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路人甲她美貌又強大 > 第353章 家庭作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路人甲她美貌又強大 第353章 家庭作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現在兩人的姐弟戀的劇,也播出完了。

呂昉新增的粉絲人數,和孟恬不增反減的粉絲人數。

還有孟恬老粉,和呂昉粉絲掐架,掐的死去活來的架勢。

就知道這又是一個,男主人設很吸粉,女主人設,哦!

女主沒有人設,沒有靈魂,沒有人物弧光,就是一個襯托男主魅力的純工具人。

現在劇播完了,兩人的cp營業已經結束。

到了cp粉提純的階段。

都不用看最後結果,大家也能猜到呂昉是大獲全勝的哪一個。

孟恬可太清楚這裡麵的彎彎繞繞。

她拍這麼久戲,能不知道,這個劇本一看就是給呂昉抬轎子嗎?

能不知道這就是個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是在用她的國民度,和人氣給呂昉吸血的買賣嗎?

她肯定知道。

可礙於合約,還有一些把柄被公司,死死的拿捏住。

她也不得不捏著鼻子把這部戲拍完,之後還有忍氣吞聲的和呂昉營業。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明星大火後,開始單飛搞家庭作坊,不簽公司,身邊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自己家親戚的原因所在。

就是為了防止,這種話語權流失的情況,再度發生在自己身上。

不過,這種家庭作坊,沒有在娛樂圈大範圍推廣。

隻發生在少部分大火的明星,和童星之間。

都是有原因的。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

就先說童星。

種花國的娛樂圈,不管是內娛還是香江那邊,基本所有的童星都是家庭作坊,被家人把持,就是建立在對自身國民度的自信基礎上的愛錢省錢。

這其實都不能怪童星本人,ta們已經是被父母的**塑造出來的生物。

讓辛苦工作的家長意識到逼一逼自己的孩子就能掙大錢,這基本會激發出人最大的貪欲,因為沒有比孩子更容易控製的了。

給孩子洗腦簡直是輕而易舉:“你記住,不是爸爸媽媽喜歡演戲,是你自己喜歡。記住了嗎重複一遍,待會兒見到導演製片人你就這麼說”。

父母貪慣了,藝人被保護慣了,工作室裡不知道插了多少七大姑八大姨。

這些家人有愛但是沒水平,偏偏又是皇親國戚,得罪不得,所以家庭作坊裡留不下幾個有能力的專業人士。

有水平的人都有脾氣,誰肯被外行管

父母那一輩都是小氣過來的,給點高工資給員工跟要他們命似的,他們就沒那個眼界。

有水平的人誰又肯接受低薪

最後隻剩下混日子的、聽話的、關係戶、價廉物次的。

專業的事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做,這點道理都不懂的人成不了大器。

這也是為什麼,百分之九十九的童星,哪怕運氣好,長大後,遇到了大爆都機會也走不長遠的原因所在。

童星的父母在孩子小時就體驗到了靠小孩賺錢的快樂,這其實不好,人容易變得貪婪,因為他會不自覺地把孩子看成商品。

成年人靠未成年人賺錢,說得難聽點,叫不勞而獲,叫吸血。

薑明月上輩子就聽過很多爆料,類似有一些童模的父母打罵才幾歲的小孩,逼迫他們多乾活嗎。

成年人逼迫\\/控製\\/勸說\\/洗腦未成年小孩實在太容易了,軟硬兼施,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小孩,到後麵小孩會說是自己喜歡拍戲拍廣告,不是父母逼迫的。

小孩過早接觸紙醉金迷的世界也不好,娛樂圈就是一個大染缸,當你把一個三觀和是非觀還沒正式形成,對於對錯是非,沒有基本判彆能力的小孩,放到這樣複雜,充斥著人性之惡的地方,對孩子成長能好就怪了。

所以網上一直有一種說法,“真愛小孩的藝人纔不會把孩子往演藝圈裡推呢”。

就比如在上麵整治娛樂圈前夕,倒下的最後兩個童星,宋依依和蔣敏短短4天時間,宋依依和蔣敏接連被人舉報偷稅漏稅,可謂是一出大戲。

在宋依依被人舉報後,前公司歡喜影視特意發表一則宣告撇清關係,從2008年10月開始,宋依依和家人就將財務資料拿走自行管理。

蔣敏被人舉報後,從網友發布的證據來看,2006年到2008期間,蔣敏將自己的1600萬元收入轉入到母親黃豔林名下的公司,可公司並沒有繳稅,蔣敏也沒有自行繳納。

蔣敏是93年出生的,08年的時候她隻有15歲,並沒有成年,收入幾乎都是母親打理的。可她沒想到,自己卻被母親坑慘了。

不管是宋依依的翻車,還是蔣敏被舉報,她們兩會走到這一步,家裡人‘功不可沒’。

這兩人的暴雷,也讓很多準備出來成立工作室,找親戚幫忙的明星,改變了原有的想法。

讓已經成立工作室的明星,開始對自己原來的工作團隊進行了一番清洗。

家庭作坊的壞處明顯,好處自然也很明顯。

比如藝人和工作室之間更加信任,利益高度繫結,藝人話語權很高,沒有經紀公司抽成,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一個還沒暴雷的男童星陸磊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作為一名童星,他5歲就在娛樂圈拍戲,因為父母工作忙,姐姐就跟在他身邊,擔任助理。

在陸磊陽長大後,姐姐又成了他的經紀人,負責他的各項工作,洽談商務和劇本,為陸磊陽把關。作為親姐姐,她會把陸磊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除了好處之外,家庭作坊的弊端也很明顯,首先是家人親戚不夠專業,麵對輿論危機時,他們不能及時處理,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比如再過幾年後,在南寒務工後歸國流量之一錦凡,他媽媽不甘心被勒索,選擇報警,結果兒子被查出犯罪證據,被抓入獄,這是親媽坑兒子的典範。

家庭作坊第二個缺點,就是目光短淺。很多藝人的父母不是專業人員,眼裡隻能看到錢,為此鋌而走險。宋依依和蔣敏的翻車,其實都是因為家人貪心,眼光格局低,因小失大,觸碰到紅線。

不過也不是每一個家庭作坊,都是失敗案例。

也有相當成功的案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