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 第1785章 北方三營,備戰元蒙
北方三營,備戰元蒙
中原三州,目前是最穩定的三州了。
中原兵馬,也幾乎沒可能再發生戰事了。
南方之地,雖然東側還有一個夷洲在,但這塊地方兵不過三四萬,揚州十萬的中央禁衛軍,再加十萬的長江水師,如何造成威脅?
其實,當初,朱瞻基從揚州帶走的兵馬都不止這麼點。
但是,帶走這麼多人,不代表能夠養得起這麼多人!
故而,他們到了夷洲之後,一大批人都轉兵為民,開墾荒地去了。
無他,沒有足夠的人口,生產力也不夠,他們根本無法維持太多數量的軍隊。隻能夠犧牲掉步兵,儘量儲存水師的戰鬥力。
他們當初帶走多少兵,不代表就能夠養多少兵,夷洲那塊地方,也頂多讓他們躲得一時的安穩,不可能讓他們積蓄起反攻大陸的實力。
以夷洲現在的生產力和開發程度,想要擁有和中原叫板一下的實力,就算是再有本事,也得先安安分分的種上百年的田,並且,還要積累起足夠多的人口。
除此之外,還要是中原再一次進入到王朝末年的時候,才能讓他們看到一絲機會。
這也就是還有大晉在的情況下,要是沒有大晉這麼一個外敵的話,朱瞻基他們敢將軍隊再裁一大部分。沒辦法,這塊地方這個時代太窮了。
夷洲對南方無法構成真正的威脅,甚至,大晉已經將他們納入下一步的作戰目標了。
雖然說,在東南亞的西部地區,貴霜帝國還在和白起區域性交戰,可是,貴霜帝國不止他們一個敵人。
南方就算不算州兵,仍有水陸三十萬大軍,再加上瓊州的藩王兵馬,彆說是自保,都足夠往出打了。
相比南方,北方纔是重中之重。
冀丶幽丶青三州武衛將軍,仍由趙雲丶曹仁丶劉黑闥接任,這三個才剛上了一年多的時間,沒必要更換。
主力野戰大營,自然是薛仁貴正在進行調整的北方大營了。
北方大營下轄三十萬兵馬,冀丶幽丶青三州皆是北方大營的防區,甚至由於李唐還沒有滅掉,徐承的五萬水師同樣要暫時受到薛仁貴的管轄。
由於東南亞之戰已經結束,徐承的五萬水師已經不必在東南亞繼續作戰,因此,將他們調回了徐州。
除此之外,原本韓世忠的黃河水師駐地,也調動到了青州。
由韓世忠與徐承二人,配合薛仁貴日後對唐作戰需要。
至於戚繼光,則是返回長江,做好下一步的對於夷洲的作戰準備。當然,在此之前,要先恢複長江水師的兵力。
和李唐水師那一戰,戰略目標很成功,背後的代價卻是打了一個兩敗俱傷。
而且,之前東南亞的海戰之中,已經足夠證明瞭徐承對於伍子胥的能力的相對不足,連續幾次被人家以少勝多。
也就是徐承雖然仗沒打贏,但至少戰略目的沒輸掉,成功保障了常遇春的後勤,幫常遇春把糧食運過去了。要不然的話,被貶的人又要多一個。
所以,下一階段針對夷洲的作戰,還是得交給戚繼光這個水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