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06章 糕點受歡迎,晚秋在縣城小有名氣
縣城供銷社的青磚瓦房在初春的暖陽裡泛著溫潤的光澤,簷角殘留的冰棱融成細珠,順著雕花雀替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細碎的聲響,像是為這場熱鬨的售賣奏響序曲。林晚秋站在貨架旁,看著蜂擁而來的顧客,指尖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襟——那藏在袖口的玉佩微微發燙,彷彿也在為這久違的煙火氣而雀躍。
“同誌,這桃酥真能論斤稱?”一位穿著灰布棉襖的大娘踮著腳,手指懸在桃酥上方,眼神裡滿是遲疑。她袖口磨出了毛邊,棉襖領口縫著補丁,顯然是尋常過日子的人家,捨不得輕易花錢買零嘴。林晚秋連忙上前,笑著拿起一塊桃酥遞過去:“大娘您先嘗嘗,咱們這桃酥用的是正經精白麵粉,豬油是村裡養豬戶現熬的,芝麻也是挑過的,沒一顆壞粒。您嘗著合口味再買,不打緊。”
大娘小心翼翼地接過桃酥,指尖觸到那金黃酥脆的表皮,還能感受到餘溫。她輕輕咬下一小塊,酥皮瞬間在舌尖化開,濃鬱的芝麻香混著豬油的醇厚,甜意不齁不淡,恰好熨帖了冬日裡寡淡的味蕾。她眼睛一亮,連忙又咬了一大口,含糊著說:“好!真好!比我年輕時候在城裡親戚家吃的還香!給我稱兩斤,再要一斤芝麻糕,給我家小孫孫留著!”
周圍的顧客本就被香氣勾得心癢,見大娘吃得滿足,頓時沒了顧慮。“給我稱三斤桃酥!”“我要一斤綠豆糕,再來半斤棗泥糕!”“同誌,這糕點能放幾天啊?我想多買些給鄉下的爹孃捎過去。”此起彼伏的聲音裡,供銷社的工作人員手忙腳亂地拿起油紙和桿秤,秤砣碰撞的“叮當”聲、油紙包裹的“窸窣”聲,與顧客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了最鮮活的市井樂章。
林晚秋穿梭在人群中,耐心地解答著每一個問題。當有人問起糕點為何如此香甜時,她笑著指了指不遠處的沈廷舟:“我家同誌懂火候,烤的時候要先武火後文火,差一分都不行。麵粉和豬油也是按比例配的,多一錢少一錢,口感就差遠了。”沈廷舟正幫著搬竹筐,聞言回頭看了她一眼,眼神裡藏著笑意——他知道,這看似簡單的“比例”和“火候”背後,是她夜裡在空間裡反複試驗的結果,是她用現代美食博主的專業,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點點打磨出的美味。
念安背著小書包,站在沈廷舟身邊,手裡拿著小本子認真地記著賬。“爹,張阿姨買了兩斤桃酥,一斤芝麻糕,共七毛二。”“李爺爺買了三斤桃酥,一斤綠豆糕,共一塊零八分。”他稚嫩的聲音清亮,算賬卻分毫不差,引得周圍的顧客紛紛誇讚:“這孩子真機靈,小小年紀就會算賬,將來準是個有出息的!”念安聽到誇獎,小臉蛋漲得通紅,卻更認真地低下頭,一筆一劃地在本子上記錄著,心裡暗暗想著:一定要把賬記好,幫娘減輕負擔。
忙到日頭偏西,貨架上的糕點終於賣得七七八八。王主任拿著賬本走過來,臉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晚秋同誌,沈同誌,你們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這一天賣的糕點,比咱們供銷社一個月賣的點心還多!你看這賬本,桃酥賣了一百八十斤,芝麻糕一百二十斤,綠豆糕和棗泥糕也各賣了八十多斤,剩下的這點,我看今晚關門前就能賣完!”他說著,從抽屜裡拿出一遝嶄新的紙幣和糧票,“這是今天的貨款,一共是一百六十五塊八毛,還有五十斤糧票,你點點。”
林晚秋接過錢票,指尖觸到那帶著油墨香的紙幣,心裡一陣溫熱。她還記得剛重生時,兜裡連一分錢都沒有,兒子念安瘦得像根豆芽,連塊像樣的紅薯都吃不上。而現在,她不僅能讓兒子吃飽穿暖,還能帶著鄉親們一起賺錢,這沉甸甸的錢票,不僅是財富,更是她在這個年代站穩腳跟的底氣。她認真地數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將一半的錢票遞給沈廷舟:“你收著,咱們回去後,要給鄉親們發工資和分紅,剩下的錢,還要買下次做糕點的原材料。”
沈廷舟接過錢票,卻沒有立刻收起來,而是看著她:“你辛苦這麼久,該留些錢給自己和念安買些東西。念安的棉襖還是去年的,今年長高了,該添件新的了。”林晚秋心裡一暖,嘴上卻笑著說:“不急,等咱們的糕點生意再穩定些,彆說新棉襖,就是給念安買些連環畫都沒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副業小組穩住,讓鄉親們都能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中山裝、戴著眼鏡的男人走了過來。他手裡拿著一塊桃酥,語氣恭敬地問:“請問哪位是林晚秋同誌?”林晚秋愣了一下,點頭道:“我就是,同誌您找我有事?”男人連忙伸出手:“林同誌你好,我是縣食品廠的廠長,我叫周明遠。今天偶然嘗到你們的糕點,覺得味道非常好,想跟你談談合作的事。”
林晚秋和沈廷舟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驚喜。縣食品廠可是國營單位,要是能跟他們合作,不僅能擴大生產規模,還能讓他們的糕點走進更多地方。周廠長接著說:“我們食品廠有專業的裝置和生產線,要是林同誌願意提供配方,我們可以聯合生產,利潤咱們按比例分成。這樣一來,你們不用再手工製作,能節省不少人力,還能讓更多人吃到這麼好的糕點。”
林晚秋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認真地思考起來。她知道,配方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一旦交給食品廠,就意味著要分享自己的秘密。但她也明白,手工製作的產量有限,想要帶動更多鄉親致富,想要讓糕點真正開啟銷路,與食品廠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她看向沈廷舟,沈廷舟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眼神,輕聲說:“你做決定就好,我支援你。”
得到沈廷舟的支援,林晚秋心裡有了底。她看著周廠長,語氣誠懇地說:“周廠長,合作的事我很樂意考慮。不過配方是我們副業小組的心血,我需要跟鄉親們商量一下。另外,我希望在合作過程中,能保證糕點的品質,不能因為規模化生產就偷工減料。還有,我希望能優先錄用我們紅旗生產大隊的鄉親們到食品廠工作,讓他們也能有份穩定的收入。”
周廠長沒想到林晚秋不僅有眼光,還如此為鄉親們著想,頓時對她更加敬佩:“林同誌放心,品質我們肯定保證,這是食品廠的底線。至於錄用鄉親們的事,隻要他們符合條件,我們肯定優先考慮。你什麼時候跟鄉親們商量好了,隨時可以來找我。”他說著,從口袋裡拿出一張名片遞給林晚秋,“這是我的聯係方式,有任何問題,你都可以打電話找我。”
送走周廠長,天色已經擦黑。供銷社門口的燈籠亮了起來,昏黃的燈光映著地上的人影,溫暖而祥和。王主任看著林晚秋,語氣裡滿是讚歎:“晚秋同誌,你可真是好樣的!不僅帶鄉親們致富,還能跟縣食品廠談合作,將來肯定大有作為!”林晚秋笑著說:“王主任過獎了,我隻是想讓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起來。”
沈廷舟套好了馬車,將剩下的糕點和錢票都搬上車。念安已經困得打哈欠,卻還是堅持著把賬本收進書包裡。林晚秋把兒子抱上車,蓋好厚厚的棉被,輕聲說:“困了就睡會兒,到家了娘叫你。”念安點點頭,靠在林晚秋懷裡,很快就睡著了,小臉上還帶著滿足的笑容。
馬車緩緩駛離縣城,沿著鄉間小路往回走。夜裡的風有些涼,卻吹不散車廂裡的喜悅。沈廷舟握著韁繩,偶爾回頭看看車廂裡的母子倆,心裡滿是安穩。他知道,自己的任務很快就要結束了,等查清當年的疑點,他就能徹底放下心來,留在家裡,陪著林晚秋和念安,一起把日子過好。他輕聲說:“晚秋,等我把任務的事處理完,就幫你一起打理副業,咱們把紅旗生產大隊建設成公社最富裕的村子。”
林晚秋靠在車廂上,看著沈廷舟的背影,心裡滿是期待。她知道,沈廷舟的任務充滿危險,可她相信他,相信他一定會平安回來。她輕聲說:“我等你,等你回來,咱們一家人再也不分開。”馬車在夜色中前行,車輪碾過路麵的聲音,像是在為他們的未來奏響希望的樂章。
回到紅旗生產大隊時,已經是深夜。鄉親們聽說他們回來了,都紛紛跑到村口迎接。李大嬸手裡拿著剛蒸好的紅薯,塞到林晚秋手裡:“晚秋,累壞了吧?快吃塊紅薯墊墊肚子。”張大叔則忙著幫沈廷舟搬東西,嘴裡唸叨著:“今天賣得怎麼樣?鄉親們都等著好訊息呢。”
林晚秋看著圍上來的鄉親們,心裡滿是感動。她舉起手裡的錢票,笑著說:“鄉親們,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今天咱們的糕點賣得特彆好,一共賣了一百六十五塊八毛,還有五十斤糧票!另外,縣食品廠的周廠長還找我談了合作,要是合作成功,咱們以後就不用再手工做糕點了,還能讓更多鄉親到食品廠工作!”
鄉親們聽到這個訊息,頓時沸騰起來。“太好了!晚秋,你真是咱們的大功臣!”“能跟縣食品廠合作,咱們以後再也不用愁銷路了!”“要是能到食品廠工作,那可就太好了,以後就能有穩定的收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整個村口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林晚秋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合作的事談成,一定要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她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她,但她不怕,因為她有沈廷舟的支援,有鄉親們的信任,更有那顆想要改變命運、追求幸福生活的心。
沈廷舟站在一旁,看著林晚秋被鄉親們圍繞著,眼裡滿是溫柔和驕傲。他知道,自己選擇留在她身邊,是最正確的決定。他輕輕走上前,握住林晚秋的手,輕聲說:“彆太累了,早點休息,明天還有很多事要做。”林晚秋點點頭,靠在沈廷舟身邊,感受著他手心的溫度,心裡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