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 > 第1684章 李光義入中原,入趙勸降趙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 第1684章 李光義入中原,入趙勸降趙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光義入中原,入趙勸降趙軍

田辟疆與王難得,雖然是幫助鄧九公引開了張揮。

可是,到最後,鄧九公也沒有從張飛的手中逃過一劫。

張飛以負傷為代價,最終強勢擊殺了鄧九公。

但此時的張飛,也幾乎沒有什麼戰力了。

如果是早些年年輕的時候,受了這種傷的情況之下,張飛或許還可以勃起一戰。

奈何,歲月不饒人,如今的張飛也已經四十多快接近五十了,早就不是當年的年輕小夥子了。

經此一役,郭子儀軍大敗,成為了北方之戰,最糟糕的一場大敗。

而青漢一方有此大勝,首席功臣,正是劉備三顧茅廬而求來的謀士風後。

簡雍的詐降之計,正是風後一手策劃。

風後此次出計的風格,可是頗有當初諸葛亮在荊北之風。有幾個人會想到,為了這麼一出詐敗之計,青漢可以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

甚至,連劉備本人都差點搭進去。

朱元璋丶朱棣丶劉秀丶姚廣孝,這些人都是何等的風華人物,可是,當年也是狠狠地栽在了諸葛亮的手中。

如今,郭子儀同樣是狠狠的吃了一個大虧。

「子儀輕率了!」

收到戰報之後,薛仁貴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郭子儀這一敗,對於朝廷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七萬大軍,一戰之下,被打的僅剩萬餘殘兵敗將,這麼一場大敗,必將是要在朝廷之中引起震動的。

大晉不是沒有打過敗仗!大晉也並不是說每個將軍必須要絕對的百戰百勝。

隻不過,你要是逆風局這樣就算了,當年的涼州和西州之戰,晉軍不也打了敗仗嗎?

尤其是西州,已經不僅僅隻是用損失慘重來形容了!

大都督級彆以及刺史級彆的傷亡,這對於晉軍來說,可是第一次。

相比那一場大敗仗,郭子儀這場敗仗可不算什麼。

然而,西州和涼州,那一場仗雖然敗了,已經不隻是損兵折將了,但丟失了大量的國土!但滿堂公卿,誰又能夠說出什麼來?

甚至,當年的西州眾多部將,都得承認他們是英雄!

畢竟,以當時西州或者是涼州的情況,換成晉軍任何一個將領過去了,甚至是換成古今任何一個名將過去,也無法改變西州或者是涼州的結局。

蘇定方隻是運氣不好,剛好是他是西州大都督,這才吃了那麼一場大敗。

就算是換成白起丶李靖,如果處於當時蘇定方的位置,也是一個同樣全軍覆沒的結局。

當涼州西部被元蒙拿下的時候,當西州被元蒙分隔開的時候,蘇定方就已經是敗局已定了。

況且,逝者已矣!

有些鍋可以甩在死人的身上,但有些鍋卻無法甩在死人的身上!

可是,郭子儀這邊的情況和蘇定方可大不相同,在順風局的情況之下,把仗打成了這樣,郭子儀必將是要被問責的。

哪怕是挺過了這一次,日後,怕是也很難再有再進一步的機會了。

這一戰,郭子儀是真正的掉鏈子了!

廉頗的兵馬已經渡過了黃河,甚至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一個南北夾擊的局勢已經形成,劉備勢力眼看就是一副即將滅亡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之下,遭受如此慘敗,自然是掉了大鏈子了。

「讓郭子儀部返徐吧!」

「大敗至此,一支潰軍,難堪大用了!」

現在的薛仁貴已經不指望郭子儀的這一支兵馬了,郭子儀這場仗敗到了這種程度,他還能指望這隻兵馬能夠繼續戰鬥嗎?

哎,這一戰之後,青州南麵已經無法造成足夠的威脅了!

接下來,劉備隻需要麵對北麵的廉頗了!

隻不過,郭子儀這一敗,可不僅僅隻是他自己的責任,同樣還要牽連到薛仁貴的。

薛仁貴是要節製郭子儀的這一支兵馬的,這麼一場大敗,直接責任自然在郭子儀的身上,但薛仁貴卻要負管理責任的。

在北麵的李牧和廉頗勢如破竹的情況之下,這凡事怕的就是對比。

「郭將軍大敗,趙氏一門隻怕要坐地起價了!」張良也是無比的無奈。

他們這邊的情況剛有點起色,可郭子儀這麼一場大敗,必將會影響到他們這邊的。

張良原本是沒有來到前線的,然而,北方大戰全麵展開之後,趙光義,現在應該叫李光義了,主動上奏要勸降趙德芳。

故而,張良丶張儀二人才一起隨同李光義來到了這兗州前線。

李義光既然有這種自信的話,那朝廷自然不介意支援他一下了。

反而,李光義這邊不管怎麼做,也不影響薛仁貴這邊繼續打仗。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純粹的靠嘴皮子談出來的和平,背後依靠的都是強國,甚至直接的拳頭。

該打仗就繼續打仗,甚至還要打出晉軍的強勢,反而說不定還會幫到李光義。

因此,這段時間薛仁貴進攻泰山的過程之中,可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放水。

仲虺丶仲行丶奄息丶針虎丶韓鵬丶李濟丶王封丶劉禁丶王儲丶彭九元丶李三益丶高係平這些趙將,一個個可都慘死在了晉將的手中。

反正,這些人在趙軍之中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尤其是韓鵬丶李濟丶王封丶劉禁丶王儲這些年,在趙軍之中,也隻是一些小軍官罷了,彆說是地位了,田單甚至都不見得聽過他們的名字。

既能展示晉軍的強勢,又不至於將趙軍徹底推出去。

隨著李牧和廉頗在北方的強勢推進,尤其是,青州北部的大勝,趙軍內部的態度顯然是緩和了下來。

田單對於趙匡胤自然是忠心耿耿,他當然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降晉的想法的。

但是,再怎麼樣,田單隻是一個臣子,能夠做出最後決定的並不是他,而是趙德芳。

也正是因為田單夠忠誠,如果最後說服趙德芳的話,也就相當於說服了田單。

對於大晉來說,隻要田單願意跟著趙德芳走,剩下的那些人就翻不出什麼浪花來。畢竟,軍隊就掌握在田單的手中

故而,真正重要的,也就隻有趙德芳和田單兩個人罷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