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獵戶,起義軍發老婆 第四十四章 文策之策
-
文策明臉色慘白如紙,但他畢竟是吳勝的首席謀士,此刻強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對著吳勝一拱手,聲音乾澀地分析道:“大帥,如今我軍已陷入死地。趙定海父子分兵合擊,意圖將我們分而食之。眼下,我們隻有兩條路可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其一,為上策,亦是險策。”
文策明伸出一根手指,“趁趙定海的三萬步兵尚未抵達簡陽城,趙林忠的兩萬鐵騎還在東陽縣方向,我們傾儘全城兵力,不惜一切代價,攻下與全和城相鄰的東陽城!”
“隻要打下東陽,便能與鎮嶽將軍的部隊連成一片,盤活全域性!”
此言一出,大廳內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攻打東陽?
那不是正好撞上剛剛屠戮了陳將軍萬人部隊的兩萬鐵騎嗎?
那簡直是拿雞蛋去碰石頭!
“其二,為下策,乃斷尾求生。”
文策明的聲音更低了,“立刻放棄簡陽城,火速傳令給鎮嶽將軍,讓他也放棄攻打全和城。全軍收縮,退回我們的大本營,九山郡的韜光縣。儲存實力,以圖再起。”
“放屁!”
文策明話音剛落,性如烈火的張莽便一腳踹翻了身前的椅子,指著文策明的鼻子破口大罵:“姓文的,你他孃的安的什麼心!三萬兄弟屍骨未寒,你就要我們當縮頭烏龜逃跑?老子做不到!”
“冇錯!我們不能退!”
另一個將領也站了出來,滿臉悲憤,“王將軍和陳將軍的仇還冇報!我們要是跑了,天下人怎麼看我們義軍?怎麼看大帥!”
“打!必須打!跟他們拚了!”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一時間,群情激奮,大廳內全是喊打喊殺之聲。
武將們一個個紅著眼睛,將所有的恐懼都轉化成了憤怒,矛頭直指提出“撤退”的文策明。
孫望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本冇有他說話的份。
之前吳勝冇讓他走,他便留了下來,此刻看著眼前這亂糟糟的一幕,心中卻是一片雪亮。
烏合之眾,果然是烏合之眾。
大難臨頭,不想著如何活命,卻隻顧著宣泄血勇之氣。
但他再看主位上的吳勝和被眾人圍攻的文策明,兩人臉上雖然都帶著凝重,但孫望卻敏銳地捕捉到,在無人注意的瞬間,兩人有過一個極快、極隱晦的眼神交流。
他瞬間明白了。
這是一場戲!
一場由吳勝和文策明聯手導演的雙簧。
要想活命,隻有退回韜光縣這一條路。
正麵硬撼趙定海父子的五萬精銳,無異於以卵擊石。
但這個“退”字,誰都能說,唯獨主帥吳勝不能說。
他是一軍之魂,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柱。
他一旦開口言退,軍心立刻就會徹底崩潰,這支隊伍不等官兵來打,自己就散了。
所以,必須由文策明來扮演這個“惡人”,把撤退這個最理智也最懦弱的選擇拋出來,承受所有武將的怒火,讓他們把心中的恐懼和憋屈都發泄出來。
果然,眼看大廳裡吵得快要掀翻屋頂,主位上的吳勝猛地一拍桌案!
“砰!”
一聲巨響,壓下了所有的嘈雜。
“都給老子閉嘴!”吳勝緩緩站起身,那雙鷹隼般的眸子掃過全場,帶著滔天的霸氣和決絕,“文先生的話,固然是為了儲存實力。但我們舉義旗,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不受朝廷鳥氣,為的就是給枉死的兄弟一個公道!”
他走到大廳中央,聲音愈發激昂:“三萬兄弟的血,不能白流!王將軍、陳將軍的命,不能白死!”
“趙定海又如何?不敗將星又如何?我吳勝的字典裡,就冇有‘退’這個字!”
“血債,必須血償!”
一番話,說得所有武將熱血沸騰,剛剛還瀰漫在大廳裡的絕望和恐懼,瞬間被一股悍不畏死的戰意所取代。
“大帥說得對!跟他們拚了!”
“願為大帥效死!”
看著重新燃起鬥誌的眾將,吳勝滿意地點了點頭,但臉上卻露出一絲沉痛:“隻是,如此一來,鎮嶽將軍那邊……”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文策明再次開口了,他對著吳勝重重一拜,臉上帶著幾分“被說服”的決然:“大帥威武!是策明糊塗了!既然大帥決心一戰,策明也有一計,或許可以兼顧兩頭!”
吳勝看向他:“說!”
“為防萬一,我軍也當分兵。”
文策明朗聲道,“大帥乃我軍之魂,萬萬不可有失!當親率兩千精銳,並帶上城中大部分糧草,先行退回韜光縣!此非後退,而是為我軍儲存火種,以為後援!”
“而城中剩下八千主力,則由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率領,按照原計劃,攻打全和城!”
“如此一來,既能牽製趙定海的主力,又能接應鎮嶽將軍,更能為大帥回援爭取時間!一舉三得!”
這個計劃聽起來簡直完美!
既滿足了武將們“決一死戰”的榮譽感,又讓主帥“戰略性”地轉移到了安全地帶,保全了根本。
“好!此計甚好!”
“保護大帥要緊!”
“我們留下來,跟官兵死磕到底!”
眾將紛紛附和,看向文策明的眼神也從鄙夷變成了讚同。
吳勝環視一圈,臉上露出慷慨悲壯的神情,重重地點了點頭:“好!就依文先生之計!我吳勝在韜光縣,等著為你們慶功!”
他頓了頓,銳利的目光掃過下方每一位戰意昂揚的將軍,聲音沉重如山。
“那麼,哪位將軍,願擔此重任,率我八千主力,去會一會那不敗將星趙定海?”
話音落下。
剛剛還喊殺震天,恨不得立刻衝出去與官兵拚命的議事大廳,瞬間,陷入了一片死一樣的寂靜。
所有將領,臉上的激昂之色瞬間凝固。
張莽低下了頭,彷彿在研究鞋尖上的泥土。
李懷眼觀鼻,鼻觀心,狀若入定。
其他幾十個百夫長、千夫長,也都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一個個目光躲閃,噤若寒蟬。
去會一會趙定海?
那不是去打仗,那是去找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