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212章 老家拆遷,晚秋幫鄉親爭取合理補償
一九九一年深秋,寒意漸濃,林晚秋的老家林家村被一層淡淡的薄霧籠罩。村口的老槐樹葉子已染成深黃,風一吹便簌簌飄落,鋪滿蜿蜒的村路;家家戶戶的煙囪冒著嫋嫋炊煙,混著泥土與農作物的清香,彌漫在寧靜的村莊上空。然而這份往日的祥和,卻被村委會牆上那張鮮紅的拆遷通知徹底打破,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層層波瀾。
林晚秋一家的汽車駛進村子時,遠遠就看到村委會門口圍滿了人,議論聲、爭執聲此起彼伏,打破了村莊的寧靜。鄉親們臉上都帶著焦慮與不安,有的眉頭緊鎖,有的唉聲歎氣,還有的在激動地爭辯著什麼。車剛停穩,林晚秋的大哥林建國就急匆匆地迎了上來,臉上滿是愁容:“晚秋,你們可算回來了!現在情況有點棘手,拆遷辦給的補償標準太低了,每平米才給五十塊錢,還不給安排安置房,鄉親們都不同意,可拆遷辦的人態度強硬,說這是上麵定的標準,沒得商量。”
林晚秋推開車門,踩著滿地落葉走進人群,看著鄉親們焦灼的臉龐,心中泛起一陣酸楚。這些鄉親,都是看著她長大的,當年她帶著年幼的念安艱難求生,吃不飽穿不暖時,是張嬸悄悄塞給她半袋紅薯,是李叔幫她修補漏雨的屋頂,是王大爺給她找了臨時的零活……這份淳樸的恩情,她一直銘記在心。如今故土要拆,她絕不能讓鄉親們受委屈。
“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大家先安靜一下。”林晚秋的聲音溫和卻有力,瞬間壓過了嘈雜的議論聲。鄉親們紛紛轉過頭,看到林晚秋,眼中都露出了希望的光芒。這些年,林晚秋在外麵闖出名堂,創辦了“自然臻味”食品坊,還熱心公益,是村裡人的驕傲,大家都相信她有能力幫大家解決問題。
“晚秋,你可回來了!你快給我們拿個主意吧,拆遷辦的人太欺負人了!”張嬸抹著眼淚說道,“我們這房子,是辛辛苦苦蓋起來的,一家人住了幾十年,現在說拆就拆,補償款還這麼少,讓我們以後怎麼生活啊?”
“是啊,晚秋,你可得幫我們想想辦法!”李叔也激動地說道,“拆遷辦的人說,要是我們不簽字,就強拆,我們實在沒辦法了!”
林晚秋走到人群中央,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語氣堅定地說道:“各位鄉親,大家放心,我這次回來,就是為了幫大家爭取合理的補償。拆遷是為了建工業園區,是好事,但也不能犧牲鄉親們的利益。補償標準不合理,我們就跟他們談;不給安置房,我們就向上麵反映。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能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她的話如同定心丸,讓鄉親們焦躁的情緒漸漸平複下來。沈廷舟站在她身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給了鄉親們滿滿的安全感。沈念安則拿出筆記本,認真地記錄著鄉親們的訴求和各家的房屋麵積、家庭情況,準備整理成詳細的資料。沈念溪抱著她的銀獎獎杯,乖巧地站在一旁,小臉上滿是認真,她雖然不太懂拆遷的事情,但知道媽媽是在幫鄉親們做實事,為媽媽感到驕傲。
接下來的幾天,林晚秋和沈廷舟忙著瞭解情況。他們挨家挨戶走訪,測量房屋麵積,記錄家庭人口和實際困難,整理出詳細的資料。在走訪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少鄉親的房屋都是磚瓦結構,還有的帶院子和附屬設施,但拆遷辦的補償標準卻不分結構、不分麵積,一概而論,顯然不合理。
“王大爺,您這房子是磚瓦房,還有這麼大的院子,按照現在的市場價,補償款至少得每平米一百塊錢,還得給您安排安置房。”林晚秋看著王大爺家寬敞的院子和結實的房屋,認真地說道。
王大爺歎了口氣:“我也知道啊,可拆遷辦的人根本不聽我們說,還說我們漫天要價。晚秋,這次就全靠你了。”
“您放心,王大爺,我一定會幫您爭取到應有的補償。”林晚秋堅定地說道。
沈廷舟則利用自己的人脈,四處打聽相關的政策法規。他瞭解到,國家對農村拆遷有明確的規定,補償標準應根據房屋結構、麵積、地理位置等因素綜合確定,並且應當優先安排安置房或者給予安置補貼。拆遷辦給出的補償標準,明顯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也不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晚秋,情況已經摸清了。”沈廷舟晚上回到林建國家中,對林晚秋說道,“拆遷辦的補償標準不符合國家政策,我們可以拿著政策檔案和收集到的資料,跟他們正式談判。如果他們不同意,我們就向縣裡麵反映,甚至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鄉親們的權益。”
林晚秋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他們這是欺負鄉親們不懂政策,想要矇混過關。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得逞。明天,我們就去找拆遷辦談判。”
沈念安也說道:“媽媽,爸爸,我已經把鄉親們的資料整理好了,還計算了合理的補償金額,明天談判的時候可以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林晚秋、沈廷舟帶著林建國和幾位鄉親代表,一起前往拆遷辦談判。拆遷辦的辦公室設在鎮上的一間臨時房屋裡,裡麵的工作人員態度傲慢,看到林晚秋一行人,臉上沒有絲毫熱情。
“你們來乾什麼?不是已經跟你們說過了嗎?補償標準是上麵定的,不能改!”拆遷辦的負責人劉主任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語氣不耐煩地說道。
林晚秋沒有生氣,而是平靜地拿出整理好的資料和政策檔案,放在桌子上:“劉主任,我們今天來,是想跟你好好談談拆遷補償的事情。這是國家關於農村拆遷的政策檔案,上麵明確規定了補償標準和安置辦法。這是我們林家村村民的房屋資料和合理的補償訴求,希望你能認真看一看。”
劉主任瞥了一眼資料,不屑地說道:“這些檔案我們都知道,但是具體補償標準,還是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定。林家村的經濟條件就這樣,五十塊錢一平米已經不少了。”
“劉主任,你這話就不對了。”沈廷舟站起身,語氣嚴肅地說道,“林家村雖然是農村,但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而且鄉親們的房屋大多是磚瓦結構,有的甚至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五十塊錢一平米,連蓋房子的成本都不夠,更彆說讓鄉親們重新安家了。按照國家政策和當地的市場價,合理的補償標準應該是每平米一百二十塊錢,並且要給鄉親們安排安置房或者給予相應的安置補貼。”
劉主任的臉色變了變,沒想到林晚秋一行人竟然做了這麼充分的準備,還懂政策法規。他強裝鎮定地說道:“你們說的標準太高了,我們做不了主。”
“做不了主沒關係,我們可以找能做主的人談。”林晚秋語氣堅定地說道,“如果你們不能給出合理的補償,我們會向縣住建局、縣政府反映情況,必要的時候,我們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也瞭解過,周邊幾個村子的拆遷補償標準都比這裡高,為什麼到了林家村,標準就這麼低?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們也會向上麵反映。”
劉主任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知道林晚秋不是好惹的,“自然臻味”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沈廷舟看起來氣場強大,不好對付。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好吧,你們的訴求我會向上級反映,給我三天時間,我會給你們答複。”
“好,我們等你的答複。”林晚秋說道,“但是我希望你能如實反映情況,不要欺上瞞下。如果三天後沒有合理的答複,我們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從拆遷辦出來,林建國鬆了口氣:“晚秋,廷舟,多虧了你們,不然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哥,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林晚秋說道,“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接下來的三天,我們要繼續收集資料,聯係周邊村子的村民,瞭解他們的補償情況,作為參考。同時,也要安撫好村裡的鄉親們,讓他們不要著急,相信我們一定能幫他們爭取到合理的補償。”
接下來的三天,林晚秋和沈廷舟一邊聯係周邊村子的村民,收集更多的證據,一邊安撫村裡的鄉親們。鄉親們看到他們一直在為大家的事情奔波,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都表示會相信他們,團結一心,共同麵對。
三天後,林晚秋一行人再次來到拆遷辦。這一次,劉主任的態度明顯好了很多,他拿出一份新的補償方案,說道:“經過我們向上級反映和研究,決定提高補償標準,每平米補償一百塊錢,並且會給村民們安排安置房,或者給予每人兩千元的安置補貼,你們看怎麼樣?”
林晚秋看了看補償方案,心中盤算著。這個補償標準雖然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但還是低於周邊村子的標準,而且安置房的位置比較偏遠,配套設施也不完善。她說道:“劉主任,這個補償標準還是不太合理。周邊村子的補償標準是每平米一百三十塊錢,安置房的位置也很好。我們要求每平米補償一百三十塊錢,安置房要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方,或者給予每人三千元的安置補貼。”
劉主任皺了皺眉:“這個標準太高了,我們真的做不到。”
“劉主任,我們提出的要求並不過分,都是符合國家政策和市場行情的。”沈廷舟說道,“如果你們不能滿足我們的合理訴求,我們隻能繼續向上反映。而且,我們已經聯係了媒體,如果事情鬨大,對誰都沒有好處。”
劉主任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妥協了:“好吧,我再向上級爭取一下,明天給你們最終的答複。”
第二天,拆遷辦給出了最終的補償方案:每平米補償一百二十塊錢,安置房安排在鎮上的新城區,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不願意要安置房的村民,給予每人三千元的安置補貼。這個方案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認可。
當林晚秋把這個好訊息告訴鄉親們時,村委會門口爆發出陣陣歡呼聲。鄉親們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紛紛向林晚秋和沈廷舟表示感謝。
“晚秋,謝謝你!要不是你,我們肯定得不到這麼合理的補償!”張嬸拉著林晚秋的手,激動地說道。
“是啊,晚秋,你真是我們的大恩人!”李叔也說道,“以後你有什麼事,我們一定儘力幫忙!”
林晚秋笑著說道:“各位鄉親,不用謝我,這是大家團結一心的結果。隻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沈廷舟看著眼前的一幕,眼中滿是欣慰。他知道,林晚秋不僅是為鄉親們爭取到了合理的補償,更是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鄉親們的尊重和愛戴。
拆遷工作順利推進,鄉親們開始忙著收拾行李,準備搬到新家。林晚秋和沈廷舟也留下來幫忙,幫著老弱病殘的鄉親們打包東西、聯係車輛。沈念安則幫著大家計算補償款,確保每一筆錢都準確無誤。沈念溪也沒閒著,幫著張嬸照看孩子,給大家端茶倒水,像個小大人一樣。
在幫忙的過程中,林晚秋看到沈老大一家也在忙碌著。沈老大是沈廷舟的大哥,這些年一直和沈老太、沈大嫂張蘭在村裡生活。沈老太的身體越來越差,沈大嫂張蘭也收斂了往日的懶惰貪財,變得勤快了不少。看到林晚秋,張蘭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晚秋,這次真是謝謝你了,幫我們爭取到了這麼好的補償。”
林晚秋笑了笑:“都是一家人,不用謝。以後搬到新家,好好過日子。”
沈老大也說道:“晚秋,廷舟,這些年多虧了你們照顧。我們商量好了,這次拆遷補償款加上安置補貼,我們打算在市區買套房子,以後跟你們就近居住,也好互相照應。”
林晚秋心中一動,沈老大一家能有這樣的想法,她很欣慰。雖然以前沈老太和張蘭做過不少對不起她的事情,但畢竟是一家人,血濃於水。這些年,沈廷舟也一直惦記著大哥一家,希望能改善他們的生活。
“那太好了!”林晚秋笑著說道,“市區的房子我們可以幫你們一起挑選,以後住得近了,互相也能有個照應。”
沈廷舟也點了點頭:“大哥,這樣也好。以後有什麼困難,我們也好及時幫忙。”
沈老太坐在一旁,看著林晚秋,眼中滿是愧疚:“晚秋,以前是我對不起你,你彆往心裡去。以後我們會好好過日子,不再給你們添麻煩了。”
林晚秋看著沈老太蒼老的麵容,心中的芥蒂漸漸消散。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事情都已經釋懷了。她說道:“媽,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以後我們一家人好好相處。”
沈念溪跑到沈老太身邊,抱著她的胳膊,笑著說道:“奶奶,以後我們住得近了,我可以經常去看你,給你跳我獲獎的舞蹈!”
沈老太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摸了摸沈念溪的頭:“好,好,奶奶等著看溪溪跳舞。”
看著這一幕,林晚秋心中滿是溫暖。親情,終究是世間最珍貴的情感。無論過去有多少矛盾和隔閡,在血濃於水的親情麵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拆遷工作結束後,鄉親們都搬到了新家。林家村的老房子被推倒,不久之後,這裡將建起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而林晚秋幫助鄉親們爭取合理補償的事情,也在當地傳為佳話,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善良與正直。
沈老大一家在市區買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就在林晚秋家小區的附近。搬家那天,林晚秋和沈廷舟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幫忙。看著沈老大一家在新家忙碌的身影,林晚秋心中滿是欣慰。她知道,從今天起,沈老大一家將開始新的生活,而她們兩家人,也將重新建立起和睦的親情關係。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市區的高樓大廈上,也灑在林晚秋一家和沈老大一家的身上。林晚秋看著身邊幸福的家人和和睦的親戚,心中滿是滿足與感恩。從重生之初的艱難求生,到如今的家庭美滿、親情和睦、事業有成,她經曆了太多的風雨,也收獲了太多的幸福。她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離不開沈廷舟的支援與陪伴,離不開鄉親們的幫助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