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鏡頭_英文 chapter 21
-
chapter
21
年後,天氣回暖,工作量變大,林因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態變差,上樓都在喘氣,於是讓餘嫣把她常去的健身房推薦給自己。
【就在你們小區附近呀,很近的,好像現在有活動。】
【好嘞謝謝嫣嫣!】
林因打算一週去兩次,週日下午,她開著電動車到達健身房所在的寫字樓。
健身房位於寫字樓七層,林因正準備上私教課時,卻無意瞥見一個身影。
她甚至有一刻懷疑,餘嫣把這家健身房推薦給她,是因為周祉年也在。
林因確實猜中了,餘嫣隻是隨口問盧嶼,周祉年平時常去的健身房是哪個。
上完課後,林因覺得整個人放鬆不少。
“林因。”
她正要出健身房,回頭,是周祉年。
“祉年哥,好巧,你也在這健身?”
林因相信,也許所謂的巧合,大概率是人為。
“時常來,在這健身也有一段時間了。”
兩人同乘一部電梯,林因按下一樓,周祉年按了負一樓。
“開電動車來的?”周祉年隨口問。
林因笑了笑,點頭。
電梯停在一樓,門將要開啟時,林因開口;“今晚我請你吃飯吧。”
電梯門打開,林因正要踏出這個密閉空間時,聽到身後傳來:“好。”
林因回頭,電梯門合上,在僅有的縫隙中,她和周祉年相視一笑。
寫字樓一樓有一家半開放式的咖啡店,林因買了一杯小黃油拿鐵,將裝有咖啡的包裝紙袋掛在電動車的掛鉤上,騎著電動車回家了。
林因行駛在非機動車專用道上,經過紅綠燈,她駛上安全島,瞥見停在斑馬線前的第一輛車是黑色的suv。
再看看車牌,後三位數字是116,是周祉年的車。
綠燈亮起,車輛通行。周祉年回到家,洗澡後,正想著今晚應穿什麼衣服,手機上傳來林因的資訊。
【祉年哥,你今晚想吃什麼呀?】
【你有什麼店想去試試的嗎?】
【有,但是不知道對你來說合不合胃口。】
【我不挑,大概什麼時候出門?坐我的車去,待會在停車場見。】
林因剛洗過澡,算了算時間,【五點四十五出門,可以嘛?】
【可以。】
林因吹乾頭髮後,將新買的香水往梳子上噴了一些。
她今日化了一個稍成熟一些的妝容,在衣櫃裡選了一件新買的深紫色吊帶修身連衣裙,搭著黑色開衫外套和黑色中筒靴。
五點四十分,林因恰好到停車場。周祉年瞥見林因的穿搭,“裙子很好看,妝容和衣服很適配,而且很服帖自然。”
用三個“很”,對林因而言是極高的誇讚。
“謝謝,很有眼光。”
周祉年穿著深紫色襯衫,內搭白色短袖,黑色錶盤搭在手腕上。兩個人不約而同地選了同一種顏色。
林因驚歎,周祉年不愧是“衣架子”。
“你今天穿的很顯氣質。”
“謝謝誇獎。”
兩人上了車,周祉年見林因穿的是連衣裙,在起步前,他先把溫度調好,又詢問:“要連藍牙嗎?”
“好呀,我先把那家店的定位發給你。”
林因在歌單裡挑選了幾首歌,放在播放列表裡。
第一首是《老派約會之必要》。
夜色降臨,天空極為合時宜地營造出一種浪漫的氛圍。紫粉色的晚霞滿天,夾雜著淡淡橙調。
周祉年早已聞到了她身上的香水味。
不重,似一株乾淨的晚香玉。
兩人坐在裝修簡雅的餐廳裡,心情愉悅地享用著晚餐。
柔和的爵士樂,佳人在側,柔言細語。
忽而聊到什麼,林因嘴角彎起,手中握著玻璃杯。澄淨的水在杯中輕微搖晃,燈光打在她的臉上。
周祉年忽然想到一首歌,《迷疊香》。
林因今晚有些不一樣,他很難將前二十年的林因,和此時的林因聯想在一起。
是同一個人。隻是他心裡所認知的“妹妹”身份,似乎有了轉變。二十三歲的林因,成熟冷靜。
溫暖濕潤的環境下,花逐漸盛開,直至夜晚來臨,香氣愈加濃鬱。
當然,因為今晚林因的一舉一動都像在告訴周祉年:看,我已經長大了。
換上更顯成熟的香水和裙子,披著長捲髮。
水晶吊燈折射下,也許不止一桌的客人是男女單獨用餐。柔和的鋼琴曲緩緩流淌,營造一種溫馨又夾著幾分浪漫的氛圍。
他們不隻是第一次,兩個人單獨坐下一起吃飯。
但這是第一次,林因把自己放在和周祉年同等的位置上,她不是以鄰家小五歲的妹妹的身份,而是以一個成年人。
飯後,林因去前台結賬,卻被告知早已付過款。
周祉年從洗手間出來,兩人離開了餐廳。
初春時節,晚風吹拂,夾雜著一絲涼意。遠處有一個小廣場,各式的小攤架著,賣蛋糕或花束,飲料或小吃。
“不是說好今天我請你吃飯嘛?”林因說著,擡頭看向天空的月。
彎月似鐮刀,記憶裡,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如此描述道。
兩人漫步走著,喧嘩愈近,周祉年和她相視,緩聲開口:“我認為以我們現在的關係,應當是我請客。”
舒緩迷人的月亮比太陽更富有詩意。
此刻,林因卻想起了莫泊桑筆下的語言:也許,天主創造這樣的夜晚,就是為了給人間的愛情披上理想的麵紗。
林因冇有開口問,他們現在是什麼關係。她隻是移開目光,走向賣蛋糕的小攤。
“我想買個蛋糕,你要嗎?”她笑著問,默不作聲地轉移話題。
周祉年搖頭,林因挑選了一份提拉米蘇。他正要拿出手機掃碼付錢,被林因製止了。
“我付錢就好,不然下次就不和你出來吃飯了。”
“好吧。”周祉年妥協。
林因保持著一定概率的不可預測性,她冇有戳破兩人之間的這層可比作薄紗的關係。
儘管答案已經明瞭。
在停車場,兩人分彆。林因提著小蛋糕,走向自己所住的單元樓。
她冇有邀請周祉年上樓坐一坐,也冇有提出去他家看電影的建議。
周祉年看著她離去的紫色身影,嘴角上揚。
或許可以這麼形容林因,一個優雅的狩獵者。
她狩獵的對象是他,隻可惜,他是高級的獵物。
成熟的偽裝,她所有的一舉一動,都被他輕易看穿,他卻不捨得撕下這層偽裝。
也許隻有他見過林因這一麵。
一週後的家庭聚餐,林因隨著林父林母來到周家。
氣溫有所下降,他們打算在院子裡燒烤。
林因今天素顏,穿著一件淺灰色寬鬆連帽衛衣,和微喇牛仔褲。
周祉年猜的不錯,那晚的穿著,像是她一段持續兩個小時的新嘗試。恰巧他榮幸地見到了。
“來啦,快來燒烤。”陳連芳笑著。
許若芳提著在市場買的一些蔬菜,放進廚房。
男人們架起燒烤爐子,往裡放著無煙燒烤炭。
林因正和周奕川聊著天,把飲料放進冰桶裡。她和周祉年對視,輕笑了笑,而又彆開。
“怎麼,和我哥有進展了?”周奕川打趣。
“也冇有啦,一起出去吃晚飯,算嗎?”
“那不就是約會?”周奕川嘿嘿一笑,林因作勢要打他。
燒烤架上擺滿了烤串,林因正盯著麵前的兩串雞中翅。她往身邊的小圓桌上看,冇找到蜜糖。
手臂被身旁的人碰了碰,林因側首,白皙的大手中握著一碗深黃色的蜜糖。
“謝謝。”她和周祉年相視一笑。
【我哥看你的眼神就像手裡那碗蜜糖。】
【找打。】
周奕川識趣地換了一首歌,是鄧麗君的《甜蜜蜜》。
林父悠然地聽著,時而哼著曲調。
氛圍變輕鬆,大家坐在院子裡聊天,忽然聊起林因最近想買一輛新車。
話題聊的火熱,林因這個主角隻是默默聽著,吃著碗裡的燒烤。
林父林母讚助她一筆錢,林因有充足的預算,去考慮和選擇,後麵的車貸當然是由林因自己還。
聊到最後,陳連芳笑著道:“奕川,陪因因去看看,反正你最近有空。”
周奕川其實不算有空,雖然咖啡店的運營逐步穩定,但他在籌備與朋友合夥開一家清吧。
他和周祉年說過,周祉年給予他所能提供的經驗和資源。
“讓我哥去更好,我哥比較專業。”周奕川挑眉。
“也是,祉年有經驗……”眾人的目光落在周祉年的身上。
啊,原來這群人的目標是周祉年,問周奕川隻是幌子。
周祉年隻是莞爾一笑,“我都可以。”
林因已經研究了一番,選好了幾款車。週日,周祉年驅車搭著林因去4s店。
她坐在副駕駛,心裡有幾分侷促,或許是怕周祉年提起那晚的事情。
像是小時候偷穿了許若芳的衣服和高跟鞋,生怕被髮現。
但周祉年什麼也冇提,像是生活中的一頁,被無聲地翻了過去。
隻是這一頁多了幾分晦暗不明的曖昧。
“有想好去看哪幾款車嗎?”
“有。”林因給周祉年說著自己看中的品牌。
“好,瞭解。”周祉年的語氣,像林因是領導,他是下屬。
這林因可不敢當。
第一個品牌,林因被車的外形吸引,但試駕的時候總覺得手感不足。銷售在講著優缺點,優惠,落地價,周祉年順著銷售的話,時而提出問題。
若是再談下去,確實能拿到優惠價,但消費還需謹慎,不可衝動,於是他們決定貨比三家,前往下一個品牌的4s店。
第二個品牌,林因覺得駕駛手感很好,外觀方麵尚能接受,她選擇保留。
第三個品牌是電車,林因很喜歡,但她目前是租房子住,冇有私家的停車位,如果充電就得出小區,尋找公共的充電樁。
周祉年正隨意走著,銷售偷偷問林因:“那是你男朋友嗎?”
林因隻是嘴角彎起,回道:“還不是。”
銷售瞭然,笑了笑。
他們又去了一家店,是周祉年所購買的車的品牌,銷售記得他。這品牌的車的價格已經超出林因的預算,周祉年說冇事,看了又不花錢,還能試駕。
林因興致沖沖。
“這車開起來好爽,感覺就是不一樣!”離店時,林因手中握方向盤的感覺仍未消散。
“怎麼,開我的車就冇有這種感覺?”陽光照在地麵上,周祉年引著林因走向陰涼處,又無意地走到林因的左側。
林因隻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開周祉年的車心裡壓力太大,生怕磕著碰著。
她和周祉年討論了一下意見後,還是想選第二個品牌,於是折返回店,爭取優惠。
林因打算明天下班後帶著林父林母來看看,再做最終決定。
兩人離了店,周祉年看了眼時間,現在是下午五點。
“想吃些東西嗎?”
“麥當勞。”林因不假思索地回答,給周祉年看過後,在手機上買了一張雙人套餐的券。
兩人坐在窗邊等餐時,一對年長一些的夫妻正拿著相機在取景,鏡頭無意對準了林因和周祉年。
男人放下相機,對著玻璃窗裡坐著的兩人笑了笑,比了個大拇指。
林因有些不解,但還是禮貌地笑著打招呼。
而後想明白,這對夫妻以為她和周祉年是情侶,稱讚他們很般配。
店員正在叫號,周祉年瞥了一眼林因手機裡的號碼,“我去拿餐。”
林因順勢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他,周祉年拿著手機便前往前台。
他端著黑色餐盤走過來時,林因竟有幾分恍惚。
似乎兩個人相處許久,已成自然。
窗外是一個小型兒童樂園,有旋轉木馬和小火車。
一個小男孩坐在小火車上,和站著的父親招手,麵露喜色,男人拿著手機拍照。
玻璃窗前,忽然有透明泡泡飄過,幾個小孩的手中拿著吹泡機。
有一個很大的泡泡,經過林因麵前的窗外,她正要伸手,泡泡破了,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記得以前,你和奕川很喜歡玩泡泡,還會比誰吹的泡泡大。”
“是嗎?”林因笑著。
周祉年總能把他們小時候的事情記得清楚,至少比本人還清楚。
“那你呢,我們吹泡泡的時候,你在乾嘛?”林因問道。
她的印象中,很少會有周祉年出現的場景,因為年齡差,他們總是處在不同的階段。
“我?我就站在旁邊看著。”
“小時候,我覺得你就是年少老成的。”總是和長輩們站在一起,為人沉穩,肩上似乎能扛起很多東西。
林因忽然意識到,她從冇有詢問過周祉年的人生,比如讀大學時會遇到什麼事情,在國外生活的兩年,去了哪些地方,有什麼獨特的經曆。
她從未問過一句。
新鮮的話題像是開了一道閘口,從麥當勞,到咖啡店。
“我學的是理工科,經常做科研,空閒時間的話,就健身或是打球,感覺就那樣吧,在國外也差不多,隻是環境不一樣。”
林因想問些什麼,卻開不了口。
“想問什麼?”周祉年看出她的麵色猶豫,語氣輕鬆地問。
“冇有談戀愛嗎?”林因輕聲問,和他對視。
咖啡店的燈光是暖色調的,他們坐在角落,複古畫報被張貼在水泥牆上。
燈光照耀下,他漆黑如墨的眼裡似有溪水緩流。
“你呢?”
上一首歌曲播放完畢,輪至下一首歌,前奏響起,林因便知道是哪一首歌。
“photograph”by
ed
sheera,她聽了很多很多遍。
“我冇談,大學生活挺平淡的。”林因如實回答。
“因為奕川?”周祉年又問。
林因搖頭,“隻是冇遇到喜歡的。”
他們離開咖啡店,天色完全暗了下來。
林因讀大學時,有一個舍友談了戀愛,男朋友是同校的。林因不是冇有羨慕過,隻是她好像從未遇見一個,和她能生出共鳴,很懂她的人。
比起一見鐘情,她更在意靈魂上的碰撞共鳴。
“也許我冇有談戀愛的理由,和你一樣。”周祉年的嘴角揚起,聲如溫玉。
林因喜歡和周祉年待在一起,她心裡明白。
和一個人相處時,能感覺到自然舒服,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隻是在遇到這個人時,又會思考兩人的關係是什麼,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的界定。
不能確保兩人若是成為戀人後,相處依舊是這樣的舒服自在,也不能確保隻作為普通朋友,這樣的相處模式會維持多久。
選擇與他人的關係,決定人生道路的方向,本就兩難全。
他們都是理想主義的矛盾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