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119章 蔡文姬與嬴淵相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119章 蔡文姬與嬴淵相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江寧城。

應天書院。

十二位家主求見蔡邕,並未帶什麼金銀珠寶。

倘若是五大世家的人,想要拜托後者做事,那肯定是恨不得將金山銀山搬來。

然而,十二位家主都是飽讀詩書之人。

他們更清楚,該怎樣與讀書人,尤其還是蔡邕這樣的大儒打交道。

所以,他們所攜帶的禮物,基本都是一些字畫或者文房四寶。

當然,都是一些上了年數的。

這東西要是論起價值,肯定比所謂的世俗財物要珍貴。

當蔡邕知道他們的來意後,顯得很是為難,隻得撫須道:

“老朽儘力而為,至於事成與不成,還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他能答應做那件事情,十二位家主,已經是感激涕零了。

隨後,十二人便就離開應天書院。

待蔡邕回到自己的房間後,蔡文姬便來到這裡,好奇道:

“江南十二族的家主,雖然與父親您是故交,可據女兒所知,你們私下裡很少見麵。

而這一次,他們突然都來了,是所謂何事?”

聞聲,前者笑道:“看來無論何事,都瞞不住你這丫頭。”

頓了頓,蔡邕撫須歎道:“他們前來,是想讓我寫一份名單,一份記載著他們十二族後起之秀的名單。

然後...他們想將這份名單,由我親自轉交陛下,好讓陛下針對這份名單,擇優錄取,使其入仕...”

聽到事情的來龍去脈,蔡文姬當即便表現的有些驚訝,連忙開口道:“父親是答應了?”

蔡邕苦笑道:“能不答應?他們可是將家中不少珍貴藏書,都送來了。

其中有些書,就連為父都不曾讀過,這誘惑太大,為父實在無法抗拒。”

在嬴淵前世曆史上記載的蔡邕,也是一位愛書如命之人。

生平藏書多至萬餘卷。

洛陽大亂,董卓逃竄的那一夜。

蔡邕最想要護住的,還是自己的那些藏書。

所以,今朝十二位家主用字畫、書籍來請他出山,算是找對了路子。

蔡文姬皺眉道:“女兒隻是有點兒擔心,陛下那邊,會覺得父親您有些多管閒事。”

“你這丫頭,怎麼跟為父說話的?”

蔡邕吹鬍子瞪眼道:“更何況,為父好歹也教了陛下幾年書。

看在舊情的麵子上,陛下不至於太為難為父吧?”

蔡文姬冇好氣道:“您確定,您與陛下...有舊情?”

聞言,蔡邕逐漸皺起眉頭。

思緒慢慢飄向遠方。

他想起了,教導嬴淵讀書時的點點滴滴。

似乎當初對這個弟子,除了嚴厲還是嚴厲。

甚至有時候,還會親手打他。

一想到此處,蔡邕便後背發涼,直接打了一個哆嗦,呆呆的看向蔡文姬,脫口而出道:

“阿琰,你可要幫幫為父啊!”

蔡文姬搖頭道:“父親,這事是您答應幫他們的,女兒能做什麼?”

蔡邕道:“你與陛下年少時便交好,甚至當初他都說,長大了要娶你為妻。

在咱們父女離開鹹陽城的那時候,陛下還贈送給了你一枚雙魚玉佩。

據說那玉佩,乃是陛下生母在去世之前,就給陛下的。

不看僧麵看佛麵,要是你出麵,陛下那邊...應該不會為難咱們父女吧?”

剛纔還是不為難為父。

現在就是父女了。

這並不是蔡邕乃貪生怕死之輩。

而是他們父女之間關係不錯。

蔡文姬輕輕咬了咬嘴唇,道:“父親,女兒與陛下之間,並無任何私情,陛下日理萬機,隻怕也早就將女兒給忘了...”

蔡邕打斷道:“算為父求你了,為父靠著十二家族送來的藏書,又可以教導出一批於家國有用的人才。”

聞聲,蔡文姬無可奈何。

說實話,如果有可能,她是不想亦或不敢去見嬴淵的。

她知道,嬴淵來到江寧已經數日了。

本以為,對方會來應天書院,看一看自己的父親。

畢竟蔡邕如今也算是帝師。

但是,這麼多天以來,對方卻始終冇有來書院的打算。

可見,在對方心裡,早就將他們蔡氏父女給忘了。

如今,自己因為這件事情,就要將‘玉佩’的情分耗光,怎能甘心啊?

在她眼裡看來,倘若自己答應幫助自己的父親,那麼,肯定是要動用自己多年來貼身攜帶的雙魚玉佩,纔有可能見到皇帝。

如此一來,自己就連最後的念想都冇有了。

可若是不幫助自己的父親...

父親年事已高,實在不想讓他的晚年,再有什麼缺憾。

最終,聽到自己父親的聲音後,她輕聲歎道:“女兒隻能儘力而為。”

一時間,蔡邕大喜,連忙拿來紙和筆,笑道:“為父這便去寫,待寫好之後,你立即去呈報給陛下。”

倘若那份名單,有十二家主給嬴淵,那性質就變了。

蔡邕或者蔡文姬去給,剛剛好。

就像是前者說的,不看僧麵看佛麵。

蔡文姬直言道:“父親,您可還記得,您都教導過十二家族的那些子弟?”

蔡邕道:“有些資質不錯的,自然記得。”

蔡文姬點點頭道:“女兒心中倒是有幾個人選。”

“說來聽聽。”

“於謙、錢樂之、陸遊、蘇武、朱熹、張居正、謝安、虞世基、鄭珣瑜、吳承恩、許敬宗、丁渭。”

蔡文姬所知道的這些名字。

基本上都是她這些年來所見過的,十二家族中,比較有潛力、有才華的一些年輕人。

既然是要為國舉才,為他舉才,她自然也要上上心。

權當是幫他了。

“父親,女兒說的這些名字,除了虞世基、許敬宗、鄭珣瑜幾人外可寫可不寫之外,其餘幾人,還望父親一定要寫上。

至於父親所寫的名字,也要給女兒看看,女兒這些年認識的十二家族青年才俊不少,也深知他們的一些品性。”

蔡文姬念出了虞、許、鄭幾人,品性上有些許不端。

而她執意要看人名,其實就是想為嬴淵把把關。

畢竟,她可不想,由她們父女舉薦的人才,將來會成為國朝的禍端。

她隻是想,毫無私心的,幫助他。

蔡邕點了點頭,道:“好,為父就按照你的意思來辦。”

思來想去,他還是將虞、鄭等三人寫在名單上了。

畢竟那三人,都曾是他的學生。

他們父女二人,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寫出了三十多個名字。

這些基本都是十二家族裡,最為頂尖的人才了。

蔡文姬拿著名單,便就前往江寧刺史府裡求見皇帝。

一路上,她都有些心懷忐忑或是激動。

上次鹹陽匆匆一見,僅僅就隻是匆匆一見而已。

這一次,她與他,就要真正相認見麵了。

她暗暗發誓。

哪怕這一次,她要治自己欺君之罪。

她也會承擔。

她要與他相認。

不計後果。

僅此而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