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盾工程:沙漠騰起的新絲路 第78章 轉基因
-
經過胡梭這麼一番通俗易懂的比喻之後,那些老兵團人明白了為什麼胡梭的無人機能隔空“嘗”出這土地的鹽堿度了。
林教授和文秀作為非這個專業的人員,自然也聽到了。
“哦,原來你的無人機是用多光譜相機來看土地的臉色——”說著林教授看望文秀,似乎想跟自己的學生解釋一下。
“健康的土地和生病的土地反射的光不同,在無人機的眼裡就有不同的顏色,一塊健康、濕潤的土地,能反射紅外光,自然在無人機的眼裡是紅色的;而一塊板結的覆蓋著鹽霜的土壤會反射所有波段的光,自然在無人機的眼裡便是刺眼的亮白色或淺藍色。”
林教授說著,文秀也靦腆一笑:“這聽起來,好像醫生做的x光片那般。”
得到了林教授的認可,胡梭就更加起勁了。
“我的無人機不僅僅是通過看土地的臉色判斷鹽堿化,還能看土地出汗的情況。”
“土地出汗?”這下連文秀也懵逼了。
胡梭則是一副容我細細道來的模樣:“如果說土地會出汗的話,那好的土地出的汗是鹹的還是淡的。”
“自然是淡的。”旁邊的兵團老職工一副這題我會答的模樣。
“冇錯。”胡梭也相當的給麵子。
“我的無人機朝地麵發一種看不見的波,就像……就像輕輕的敲門聲。如果地底下的水是淡水的話,那無人機吐出去的聲波就容易被吸收,傳回來的回聲就弱。”
這下連文秀也搞懂了,她舉一反三的模樣:“那如果地底下的水是鹹的話,那回聲就特彆的響亮?”
“冇錯。”胡梭默契地點點頭。
聽到此處,林教授大呼好啊。
“胡梭兄弟,你這無人機天上飛一遭的,就等於說給咱幾千畝地都一一把脈完畢了?咱們想要的土地鹽堿化的地圖都描繪好了?”
“那是自然,咱要的就是這麼一個效率,總不能咱這些人拿著鏟子和試管,一個方格一個方格這樣去試吧,挖土,回去化驗,這幾千畝地,冇個一頭半個月根本就弄不好,就算弄好了,又有什麼用途了,這土地的鹽堿化也是一日河東一日河西的,今天鹽堿化不嚴重的地方,明天就加重了病情。我這種方式最好了,既講究效率,也不含糊。”
話音剛落,胡梭的無人機便呼嘯而起,就如同一個精準的空中哨兵,開始對兵團農場數千畝土地進行地毯式掃描。
胡梭負責控製無人機按照預設的網格航線自動飛行,而林教授則在另外一邊,分析回傳的數據。
僅僅半天時間,一張關於土地鹽堿化的病例圖就已經形成了。
看著地圖上那斑駁的彩色,什麼地方病入膏肓,什麼地方還有得救,就一目瞭然。
此時,林教授和文秀交換了一下眼神,他們來的時候本來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打算花個一頭半個月,冒著風沙一個點一個點挖土取樣,給這片土地做一個全麵體檢的。
冇想到這活就那麼輕易就完成了。
這順利的程度都出乎意外。
第二天,大家就圍著那張無人機繪製出來的土地鹽堿度熱力圖在商議。那張圖鋪在兵團農場食堂那斑駁的木桌上,大家圍著看,就好像在看戰地地圖那般,時而討論兩句,時而又眉頭緊鎖,尤其是看著那些斑駁的藍色和白色區域的時候,臉上是掩不住的心疼。
“今年的鹽堿化怎麼那麼嚴重,比想象中還多——”老政委老趙這個時候眉頭都擰成了扁豆結了。
“林教授——”他代表大家說話,“這土地的體檢報告都出來,咱大夥兒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呢?是照著這個圖,改良咱的滴灌係統還是加強區域性的洗鹽?”
原來,在老兵團人的固有觀念裡,洗鹽加上滴灌係統,便是對於土地鹽堿化的兩件套了——哪個智慧滴灌的管子往哪兒鋪,水往哪兒灌,藥往哪兒施;多撒土壤改良劑。
其他兵團人自然也是認可這方法的,在他們看來,對陣下藥,準冇錯,淡水便是藥了,哪一塊的土地病得重了些,就往哪裡多下點藥,就是這個理。
林教授推了推眼鏡,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那張色彩斑斕的地圖上。
“靠著這圖實施精準灌溉,固然好,它可以讓我們避免了浪費還有無效的勞動。”說著林教授深深的呼吸一口氣。
“但是,”林教授話鋒一轉,手指重重地點在那些最深紅色的區域,“可是你們其實跟鹽堿化都對抗那麼多年了,自然也是明白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即便我們投入雙倍、甚至三倍的水和改良劑去‘洗鹽’,明年,後年,鹽分還是這樣會瘋狂地返上來。”
食堂裡安靜下來。老職工們沉默著。
林教授的話似乎戳中了他們心頭的痛處。
其實就在林教授來之前,他們已經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在滴灌係統的改良還有洗鹽方麵而來,效果也是逐年的遞減,就好像給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不斷地喂藥,治標不治本。
“那我們改怎麼辦呢?”說著,大家將目光投向這位教授。
“我想試試轉基因作物。”林教授說著這話也是使出了巨大的勇氣的,畢竟他知道這種技術的爭議,“對於土地的重災區,我想我們換一種思路,不是費力去改變土地,而是讓我們的自己的作物去適應土地。”
“轉基因?”下麵的人則是瞬間炸開了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