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 第147章 輔食受歡迎,成為作坊新的盈利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47章 輔食受歡迎,成為作坊新的盈利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十月的風帶著幾分清冽,卻吹不散紅旗生產大隊作坊裡的熱氣。青磚壘砌的作坊被隔出一間十來平米的淨室,白石灰粉刷的牆壁亮得能映出人影,屋頂懸著兩盞嶄新的馬燈,玻璃燈罩擦得一塵不染,暖黃的光灑在鋥亮的陶盆、竹篩上,連空氣中都飄著淡淡的米香與蔬果甜意。林晚秋穿著一身漿洗得發白的藍布罩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光潔的手腕,正站在石磨旁,手把手教新來的女工李桂枝磨米粉。

“力道要勻,磨盤轉得慢些才細,你看這米粉,得像篩過的白麵似的,一點顆粒都不能有。”林晚秋握著李桂枝的手,推著磨杆緩緩轉動,石磨縫隙間滲出的米漿細膩如乳,順著磨盤凹槽流進下方的陶盆裡,泛著瑩潤的光澤。李桂枝是隔壁大隊的寡婦,家裡有個三歲的娃,前些天聽說林晚秋的作坊招女工,揣著兩個窩窩頭就來了,此刻聽得格外認真,額角滲出的細汗都顧不上擦,隻連連點頭:“林掌櫃的,我記著了,一定磨得細細的,娃吃著纔不卡喉嚨。”

淨室外的院子裡,沈廷舟正指揮著兩個壯實的漢子往馬車上搬木箱。木箱是新打的,邊角用鐵皮包著,上麵用紅漆寫著“沈家嬰幼兒輔食”,下麵還綴著一行小字“淨含量一斤,生產日期十月初六”。每隻箱子裡都墊著油紙,碼得整整齊齊的油紙袋散發著南瓜、胡蘿卜的甜香,袋口用細麻繩係著,還彆著一張小小的紅紙,上麵印著簡單的餵食說明——這是林晚秋昨晚熬夜畫的,用炭筆描了南瓜、胡蘿卜的模樣,連“每日兩頓,溫水調服”都寫得工工整整。

“輕點放,彆磕著了。”沈廷舟伸手扶了扶即將滑下來的箱子,指尖觸到木箱上微涼的鐵皮,想起昨天去縣城時的情景。醫院的張院長拉著他的手,笑得眼角的皺紋都擠在了一起,說這幾天兒科病房的哭聲都少了,之前那個麵黃肌瘦的小娃,吃了三天南瓜米粉泥,臉頰都透著點粉了。還有供銷社的王主任,在櫃台前追著他問能不能多供些貨,說昨天有個老太太從鄉下趕過來,沒買到輔食,站在供銷社門口抹眼淚,說孫子在家天天鬨著要“沈家的甜糊糊”。

“廷舟,都裝好了嗎?”林晚秋從淨室裡走出來,順手摘了頭上的白布帽,烏黑的長發披在肩上,發梢還沾著點米粉的白末。她走到馬車旁,掀開一隻木箱的蓋子,拿起一袋胡蘿卜米粉泥,對著光看了看,油紙袋裡的粉末細膩均勻,沒有一絲結塊。“這批貨得趕在晌午前送到醫院,張院長說今天有幾個外地來的醫生要考察,正好讓他們嘗嘗咱們的輔食。”

沈廷舟伸手替她拂去發梢的米粉,指尖碰到她微涼的耳垂,輕聲道:“放心,趕車的老周是咱們大隊的,路熟得很,誤不了事。”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她略顯疲憊的臉上,眼底滿是心疼,“你這幾天都沒睡好,等這批貨送出去,你在家歇半天,作坊的事有我呢。”

林晚秋笑著搖了搖頭,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歇什麼,現在正是忙的時候。你沒聽王主任說嗎,供銷社的貨都斷了三天了,昨天還有人托關係找到家裡來,想預訂下個月的輔食。咱們得趁著這股勁,把名聲打出去。”她話音剛落,就聽到院門口傳來一陣清脆的腳步聲,沈念安背著小書包,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小皮鞋在青石板上敲出“噠噠”的響。

“媽媽!爸爸!”沈念安跑到林晚秋身邊,仰著小臉,眼睛亮得像兩顆黑葡萄,“今天學堂的李老師問我,你做的輔食能不能多送些到學堂,說班裡有幾個同學總餓肚子,吃了我的輔食,上課都不打瞌睡了。”他說著,從書包裡掏出一個皺巴巴的油紙袋,裡麵還剩小半袋菠菜雞蛋羹,“你看,這是我給小花留的,她昨天說愛吃,今天我特意多帶了些。”

林晚秋蹲下身,摸了摸兒子的頭,指尖蹭過他額前柔軟的碎發——這頭發比去年黑亮了不少,再也不是從前那副枯黃稀疏的模樣。她想起剛重生時,念安瘦得像根蘆柴棒,連半碗玉米糊糊都咽不下,如今卻能蹦蹦跳跳地去學堂,還會主動把輔食分給同學,心裡就像被溫水浸過,軟得一塌糊塗。“好啊,等週末媽媽做些新的輔食,你帶到學堂去,分給同學們吃。”她頓了頓,又道,“不過念安,你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不能因為幫媽媽的忙,耽誤了功課。”

沈念安用力點頭,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媽媽你放心,我昨天的算術題都做對了,李老師還誇我呢!等我上了小學,一定考第一名,讓你和爸爸都高興。”他說著,轉身就去幫沈廷舟搬木箱,小大人似的踮著腳,用儘全力推著箱子,臉上滿是認真。

林晚秋看著兒子忙碌的身影,心裡滿是欣慰。她站起身,目光望向作坊的方向,淨室裡的女工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劉大姐坐在竹篩旁,仔細篩著磨好的米粉,篩下來的粉末如雪般落在陶盆裡;周大哥的媳婦正把蒸熟的南瓜搗成泥,木槌敲在陶碗裡,發出“咚咚”的響;就連之前總愛偷懶的張蘭,此刻也正坐在桌邊,認真地給油紙袋係麻繩,手指翻飛間,麻繩打得結又整齊又結實。

“晚秋,你看這是今天的賬本。”負責記賬的老會計王大爺拄著柺杖走過來,手裡拿著一個藍布封麵的賬本,翻開的那一頁上,用毛筆寫著密密麻麻的數字,“這是供應醫院的兩百斤,每斤八毛錢;供銷社的五十斤,每斤七毛五;還有零散賣給鄉親們的,一共二十斤,每斤七毛錢。算下來,這三天的收入,比咱們之前做醬菜一個月的收入還多呢!”

林晚秋接過賬本,指尖拂過泛黃的紙頁,看著上麵的數字,心裡滿是激動。她想起剛開作坊時,手裡隻有幾塊錢,連買鹽的錢都要算計著花,如今卻靠著輔食,讓作坊有了新的盈利點,還能帶動這麼多鄉親一起賺錢。“王大爺,您把賬本收好,等月底咱們結賬,給大家都發獎金。”她頓了頓,又道,“對了,您跟李桂枝說一聲,她家裡困難,這個月的工資先給她預支一半,讓她給娃買點營養品。”

王大爺笑著點頭:“你這孩子,就是心善。我這就去跟她說,保準她高興。”他拄著柺杖,慢悠悠地向作坊走去,嘴裡還哼著小曲,聲音裡滿是歡喜。

沒過多久,趕車的老周就趕著馬車出發了。馬車軲轆碾過青石板路,發出“咕嚕咕嚕”的響,木箱裡的輔食隨著馬車的顛簸,偶爾傳來輕微的碰撞聲,卻像是最美妙的樂曲,在秋日的陽光下回蕩。林晚秋站在院門口,看著馬車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在路的儘頭,才轉身回到作坊。

淨室裡,劉大姐正拿著一塊乾淨的布,仔細擦拭著石磨,看到林晚秋進來,笑著說:“林掌櫃的,剛才李桂枝跟我說,她娃吃了咱們的輔食,昨天晚上居然自己主動吃飯了,以前都得她喂半天呢。”

“可不是嘛,”周大哥的媳婦也湊過來說,“我孃家侄女,之前總愛生病,吃了咱們的胡蘿卜米粉泥,這半個月都沒感冒,我嫂子還托人來問,能不能多買些回去。”

林晚秋聽著大家的話,心裡暖暖的。她走到陶盆旁,拿起一把勺子,舀了一勺剛磨好的米粉,放在鼻尖聞了聞,米香純正,沒有一絲雜味。她想起空間裡那些堆積如山的物資——真空包裝的大米、小米,新鮮的南瓜、胡蘿卜、菠菜,還有優質的雞蛋和奶粉,這些都是她能在這個年代做出優質輔食的底氣。但更重要的是,她想用這些輔食,幫助更多像念安一樣營養不良的孩子,讓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大家加把勁,爭取今天再做五十斤輔食,送到供銷社去。”林晚秋拿起圍裙,重新係在身上,“等忙完這陣子,咱們就給作坊添台新的石磨,再請兩個女工,到時候大家就不用這麼累了。”

“好嘞!”工人們齊聲應道,聲音裡滿是乾勁。淨室裡的馬燈依舊亮著,暖黃的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的憧憬。石磨轉動的聲音、木槌搗泥的聲音、女工們的說笑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一首充滿生機的樂曲,在秋日的作坊裡久久回蕩。

傍晚時分,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餘暉灑在作坊的青磚牆上,映出斑駁的光影。沈廷舟從縣城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好訊息——張院長說,外地來的醫生嘗了他們的輔食,都讚不絕口,還問能不能把輔食推廣到市裡的醫院去;供銷社的王主任也說,要跟他們簽訂長期供貨合同,每個月供應兩百斤輔食,還願意把櫃台最好的位置留給他們的輔食。

“晚秋,咱們的輔食要賣到市裡去了!”沈廷舟走進院子,臉上滿是興奮,他握住林晚秋的手,指尖帶著外麵的涼意,卻讓她覺得格外溫暖,“以後,會有更多的孩子吃到咱們做的輔食,咱們的作坊也會越來越好。”

林晚秋笑著點頭,目光望向正在院子裡寫作業的沈念安。夕陽的餘暉灑在兒子的臉上,他正握著鉛筆,認真地寫著算術題,小眉頭微微蹙著,像個小大人似的。林晚秋知道,再過不久,念安就要上小學了,她要努力把作坊做得更好,給兒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讓他能安心讀書,將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媽媽,爸爸,你們看我寫的字!”沈念安舉起作業本,蹦蹦跳跳地跑過來,上麵的數字寫得工工整整,沒有一個錯字。“李老師說,我要是保持這個水平,上小學肯定能當班長!”

林晚秋接過作業本,摸了摸兒子的頭,笑著說:“念安真厲害,媽媽相信你,上了小學一定能考第一名,讓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歡你。”她頓了頓,又道,“等週末,媽媽帶你去縣城買新書包和新鉛筆,給你準備上小學的用品。”

沈念安用力點頭,小臉上滿是期待:“謝謝媽媽!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和爸爸的期望。”他說完,又跑回院子裡,繼續寫作業去了,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彷彿給他鍍上了一層金邊。

夜幕降臨,院子裡的燈籠被點亮,橙紅的光籠罩著整個院子,溫馨而美好。林晚秋和沈廷舟坐在院子裡的石凳上,看著兒子認真寫作業的身影,心裡滿是幸福。作坊裡的工人們都已經下班了,隻剩下淨室裡的馬燈還亮著,映得窗戶紙泛著暖黃的光。

“廷舟,你說咱們的輔食以後會不會賣到更遠的地方,比如省裡、京城?”林晚秋輕聲問道,眼中滿是憧憬。

沈廷舟握住她的手,語氣堅定:“會的,肯定會的。你的手藝這麼好,咱們的輔食質量又有保證,隻要咱們堅持下去,一定會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的輔食,讓更多的孩子能吃到營養健康的輔食。”他頓了頓,又道,“而且念安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咱們要給他攢夠學費,讓他能一直讀書,將來考上大學,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