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饑荒,我用一斤米換兩王炸 第59章 師爺嚇尿了!
-
此言一出,周圍的家兵們臉色都變了。
搞了半天,拿一張破紙就想換走價值連城的虎皮虎骨?
這不是明搶是什麼!
楚武的拳頭瞬間就捏緊了,身上的煞氣再也壓製不住。
然而,秦少琅卻笑了。
他接過那張寫著“憑此條支取庫銀陸佰兩整”,還蓋著鮮紅官印的欠條,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然後,他轉頭對楚武喊道:“楚武。”
“在!”
“你拿著這張憑證,”秦少琅將欠條遞給他,“去山下的鎮子上,找米鋪的王掌櫃,問問他,這張紙,能換多少斤糧食回來。能不能讓我們這三十多個兄弟,吃上三天飽飯。”
“噗嗤!”
有家兵冇忍住,直接笑了出來。
楚武也是個機靈的,當即會意,拿著那張欠條,一臉“為難”地說道:“秦大哥,這……這恐怕不行吧?王掌櫃隻認銅板和銀子,不認紙啊!”
秦少琅“哦”了一聲,轉頭看向臉色已經變得鐵青的張文遠,一臉“無辜”地說道:“師爺,您也聽到了。不是我不體諒縣尊大人,實在是,我手下這三十多個兄弟,他們不吃紙,他們要吃飯。”
“你!”張文遠被噎得半死,山羊鬍都氣得翹了起來。
秦少琅卻不理他,自顧自地繼續說道:“我倒是有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這六百兩賞銀,我可以不要了。這張欠條,就當是我秦少琅,捐給我們藍田縣的父老鄉親了。”
張文遠一愣,以為事情有了轉機。
卻聽秦少琅話鋒一轉,指著那張虎皮說道:“但這虎皮和虎骨,乃是我們兄弟們拿命換來的。我準備將它賣掉,換些銀錢,給兄弟們買些糧食,添幾件冬衣。若是賣的錢多了,有富餘的,我再捐給縣衙,也算是為縣尊大人分憂。師爺,您看我這個法子,如何?”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藐視公堂!”張文-遠氣得渾身發抖,指著秦少琅的手都在哆嗦。
這哪裡是商量?這分明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和縣令李建安的臉上!
就在這時,不遠處那個秦少琅昨天才讓人搭建起來的,用黃泥和石頭壘成的怪模怪樣的工棚裡,忽然傳來一陣震天的歡呼聲!
“成了!秦大哥!成了!”
“出鐵水了!真的出鐵水了!”
幾個渾身黑灰的家兵,興奮地從工棚裡衝了出來,手裡還用鐵鉗夾著一塊仍在微微泛紅的金屬塊。
張文遠下意識地望了過去,眉頭緊鎖。
秦少琅對著他歉意地笑了笑:“讓師爺見笑了,手下人冇見過世麵,瞎鼓搗一些玩意兒。來,拿過來我看看。”
一個家兵興奮地將那塊已經冷卻得差不多的金屬塊遞了過來。
那是一塊約莫巴掌大小,通體呈現出一種青黑色,表麵異常光滑的鐵塊。
張文遠出身書香門第,對冶煉之事不甚了了,但他也看得出,這塊鐵,和他見過的任何生鐵、熟鐵都不同。它似乎……更加緻密,更加純粹。
“一塊廢鐵而已,不值什麼。”秦少琅隨手將鐵塊掂了掂,就要遞還給家兵。
“等等!”張文遠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
他死死地盯著那塊鐵,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安和預感。
“可否讓老夫,看上一看?”
秦少琅無所謂地聳了聳肩,將鐵塊遞了過去。
鐵塊入手,張文遠心中猛地一沉。
好重!
同樣大小的鐵塊,這塊的分量,起碼重了三成!
他用指甲在上麵劃了一下,隻留下了一道白痕,而鐵塊本身,毫髮無傷!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秦少琅,聲音都變了調:“這是……鋼?”
“算是吧。”秦少琅淡淡地說道。
張文遠倒吸一口涼氣!
鋼!這可是真正的鋼!不是那種千錘百鍊,靠著老師傅手藝才能偶爾得之一小塊的百鍊鋼!看這模樣,分明是可以量產的!
他顫抖著從腰間解下一把裝飾用的匕首,那也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精鐵匕首。
他咬了咬牙,用儘力氣,朝著鐵塊的邊角砍了下去!
“鐺!”
一聲脆響!
火星四濺!
張文遠隻覺得虎口一麻,匕首險些脫手。他再看時,那把精鐵匕首的刃口上,已經出現了一個米粒大小的缺口!
而那塊青黑色的鐵塊,依舊光滑如初,連一絲劃痕都冇有!
張文遠徹底呆住了。
他腦子裡一片空白,隻有一個念頭在瘋狂地迴響。
神兵利器!削鐵如泥!
如果用這種鋼來打造兵器和鎧甲……那將是何等恐怖的一支軍隊!
他再看向秦少琅,眼神已經徹底變了。
那不再是看一個有點手段的鄉野村夫,而是像在看一個掌握了國之重器的怪物!
虎皮?虎骨?
跟這塊不起眼的鐵塊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堆垃圾!
張文遠手中的欠條,此刻變得無比滾燙,彷彿在嘲笑著他的無知和愚蠢。
他嘴唇哆嗦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隻是用一種看鬼一樣的眼神看著秦少琅。
秦少琅從他手中,輕輕地拿回了那塊鋼錠,又拿過那張欠條,並排放在一起。
他看著張文遠,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像重錘一般,一下下敲在張文遠的心上。
“師爺,現在,你還覺得,我這三十多個兄弟的命,隻值這張紙嗎?”
張文遠的大腦,一片空白。
他感覺自己的心臟被人用一隻冰冷的大手狠狠攥住,幾乎要停止跳動。
他手中的欠條,那張蓋著縣衙官印,本該代表著權力和威嚴的憑證,此刻卻像是一張燒過的廢紙,輕飄飄的,充滿了諷刺。
而另一隻手中那塊青黑色的鐵塊,卻重如泰山!
這重量,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分量,更是壓在他心頭,壓在整個藍田縣衙頭上的分量!
鋼!
真的是鋼!
而且是品質遠超官府武庫中那些所謂“精鋼”的極品!
他不是武將,但他跟在縣令李建安身邊多年,迎來送往,見過的世麵遠非尋常人可比。他很清楚,大魏朝對鋼鐵的管製有多麼嚴格!鹽鐵專營,乃是國之根本!
一套上好的鎧甲,一柄鋒利的兵刃,其價值甚至超過了一個士兵幾年的軍餉。
而能鍛造出百鍊鋼的,無一不是國之重器,是朝廷嚴格控製的頂級工匠。每出一爐,都要記錄在案,層層上報。
可眼前這是什麼?
一個簡陋的,用黃泥和石頭搭建的土高爐!
一群衣衫襤褸,連字都認不全的流民!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竟然造出了鋼!
看剛纔那些家兵興奮的樣子,這顯然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量產!
這兩個字像是一道驚雷,在張文遠的腦海中轟然炸響!
他想到了秦少琅手下那三十多個煞氣逼人的悍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