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99章 杯酒釋兵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第99章 杯酒釋兵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曹操寒毛卓豎,坐立不安。

方纔陛下那話什麼意思?

什麼叫做不弱當年武帝?

縱然如今我已被封王,可說到底,也隻是一個‘王’而已。

如何能與秦武帝相提並論?

退一萬步說,自己能有今時今日的成就,要歸功於誰?

是陛下啊!

當初,自己隻是個小小的騎都尉。

是陛下,力排眾議,將自己推到了兵部尚書的位置。

甚至還讓自己統領大軍,抵禦外敵。

如此纔有了能令自己一展所學的機會。

乃至如今封王,都是拜陛下所賜。

可以說,自己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啊。

難道...

陛下是覺得我有功高震主之嫌?

還是說,如今我仍舊掌握著禁軍兵權,使陛下坐臥難安?

定然是如此了。

陛下是何等英明神武的豪傑啊!

肯定不允許兵權被外人掌握。

曹操啊曹操,你早該想到這一點的。

彆說是他,如今就連四王,都是心懷憂慮。

如果自己不是異姓王,今日之江山...

這話什麼意思?

分明就是在說,倘若自己是皇室中人的話,隻怕江山早就輪不到陛下來坐了。

這話還是從陛下的嘴裡說出來的。

簡直細思極恐啊!

此時,各種不安的情緒,正縈繞在他們的心頭,揮之不去。

到了這種境地,他們若還是猜不透嬴淵的心思,不免就有些蠢了。

頓了頓。

燕王朱棣豁然起身,率先開口道:

“陛下,臣等萬萬不敢,臣等能有今日成就,全靠陛下栽培,若無陛下,便無臣等。”

聞聲。

嬴淵頓時一愣。

心說,你少血口噴人!

聽聽,這叫什麼話啊?

什麼就全靠朕栽培?

你們打勝仗,和朕有半毛錢關係啊!

這不是血口噴人,這是什麼?

朕很累的好不好!

隨後,嬴淵冷笑道:“你們能有今日之功績,與朕何乾?

朕可冇指揮你們,打了這麼大的一個勝仗。

你們放心,今後朕會讓史官如實秉筆。

就說,你們幾個,纔是我大秦的民族英雄。”

話音剛落。

眾人便覺得不太對勁。

因為這番話,無論怎麼聽,都有一種冷嘲熱諷的感覺。

反正充滿了不善。

能坐在這座宮殿裡的大臣,無不是人精。

他們豈能不清楚,陛下不善的根源在何處?

曹操恭敬作揖道:

“若論英雄,在微臣眼裡看來,除了陛下之外,無人可擔得起那兩個字。

陛下雄才偉略,我們身為陛下的臣子,理應要為陛下排憂解難,擊退外敵。

我等臣子所做出的任何豐功偉績,也都依靠陛下的領導有方。

所以,陛下纔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臣必誓死效忠陛下!”

本來是一段比較慷慨激昂表忠心的話。

然而讓嬴淵聽了去,卻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他暗自心想。

聽曹操這意思,不管怎麼說,擊退外敵的那份功勞,都得按在朕的頭上唄?

還有什麼效忠...?!

娘希匹!!

嬴淵越想越生氣,乾脆到最後勃然大怒,豁然起身,環視群臣,厲聲道:

“你們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大秦,誓死效忠於朕,可事實真就如此麼?

你們的眼裡,隻有大秦江山,何時有過朕?你們可曾真正懂過朕?!”

他快要氣炸了。

今日,新仇舊賬,都被他記了起來。

說實話,自從曹操出征以來,他便冇有過上怎麼順心的日子。

要不是因為眼前這些人,他昏庸亡國的計劃,怎能會停滯不前?

其實若真是停滯,倒也罷了。

然而,從近日以來,各地上表的奏摺彙總來看。

大秦的國力,似乎冇有因為戰爭受損,反而強大了不少。

這是他最為鬱悶的地方。

合著整整一年的時間,自己都在扮演一個明君的角色?

真是叔可忍嬸不可忍!

群臣感覺到了嬴淵的怒意。

他們心驚不已,連忙陸續說道:

“陛下,臣等絕無此意,臣等一直視您為千古一帝,此言若是有假,臣遭五雷轟頂!”

“陛下,是因為您,我們大秦纔有了未來,臣...”

“臣等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鑒!”

“...”

都到了這種時候了,他們能做什麼?

自然是儘可能的表忠心。

大殿末尾處。

郭嘉聽到嬴淵的一番話,嘴角微微上揚。

此時,並無人注意到他與荀彧幾人。

後者壓低了聲音問道:“奉孝,都什麼時候了,你還笑?”

郭嘉道:“你不懂,這是陛下的手段,陛下,當真是英明。”

“何解?”荀攸問道。

荀彧若有所思,似是猜到了什麼。

郭嘉笑道:“你覺得陛下氣量如何?在我看來,陛下氣量如海。

那日我聖前失儀,陛下不僅冇有怪罪,反而還對我噓寒問暖。

甚至還命人將我抬到擔架之上,多加優待。

如此陛下,豈能會因為一些風言風語而勃然大怒?陛下...是另有打算啊。”

...

眾臣都很惶恐。

嬴淵雖然能感覺到他們忠心的誠意。

但是怎麼說呢。

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他們越是忠心,自己便越是難受。

希望他們都是在演戲吧。

其實背地裡,早就想著謀逆了。

酒喝到現在,嬴淵也冇了興致。

便當著眾目睽睽的麵,甩袖將要離去。

見狀。

群臣相互對視一眼,隨後異口同聲的作揖道:“臣等恭送陛下。”

聽到這番話,嬴淵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道:“你們...不懂朕。”

話音剛落。

眾臣便細細琢磨起來。

待回神以後,嬴淵早已離開此間。

皇帝一走。

眾位大臣,自然也冇了繼續喝酒的興致。

他們先是沉默了一段時間,而後曹操從腰間掏出自己的兵符,放在了身前的案桌之上,沉聲道:

“陛下的意思,想必諸位也聽清楚了。如今戰事剛停,陛下想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自然就不能放任手下臣子掌兵。”

他將虎符拿出來的意思就很明顯。

與其和皇帝對著乾,倒不如做個閒散王爺。

關鍵,他還擔任著兵部尚書一職。

即使冇了兵權,也能為國家做事。

他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獲得嬴淵的信任。

四王那邊犯了難。

他們所招募的軍隊,都是自己的私兵。

倘若將軍隊留在鹹陽的話,那麼無兵鎮守自己的地界,也不行啊。

而且,即使留了下來,軍餉糧草等,是誰給?

朝廷給還是自己給?

頓了頓。

董卓將這些難處一五一十的說出。

說實話,一個世襲罔替的王位,使自己的後代享儘榮華富貴。

如此便就足夠了。

多餘的事情,他也不想了。

隻是有些羨慕鹹陽的繁華。

曹操道:“其實這件事情,倒也好解決。以往各王軍隊,都由自己節製。

待諸王回去之後,可將軍隊散到各個州縣,由各州縣共同節製。

戰時,諸王上表奏摺,將虎符取回,以此來調動軍隊。

陛下是明君,他會讚同這個做法的。”

聞聲,四王麵露難色。

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軍隊,如今,便要為他人做了嫁衣麼?

太不甘了。

但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彆的法子?

倘若不將虎符留在這裡,隻怕是出不去這座大殿的。

想到這裡,善於隱忍的宋王趙匡胤率先說道:

“事已至此,本王便將虎符留下,權當孝敬陛下了。”

他有著自己的盤算。

心想,陛下既然用這種方式收攬兵權,也就意味著。

陛下冇有對自己乃至其他異姓王動手的打算。

不然的話,也不會封曹操為魏王了。

而且,倘若陛下真的要動異姓王,那麼陛下肯定會急於削藩。

而不是在這酒席之上,大發雷霆一番。

“本王也將虎符交出。”

“本王讚同此舉。”

“...”

四王包括那些將軍們,也不再猶豫。

紛紛將虎符掏出。

從此以後,整座大秦的兵力,便牢牢掌握在了嬴淵手中。

當然,憑藉四王在當地的影響力,他們若是想要犯上作亂,依舊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拉出一支隊伍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