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象演武,力破江湖 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來
-
袁東賢與小龍女結伴返迴歸雲庵後的樹林。
這是小龍女豢養蜂群的地方。
小龍女在林中培育了數十箱玉蜂,袁東賢新捕捉的虎頭毒蜂也要養在這裡。
兩人正在蜂林裡巡查蜂群情況。
聖因女尼忽然從山外趕回。
她給袁東賢帶來一個重要訊息:“公子,韃子皇帝已經南下,今天剛剛抵達燕京!”
最近一個月她都在調查韃子情況,早就探知韃子皇帝要從漠北移駕燕京的密報。
袁東賢已有心裡準備。
其實早在袁東賢大鬨元帥府當晚,就與聖因女尼評估過局勢。
經略中原的統帥被刺殺,韃子皇帝窩闊台並冇有視而不見,他把袁東賢的刺殺行動當做對皇權的嚴重挑釁。
那晚塔察兒遇刺以後,韃子皇帝收到訊息,立時傳旨中原,追緝刺客‘彭長老’。
隨後的兩個月間,韃子在中原的駐兵開始四處出擊,掃蕩中原各地的丐幫分舵,鬨出好大一場血雨腥風。
結果‘彭長老’人間蒸發,再不見任何蹤跡。
不管韃子中原駐兵怎麼尋找,始終找不到‘彭長老’的絲毫下落,他們就上奏韃子皇帝,‘彭長老’肯定是潛逃去了江南。
韃子皇帝隨即派遣使團南下宋廷,向趙氏官家施壓,限期剷除江南丐幫勢力,交出凶手‘彭長老’。
否則就發兵攻宋,直搗臨安。
趙氏官家被使團咄咄逼人的言辭給嚇到,至今還處在發懵狀態,不知道怎麼回覆韃子皇帝。
而韃子皇帝在遣使的同時,卻已經開始動員兵馬。
開春以後,漠北草原上曆來是馬肥人壯。
每年這個時候,漠北境內的驕兵悍將們都會對外用兵。
原本今年他們是打算征服極西之地,繼續開疆拓土。
但他們得知孬弱宋人竟敢撩撥虎鬚,行刺他們的兵馬元帥,他們就決定今年拿宋人開刀。
於是,他們在韃子皇帝的帶領下,浩浩蕩蕩趕來燕京。
待修整一些時日後就殺向江南,這次他們準備一鼓作氣滅掉宋廷。
如果宋廷覆滅,也能一勞永逸,打消中原所有刺客的反抗意誌,絕了刺客們鋌而走險的念想。
袁東賢得知韃子皇帝已經南下燕京,他立即打聽:“耶律楚材回來了冇有?”
聖因女尼答話:“大丞相肯定隨駕在韃子皇帝身邊,但他們具體下榻在什麼地方,暫時查不出來!”
她每次外出都會易容身份,甚至會假扮成韃子兵卒。
可即使如此,她仍舊蒐集不到韃子皇帝與大丞相的情報,可見韃子護衛的戒備森嚴。
袁東賢道:“他們冇有住在皇宮與丞相府?”
“他們不敢住!”
聖因女尼露出鄙色:“公子,他們擔心你再去行刺,就遮掩了行蹤!他們到了燕京後根本不入城,全部在城外安營紮寨,帳篷綿延了十幾裡,一眼看不到頭!”
這倒未必是害怕刺客。
漠北韃子的生活習慣就是住在圓頂帳篷裡,他們住不慣城池。
以前他們行軍打仗,即使攻破了某個王國的京城,他們照樣在城外紮帳篷,而不是到城內棲身。
不過袁東賢的行刺確實是造成了一些影響,讓韃子上下都增強了警衛意識。
韃子皇帝的帳篷原本比較特殊,在漠北時是金頂大帳,以突顯韃子皇帝的尊貴地位。
但是到了燕京後,帳篷外形與普通大帳冇有區彆。
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有刺客混入韃子營地,好讓刺客分不清韃子皇帝住在哪一座帳篷裡。
大丞相耶律楚材的帳篷更加低調。
袁東賢聽完這個情況,交待聖因女尼:“咱們明天一起前往燕京,我去瞧瞧他們的連營大帳!”
袁東賢打算先去摸摸底。
這次行刺與元帥府不同,需要小龍女配合支援。
翌日。
袁東賢讓聖因女尼給小龍女也偽裝易容。
三人假扮成老翁農婦,一起結伴行外出。
他們並冇有攜帶兵刃,但每人都揹著一個小蜂箱,箱內所裝的毒蜂,足以讓一支千戶軍陷入恐慌混亂。
不多時。
他們抵達燕京城外的一座高坡上。
眺望遠方,隻見密密麻麻全是營帳,人潮如織。
這次為了侵宋,韃子召集的兵馬不弱於滅金時期。
不過無論韃子兵容再盛,也嚇不住袁東賢。
他有聖因女尼輔助易容,又有小龍女輔助驅蜂,隻要時機得當,他完全可以混入營地,刺王殺駕。
關鍵是要查準韃子皇帝的帳篷位置,以及韃子身邊的高手情況。
袁東賢想到這裡,目光從韃子營地移開,轉向了燕京城。
城門處並不顯擁擠,入城行人也不多。
城內的官紳商賈、工匠民夫,全都前往韃子營地裡聽命,以致於城內略顯空蕩。
袁東賢就領著小龍女與聖因女尼前往燕京城,準備先前往城內,伺機打探營地情況。
誰知他們入城不久,在街上行走時,忽然發現一輛囚車途經。
押送囚車的衙役是本地人,與街邊街坊比較熟悉。
隻聽有街坊好奇詢問那衙役:“這囚犯是誰?犯了什麼罪?”
那衙役啜了一口:“這小子假冒‘張天師’與‘地藏菩薩’,自封是十殿閻羅的轉輪王轉世,騙取蒙古貴人們的香火錢,貴人們受了騙,告到了大丞相那裡,大丞相就派咱們緝拿他!”
街坊見那衙役臉上有創傷,恭維一句:“那你真是辛苦了,抓住這罪犯,大丞相肯定重重有賞!”
那衙役趕緊搖手:“我可冇有本領捉住此人,此人武功高強,丞相府的高手親自出馬,才把他給擒住!”
他說完抱了下拳:“不和你老多講啦,咱們馬上要把此人送入監牢,拷問此人來曆,以此人身手,冇準就是南邊派來的細作!”
袁東賢一聽這囚犯是被耶律楚材擒拿,又與耶律楚材麾下高手交過手。
也許會瞭解耶律楚材的一些情況。
袁東賢三人就尾隨在囚車後麵。
他們發現囚車最終駛去了燕京一處衙門的監牢。
由於囚犯身受重傷,已經冇有行走力氣,衙役們也不擔心此人逃跑,看管就不那麼嚴格。
但袁東賢並冇有在白天闖牢,而是先讓聖因女尼與小龍女在城外做好接應,等到半夜時分,他才潛入衙門把囚犯給劫出監牢。
由於他行動謹慎,並冇有驚動牢外任何人。
隨後他帶著囚犯前往城外,找聖因女尼與小龍女彙合,結伴趕回西山,卻是冇有返迴歸雲庵,而是尋了一處荒僻山穀安置囚犯。
白天時囚犯被官府嚴刑拷打後,一直昏迷不醒。
即使袁東賢把他救出城,他也絲毫不知。
等敷藥診治一番,他才慢慢轉醒過來。
驟然看見袁東賢三人,他先是一驚:“我這是在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