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333章 藺相如之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333章 藺相如之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就此,衛鞅從一介草民,成為大秦的朝中新貴。

在此之前,他頂多就是一個學業有成的讀書人罷了。

【想當年,曹丞相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騎都尉,卻被陛下委以重任。】

【如今,連我這個幾乎冇什麼資曆的人,也都能成為刑部侍郎。】

【看來,傳聞果然不虛,大秦皇帝,用人從不看背景、身份等,而是隻重能力。】

【估計也是因此,才使得秦國人才濟濟吧!】

衛鞅不由得感慨起來。

但說實話,至今為止,嬴淵都很後悔當初突然命曹操為帥這事。

反正,這在他心裡,已經成了一道邁不過去的坎了。

當然,這些年,坎很多...

隨後,曹操又向嬴淵說起晉國囤兵於邊疆這件事:

“陛下,以晉國當前的實力,還敢向我秦國挑釁,簡直就是不知死活。”

“臣建議,舉重兵,伐晉!”

話音剛落。

嬴淵便當即搖頭否決,“如今土改剛成,仍需穩定國內矛盾,此時不宜對外用兵。”

開什麼玩笑?

要真是趁著這個機會,把晉國給滅了。

那麼秦國的實力,豈不更上一層樓了?

這距離自己昏庸敗國的目標,怕是更遠了啊!

聞言,曹操頓時愣了愣神。

他一度認為是自己聽錯了。

如今大秦國力雄厚。

與各國的冷戰,也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

每日死去的江湖俠客與密探等,簡直數不勝數。

何不趁著晉國有所動作的時期,一舉將晉國覆滅呢?

還等什麼等?

這讓曹操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對於嬴淵的決策,他也不敢反對,於是便就作罷。

冷戰期間,各國兵力倒是冇有什麼損失。

但彼此間的江湖人、密探組織等,卻是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

“陛下,我大秦,何須要忍晉國那個小國?”

最終,曹操將自己的疑惑問出。

嬴淵不勝其煩道:“晉國隻是將軍隊放在了邊疆,又冇有對我大秦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失。”

“為何要伐晉?朕心意已決,此事休要再提!”

如果曹操建議他伐奉甚至是夏,那麼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畢竟,以大秦當前的國力來說,長途跋涉,絕對打不過奉朝。

至於夏朝那就更不用說了。

那對於各國來講,都是一尊龐然大物啊!

聽到嬴淵所言,曹操隻好作罷。

退出大殿後。

曹操心情無比沉重。

這些年,他身為大秦丞相,雖然做出過許多功績。

可卻從未給大秦開疆拓土。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不再為相了,這必然會是一種遺憾。

衛鞅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丞相還在未不能伐晉一事心憂?”

晉國的軍隊,囤聚在了三國接壤處。

也就是秦、晉、武三國之間。(後續將世界觀地圖做出發在書評區)

曹操點了點頭,“若本相為帥,至多一年,便可滅晉!”

衛鞅笑道:“丞相難道冇有聽懂陛下的意思?”

曹操眨了眨眼,皺眉道:“此話怎講?”

衛鞅道:“陛下說..晉國冇有對秦國,造成實質性的影響,難道,丞相您還不明白嗎?”

忽地。

曹操原地一怔。

旋即意識到了什麼,頓時豁然開朗。

他心中暗想。

怎麼冇有細細琢磨陛下的意思呢?

為何各國會有冷戰這樣的事情發生?

是因為,彼此間,都冇有找到一個適合攻伐的理由。

倘若師出有名,占據民意,順天時,所謂的冷戰,早就變成‘熱戰’了。

陛下常說自己是一位馬上皇帝,肯定也是願意伐晉的。

隻是迫於冇有個合適的理由。

否則,草率伐楚,隻怕會給各國落下一個群起而攻的把柄啊!

本相倒是有些‘隻緣身在此山中’了。

還是陛下考慮的周詳!

晉國為何突然派兵?

就是看準了秦國內部,有可能會因土改一事而爆發內亂。

倘若...

內亂真的存在了,晉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侵犯大秦,或者是以武國為跳板。

想到這裡。

曹操瞬間大笑道:“衛鞅,多謝你提醒,本相知道該怎麼辦了。”

“晉國不是想看到我大秦內亂,然後無暇他顧麼?本相便演一場內亂,給他看!”

回到政事房,他寫信告知燕王朱棣,讓其境內兵力,製造一場嘩變兵亂。

然後又命三衛,即錦衣衛,東西二廠,將內亂與土改失敗的訊息,傳出去。

並且,嚴格封鎖大秦邊境,爭取在短時間內,不使晉國的一名密探,出入兩國。

當然,麵對以假亂真的大戲,即使是晉國的密探,怕也是會被迷住雙眼。

數日後。

朱棣接到曹操來信,知曉來龍去脈後。

當即就命令自己麾下的一些悍將,假扮成世家商賈,營造一場假的民變。

在軍隊裡,也營造了一種騷亂的跡象。

果不其然。

在三衛的通力合作下,此事以極速傳到了姬重耳的耳朵裡。

晉帝忍不住瘋狂大笑,他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

於是。

便就命令扈輒進攻秦國。

當知兵事的藺相如知道這件事情以後,便覺困惑,向晉帝作揖道:

“陛下...老臣建議,此事還是再等一等的好。”

“如果陛下執意要打,那也應該是打武國纔對。”

聞言,姬重耳冷笑道:“武國?等朕拿下秦國的幽雲,自然會騰出手收拾武國!”

他知道朱棣那邊爆發了內亂。

而且,此刻的朱棣,據說已經方寸大亂。

向朝廷求援。

然而卻不見援軍。

如此機會,姬重耳怎能放過?肯定是要先打秦國,將朱棣的地盤趁機奪下!

看到姬重耳態度絕然,藺相如竟是劇烈的咳嗽了幾聲,甚至還咳出一大塊淤血。

見狀,姬重耳皺眉道:“藺相,保重身體,朝中的事情,你就暫時莫要摻和了。”

聽到這番話後。

藺相如的腦海裡,像是想起了晴天霹靂一般,不知所措。

他隻是身體有些不好...

可是,晉帝卻直接讓他在家養病...

那這病,還能好嗎?

或者是說,該好,還是不該好?

一時間,藺相如想了很多。

他又聯想起,此前臨陣換帥一事,不由得搖了搖頭,暗自歎息一聲,隨後徐徐退出大殿。

返家途中,他掀開轎子上的簾子,看著外麵陰沉的天色,微微皺起眉頭,喃喃說道:

“陛下啊,老臣是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但是,您又或者我大晉,有冇有生病呢?”

三日後。

藺相如在書房鬱鬱而終。

臨死前,寫下了兩個人名:

【李牧、廉頗】

然而,這在晉帝看來,卻是文臣武將私通的鐵證。

不過,他倒也冇有追究此事。

隻是心中對李牧與廉頗二人的提防心更重了。

藺相如死後不久。

扈輒那邊。

就開始謀劃侵略大秦的計劃了。

毛遂深知,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加重了藺相如的病情。

他有些老糊塗了,當了一輩子的官,按理來說,會對國際間的局勢,看得比較透徹。

然而...卻難以看透,此時伐秦,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但是藺相如的死,給了他一個答案。

那就是,伐秦這件事情,真的做不得。

不然,藺相如,就白死了。

晉國皇宮。

朝殿前。

年邁的毛遂,細心地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服,眯著眼,唉聲一歎,喃喃道:

“藺兄,你我同朝為官數十載,經曆了我大晉中興的時代,也親眼見到了它的衰落。”

“如今,大晉病了,而我卻非良醫,你倒是輕鬆,擺擺手就走了...”

“真是...令我好生羨慕啊!”

隨後。

他步入大殿,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緩緩來到高坐皇位的姬重耳身前,深深作揖道:

“臣,禦史中丞毛遂,有奏稟報。”

“秦國乃虎狼之邦,國力如日中天,若陛下執意伐秦,終會將晉國帶到絕境。”

“陛下要是不同意撤軍,臣今日...”

說到此處時,毛遂雙眼一凝,略顯淩厲,繼續道:“便就撞死在這大殿之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