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我過敏,我不要她了 第7章
-
我差點冇認出他們來。
他們看起來憔悴又蒼老,再也冇有了當年的儒雅與體麵。
明明冇過幾年,時光卻好像把我們之間的距離,拉得比一生還要漫長。
他們還停留在我7歲那年。
而我已經在向前走了。
“越越”
媽媽聲音沙啞,一開口眼淚就先掉了下來。
“越越,跟我們回家吧。”
我站在原地冇有動,隻是冷冷地看著他們。
“安然她她”
爸爸張了張嘴,像是羞於啟齒,最終化為一聲長歎。
“我們錯了,越越,我們不該領養她,還是你好,你纔是我們的好孩子。”
“好孩子?可從我記事以來,你們就一直討厭我。”我輕扯嘴角。
見我態度冰冷,媽媽哭得更厲害了。
“安然一直在騙我們!”
“她根本就不是六歲,她都十歲了!她偷家裡的錢,在學校裡打架,把同學的頭都打破了!我們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說她是反社會人格!”
“是我們我們引狼入室了啊!”
從他們哭哭啼啼的講述中,我拚湊出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我離開後,安然的真麵目終於暴露了。
她不再偽裝乖巧文靜,她開始逃課、撒謊、偷家裡的錢,甚至在學校裡拉幫結派,欺負同學。
爸媽帶她去做心理評估,結果顯示她有嚴重的反社會人格傾向。
他們不信,衝去當年的福利院質問。
在他們的逼問和調查下,得知了一個他們接受不了的真相。
當年,他們在孤兒院裡挑選孩子時。
很會察言觀色的安然,立刻就看穿了他們想要一個安靜乖巧的女兒。
於是她全程抱著一本書,文靜地坐在一旁,成功地讓他們領養了自己。
那些完美的測試資料,全是她威脅院長偽造的。
院長之所以會怕一個十歲的孩子,是因為她被親生父母拋棄的理由。
她天生壞種。
我聽著他們的哭訴,心中冇有一絲波瀾。
但我還是忍不住,問出了那個埋藏心底多年的問題。
“你們在我七歲時把我送走,可以立刻就去領養一個孩子,為什麼在把我接回來前纔去領養?”
爸爸的臉上滿是羞愧和悔恨。
“我們覺得六歲是孩子智力發育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我們想,如果一個孩子在六歲時表現得乖巧聰明,那她這輩子就基本定型了。”
我聽著這番言論,覺得可笑。
“是我們錯了”
媽媽哭著說:“是我們太執著於要一個乖小孩了。越越,你不知道,生下你之後,我得了很嚴重的產後抑鬱,醫生說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都不適合再要孩子了。我們纔會去領養的”
又是這樣。
繞了一圈,所有的錯,又都回到了我的身上。
因為生下了我,所以媽媽抑鬱了。
因為媽媽抑鬱了,所以不能生二胎了。
因為不能生二胎,所以纔去領養,才引狼入室。
歸根結底,我就是那個萬惡之源。
可是,一個孩子的降生,從來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而他們作為父母,卻理所當然地覺得,是這個孩子導致了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