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53章 空間解鎖技能:初級養殖術
林晚秋關上院門時,指尖還殘留著木門上粗糙的木紋觸感。院角的老榆樹在午後陽光裡投下斑駁陰影,風穿過枝葉,將豆腐坊飄來的豆香揉碎在空氣裡,明明是熟悉的溫暖氣息,她卻因方纔玉佩的異動,心跳得比往常快了幾分。
她快步走回堂屋,沈念安正坐在小板凳上,把剛摘的黃瓜切成小塊,用乾淨的粗瓷碗盛著,見她進來,立刻舉著碗跑過來:“娘,你快嘗嘗,這黃瓜比上次的更甜!”小孩的指尖沾著翠綠的瓜汁,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星星,林晚秋接過碗,咬下一塊,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漫開,瞬間壓下了方纔與張蘭周旋的些許疲憊。
“好吃,念安挑的瓜最甜。”林晚秋笑著揉了揉兒子的頭發,目光卻不由自主落在領口——那裡貼著麵板,藏著那塊祖傳的玉佩。方纔張蘭轉身離開時,她分明感覺到玉佩傳來一陣細微的溫熱,不像平時的冰涼,倒像有股暖流順著玉佩邊緣,悄悄鑽進了她的血脈裡,緊接著,腦海中就響起了那道機械又清晰的聲音。
“念安,你先自己玩會兒,娘去屋裡整理下東西。”林晚秋把碗遞給兒子,腳步輕快地走進裡屋,反手關上房門。屋內光線稍暗,她立刻從領口取出玉佩——溫潤的白玉在昏暗裡泛著淡淡的瑩光,表麵原本模糊的紋路,此刻竟清晰了幾分,像有細密的光在紋路裡流動。
她集中精神,心念一動,熟悉的眩暈感襲來,下一秒,便已置身於空間之中。
與往常不同,這次映入眼簾的,除了倉庫裡堆積如山的物資、土地裡長勢喜人的作物,在空間最東側,竟多了一座小巧的木質養殖棚。棚子約莫半人高,用打磨光滑的圓木搭建而成,棚頂鋪著厚厚的茅草,邊緣還掛著幾串曬乾的艾草,散發著淡淡的草藥香。棚子前的空地上,幾隻羽毛油亮的土雞正低頭啄食,橘黃色的腳爪在鬆軟的泥土上留下淺淺的印記,還有三隻嫩黃色的小鴨子,搖搖擺擺地跟在母雞身後,發出“嘰嘰”的輕叫,模樣憨態可掬。
林晚秋快步走過去,伸手輕輕撫摸一隻土雞的羽毛,柔軟的觸感從指尖傳來,土雞溫順地偏了偏頭,沒有絲毫抗拒。她的目光被棚子旁立著的一塊木牌吸引,上麵用清晰的字跡寫著“初級養殖術技能麵板”,下方還列著幾行小字:
?
解鎖條件:成功化解人為危機(張蘭投毒事件),獲得空間積分100點。
?
技能內容:掌握雞、鴨、鵝等常見家禽的養殖技術,包括飼料配比、疫病防治、生長週期管理。
?
配套物資:初始家禽(土雞5隻、土鴨3隻)、基礎飼料配方、簡易養殖工具(餵食槽、飲水器、體溫計)。
?
升級條件:累計養殖家禽數量達50隻,且成活率不低於90%,可解鎖中級養殖術(豬、羊等家畜養殖)。
林晚秋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幾分,前世她作為美食博主,雖擅長烹飪,卻對養殖一竅不通,如今有了這初級養殖術,簡直是如虎添翼!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肉和蛋都是稀缺品,若是能把養殖搞起來,不僅能讓念安每天吃上有營養的雞蛋,將來還能把多餘的家禽和蛋類拿到市場上去賣,再加上現有的豆腐生意,家裡的收入就能更上一層樓,甚至還能帶動村裡的人一起養殖,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她彎腰拿起放在棚子旁的《初級養殖術手冊》,泛黃的紙頁上,用工整的字跡詳細記錄著養殖要點。比如土雞的飼料,需要將空間裡的玉米、豆粕、麥麩按照3: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切碎的青菜葉和骨粉,保證營養均衡;鴨子則需要在飼料中多加些小魚乾和貝殼粉,促進骨骼生長;在疫病防治方麵,手冊上還記載了幾種常見的家禽疾病症狀及治療方法,比如雞瘟的早期症狀是精神萎靡、羽毛蓬鬆,可用空間裡的艾草、金銀花煮水餵食,連續三天即可痊癒。
林晚秋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半個時辰。她合上手冊,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首先,要在自家後院或者後山找一塊合適的地方搭建養殖棚,考慮到村裡人的眼光,初期養殖規模不宜過大,先從幾隻雞、鴨開始,等掌握了養殖技巧,再慢慢擴大規模;其次,飼料方麵,空間裡的玉米、豆粕等物資充足,可以先從空間裡取出一部分作為初始飼料,同時在自家院子裡開辟一小塊土地,種植專門用來喂家禽的青菜,這樣既能節省空間物資,又能讓家禽的飼料更加新鮮;最後,要嚴格按照手冊上的方法進行管理,定期給家禽檢查身體,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確保家禽健康生長。
“娘,你在屋裡乾啥呢?俺都等你半天了!”沈念安的聲音從屋外傳來,打斷了林晚秋的思緒。她連忙收起手冊,心念一動,退出了空間,將玉佩重新藏回領口。
開啟房門,沈念安正站在門口,手裡拿著一根剛折的柳枝,臉上帶著些許委屈:“娘,你怎麼待了這麼久,俺還以為你不理俺了呢。”
林晚秋蹲下身子,輕輕捏了捏兒子的臉蛋,笑著說:“娘怎麼會不理念安呢?娘是在整理東西,想給念安一個驚喜。”
“驚喜?”沈念安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好奇地問,“娘,什麼驚喜啊?是不是有好吃的?”
林晚秋故意賣了個關子:“暫時保密,等過幾天你就知道了。不過念安要答應娘,到時候看到驚喜,不能告訴村裡的其他人,好不好?”
沈念安用力點點頭,小腦袋像撥浪鼓似的:“俺答應娘!俺一定不告訴彆人!”
看著兒子天真的模樣,林晚秋心裡暖暖的。她知道,養殖這件事在初期必須保密,村裡不乏像張蘭、沈老太這樣眼紅的人,若是讓她們知道自己開始養雞、養鴨,指不定又會鬨出什麼幺蛾子。等將來養殖規模擴大了,技術也成熟了,再慢慢告訴村裡信任的人,帶動大家一起養殖。
林晚秋挎著個裝滿鐮刀、繩子的竹籃,假裝去後山割豬草,悄悄往後山走去。後山離村子有二裡地,山上長滿了鬆樹林和低矮的灌木,越往裡走,人跡越罕至。林晚秋順著一條被踩出來的小路往上爬,腳下的泥土帶著雨後的濕潤,偶爾還能看到幾隻蹦跳的螞蚱,驚得草叢裡的蟲子“吱吱”叫。
她按照手冊上的要求,四處檢視地形。走到半山腰時,忽然眼前一亮——這裡有塊約莫兩丈見方的平坦空地,背靠一塊巨大的岩石,正好能擋住北風,前麵是一片稀疏的楊樹林,既能遮擋視線,又不會擋住陽光。更妙的是,空地旁邊有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還能看到幾條小魚在水裡遊來遊去,取水方便極了。
林晚秋用捲尺量了量空地的尺寸,又蹲下身摸了摸土壤——鬆軟肥沃,用來搭雞棚再合適不過。她心裡盤算著:雞棚主體用圓木搭建,棚頂鋪茅草,四周用樹枝編籬笆,再在旁邊挖個小坑儲存飼料,溪邊安個飲水器……想著想著,彷彿已經看到幾隻油亮的土雞在棚子裡踱步,念安捧著熱乎雞蛋笑的模樣,她嘴角忍不住往上揚。
接下來幾天,林晚秋一邊忙著磨豆腐、賣豆腐,一邊見縫插針地準備搭建雞棚的材料。她從空間裡取出幾根碗口粗的圓木——這是她前世儲存的裝修用木材,如今鋸成合適的長度,正好做雞棚的立柱。又拿出一捆結實的麻繩,還有幾大捆曬乾的茅草,這些都用竹籃一點點往後山運,每次都選在清晨天不亮或傍晚村裡人都睡下的時候,生怕被人撞見。
這天清晨,天剛矇矇亮,林晚秋就背著一捆圓木往後山走。露水打濕了她的褲腳,涼絲絲的,遠處傳來幾聲雞鳴,空氣裡滿是青草和泥土的清香。她剛把圓木放在空地上,就聽到身後傳來“哢嚓”一聲——是樹枝斷裂的聲音!林晚秋心裡一緊,猛地轉身,手裡緊緊攥住鐮刀,警惕地看向四周。
“晚秋?是你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林晚秋抬頭一看,竟是村裡的李大叔。李大叔是個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妻子早逝,獨自帶著一個女兒過活,平時林晚秋賣豆腐時,他總會多買一塊,還常幫她挑水、劈柴,是村裡少有的真心待她好的人。
林晚秋鬆了口氣,放下鐮刀,走上前:“李大叔,您怎麼這麼早來後山?”
李大叔扛著一把斧頭,撓了撓頭,笑著說:“俺來砍點柴,家裡的柴快燒完了。你這丫頭,大清早的背著這麼粗的木頭,是要乾啥?”他目光落在那幾根圓木上,眼裡滿是疑惑。
林晚秋心裡盤算著,李大叔為人可靠,與其瞞著他,不如說實話,說不定還能請他幫忙。她壓低聲音,把想搭雞棚給念安補身體的事說了,隻是隱去了空間的事,隻說是托城裡的遠房親戚弄來的雞苗。
李大叔聽完,立刻點頭:“這是好事啊!念安那孩子太瘦了,是該補補。你一個丫頭片子,搭雞棚哪有力氣?俺幫你!正好俺今天沒彆的事,咱們一起搭,天黑前準能搭好!”
林晚秋又驚又喜,眼眶都有些發熱:“真的嗎?謝謝您李大叔!俺……俺給您工錢!”
“說啥工錢呢!”李大叔佯怒道,“你這丫頭,平時幫俺家丫頭縫縫補補,俺都沒謝你呢。搭個棚子算啥?走,咱們先把立柱立起來!”
有了李大叔的幫忙,搭建雞棚的速度快了不少。李大叔力氣大,負責把圓木埋進土裡當立柱,林晚秋則用麻繩把橫木綁在立柱上,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太陽漸漸升高,陽光透過楊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李大叔擦了擦汗,對林晚秋說:“丫頭,這棚子得搭高些,不然夏天熱,雞也容易生病。俺再去砍幾根長點的木頭,把棚頂架高些。”
林晚秋連忙遞過水壺:“您先喝點水歇會兒,俺去砍。”
“不用,你歇著,俺去。”李大叔接過水壺,猛灌了幾口,扛起斧頭就鑽進了樹林。林晚秋看著他的背影,心裡滿是感激——在這個人心複雜的年代,能遇到這樣真心幫襯的人,真是她的幸運。
中午時分,雞棚的主體框架終於搭好了。李大叔又幫著林晚秋把茅草鋪在棚頂上,茅草鋪得厚厚的,既能遮雨,又能隔熱。林晚秋則在棚子四周用樹枝編籬笆,樹枝選的是有韌性的柳條,一根根編織在一起,緊密又牢固。她還特意在籬笆上留了個小門,方便進出餵食、撿蛋。
“好了!”李大叔拍了拍手,看著搭好的雞棚,滿意地笑了,“這棚子結實著呢,刮風下雨都不怕。丫頭,你再弄個餵食槽和飲水器,就能養雞了。”
林晚秋看著眼前的雞棚——四四方方的,立在空地上,像個小小的堡壘,心裡滿是成就感。她從竹籃裡拿出兩個剛做好的白麵饅頭,遞給李大叔:“李大叔,謝謝您,您吃個饅頭墊墊肚子。”這白麵饅頭是她從空間裡拿出來的,平時她和念安都捨不得吃,今天特意帶來感謝李大叔。
李大叔推辭不過,接過饅頭,咬了一口,眼裡滿是驚訝:“這饅頭咋這麼香?比過年時公社發的還好吃!”
林晚秋笑了笑:“是俺托親戚弄來的白麵,您要是喜歡,下次俺再給您帶兩個。”兩人又閒聊了一會兒,李大叔怕家裡的女兒擔心,便先回去了。
在李大叔的幫助下,養殖棚很快就搭建好了。棚子比空間裡的略大一些,足夠容納十幾隻家禽,棚頂鋪著厚厚的茅草,能遮風擋雨,棚子四周用樹枝圍起來,防止家禽跑出去,也能阻擋野獸入侵。林晚秋還在棚子旁邊挖了一個小坑,用來儲存飼料和工具,又從溪邊引來一根細竹管,將溪水引到棚子前的飲水器裡,方便家禽喝水。
搭建好養殖棚後,林晚秋趁著夜色,從空間裡將5隻土雞和3隻土鴨悄悄轉移到了後山的養殖棚裡。她按照《初級養殖術手冊》上的方法,調配好飼料,倒入餵食槽中,土雞和土鴨立刻圍了過來,歡快地啄食起來。看著它們進食的模樣,林晚秋心裡充滿了期待,她知道,自己的養殖事業,從這一刻正式開始了。
接下來的日子,林晚秋每天都會在清晨或傍晚,趁著沒人的時候,悄悄去後山給家禽餵食、換水,檢查它們的生長情況。土雞和土鴨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長勢很好,土雞的羽毛越來越油亮,土鴨也漸漸長出了灰色的羽毛,開始嘗試在小溪裡遊泳。
這天傍晚,林晚秋像往常一樣去後山檢視家禽,剛走到養殖棚附近,就聽到棚子裡傳來“咯咯噠”的叫聲。她心裡一喜,快步走過去,隻見一隻土雞正站在棚子角落的草窩裡,旁邊躺著一枚溫熱的雞蛋,蛋殼呈淡褐色,上麵還沾著少許絨毛。
“太好了!終於下蛋了!”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拿起雞蛋,溫熱的觸感從指尖傳來,讓她心裡充滿了喜悅。這是她養殖以來收獲的第一枚雞蛋,雖然不大,卻是她努力的成果,更是她和念安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
她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隨身的布包裡,轉身準備回家。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山坡上,將草木染成了溫暖的橘黃色。林晚秋看著遠處的村莊,炊煙嫋嫋,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把養殖生意做好,讓念安過上富足的生活,也讓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回到家,沈念安正坐在院子裡等著她。看到林晚秋回來,立刻跑過來:“娘,你回來啦!今天有沒有驚喜啊?”
林晚秋笑著從布包裡拿出那枚雞蛋,遞到兒子麵前:“念安你看,這是什麼?”
沈念安眼睛一亮,興奮地叫道:“雞蛋!是雞蛋!娘,這是哪裡來的雞蛋啊?”
“這是娘給你準備的驚喜啊。”林晚秋摸了摸兒子的頭,笑著說,“以後咱們每天都能有雞蛋吃了,念安吃了雞蛋,就能長得更高、更壯了。”
沈念安小心翼翼地接過雞蛋,像捧著寶貝似的,開心地說:“太好了!謝謝娘!俺明天要吃水煮蛋!”
“好,明天娘就給你煮水煮蛋。”林晚秋看著兒子開心的笑臉,心裡暖暖的。她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驚喜在等著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