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 第171章 晚秋開始培養接班人,重點培養信任的鄉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71章 晚秋開始培養接班人,重點培養信任的鄉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紅旗公社的田野間已泛起一層淡淡的金黃。林晚秋站在食品坊新擴建的辦公樓窗前,手中捧著一杯溫熱的紅棗茶,目光透過玻璃,落在院中忙碌的工人身上。晨光照在工人們的臉上,映出他們專注而踏實的神情——這些大多是來自附近村莊的鄉親,當初跟著她創業時,大多是連溫飽都成問題的困難戶,如今不僅能拿到穩定的工資,不少人還蓋了新房、買了自行車,日子過得越發紅火。

隨著訂單量的激增,食品坊的生產壓力越來越大,雖然新招聘了工人、擴建了車間,但管理和技術層麵的人才卻日漸緊缺。李秀蓮雖然認真負責,卻缺乏係統的企業管理知識,遇到複雜的訂單分配和客戶談判,常常顯得力不從心;而負責生產技術的幾個老師傅,雖然經驗豐富,卻不懂現代化的生產流程優化,導致部分產品的合格率始終難以提升。

“秀蓮,你坐。”林晚秋指了指辦公桌前的椅子,親自為李秀蓮倒了一杯茶,“最近訂單量越來越大,你和工人們都辛苦了。隻是咱們不能隻滿足於眼前的成績,要想把食品坊做得更大、走得更遠,就必須培養一批能獨當一麵的人才。”

李秀蓮端著茶杯,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林廠長,您的意思是……要從外麵招聘大學生來管理嗎?可咱們這小地方,怕是很難吸引到有學問的人啊。”

林晚秋笑著搖頭,目光再次投向院中忙碌的鄉親:“外麵的人才固然好,但未必瞭解咱們食品坊的情況,也未必能像鄉親們這樣真心實意地為食品坊著想。我想,從咱們現有的工人裡挑選有潛力、靠得住的人,重點培養他們,讓他們成為食品坊的核心骨乾——既懂生產,又懂管理,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咱們的人才問題。”

李秀蓮眼中一亮,連忙點頭:“林廠長,您說得太對了!咱們車間的王建國,不僅乾活麻利,還特彆愛琢磨,上次您改進烘烤機的溫度控製,他看了幾遍就學會了,還幫著其他工人一起除錯;還有包裝組的劉春燕,做事細心,每次打包都能把貨物整理得整整齊齊,客戶好幾次都誇她呢!”

林晚秋心中早已有所考量,李秀蓮提到的這兩個人,她也印象深刻。王建國今年二十五歲,是隔壁王家村的村民,家裡兄弟姐妹多,以前靠在公社打零工勉強餬口,進食品坊後不僅踏實肯乾,還肯鑽研技術,上次車間的和麵機出了故障,維修師傅沒到之前,他憑著自己的觀察,竟然暫時排除了故障,讓生產沒有中斷;劉春燕則是紅旗生產大隊的媳婦,丈夫在部隊服役,她一個人帶著孩子,以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進食品坊後不僅工作認真,還特彆有責任心,包裝組的產品從來沒有出現過漏裝、錯裝的情況。

“你說的這兩個人,我也注意到了。”林晚秋放下茶杯,語氣帶著幾分鄭重,“除了他們,還有負責原材料采購的張大叔,他經驗豐富,每次都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麵粉和芝麻,而且從來沒有出過一次差錯;還有記賬的李會計,雖然年紀大了,但賬目記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苟。這些人都是咱們食品坊的寶貴財富,也是咱們重點培養的物件。”

李秀蓮心中豁然開朗,連忙說道:“林廠長,那咱們具體怎麼培養他們啊?是請老師來教他們,還是送他們去縣城學習?”

林晚秋微微一笑,從抽屜裡取出幾本書,分彆是《現代企業管理基礎》《食品生產技術規範》《市場營銷入門》,這些都是她從空間裡的技能庫中提取出來,列印裝訂而成的。“這些書是我托朋友從外地買來的,裡麵有很多實用的知識。咱們可以先從基礎教起,每天晚上組織大家在食品坊的會議室學習,我和你輪流給他們講課,重點講解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控製和客戶溝通技巧。另外,我還打算讓他們輪崗學習,比如讓王建國跟著老師傅學習裝置維修和技術改進,讓劉春燕跟著你學習訂單處理和客戶對接,讓張大叔帶著年輕的采購員熟悉市場,讓李會計教年輕人記賬和財務知識。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能掌握多方麵的技能,還能更好地理解各個崗位的工作,以後管理起來也能更加得心應手。”

李秀蓮接過書,翻了幾頁,眼中滿是敬佩:“林廠長,您想得太周到了!有您這樣的領導,咱們食品坊肯定能越來越紅火!我明天就去通知他們,讓他們做好學習的準備!”

當天晚上,食品坊的會議室裡燈火通明。林晚秋將王建國、劉春燕、張大叔、李會計等八個人召集到一起,宣佈了培養計劃。當大家聽到不僅能學習新知識,還能輪崗鍛煉時,都興奮不已。王建國激動地說:“林廠長,謝謝您給我們這個機會!我以前連初中都沒讀完,沒想到還能有機會學習這麼有用的知識,我一定好好學,不辜負您的期望!”

劉春燕也紅著眼眶說:“林廠長,您不僅給了我一份穩定的工作,還讓我有機會學習新知識,我以後一定更加努力工作,為食品坊多出力!”

林晚秋看著大家真誠的眼神,心中滿是感動:“鄉親們,咱們食品坊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大家的努力。我培養你們,不僅是為了食品坊的發展,更是為了讓大家能掌握一技之長,以後不管走到哪裡,都能靠自己的本事吃飯。隻要你們肯學、肯乾,我保證,以後食品坊的管理層,都會從你們中間選拔,你們的工資待遇也會隨著能力的提升而提高!”

接下來的日子裡,食品坊的學習氛圍愈發濃厚。每天晚上,會議室裡都坐滿了學習的工人,林晚秋和李秀蓮輪流講課,林晚秋主要講解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知識,她結合食品坊的實際案例,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講得生動易懂;李秀蓮則主要講解生產流程和訂單處理技巧,她憑借自己的實踐經驗,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王建國學習格外認真,每次上課都坐在第一排,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第一時間向林晚秋請教。有一次,車間的烘烤機溫度控製不穩定,導致部分芝麻酥烤得太焦,林晚秋讓王建國負責解決這個問題。他連續幾天泡在車間裡,反複除錯溫度,查閱資料,還向縣城的維修師傅請教,最後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是溫控器的靈敏度不夠,他建議更換新的溫控器,並根據不同的產品調整烘烤時間,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林晚秋看在眼裡,心中十分欣慰,當即決定讓他負責車間的技術管理工作,月薪也比之前提高了二十元。

劉春燕則在訂單處理和客戶對接方麵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有一次,市區的一家百貨商場因為運輸問題,收到的棗泥糕包裝有些損壞,客戶很不滿意,要求退貨並賠償損失。劉春燕主動請纓,帶著新的棗泥糕前往市區,不僅向客戶誠懇地道歉,還詳細說明瞭食品坊的質量控製流程,並承諾以後會加強包裝保護,確保類似的問題不再發生。她的真誠和專業打動了客戶,不僅沒有退貨,還增加了訂單量。林晚秋得知後,當即讓她負責客戶關係維護工作,還讓她帶著幾個年輕的工人一起學習如何與客戶溝通、處理客戶投訴。

張大叔在原材料采購方麵也有了新的突破。以前他主要在附近的集市采購原材料,價格和質量都不穩定。林晚秋建議他去縣城的批發市場考察,瞭解市場行情,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張大叔按照林晚秋的建議,不僅找到了幾家價效比更高的供應商,還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和價格穩定,每年能為食品坊節省近萬元的采購成本。林晚秋決定讓他負責原材料采購部的管理工作,還給他配備了兩名年輕的采購員,讓他帶著他們熟悉市場,培養新的采購人才。

李會計則將自己多年的記賬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年輕的會計員。他不僅教他們如何記好每一筆賬目,還教他們如何進行成本覈算和財務分析,幫助食品坊更好地控製成本、提高利潤。在他的指導下,年輕的會計員很快就能獨立處理財務工作,食品坊的賬目也變得更加規範、清晰。

隨著培養計劃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鄉親在各自的崗位上展現出了過人的能力,食品坊的管理也變得更加規範、高效。訂單處理更加及時,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客戶滿意度也不斷提高。林晚秋看著這一切,心中滿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些鄉親不僅成為了食品坊的核心骨乾,還帶動了更多的鄉親就業致富,這纔是她創辦食品坊的初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