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195章 麵臨國際市場挑戰,晚秋引進先進技術
初秋的晨霧如輕紗般籠罩著紅旗生產大隊,“自然臻味”食品坊的新廠房在薄霧中若隱若現,青磚黛瓦的建築透著規整的氣派,卻難掩林晚秋眉宇間的凝重。剛從縣城回來的沈廷舟將一份外貿公司的函件遞到她手中,泛黃的信紙上,國外客戶的反饋字字清晰,如重錘般敲在兩人心頭。
“包裝簡陋、保質期短、口感穩定性不足”,短短十二字,精準點出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短板。林晚秋指尖撫過紙麵,指腹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第一批產品熱銷的喜悅尚未完全褪去,現實的挑戰已接踵而至。她深知,國際市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能及時改進,好不容易開啟的海外銷路恐將付諸東流。
“國外消費者對食品的要求遠比我們想象的嚴苛。”沈廷舟的聲音帶著幾分沉鬱,他剛從外貿公司瞭解到,已有兩家海外經銷商因擔憂產品競爭力,開始猶豫是否續簽第二批訂單,“我們現有的手工包裝和傳統工藝,在國內或許受歡迎,但放到國際市場,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林晚秋沉默半晌,抬眸時眼中已沒了迷茫,隻剩破釜沉舟的堅定:“技術和裝置必須升級!這不僅是為了保住訂單,更是為了‘自然臻味’能真正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她轉身走向車間,看著工人們依舊沿用傳統方式灌裝、封口、包裝,心中愈發清晰——手工操作效率低且誤差大,傳統封口技術難以隔絕空氣,這正是保質期短的根源。
要引進先進技術,首當其衝的便是資金難題。雖食品坊盈利頗豐,但新建廠房已投入大半積蓄,再拿出大筆資金購置裝置,無疑會讓資金鏈變得緊張。沈廷舟皺著眉算著賬:“一套自動化包裝生產線、真空封口裝置和低溫殺菌裝置,初步估算至少需要五萬塊,這還不算後續的技術培訓和維護費用。”
五萬塊在當時堪稱天文數字,林晚秋卻沒有退縮。她召集工人召開大會,將海外市場的現狀和技術升級的必要性和盤托出。“現在我們麵臨的是生與死的考驗,要麼原地踏步被市場淘汰,要麼咬牙升級迎來新生!”她的聲音鏗鏘有力,“我決定,拿出食品坊全部積蓄,再向銀行申請貸款,務必將先進裝置引進來!”
工人們聞言一片嘩然,有人擔憂風險,有人質疑能否成功。老陳頭第一個站出來支援:“晚秋妹子,我信你!當年你教我科學種草莓,纔有了今天的好日子,這次技術升級,我第一個讚成!”劉二嫂也跟著附和:“我們跟著你乾了這麼多年,早就把‘自然臻味’當成自己的家了,錢不夠我們可以湊!”
看著村民們眼中的信任,林晚秋心中暖流湧動。最終,大家一致同意技術升級,不少工人還主動提出暫時預支部分工資,緩解資金壓力。沈廷舟也利用自己在縣商業局的職位優勢,積極與銀行溝通,憑借食品坊良好的經營口碑和未來的出口前景,成功申請到了三萬塊低息貸款。
資金難題解決後,尋找合適的技術和裝置又成了新的挑戰。當時國內先進的食品生產裝置稀缺,大部分依賴進口,不僅價格高昂,采購渠道也十分有限。沈廷舟四處奔走,聯係省市外貿部門,打聽裝置采購資訊;林晚秋則沉浸在空間的技能麵板中,翻閱著現代食品生產技術的資料,希望能從中找到突破口。
空間內,海量的農業和食品加工知識如星河般鋪展。林晚秋重點研讀了真空包裝技術、低溫殺菌工藝和自動化生產線的相關內容,心中漸漸有了方向。她發現,國外先進裝置的核心優勢在於精準控製和高效密封,而這些技術原理並非不可複製,隻是國內缺乏成熟的製造工藝。
“或許我們可以采取‘引進
改良’的方式。”林晚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沈廷舟,“先從國外引進關鍵裝置和核心技術,再結合我們的實際需求進行改造,這樣既能保證效果,又能降低成本。”沈廷舟深表認同,立刻通過外貿部門聯係到一家德國裝置供應商,對方同意提供一套中小型自動化生產線,並派遣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等待裝置的日子裡,林晚秋並未閒著。她按照空間裡的技術資料,組織工人進行前期培訓,講解自動化裝置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項;同時對車間進行改造,重新規劃佈局,確保裝置安裝後能高效運轉。沈廷舟則忙著辦理裝置進口的各項手續,協調海關、稅務等部門,確保裝置能順利運抵。
深秋時節,載著先進裝置的集裝箱終於抵達縣城。當巨大的卡車緩緩駛進紅旗生產大隊,整個村莊都沸騰了。村民們圍著卡車,好奇地打量著這些“洋機器”,眼中滿是期待。德國技術人員緊隨其後,帶來了詳細的安裝圖紙和操作手冊。
安裝除錯工作異常繁瑣,林晚秋和沈廷舟全程陪同,每天都泡在車間裡。技術人員用生硬的中文講解裝置原理,林晚秋認真記錄,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複詢問,有時甚至會為了一個細節和對方爭論半天。沈廷舟則負責協調各方,保障安裝工作順利進行。
念安和念溪也時常來車間幫忙,念安憑借出色的數學天賦,很快就看懂了裝置的引數設定,還能幫技術人員做一些簡單的計算;念溪則端茶送水,貼心地照顧大家的飲食起居。看著一家人齊心協力的模樣,工人們也備受鼓舞,主動加班加點,協助技術人員進行裝置除錯。
然而,除錯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真空封口裝置多次出現密封不嚴的問題,低溫殺菌工藝也難以精準控製溫度,導致部分試生產的產品保質期仍未達到預期。德國技術人員反複檢查,卻始終找不到問題根源,漸漸露出了不耐煩的神色。
林晚秋沒有氣餒,她回到空間,仔細查閱相關技術文獻,終於發現問題所在——國外裝置的引數設定是基於其本土食材特性,而國內食材的水分、糖分含量與國外存在差異,直接套用引數自然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她立刻將這一發現告知技術人員,建議根據國內食材特性調整裝置引數。
技術人員將信將疑地進行了調整,再次試生產時,產品的密封效果和保質期果然有了顯著提升。德國技術人員對林晚秋刮目相看,豎起大拇指讚歎道:“林女士,您的專業知識和洞察力太令人佩服了!”
經過半個多月的奮戰,自動化生產線終於除錯成功。看著機器有條不紊地完成清洗、灌裝、封口、殺菌、包裝等一係列工序,林晚秋和沈廷舟相視一笑,眼中滿是疲憊卻又帶著無比的欣慰。新裝置不僅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的包裝也變得精美規範,保質期更是從原來的三個月延長至八個月。
為了檢驗升級後的產品效果,林晚秋將一批試生產的草莓醬和果蔬小饅頭寄給了海外客戶。半個月後,外貿公司傳來了好訊息:客戶對新產品讚不絕口,不僅續簽了訂單,還追加了采購量,甚至有新的海外經銷商主動聯係,希望能代理“自然臻味”的產品。
訊息傳來,食品坊一片歡騰。工人們圍著新裝置歡呼雀躍,村民們也紛紛趕來祝賀。村支書激動地說道:“晚秋,廷舟,你們真是好樣的!引進了先進技術,咱們‘自然臻味’這下在國際市場更有競爭力了!”
林晚秋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卻並未滿足。她深知,技術升級隻是第一步,要真正應對複雜的國際市場,還需要掌握更多的國際貿易知識和規則。正當她思索著如何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時,胸前的玉佩突然微微發熱,空間技能麵板上,一個新的模組緩緩亮起——國際貿易知識庫。
林晚秋心中一動,她知道,這是空間在關鍵時刻給予她的助力。有了這份知識儲備,她定能帶領“自然臻味”在國際市場上乘風破浪,再創輝煌。而沈廷舟也意識到,隨著食品坊的不斷發展,他們需要應對的海外規則和貿易摩擦將會越來越多,掌握專業的國際貿易知識迫在眉睫。
月光下,林晚秋和沈廷舟站在新廠房前,望著滿負荷運轉的生產線,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知道,技術升級的完成,不僅解決了當前的困境,更為食品坊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即將解鎖的國際貿易知識,將成為他們開拓海外市場的又一有力武器,引領“自然臻味”走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