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罪奴後,成了首輔前夫的榻上歡 你倆就湊合過唄
-
你倆就湊合過唄
蘇清璃儘心儘力在齊府教授課業,一來二去與齊府的人大多熟絡起來。
齊采窈和齊冕對她極為敬重,天天向她請教書本和琴藝上的諸多疑問,蘇清璃細緻講解,毫無架子。
“江姐姐是我們迄今為止,我和冕弟遇到的最好的塾師。”齊采窈不吝誇獎,蘇清璃的教學方式令姐弟二人十分滿意。
齊尚書檢查齊冕課業時,察覺到齊冕比起以前有顯著的進步,對蘇清璃也是讚不絕口,要給她新增束脩。
蘇清璃當前急著用錢,也就未曾客套推拒。
天色黑儘,教完齊采窈的琴藝,蘇清璃到了回去的時侯,“齊二小姐,齊小公子,我該回了,你們有什麼不懂之處,明日可再行向我討教,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對了,江姐姐,你身邊那名丫鬟姐姐,她怎麼今兒冇跟著你過來?”
齊冕眼尖的發現青竹今日冇跟來,直到此刻也不見青竹的影蹤。
蘇清璃說了個囫圇,“她身體抱恙,正在家中養病。”
“江姐姐,你一名女子孤身走夜路未免太危險了,不如就讓六叔送送你,他閒著冇事做,我給他找點事兒。”
齊采窈有心撮合齊錦遷和蘇清璃,她能感覺得到齊錦遷對蘇清璃的格外照顧和關注。
她這位六舅舅雖然溫潤如玉,隨時隨地像個笑麵佛,但她知曉隻是大人們佩戴的麵具,她的六舅舅從未上心過陌生女子。
偏偏來教他們的女塾師是個例外,齊錦遷對她注意程度甚至超出對她這個外甥女。
“六公子腿腳不便,此事不妥,這一路上我會謹慎行走,我家離你們齊府隻兩條街的距離,不會出什麼岔子。”
蘇清璃以距離近,推辭齊采窈的建議。
說罷,蘇清璃還在牆角下拿起一根棍子,笑眯眯的說道:“我有它在,想必真遇上為非作歹的也不敢輕易近身。”
“采窈,江姑娘和我孤男寡女的,我如果去送她,對江姑孃的名譽隻怕是有損。”
齊錦遷坐著輪椅,轉動車輪來到幾人的跟前,蘇清璃的顧慮他心知肚明,其次他去送會成為傅雪臣的目標。
傅雪臣派來的侍衛就在齊府外麵轉悠,他暫時還不能暴露。
“六舅舅,男未婚,女未嫁,您和江姐姐要真有個什麼流言蜚語的傳出,就湊合著過唄,小月喬也能有個母親,她隻有三歲呀。”
齊采窈掩唇輕笑,揶揄著齊錦遷,不過她也說的是真心話。
她很看好齊錦遷和蘇清璃,也是真覺得生下來母親就難產而亡的齊月喬可憐。
齊錦遷彈了一下齊采窈的腦門,板著臉訓斥一通,“你這丫頭,胡說八道個什麼?婚姻之事豈能兒戲,江姑娘清清白白做人,又是你的塾師,你就是這般尊師重道的?”
“六公子勿惱,齊二小姐到底是年紀小,這話想必是說著逗樂子的,我不會放在心上。”
蘇清璃立馬替齊采窈解圍,隻當齊采窈在說笑,便就此揭過了。
齊錦遷的麵色微有窘迫,忙向蘇清璃表達歉意,“江姑娘見笑了,這丫頭自小活潑,一些冇邊際的話冇少說,我們做長輩的會多加管束,絕不會再讓她在江姑娘你耳邊瞎說了。”
“六公子善解人意,齊二小姐嬌俏可人,齊小公子溫厚孝順,能遇到你們,實屬我的幸運。”
蘇清璃摸摸倆姐弟的腦袋瓜,她到齊府當塾師可比在首輔府呆著舒服多了,能賺錢不說,個個對她敬重禮貌。
“江姑娘在齊府過得自在就好,我還怕江姑娘不習慣我們齊府,嫌我們齊府規矩多。”
齊錦遷揚起唇角微微一笑,齊府能在蘇清璃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印象,他不由得欣喜,這樣一來至少能與蘇清璃更拉近一步,有發展感情的可能了。
“齊尚書和六公子把這兩個孩子都教導得很好,托你們二位的福,我才能好好授課。”
蘇清璃應聘時擔憂過遇到的學生調皮搗蛋,她許是教不了幾天,不是自己主動請辭,就會被主家辭退。
幸而這兩個孩子乖巧,不是那等頑劣之徒,她這份塾師的職業才能維持下去。
待她發了束脩,就能請繡娘幫忙了。
齊錦遷如常將蘇清璃送至門口,齊采窈和齊冕亦來相送,齊采窈道著歉,“江姐姐,你冇生我的氣吧?我小孩子心性,一時興起說著玩兒,對不住。”
蘇清璃風輕雲淡的勾唇,“齊二小姐,我冇生你的氣,曉得你是個小姑孃家家,說著逗我們開心,今晚時候不早了,我該走了。”
望著頭頂的一彎淺淺月牙,蘇清璃告彆了齊府眾人,結束了這充實的一天。
傅雪臣派的侍衛輕手輕腳的跟在她身後。
齊府內的齊錦遷回到自己常居的那所院落,三歲的奶糰子齊月喬揉著眼眶鑽到奶孃的懷裡。
“乳母,你帶小喬去房間裡睡,我還有事,不能陪著她,就有勞你來顧守了。”齊錦遷溫聲細細叮囑奶孃照顧好齊月喬。
他坐在書案前,兩枝燭台把房間照得亮堂堂的,他手執著毛筆,沾了沾墨水,在宣紙上落筆。
“六爺您忙吧,我這就把小小姐帶走。”奶孃抱著齊月喬離開。
不一會兒,隱寒來報,“六爺,我查到江姑娘為何要進我們齊府來當塾師了。”
“說下去。”
“江姑娘是因為缺錢,首輔大人隻供她在府上吃住,不曾另外給她錢財,也未讓彆的蘇家人進府,她目下在做香包生意補貼家用,急缺再請繡娘做活兒的錢。”
齊錦遷若有所思的停下筆來,“你想法子尋個好的繡娘給她暗中牽線,這個繡娘以後也能為我們所用,速速去辦,我明日會將束脩拿給她。”
隱寒很快步退出房間,齊錦遷重新拾起毛筆在紙上落筆。
蘇清璃步履輕盈的回到首輔府,她回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探望青竹。
看著青竹的傷疤好過昨日,有了一點的癒合的跡象,她沉重的心情好了一丟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