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第216章 念安高考成績優異,考入名牌大學食品工程專業
一九九四年的初夏,風帶著草木的清新掠過“自然臻味”食品坊的廠區,香樟樹的枝葉在陽光下舒展,投下大片濃蔭,將暑氣濾去大半。車間裡機器轟鳴依舊,卻少了幾分仲夏的燥熱,多了幾分沉穩的生機——低糖健康食品的熱銷勢頭不減,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工人們身著統一工裝,臉上帶著忙碌卻滿足的笑意,指尖翻飛間,一箱箱封裝精美的糕點被運往全國各地。而廠區東側的研發中心,玻璃窗明亮潔淨,隱約可見裡麵身著白大褂的研發人員專注實驗的身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麥香與堅果的醇厚,那是新一批產品研發的氣息。
沈家的客廳裡,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氛圍。暖黃色的燈光透過白色的窗紗,在地板上織就出柔和的光斑,茶幾上擺放著剛切好的西瓜,鮮紅的果肉透著清甜,卻無人動筷。沈念安坐在沙發邊緣,雙手交握放在膝上,脊背挺得筆直,少年清瘦的臉龐上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焦灼,眼神時不時飄向牆上的掛鐘,秒針滴答作響,像是敲在每個人的心絃上。
林晚秋端著一杯涼白開走過來,輕輕放在他麵前的茶幾上,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他的手背,竟帶著一絲微涼。“彆太緊張,”她的聲音溫柔得像初夏的風,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你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無論結果如何,爸爸媽媽都為你驕傲。”
話雖如此,她自己的心底卻也揣著一份沉甸甸的期待。自念安去年鄭重提出要報考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專業後,這個少年便像是上緊了發條的時鐘,朝著目標奮力奔跑。多少個深夜,書房的燈光總是亮到很晚,映著他伏案苦讀的身影;多少個週末,彆的孩子外出遊玩時,他卻泡在研發中心,纏著李教授請教專業問題,或是在實驗室裡觀摩產品研發的每一個細節。林晚秋不止一次在深夜悄悄推開書房門,看到他趴在桌上睡著了,手邊還攤著密密麻麻的筆記,額前的碎發被燈光染成淺金色,稚嫩的臉龐上帶著與年齡不符的堅毅。
她想起念安四歲時的模樣,瘦弱得像棵被狂風摧殘過的小樹苗,眼神裡滿是怯懦,見了生人就往她身後躲,連大聲說話都不敢。那時她剛重生不久,帶著他從沈家分家出來,住的是漏風的土坯房,吃的是摻著野菜的粗糧,唯一的心願就是讓這孩子能吃飽穿暖、平安長大。可如今,這個曾經需要她拚儘全力守護的小男孩,已經長成了身姿挺拔、目光堅定的少年,不僅性格開朗、品學兼優,更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這份蛻變,讓她心中滿是欣慰與驕傲,眼眶也時常因此泛起熱意。
沈廷舟坐在一旁的單人沙發上,手中拿著一份報紙,目光卻並未落在字麵上,而是時不時投向兒子,眼中帶著父親特有的深沉與期許。他伸出手,拍了拍沈念安的肩膀,語氣沉穩有力:“男子漢,放寬心。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你的實力擺在那裡,不用太過焦慮。”
沈廷舟從未對孩子們過多施壓,卻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援著他們。念安備考期間,他常常會在週末帶著他去郊外跑步,既能放鬆身心,又能磨練意誌;得知念安對食品研發感興趣,他便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念安找來不少專業書籍和行業報告;甚至在深夜,他會悄悄走進廚房,為苦讀的兒子準備一碗熱騰騰的夜宵,不多言,卻讓那份父愛深沉而溫暖。
“哥哥,你一定會考上的!”沈念溪紮著兩個羊角辮,蹦蹦跳跳地跑到沈念安身邊,將一個親手畫的加油卡片遞給他,卡片上畫著一個穿著博士服的小人,旁邊歪歪扭扭地寫著“哥哥最棒”,“到時候我要去江南大學看你,還要吃哥哥研發的好吃的!”
小姑孃的話像一縷清風,吹散了些許緊張的氛圍。沈念安接過卡片,看著上麵稚嫩的筆觸,緊繃的嘴角終於露出一絲笑意,他揉了揉妹妹的頭發,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好,等哥哥研發出新產品,第一個給溪溪嘗。”
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緊接著是郵遞員熟悉的吆喝聲:“沈念安同學,有你的掛號信,快來簽收!”
這一聲吆喝,像是一道驚雷,瞬間打破了客廳裡的沉寂。沈念安猛地站起身,動作快得帶起一陣風,幾乎是踉蹌著衝向門口。林晚秋和沈廷舟也緊隨其後,沈念溪更是像隻小蝴蝶,撲騰著跟了上去。
院門口,郵遞員正微笑著舉著一個厚厚的信封,紅色的封皮在陽光下格外耀眼。沈念安的心臟狂跳不止,彷彿要從胸腔裡蹦出來,他伸出微微顫抖的手,接過信封,指尖觸碰到那光滑的紙張,感受到裡麵硬硬的卡片狀物體,呼吸瞬間變得急促起來。
“謝謝叔叔。”他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顫抖,連聲道謝後,便迫不及待地撕開信封。
林晚秋站在他身後,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沈廷舟的手,指節微微泛白。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手心沁出了細密的汗珠,目光緊緊鎖住那封即將被拆開的信封,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念安這麼努力,一定能考上吧?江南大學的食品工程專業分數線可不低,萬一……不,不會的,念安那麼優秀,一定可以的。
信封被撕開,一張印著燙金花紋的錄取通知書滑落出來,掉在沈念安的手心。鮮紅的底色上,“錄取通知書”五個大字熠熠生輝,下方是“江南大學”四個遒勁有力的燙金字型,再往下,清晰地印著“沈念安同學,你已被我校食品工程專業錄取”的字樣。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沈念安低頭看著手中的錄取通知書,眼睛一眨不眨,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幾秒鐘後,他猛地抬起頭,眼中迸發出耀眼的光芒,聲音哽咽卻充滿力量:“我考上了!爸,媽,我考上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專業了!”
他高高舉起錄取通知書,像是舉起了整個世界,少年的臉上,淚水與笑容交織在一起,那是喜悅的淚,是激動的淚,是多年努力終有回報的釋然與驕傲。
“好!好!好!”沈廷舟一連說了三個“好”字,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走上前,用力抱住兒子,寬厚的手掌拍著他的後背,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這個一向沉穩內斂的男人,此刻也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兒子的成功,是他作為父親最大的驕傲。
林晚秋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她快步走上前,將兒子和丈夫一起擁入懷中,感受著兒子堅實的臂膀,心中百感交集。從六零年代那個風雨飄搖的土坯房,到如今溫馨美滿的家;從那個瘦弱膽小的孩童,到如今考入名牌大學的少年,這一路的艱辛與不易,此刻都化作了滿滿的幸福與感動。腰間的玉佩彷彿也感受到了這份喜悅,溫潤的光澤縈繞在肌膚之上,暖融融的,像是在為這個家庭祝福。
“念安,媽媽就知道你可以的!”林晚秋的聲音哽咽著,卻充滿了驕傲,“你太棒了,真的太棒了!”
沈念溪也撲上來,抱住沈念安的腿,仰著小臉,眼睛亮晶晶的:“哥哥好厲害!哥哥是大學生啦!”
鄰居們聽到動靜,也紛紛圍了過來。“沈家小子考上大學了?”“這可是大喜事啊!”“江南大學,那可是名牌大學,真有出息!”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臉上都帶著羨慕的笑容。沈老太和張蘭也聞訊趕來,看到沈念安手中的錄取通知書,沈老太激動得抹起了眼淚:“我的好孫孫,真給咱們沈家爭光!當年你爸要是還在,肯定也得高興壞了!”
張蘭也笑著說道:“念安這孩子,從小就懂事,如今考上這麼好的大學,還學的是食品工程,以後肯定能幫著晚秋把食品坊做得更大更好!”
林晚秋看著圍在身邊的親友鄰居,臉上露出了真摯的笑容。曾經的恩怨早已在歲月的流轉中煙消雲散,如今剩下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和鄰裡間的和睦。她笑著向大家道謝,心中充滿了感恩——感恩這個時代,給了他們拚搏奮鬥的機會;感恩身邊的人,給予他們支援與陪伴;更感恩自己重生一世,有機會守護家人,見證孩子的成長。
當晚,沈家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邀請了親朋好友前來慶祝。餐桌上,雞鴨魚肉、時令蔬菜一應俱全,還有“自然臻味”的招牌糕點,香氣四溢。大家舉杯暢飲,紛紛向沈念安表示祝賀,氣氛熱烈而溫馨。
李教授也特意趕來,他握著沈念安的手,眼中滿是期許:“念安,江南大學的食品工程專業是國內頂尖的,那裡有最優秀的師資力量和最先進的科研裝置,你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刻苦鑽研,將來成為食品行業的棟梁之才。”
“謝謝李爺爺,我一定會的!”沈念安鄭重地點頭,眼神堅定。他知道,考上大學隻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他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他要努力成為像媽媽和李教授那樣的人,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研發出更多健康、美味的食品,回饋家人,回饋社會。
林晚秋看著兒子與李教授交談的身影,心中滿是欣慰。她端起酒杯,走到沈廷舟身邊,與他輕輕碰了一下:“廷舟,謝謝你。”
沈廷舟握住她的手,眼中滿是溫柔:“傻瓜,我們是夫妻,本該同甘共苦。念安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你的悉心教導和付出。”
林晚秋搖搖頭,眼中帶著笑意:“是我們一起努力的結果。你看,我們的兒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真好。”
月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映照著每個人幸福的臉龐。歡聲笑語回蕩在客廳裡,久久不散。
接下來的日子裡,沈念安並沒有因為考上大學而鬆懈。他依舊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閱讀專業書籍,鞏固基礎知識。他還經常去“自然臻味”的研發中心,跟著李教授和研發團隊的哥哥姐姐們學習實操技能,從原料篩選到配方調整,從工藝優化到質量檢測,每一個環節他都認真學習,仔細記錄,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林晚秋則開始為兒子準備入學的行囊。她精心挑選了衣物、生活用品,還特意為他準備了一些家鄉的特產和“自然臻味”的糕點,讓他帶到學校,分給同學們嘗嘗。她一邊收拾行李,一邊細細叮囑:“到了學校,要好好照顧自己,按時吃飯,注意保暖;學習上要刻苦努力,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與人相處要友善真誠,團結同學,互幫互助……”
絮絮叨叨的叮囑中,滿是母親對孩子的牽掛與不捨。沈念安耐心地聽著,時不時點頭回應,眼中帶著理解與感激。他知道,媽媽的每一句叮囑,都是滿滿的愛。
沈廷舟也利用空閒時間,帶著沈念安去買了電腦和一些學習資料。他拍著兒子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念安,到了大學,要學會獨立思考,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爸爸不要求你將來多麼功成名就,隻希望你能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有擔當的人。”
“爸爸,我記住了。”沈念安用力點頭,將父親的話銘記在心。
沈念溪也捨不得哥哥,她親手為哥哥畫了一幅畫,畫的是全家四口人的合影,還在畫的背麵寫著:“哥哥,我會想你的,你要經常給我打電話,放假要早點回家!”
看著妹妹稚嫩的字跡和充滿童趣的畫作,沈念安的心中充滿了溫暖。他揉了揉妹妹的頭發,笑著說:“好,哥哥一定會經常給你打電話,放假就回家陪你玩,還給你帶好吃的。”
入學的日子越來越近,離彆的氛圍也漸漸濃厚起來。林晚秋的心中既有不捨,又有期待。她不捨得兒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去遙遠的城市求學;但她更期待兒子能在大學裡學有所成,實現自己的夢想。她知道,孩子就像羽翼漸豐的小鳥,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出發前一天,林晚秋帶著沈念安去了一趟紅旗生產大隊。這裡是她重生的起點,也是她和沈廷舟攜手奮鬥的地方。如今的紅旗生產大隊,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窮鄉僻壤,村民們靠著種植經濟作物和在“自然臻味”食品坊工作,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瓦房,添置了新傢俱。
看著眼前熟悉的景象,林晚秋心中感慨萬千。她帶著沈念安來到當年住過的土坯房舊址,如今這裡已經種上了莊稼,綠油油的一片,充滿了生機。“念安,”她輕聲說道,“媽媽當年就是在這裡,帶著你艱難地生活。那時候,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讓你能吃飽穿暖,平安長大。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你就考上了名牌大學,要去大城市求學了。”
沈念安看著眼前的土地,心中也充滿了感慨。他聽媽媽講過當年的故事,知道媽媽當年有多不容易。他握住媽媽的手,語氣堅定:“媽媽,我知道您當年受了很多苦。您放心,我到了大學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孝敬您和爸爸,讓你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林晚秋眼中泛起淚光,她用力點頭:“媽媽相信你。念安,無論你將來飛得多高、走得多遠,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不要忘記這裡的鄉親們。是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是鄉親們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們,我們要懂得感恩。”
“我記住了,媽媽。”沈念安鄭重地說道。
不少鄉親們都給沈念安塞了很多家鄉的特產,叮囑他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學習,將來常回家看看。沈念安一一謝過鄉親們,心中滿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