看看。”李同誌笑著說,“不過你也得小心點,趙建軍那人記仇,肯定還會找機會搗亂的。”

送走李同誌和王醫生,林晚秋回到作坊,看著滿地狼藉,心裡五味雜陳。她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趙建軍和林茉莉肯定還會聯手對付她。但她不怕,她有空間裡的物資,有懂事的孩子,有忠心的幫手,還有公社和醫院的支援,更重要的是,她有沈廷舟臨走前的承諾和自己堅韌的意誌。

夜深了,林晚秋躺在床上,看著身邊熟睡的兩個孩子,伸手摸了摸腰間的玉佩。窗外的寒風還在呼嘯,但她的心裡卻暖暖的。她想起沈廷舟臨走前說的話:“照顧好自己,等我回來。”她在心裡默默回應:“廷舟,你放心,我會撐起這個家,守護好作坊,等你平安回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