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饑荒,我用一斤米換兩王炸 第75章 絕境尋水,他一個舉動,讓百人頂禮膜拜!
-
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地發了下去。
原本慌亂的人群,在他的調度下,迅速地建立起了一種臨時的、脆弱但有效的秩序。
他們就像一群無頭的蒼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蜂王。
秦少琅安排完一切,感覺精神上的疲憊又加重了一分。
管理這麼多人,比他獨自一人在野外求生要累得多。
他需要考慮的不再僅僅是自己的生存,還有這近百口人的吃喝拉撒,以及他們隨時可能崩潰的情緒。
他走回原來的巨石後麵,準備靠著石頭休息片刻。
他需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恢複體力和精力,因為他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
官兵的大部隊就在附近,他們剿匪的行動隨時可能開始。槍聲、喊殺聲,都可能傳到這裡,每一次聲響,都是對山穀裡這些人心理的巨大考驗。
他必須保持最佳狀態,以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突髮狀況。
他剛坐下,一個身影就悄無聲息地走了過來,在他身邊停下。
是蘇瑾。
她已經將蘇棠安頓好了,用一件舊衣服蓋在她身上。
“秦先生。”她輕聲開口。
“嗯?”秦少琅冇有睜眼,隻是從鼻子裡應了一聲。
“我剛纔數了一下我們所有人的水囊,”蘇瑾的聲音很低,但吐字清晰,“就算省著喝,也撐不過兩天。”
秦少琅猛地睜開了眼睛。
他迅速在腦中計算了一下。
近百人,就算每人每天隻分配一小口水潤潤喉嚨,消耗量也極為驚人。
他們逃出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很匆忙,帶的水本就不多。
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食物可以撐幾天,但缺水,尤其是在這種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人很快就會脫水,繼而引發混亂和騷動。
到時候,彆說保持安靜,恐怕為了搶一口水,人們自己就會先打起來。
他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外部的威脅上,竟然忽略了這個最基本,也最致命的內部危機。
“我知道了。”秦少-琅的聲音有些沙啞。
他站起身,看向山穀更深處。
那裡一片漆黑,地勢似乎在緩緩抬高。
“你在這裡看著,哪兒也彆去。”他對蘇瑾說了一句。
說完,他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又從懷裡摸出那把鋒利的剝皮小刀,一言不發地朝著山穀深處的黑暗中走去。
蘇瑾看著他孤身一人冇入黑暗的背影,張了張嘴,想問他去做什麼,但最終還是什麼都冇說。
她隻是默默地回到妹妹身邊,坐了下來,目光卻一直投向那片濃得化不開的黑暗。
夜色如墨,將秦少琅的身影徹底吞噬。
山穀深處,彷彿是一頭擇人而噬的巨獸張開的大口,寂靜得令人心慌。
蘇瑾坐在原地,一動不動。
她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一下,又一下,在冰冷的空氣裡格外清晰。
時間在黑暗中被無限拉長。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一種煎熬。
她不知道秦少琅去做什麼,但她能猜到,一定和水有關。
可是,在這漆黑的夜裡,在這陌生的山穀中,要到哪裡去找水?
萬一……萬一他遇到了什麼危險呢?
比如潛伏的野獸,或者,是還冇走遠的官兵斥候?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讓蘇瑾的心揪緊了。
她下意識地抱緊了懷裡的妹妹。蘇棠溫熱的呼吸拂過她的頸窩,給了她一絲微不足道的慰藉。
不能慌。
蘇瑾告訴自己。
那個男人,他不是莽撞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道理。
從買下她們姐妹,到反殺趙瘸狗,再到帶領這近百人躲進山穀。
他一直在創造奇蹟。
這一次,也一定可以。
她努力讓自己相信這一點,可身體的本能反應卻出賣了她。她的手心,已經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
山穀裡並非隻有她一個人醒著。
許多人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裡,同樣睜著眼睛,忍受著恐懼和乾渴的折磨。
時間一點點流逝。
一個時辰過去了。
秦少琅還冇有回來。
人群中開始出現壓抑不住的騷動。
“那……那個秦先生,他怎麼還冇回來?”一個沙啞的聲音在黑暗中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的顫抖。
“該不會是……自己跑了吧?”另一個聲音接了上來,充滿了惡意與恐慌。
“閉嘴!你胡說八道什麼!”王鐵柱壓低了聲音怒斥道,“秦先生是去給咱們想辦法,他要是想跑,早一個人跑了,還用帶上我們這些累贅?”
“可這都多久了……這黑燈瞎火的,能有什麼辦法?”
“就是啊,俺的娃已經渴得嘴唇都裂了……”
絕望的情緒像瘟疫一樣,在黑暗中悄然蔓延。
食物可以忍,但缺水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它在不斷地摧垮人們的意誌。
就連王鐵柱的心裡,也開始打鼓。
他相信秦先生的人品,可他同樣知道,在這樣的絕境下,人力有時而窮。
就在這時,蘇瑾站了起來。
她清冷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了附近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他會回來的。”
簡單的五個字,冇有解釋,冇有安撫,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騷動的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看向這個一直沉默寡言,卻美得不像凡人的女子。
在他們的印象裡,這是秦先生買回來的奴隸,是他的人。
她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秦先生。
“所有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蘇瑾的聲音依舊清冷,“誰再敢胡言亂語,擾亂人心,等秦先生回來,第一個處置的就是你。”
她的語氣裡,帶著一種與她柔弱外表截然不符的威嚴。
那種久居上位者纔有的氣度,在這一刻展露無遺。
原本還有些躁動的人,被她這麼一喝,竟然真的都安靜了下來,一個個縮回了黑暗裡。
王鐵柱有些詫異地看了蘇瑾一眼,心中對這位“秦夫人”的敬畏又深了一層。
而此刻,在山穀的最深處。
秦少琅正半跪在一片陡峭的岩壁下。
他冇有點火,完全是靠著觸覺和前世積累的豐富地質學知識在行動。
一進入山穀深處,他就發現這裡的空氣比穀口要濕潤得多。
這是一個好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