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邊軍:從軍功換媳婦開始 第344章 順利過頭
-
祁王的話有些大逆不道。
作為皇子,他問乾皇的身體如何,他想乾什麼?
可是楊中郎卻絲毫不見怪,可見在他忠心的人身邊,他造反的心思早已經不加遮掩。
“比傳聞中還要糟糕!”
楊中郎聲音有些嘶啞,聽起來像是喉嚨裡麵塞了金屬塊似的,祁王知道這是他和楊凡像的原因。
哪有什麼兩個長得完全一樣的人?
不過是動了一點點刀子而已!
“哦?”
祁王心思一動。
楊中郎的聲音繼續響起。
“特彆是秦王給他送了海外仙山的丹藥之後,每日他都要吞服一顆!”
“可身子卻是每況愈下,現在一夜都要起好幾次,一整天的睡眠恐怕都冇有兩個小時!”
“每天夜裡都在長籲短歎!”
一句話,說的祁王心中一歎,他的身子已經虛弱到那般地步了嗎?
畢竟是自己的父親,變成那個樣子,他於心不忍,可是很快他捕捉到其中的關鍵詞。
“你說秦王每日都給他送海外仙山的丹藥?他還每日吞服?”
“冇錯!”
楊中郎很肯定的點頭。
“每次他都會在我麵前吞服,鴿子蛋般大小的丹藥啊,他說吞就吞!”
祁王的神色狐疑起來。
乾皇會吞丹藥?
他本能的覺得其中有些不對勁起來。
彆人誰都可以吃丹藥,可是乾皇怎麼會吃丹藥呢?
他父親怎麼死的他忘了?
他摸著下巴,心中有些莫名的慌張起來。
他記得乾皇曾經在自己兄弟幾個麵前說過,吃什麼都不要吃丹藥,那些就是騙人玩的東西,那些東西都是毒物,吃一個少三年,吃一個少三年!
三年壽命啊!
這樣一個不信丹藥的人怎麼會吃起丹藥來?
“殿下,宮中傳來訊息,說是陛下睡不著覺,請了道觀的師傅們前去做法!”
門外有聲音傳來,是自己的貼身侍衛。
“去做法?”
祁王更是一腦門子的問號。
乾皇也是不信這個的,他認為這些東西都是一群騙人玩的把戲。
天下不太平的時候,這些東西還能夠給人以精神寄托,可天下太平的時候,這些不過是太平盛世上的濃瘡,做不了什麼,還會分裂出信仰。
所以他上位起來,向來是冇有給那些寺廟、道觀什麼好臉色的。
現在,人老了,又信這些東西了?
祁王更是摸不著頭腦。
“秦王在做什麼?”
“聽說秦王聽說訊息,已經放下手中事務,往宮裡去了!不過好像被黃門給攔了下來!”
剛想出門的祁王一愣,秦王都被攔下來了,他去還有什麼用?
“老頭子真是怪,年輕時候不信的東西,到老了,反而念念不忘!”
他嘴裡嘟囔了一句,對麵的楊中郎一聽,立刻笑了起來。
不過他嗓音嘶啞,笑起來像是夜梟在叫一樣。
“殿下,這很正常,人老了,心思就是會變的,就像我父親,年輕的時候多喜歡我?認為我就是家裡的頂梁柱,可到了老了呢,偏偏說小兒子最是疼他,要把他的一切都留給小兒子!”
“什麼年紀大了,我看是老糊塗了!”
一句話讓祁王眼神微眯。
“對,糊塗了,老糊塗了!”
他心中突然大定,原本因為要早飯而產生的焦慮心情,竟然一下子被治好了!
他是老糊塗!老糊塗的人不把位子傳給自己,那自己造反不是理所應當嗎?
“依計劃行事!”
交代了一句,他正準備離去,楊中郎叫住了他。
“殿下!”
“嗯?”
祁王不喜。
楊中郎立刻惶恐起來。
“殿下,我這幾日頂著楊中郎的身份,還冇有回過家,你說我要不要回家一趟?”
本身就是假身份,自然不可能回到楊家。
但家中有親人來到京都,主人竟然不回家也是一個問題!
祁王沉思了一會,冷笑道。
“你想回的不是家,而是惦念著那兩個女人吧?”
楊中郎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夢雨自不必說,從小就被培養怎麼討男人喜歡,現在儘管已經浪子回頭,但一顰一笑之間,總是能夠勾起人心中最原始的**,讓人慾罷不能!
而林清月從小長在富貴人家,經曆了家族破落又氣勢,整個人身上獨屬於她的一種氣質,那是尋常人家想模仿也模仿不來的。
這兩人因為林清月父親‘英雄名帖’的侍寢,這幾日在京都頗受歡迎,不知道遭到多少男人覬覦,楊中郎有這樣的想法也算正常。
“現在恐怕還不行!”
祁王想到了赤兀錦。
那楊凡作為大乾探子應該不會同意刺殺乾皇吧?
他心中思量,應該不會,自己已經辜負過他一次,把他的女人從水陽鎮帶到京都來,帶到這一種危險的環境中來。
他如果不答應,赤兀錦應該已經殺了他了吧?
楊中郎正失望搖頭,正準備告辭,祁王叫住了他。
“等等!”
“老婆孩子來到京都這麼長時間了,確實一直不回家也不是個事情,今晚你可以回去!”
“不過,我可要提醒你,明日的事情纔是重中之重!”
“厲靈萱,那樣的女人纔是你該征服的對象!”
楊中郎咧嘴一笑。
“放心,殿下,兩個女人而已,耽誤不了太多體力!”
他嘿嘿一笑,火急火燎的告辭離開,等他走後,祁王走到後院,準備交代一些事情,在回房的時候,他碰到了趙祁。
趙祁身穿淩風營時期的軍服,似乎在那個地方等他。
“父親,你已經決定好了嗎?”
他揹著光,祁王看不清他的表情,隻能眯著眼睛,仔細打量。
“不錯,祁兒,你願意幫助為父嗎?”
蹭的一聲,趙祁手中的劍被拔了出來,那是一把好劍,月光下,它發出幽幽寒光,可是祁王卻看的真切,這柄寶劍上已經佈滿傷痕累累,上麵全是豁口,不知道經曆了多少次大戰,纔有這番場景。
“父王,你曾經跟我說!”
趙祁看著手中寶劍,語帶悲愴。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深以為然,每次做事情總是預想最壞的結果,覺得最壞的結果可以承受,然後纔去做它!”
他將寶劍雙手托著,遞給祁王。
“可就算如此,每次也總有預想不到的情況,讓事情變得更糟!”
“更何況是此等大事!父王不覺得此事有些順利的太過頭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