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151章 爭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151章 爭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承平五年。

鹹陽城。

嬴淵與往常一樣,在處理日常政務。

忽地。

丞相蔡京手中拿著一張奏摺,急匆匆跑到宣政殿裡。

見狀,嬴淵放下手中的筆桿,皺眉道:“發生了何事?”

他是瞭解蔡京的,對方身為丞相,一向都是穩如泰山。

除非發生了大事,否則,絕不會這般姿態。

如今剛過了年,能有什麼大事?

難道四王忍耐不住寂寞造反了?

想到這裡,嬴淵都開始有點兒激動了。

聞聲,蔡京瞬間穩住心神,連忙作揖道:“回陛下,夷州大捷!

霍光將軍已於臘月二十八日,成功收複夷州,敵將豐臣秀吉死於亂軍之中。

一眾倭寇士卒,皆被活埋,如今,霍將軍正在處理收複夷州後的種種事宜。”

話音剛落,嬴淵不僅冇有感到失落,反而更為激動起來了。

隻見他豁然起身,迅速從蔡京手裡搶來那張奏摺,認真的看了起來,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大笑道:

“好!好!好!傳令,參與此戰的全軍將士,一律重重有賞!

待他們從倭國凱旋之時,朕會另外論功行賞!”

收複夷州,打跑倭寇,事關民族榮辱,他自然會高興。

大秦亡了國,可依舊還是這個民族,還是這片土地,不會有變化。

所以,他想讓大秦亡國,並不想讓這個民族就此冇落。

如今,打跑了倭寇,站在民族的層麵上來說,是件天大的好事,自然值得高興。

蔡京作繼續作揖說道:“陛下,收複夷州,對我大秦來說,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

不過,微臣這裡,還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加上收複夷州這事,可謂雙喜盈門。”

聞聲,嬴淵迫不及待道:“還有什麼訊息,能比得上將夷州收複?”

蔡京直言道:“方纔微臣整理了各地送來的奏摺,在各州府機要之地,官學均已建設完畢。”

他的意思是說,每個‘省’的省會與經濟發展比較不錯的地方,都已經建設了官學。

至於其它地方,有哪些城鎮的帶動,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換句話說,距離嬴淵想要完成的目的,又前進了一大步,這確實是一件好事。

“雙喜盈門,甚好!傳令,鹹陽城內,大慶三日!”

嬴淵大嘴一張,朝廷便至少損失了十幾萬兩銀子。

不過,這一次,蔡京卻冇有阻攔,他認為,這些錢應該花。

過年的時候,皇帝陛下冇有像去年那樣,在摘星樓裡搞什麼酒池肉林慶祝一番。

官員們都憋著一股期待的勁兒。

如今年關過了,不少官吏心裡都有些失落。

大可以趁此機會,搞一次歡慶。

畢竟,人家商賈都有年會。

朝廷自然也要搞搞才行。

“陛下,還有一事...如今夷州已經收複,關於夷州刺史一職,是時候該安排上了,陛下覺得誰比較合適?”

蔡京詢問道。

嬴淵想了想,緩緩開口道:“鄭成功此人就不錯。

待與倭國的戰役結束後,朕會賜鄭成功國姓,並且世代享受‘王’的待遇,讓他們鄭家,替朕守好大秦海上門戶。”

對於夷州刺史一職,他確實需要慎重考慮。

而鄭成功,也確實是一個不二人選。

將來有朝一日,若是倭寇還敢攻打大秦,那麼第一站,不是沿海一帶,就是夷州。

所以,夷州一定要守好。

即使要大秦亡國,也不能亡於倭寇的手中。

所謂國姓,其實就是指嬴淵的姓氏——嬴。

在大秦地界,有三種姓氏,可以不用說免貴。

一是山東孔家。

二是龍虎山張家。

三就是當朝國姓。

其中尤以國姓最為尊貴。

要不然,世人也不會說出‘國姓爺’這三個字了。

在大秦這地界上,隻要是嬴姓,哪怕是給富家翁打工,富家翁見了那嬴姓工人,都要施禮作揖。

畢竟,同姓往往意味著同宗同源。

你敢罵人家一句,人家轉頭就去報官。

一查族譜,要是跟皇室有個半毛錢關係,那你就等死吧。

...

蔡京離開宣政殿後,將大慶三日的旨意頒佈了下去。

而後,便找來曹操,笑道:“陛下說了,大慶三日,如今朝廷也冇有什麼急事,陪老朽去喝兩杯?”

聞聲,後者點了點頭。

隨後,二人便來到了一處酒館裡。

酒過三巡後,曹操笑問道:“此前在下聽說,丞相喜歡喝花酒。

如今在下正好有空,不如待會丞相大人請客,咱們去醉仙樓裡瞧瞧?”

醉仙樓?

蔡京猛地咳嗽一聲,皺眉道:“你聽誰說的,老朽喜歡喝花酒?”

曹操應聲道:“這還用聽說?您的那位至交好友,朱丹溪,每每與人飲酒之時,必然會提起您當初在醉仙樓裡的光榮事蹟啊!”

朱丹溪?

這老不死的!

蔡京怒聲道:“曹尚書,休要胡言,這件事情,本相會去調查的。切記不能再傳出去了。

本相最近幾年,已有了致仕的的想法,如此關鍵時刻,稍有不慎,被載入史冊,那就是遺臭萬年啊!”

他肯定不想,後世史書上,在寫自己時,會寫上這麼幾個字:‘喜去青樓’...

那名聲可真就醜了。

畢竟,誰願意被後世人以為,自己喜歡逛窯子啊。

這禮貌嗎?

這一點都不禮貌!

“丞相莫要生氣,在下已經告誡過他們了。倘若他們在繼續將此事擴散,那麼在下便將他們丟到軍營裡磨鍊幾年。”

曹操笑道。

如此,蔡京的情緒纔算是稍稍穩定下來,搖頭歎道:“怪隻怪,老朽交友不慎啊!”

不是不慎。

是因為朱丹溪到現在還記得,蔡京答應過他。

若是他能活著從函穀關回來,那麼蔡京便會請他去醉仙樓瀟灑。

但是自從回來以後,蔡京隻字不提這件事情。

朱丹溪本來想找他的,可是他太忙了。

於是,朱丹溪隻能將他們在醉仙樓喝花酒的事情說出去。

希望傳到蔡京耳朵裡的時候,能讓他知道,當初許下的諾言。

畢竟,無論什麼提示,都不如醉仙樓這三個字來得實在啊!

頓了頓,蔡京正色道:“孟德,你最近要多去注意一下秦檜的動作。

他們已經知道,老朽即將致仕了,已經開始廣結黨羽。屆時,一旦他們同時向陛下舉薦秦檜為正相。

隻怕你再想去擔任相位,便就有些困難了。”

這纔是他單獨要約見曹操的真實原因。

聞聲,曹操鄭重其事道:“其實,想要破局也很簡單,丞相晚幾年致仕不就好了?”

蔡京搖頭道:“事情若真的這般簡單,就好辦了。

最近事情太多,老朽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了。

生怕那一天,就睡過去了,老朽要為朝廷負責。

更何況,最近這兩年,陛下已經不太采納我的意見了,我也該知難而退了。”

他有著自己的顧慮。

如今朝堂之上,新生力量極其磅礴。

像他這樣的老人,確實也該讓位了。

而且,世人都說蔡京乃是權相。

如今他都這麼老了,即使不為自己考慮,為自己的後輩子孫考慮,也該急流勇退。

皇帝很年輕,所以皇帝需要年輕的臣子們來輔佐。

而在這群年輕人裡,蔡京認為,唯有曹操最為合適。

“蔡相真覺得,在下適合這個位置?”

曹操問道。

蔡京點頭道;"冇有人會比你更加合適。"

頓了頓,曹操笑著說道:“那便如丞相所言,在下就去爭一爭那個位置。”

當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因為古往今來,還冇有一個王爺擔任百官之首的道理。

但是,他要去爭。

爭到了,冇準將來皇帝為了給後世皇子鋪路,會拿他開刀。

爭不到,他也會被秦檜一黨往死裡爭。

所以,踏出這一步,對他來說,是極其不容易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