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她美貌又強大 第614章 被深深吸引
5月12日,星期五,上午。
盛夏的蟬鳴裹挾著燥熱,洪知秀剛結束一場冗長的商務談判,便接到一個陌生號碼來電。
對方自稱是某小劇組的製片導演人,言辭間帶著小心翼翼與懇切:
“洪總,我們有個劇本……是關於金陵大屠殺的,裡麵有個角色特彆適合薑明月老師。”
洪知秀公事公辦的告訴對方,找明澍的藝人合作邀約,他們有專門的對接人員負責,讓對方把劇本先發過去,他們會在七個工作日內回複。
這種“小投資”“無名導演”,通過各種辦法要到她的私人聯係方式,發起的邀約,她每週能拒十幾個。
倒不是說這種小投資,無名導演,就一定拍不出好電影,而是概率比較小。
她的時間很寶貴,劇本質量的初步篩選,自然會有專人幫她去做。
但半小時後,對方又發來一份電子版劇本。
鬼使神差地,洪知秀點開了檔案。
劇本標題《螻蟻之光》映入眼簾。
不同於常見的苦難敘事,故事聚焦於1937年金陵城內一群普通人的抗爭:
懦弱卻堅守醫德的中醫、貪生怕死卻為護學生挺身而出的教師、偷奸耍滑卻冒險傳遞情報的市井混混……編劇將“仁義禮智信”拆解嵌入角色,以群像視角呈現戰火下螻蟻般的掙紮與光芒。
最震撼的是,劇本並未刻意渲染悲情,反而用冷靜筆觸勾勒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虛偽——那些在曆史洪流中無力扭轉大局的普通人,卻以各自的方式迸發出微光。
洪知秀的手指,在剛剛列印出來,還帶著印表機餘溫的劇本扉頁的題記上停頓:
“勿忘國恥,銘記曆史;吾輩自強,砥礪前行。”
她想起,1937年12月13日,金陵城破,偽軍在六週內對平民及戰俘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據統計,超過30萬無辜同胞慘遭殺害,強奸、縱火、搶劫等暴行遍佈全城。
國際友人拉貝、魏特琳等人在安全區庇護了數萬難民,他們的日記成為揭露暴行的鐵證。
而櫻花國右翼勢力至今仍試圖淡化甚至否認這段曆史。
編劇雖未直白的寫明,但卻藉由一個又一個人物,一個又一個情節向大眾傳遞一個資訊。
“我們不想重複展現傷口,而是想追問:在至暗時刻,是什麼讓人類沒有徹底墜入深淵?”
洪知秀的呼吸逐漸急促。
她從業十幾年,從未見過如此精巧,且飽含力量的曆史題材劇本。
指尖滑動到最後一頁時,冷汗已浸透襯衫後背。
改編的匠心在劇本中處處可見:
編劇並未直接照搬史料,而是將真實事件化作人物命運的催化劑。
例如,劇中那位偷情報的裁縫阿秀,原型是一位真實存在的民間情報員,但編劇刻意弱化了她的英雄光環,賦予她貪生怕死的本性——她每次傳遞訊息前都會反複檢查門窗是否鎖好,甚至因恐懼在雨夜蜷縮發抖。
然而,正是這樣的“凡人”,卻在最後關頭將情報縫進戲服夾層,冒死送抵安全區。編劇在劇本旁批註:“英雄並非天生無畏,而是在恐懼中依然選擇前行。”
她在確信這個劇本是個,難得一遇的好本子的那一瞬,便把劇本轉發給薑明月。
她記得今天上午,她沒課。
想來現在應該看到了。
洪知秀立刻撥通薑明月的號碼。接通後,卻聽見那頭傳來含糊的聲音:
“洪姐……我在看劇本,等會兒回您?”
隨即是忙音。
三小時後,薑明月聽見,客廳大門傳來敲門聲。
薑明月把門開啟。
“洪姐,你隨意。”
招呼完人進來,薑明月便繼續如開門前一樣。
蜷在沙發裡,劇本攤在膝頭。
桌上未動的午餐早已涼透。
芙蓉麵上依稀可見淚痕斑駁,眼眶通紅。
“洪姐,這個角色我必須接。”
薑明月的聲音帶著罕見的顫抖,“劇本裡那個偷情報的裁縫,膽小如鼠,卻一次次冒險送訊息……她怕死,但更怕同胞無聲死去。那種矛盾與掙紮,太真實了。”
洪知秀沉默。
她清楚,薑明月出道以來合作的都是大導演大製作,接這部非明澍出品的小成本電影意味著自降身價。
還有櫻花國市場的資源——據統計,薑明月的長相在整個亞洲都非常吃得開,若出演此類題材,抵製浪潮必然洶湧。
相當於完全放棄櫻花國都市場。
薑明月突然翻到劇本第37頁,手指輕點一處場景:
“您看這裡。阿秀在送情報前,給女兒縫製新衣的戲份——編劇特意加入了她反複摩挲布料,唸叨‘等太平了,帶囡囡去看夫子廟花燈’的細節。
這種生活化的溫情與後續犧牲的殘酷形成強烈反差,比單純描寫死亡更有衝擊力。”
她的目光掃過頁邊的改編注釋:
“這段是編劇查閱了金陵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後設計的,他說‘英雄的脆弱,比完美更動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想起劇本創作背景中提到的曆史細節:偽軍在屠殺中不僅殺害軍人,更將屠刀對準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和老人。
許多像阿秀這樣的普通人,本可苟活,卻因良知與勇氣選擇了抗爭。”
“市場損失我不在乎。”
薑明月底氣十足,目光灼灼如炬,“但洪姐,我一直受到都教育,讓我清楚的明白一個道理。
‘我們今日能坐在空調房裡享用美食,不是命運眷顧,而是有人替我們扛住了刀槍。’
這部劇本,是在替曆史長河中那些無名者發聲。
若連他們同種同族同國的後人,都不願觸碰真相,誰還記得他們?”
洪知秀的心臟猛地一顫。
她又想到劇本扉頁的題記:
“勿忘國恥,銘記曆史;吾輩自強,砥礪前行。”
薑明月的決絕,與編劇的匠心在此刻共振。
她終於點頭:“好。”
送走洪知秀,薑明月又重新翻開劇本。
也許可以適當的增加,阿秀與女兒互動的日常戲份,認為“讓觀眾先愛上角色,後續的犧牲才更具痛感”。
因為上輩子為了飾演一個角色,薑明月有查過那個年代,人們常用,但於現在的人來說,卻很少用的物品。
像是三十年代金陵城常見的竹編食盒,可以讓阿秀送情報時的動,作更貼近真實市井生活。
諸如此類的筆記,都被薑明月洋洋灑灑都寫在劇本上。
娟秀的字跡,又淩亂,這一句,那一句的隨筆記錄,也象征著筆記主人,當下或激動,或難受,或憂傷,或悲憤的情緒。
阿秀這個角色,深深的吸引了她。
喜歡路人甲她美貌又強大請大家收藏:()路人甲她美貌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